艾灸防治产后项背肌筋膜炎

合集下载

艾灸大师谢锡亮艾灸治疗腰肌劳损

艾灸大师谢锡亮艾灸治疗腰肌劳损

艾灸大师谢锡亮艾灸治疗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是指腰抵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

多见于青壮年,以腰部慢性、间歇性的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状不重,酸痛部位广泛,腰部容易疲劳,有烦扰不适感,单一姿式难以持久维持。

久坐、久立后,伸腰活动,“改变体位才稍感轻松;阴雨天及劳动后腰局部症状即明显加重,酸痛可向臀部、大腿内侧放散。

本病属于中医学“腰痛”范畴。

病因病机腰肌劳损多是累积性损伤,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

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腰痛。

中医学认为,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倦过度,伤及肝肾;或因年迈体虚,肾中精气亏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从外因而言,或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形,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为腰痛,或劳伤积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治法治则针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减轻负重、注意休息、药物治疗、理疗辅助等。

一般治疗:在腰痛发作的急性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

西药治疗:常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也可用好得快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局部喷涂,或激素加普鲁卡因痛点封闭。

理疗和功能锻炼:常用的理疗方法主要是热疗、红外线、超声波、激光局部照射等。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服中药、针灸及按摩,总体能够健腰强肾,疏通经络,防治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造成怎样的危害发生。

很多人由于繁忙的工作,平时也不怎么去锻炼,以至于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有所忽视了,造成了腰肌劳损这种疾病的发生,而该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这种疾病的发生却会令患者坐立难安,甚至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因此对于腰肌劳损的发生大家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案例:患者,男,45岁,项背肌筋膜炎。

病程三个月,起病渐进,主诉颈、肩、背部局部疼痛,伴随运动受限。

入院后查体发现颈、肩、背部肌肉紧张,疼痛明显,局部有压
痛点及软组织肿胀,并且伴随肩胛骨痛和手麻。

颈、肩、背部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诊断为项背肌筋膜炎。

治疗采用浮针结合理筋手法。

方法:取足三里、肩井、风池等穴位按照穴位分布的经络规律,采用浮针刺激,每次
保留30分钟。

并结合理筋手法,以肩背部为主要操作区域,一次治疗约30分钟。

结果:经过9次治疗,疼痛明显缓解,颈、肩、背部软组织肿胀明显减轻;肌肉紧张
和压痛点减轻;肩胛骨痛和手麻消失。

治疗后随访6个月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具有疗效显著的优点,尤其擅长于治疗软
组织损伤等疾病。

可能的机制为浮针刺激能够刺激自体免疫,通过神经末梢逆行神经传导
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降低组织炎症反应;理筋手法则能够舒展筋膜、放松肌肉,促进组织
代谢恢复。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后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后背部疼痛、僵硬和肌肉紧张。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疼痛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姿势不当、过度使用肌肉等因素有关。

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姿势是治疗的第一步。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休息和运动,都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

其次,针对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物理疗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热敷和冷敷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炎症,减轻疼痛。

此外,按摩和理疗也能够帮助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重要手段。

一些止痛药和消炎药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和依赖。

对于一些严重的后背肌筋膜炎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肌肉和组织,缓解疼痛,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

此外,针灸、艾灸、中药疗法等传统治疗方法也被证明对后背肌筋膜炎有一定的疗效。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但在选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的来说,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综合治疗。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配合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缓解疼痛,恢复健康。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后背肌筋膜炎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综合治疗项背广泛性肌筋膜炎120例

综合治疗项背广泛性肌筋膜炎120例

综合治疗项背广泛性肌筋膜炎120例梅 江,杨广林,郭 刚(呼图壁县人民医院,新疆昌吉831200)关键词:项背广泛性肌筋膜炎;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药熏洗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03-0016-01作者简介梅 江(),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和针刀治疗工作。

项背肌筋膜炎为纤维结缔组织多发病之一,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经纤维膜等,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自2003年至今采用针灸、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该病1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52例,女68例,病程最长32年,最短10天,其中20~30岁6例(5%);30~40岁25例(20.8%);40~50岁53例(44.2%);50岁以上36例(30%),急性发病31例,慢性发病89例,均表现为项背部疼痛,常为酸痛、胀痛,也可为锐痛,疼痛时轻时重,受凉或劳累后加重。

软组织触诊:急性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皮肤增厚,慢性期者可触到皮下结节或条索状肿块,均有压痛。

血沉增快32例,“抗O ”增高35例。

2 治疗方法2.1 针灸治疗 (1)选穴:颈、背部的夹脊穴(双侧)和阿是穴;(2)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0.5~1寸(据病人体质而定),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 。

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2.2 推拿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结合症状、体征选择推拿手法治疗点,在颈部及肩背部用滚法、擦法、揉法和提捏法,对痛点给予点揉,弹拔手法弹拔皮下结节和条索状肿块,最后沿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颈后椎旁肌纤维方向理顺手法,做手法时应由浅入深,由慢到快,使患者有酸、胀、痛感,每日1次,每次30m i n 。

10天为1疗程。

2.3 中药熏洗 推拿手法后用大连鹏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Z -88熏蒸治疗仪”进行熏蒸。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后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通常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过度使用肌肉或受伤引起。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了解和掌握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患有后背肌筋膜炎的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休息。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肌肉得到放松和修复,减轻疼痛感。

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其次,热敷和冷敷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热敷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疼痛和炎症。

而冷敷则可以减轻肌肉疼痛和肿胀,对于急性期的后背肌筋膜炎患者来说尤为有效。

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敷热或敷冷来缓解症状。

另外,按摩和理疗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重要方法。

通过专业的按摩和理疗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促进肌肉的恢复和修复。

同时,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常见方法。

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和炎症,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最后,针灸和中医理疗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的疼痛和紧张。

中医理疗通过中药熏蒸、贴敷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活力和功能。

总的来说,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和恢复肌肉功能。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医嘱,避免不良的治疗行为,以免加重病情。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恢复健康。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丁汀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18)摘要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 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背肌筋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组使用针刺配合艾 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5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PP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 A S、PP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 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评分改善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0.05)。

治疗组患者17例痊愈,痊愈率为34. 00%,总有效率为96. 00%。

对照组患者5例痊愈,痊愈率为10. 00%,总有效率为88. 00%。

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

结论: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主题词筋膜炎/针刺疗法穴,风池穴,天柱【中图分类号】R6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l000-7369.2016.12.046颈背肌筋膜炎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严重反 应,是身体受到风寒、疲劳、外伤等不良因素刺激所诱 发的肌肉筋膜的急性炎症[1]。

颈部和背部是肌筋膜炎 的好发部位[2],急性期如果长时间症状得不到缓解或 者反复受到不良因素刺激可转为慢性,患者则反复持 续或者间断出现肌肉无力或者酸软疼痛等症状[3]。

目前临床上针灸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近年来采用艾灸配合针刺对该类型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接 诊的颈背肌筋膜炎患者1〇〇例,所有患者均符合Si-monsl990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以及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背肌筋膜炎的相 关诊断标准。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后背肌筋膜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后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它通常由于肌肉过度使用、姿势不良或受伤引起。

这种疼痛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了解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休息。

休息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炎症,促进肌肉的修复。

此外,适当的休息还可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加速康复过程。

因此,患者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后背肌肉,尤其是在疼痛加重的时候。

其次,热敷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热敷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

患者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除了热敷,冷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

患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贴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同样,冷敷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另外,按摩和理疗也是治疗后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理疗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等,可以帮助改善肌肉的状况,减轻疼痛。

但在进行按摩和理疗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消炎药或肌肉松弛剂,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药物治疗等多种途径。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当的运动,预防后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疼痛,恢复健康。

胸背部筋膜炎治疗方法介绍

胸背部筋膜炎治疗方法介绍

胸背部筋膜炎治疗方法介绍现在大家在生活中的时候对于胸背部筋膜炎对于这类的疾病都不算是很熟悉,因为这样的疾病在生活中的时候发生的几率也不算太大,但是也不能说这种疾病是完全没有发生的可能性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胸背部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理筋本症主要是理筋,临床常用以下方法。

(1)胸背膏摩药烫,如肌肉粘连严重结合拔罐疗法。

(2)针刺:痛点阿是穴、附分、肺愈、膏肓、厥阴俞、天宗等穴,或加电针。

(3)推拿理筋或配合膏药外贴,如回阳玉龙膏等。

2.练功疗法参照“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中第五式左右开弓式、第六式双胛合拢式、第七式抱肩转胸式、第八式抱背转胸式、第九式摸膝转胸式、第十式挺胸后伸式。

3.中医治疗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外敷传统黑膏药,比方说筋膜膏,使用前需先清洗患处并擦干,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膏药直接贴敷于筋膜炎患处部位即可,方便简单,效果不错。

4.手术治疗少数症状顽固,久治不愈的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发现在局部的筋膜上有裂隙,有脂肪从裂隙中疝出,这就是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

脂肪与周围组织包括筋膜及邻近的皮神经分支相粘连,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

手术应切除结节,修补筋膜,分离粘连及切除皮神经。

效果常良好,但由于常为多发性病变,手术只能解决一处的症状,故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治疗注意事项胸背部针刺穴位,除华佗夹脊穴之外,注意不要超5分,以免损伤胸膜。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胸背部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所以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了,那么在生活中的时候如果患上了这种疾病就要停下来自己的脚步,好好的休息,不要再去努力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防治产后项背肌筋膜炎
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软组织劳损,是由于项背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慢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临床表现多以妇女生产后背、肩部肌肉疼痛,常为隐痛或酸胀痛,常因受凉、劳累而发作或加剧。

疼痛时轻时重,劳累后亦加重,其严重程度多随气候变化而改变。

严重者能触及较硬的筋结或条索状的筋束。

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

艾灸督脉及足太阳经对于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患者背部,采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盒灸,艾灸督脉及足太阳经经脉,每次15~30分钟或者皮肤潮红。

每天1~2次,10天一疗程。

灸时及灸后注意背部保暖,避免受风寒,平时适当加强背部的肌肉功能锻炼。

产后项背肌筋膜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笔者认为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多由于妇女产前多有慢性劳损,产后妇女多虚,夜间哺乳外感风寒,或长期抱婴儿及哺乳负重的应力劳损,导致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气血失荣,导致经络“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经行于背部,故艾灸督脉及足太阳能经疏经通络,温经散寒,调畅气血,舒筋荣筋。

《针灸问对》记载:“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古代医家认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火产生的热量,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驱散寒邪、补充阳气的作用。

艾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在预防保健及治疗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艾灸具有简(治疗简单)、便(操作方便,人人都能用)、验(临床效果较好)、廉(花费小)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基层和社区医院,应该广泛应用。

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软组织劳损,是由于项背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慢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临床表现多以妇女生产后背、
肩部肌肉疼痛,常为隐痛或酸胀痛,常因受凉、劳累而发作或加剧。

疼痛时轻时重,劳累后亦加重,其严重程度多随气候变化而改变。

严重者能触及较硬的筋结或条索状的筋束。

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

艾灸督脉及足太阳经对于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患者背部,采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盒灸,艾灸督脉及足太阳经经脉,每次15~30分钟或者皮肤潮红。

每天1~2次,10天一疗程。

灸时及灸后注意背部保暖,避免受风寒,平时适当加强背部的肌肉功能锻炼。

产后项背肌筋膜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笔者认为产后项背肌筋膜炎多由于妇女产前多有慢性劳损,产后妇女多虚,夜间哺乳外感风寒,或长期抱婴儿及哺乳负重的应力劳损,导致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气血失荣,导致经络“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经行于背部,故艾灸督脉及足太阳能经疏经通络,温经散寒,调畅气血,舒筋荣筋。

《针灸问对》记载:“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古代医家认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火产生的热量,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驱散寒邪、补充阳气的作用。

艾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在预防保健及治疗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艾灸具有简(治疗简单)、便(操作方便,人人都能用)、验(临床效果较好)、廉(花费小)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基层和社区医院,应该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