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园地供需量预测

合集下载

土地供需预测

土地供需预测

**市土地供需预测一、引言**市地处**省北部,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较低,且有部分不易耕种的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任务较重,同时**市未来十几年内人口持续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大,在这一情况下,要保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做到既最大限度保护好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统筹安排好其它各业用地,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任务相当艰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现行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下,针对各部门具体情况,对各部门用地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及布局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对土地供给潜力进行合理的测算,在此基础上,实行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调控机制,最大限度挖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合理安排和调节土地供应,真正做到以供定需,供需结合。

二、土地供需预测的主要内容土地供需预测包括土地供给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三个部分。

土地供给量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措施可以为农、林、建等提供的用地面积,其中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农地整理,包括农田整理和村庄整理两个方面;土地需求量预测是指对规划期内各业用地规模和动态变化所进行的测算;供需平衡分析则包括数量平衡分析和布局平衡分析两个方面。

土地供需预测的具体内容见下面框图:耕地需求量预测园地需求量预测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牧草地需求量预测养殖水面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内容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独立工矿用地预测交通用地预测水利设施用地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内容框图农田整理供给量土地整理供给量村庄整理供给量土地供给量测算土地复垦供给量土地开发供给量土地供给量预测内容框图三、土地供需预测的基本依据(一)政策、法规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8号文)、《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原国家土地局[1997]100号文)以及农业、土地、水、森林、环保、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报告

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实验 4 :耕地需求量预测学院:农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 2014 年 06 月 11 日第一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具体过程。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本实验以兴义市,根据兴义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和2020年兴义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1、搜集兴义市自然经济条件等相关资料;2、根据人口历史资料和兴义市相关发展规划,对2010年和2020年人口规模进行预测;3、根据人口预测和相关粮食标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预测;第四部分报告正文根据表1中1997年——2005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出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82%,年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0.38%,以2004年作为参考依据,预测出2010年与2020年的人口规模:P t = Po×(1+K+P)(t-to)+(c-d)式中:Pt——规划年人口数Pt0——基期年人口数t-t——预测年期K——人口自然增长率 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 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Pt2010 = Pt2004×(1+K+P)(t-to)+(c-d)=73.42×(1+0.82%+0.38%) 6+4.3 =83.17 (万人)Pt2020 = Pt2004×(1+K+P)(t-to)=73.42×(1+0.82%+0.38%) 16+4.3= 93.16(万人)根据年平均增长率法计算出年均粮食单产,其中r为2000年——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值1.03%:a n = ao×(1+r)n式中:an—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斤/亩)ao—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斤/亩) r—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期an2010 = a2004×(1+r)n=683.21×(1+1.03%)5 =726.53(斤/亩)an2020 = a2004×(1+r)n=683.21×(1+1.03%)15=804.93(斤/亩)收集资料得,2010年该地区粮食复种指数为160%,2020年粮食复种指数为163%,并根据表3计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374.14吨/万人,由此计算出粮食用地(其中A为复种指数):2010年耕地保有量=(Pt2010×人均粮食占有量)/( an2010× A)=(83.17万人×3374.14吨/万人)/(726.53斤/亩×160%) =32188.07(hm2)2020年耕地保有量=(Pt2020×人均粮食占有量)/(an2020×A)=(93.16万人×3374.14吨/万人)/(804.93斤/亩×163%)=31943.73 (hm2)根据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我国现在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是每人每年需口粮213kg,由此进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预测:2010年人口所需口粮总量=83.17万人×213kg= 177152100(kg)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7152100×2÷726.53=32511.09 (hm2)2020年人口所需口粮总量==93.16万人×213kg= 198430800(kg)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98430800×2÷804.93=32869.24 (hm2)第五部分实验总结经过一系列的计算,预测了兴义市2010年以及2020年的人口规模以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兴义市当前的发展形势,在未来的时间里,兴义市的人口规模以及各用地还会不断增加。

简析未来土地需求预测及供给

简析未来土地需求预测及供给

简析未来土地需求预测及供给科学协调土地的供求关系,加强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下以某市为例,就加强土地资源供求平衡关系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1、用地需求量不断增长。

某市近几年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和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大。

据相关统计,2008年至2013年供地总面积2209公顷,年均增长29.9%,可以看出,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将会面临用地需求的大幅增长。

2、供地率显著提高。

该市积极筹划存量建设挖潜,尽可能将项目引导到已经转用的地块上来,供地率有所提高。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三年内全市的供地率分别为90.34%、80.62%、66.41%,市区经营性用地基本不存在闲置情况情况,工业用地闲置明显下降,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明显成效二、未来土地需求预测及供给分析1、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将继续增长。

人口将随城镇化率提高而稳定增长.当前某市总人口为85.5万人。

预计到2020年,总人口达到总98万人,城镇人口达78万,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

2、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将减大幅减小。

当前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均匀、分散。

根据某市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将在现有镇(街道)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形成中心村、新市镇两个职能等级且相对集中的新型农村村庄布局形态。

预计至2020年,某市农村居民人口为20万人。

结合规划各农村居民点,按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控制在107平方米测算,并考虑农村其它部分建设用地,测算后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5067顷,可以说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提高,该市农村居民点也将较快集聚。

3、土地供给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今后必须进一步挖掘耕地补充潜力,以实现地方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保量目标。

(1)农用地整理。

通过对废弃的零星园地整理来增加耕地面积。

(2)农居点整理。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均农居点用地指标偏高;二是农居点用地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村庄住宅间隙过大,零星分布一些农田,利用率低。

10第十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10第十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未来时期市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预测
项目
人均口粮 千克/人
人口分布 (万人)
口粮需求 量
(万千克 )
地域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2003 106 203 241.99
445.72 25650.94
2005 104 196 288.74
433.12 30028.96
2010 100 185 359.75
第二节 粮食需求量预测
一、粮食需求量背景
中国每年增加人口1000万;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年约10%左右; 城市化水平年均1.44% 1996-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 我国粮食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10 其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3% 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
二、影响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原因
Z=H(1+k) 式中:Z—规划期农村居民点新增用地面积
K—道路、建筑等占地系数(一般取0.3-0.6)
3.两区累加法 先分别计算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占地面积, 然后累计加总,即可得到居民点用地面积,其公式为:
M=M1+M2 =(m1+m2+m3+m4)xk+SΣPi
式中:M—居民点用地面积n i=1 M1—生活区用地面积 M2—生产区用地面积 m1—居住建筑面积 m2—公共建筑面积 m3—自留地面积 m4—生活区内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 Pi—各种生产建筑物面积 k—系数,k=1.2-1.3 S—系数,S=10-15
2.需求推算法 根据规划期间需建房户数推算农民建 房新增用地面积,其计算公式为:
H=(N/P-F0)xn/2xdxe 式中:H—规划期农民建房新增用地面积
N—规划目标年农村总人口 P—户均人口数 F0—基期农村总户数 n—规划年限 d—规划期间建房户的比重 e—每户宅基地定额标准 再考虑农村居民点内公共建筑、道路和工业建筑等 占地推算农村居民点新增用地面积,其公式为:

实验4 土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4  土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4 土地需求量预测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选修1实验目的1)学习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原则、内容等基本知识,了解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意义,掌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和方法;2)了解耕地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利用粮食安全法和人均耕地法预测耕地的需求量;3)了解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利用人均定额法、双因素预测法、GM (1,1)模型法等预测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需求量。

2 基本理论2.1 相关定义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在全面考虑生产与生活需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协调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关系基础上,根据土地生产率与人口增长等方面因素,对规划区范围内,各业用地面积在规划期内增减进行的测算。

借此掌握未来规划年度各类用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为有计划、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和非农业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理和宏观控制、协调产业用地矛盾以及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具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产用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具体包括各类建设用地,如城乡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和特殊用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与人口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作物产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分析参见附录3。

2.2 预测依据1)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规模预测的依据;2)城镇村及工矿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等用地规模预测的依据。

包括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总人口和城市化发展预测、人均建设用地定额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等;3)耕地、园地、林地和水产养殖用地的需求量预测依据。

包括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应补充的数量级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等。

2.3 预测内容1)基础数据预测包括人口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作物单产等。

5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

5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

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口述)土地的供需预测是指对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分析土地利用潜力,测算各类土地供给量及对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内容(口述):土地的需求量预测包括农用地预测和建设用地预测。

供给分析需求预测供给分析:是指一定规划期限内对规划地区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测算各类土地供给量。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远景潜力分析。

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规模预测。

在分析各类农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体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和集约利用增加农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单产的能力。

在分析各类建设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各类建设用地调整改造的能力。

调整各类废弃地的面积、分布,评价废弃地适宜复垦利用方向和数量。

分析未利用地的类型、面积、分布,评价未利用地适宜开发利用方向和数量。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要求和投资能力,通过投入产出和费用效益分析,预测规划期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各类用地的数量和预期效益。

土地需求预测预测的内容预测程序预测方法与模型示例(预测内容)农用地需求量预测耕地需求量预测园地需求量预测林地需求量预测牧草地需求量预测水产养殖用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城镇建设用地村镇独立工矿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其它特殊用地需求量预测:风景区、军事用地等(预测程序)人口预测:总人口、城镇人口、村镇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消费水平预测作物产量预测农用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模式)人口预测方法、模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P=Po(1+K)ª±自然增长法P=Po(1+K)ª±ΔP劳动平衡法P=A/[1-(B+C)] 9、居民点及工矿变色模型法城镇:V=(P*A)/10000 线性回归法y=ax+b 村:(同上)人口发展模型法独立工矿:M=ΣSi/Qi 2、城市法水平预测比例法10、交通:按发展计划、线形计算l輖叕氠11转化法11、水域水库:按计划相关法渠道消费水平预测: 水产养殖:A=T/U An=Ao(1+r)ª作物产量预测平均增长法An=Ao(1+r)ª回归预测法一元回归U多元回归耕地需求量C=∑Ti/(Yi*M)园地S=D/Y平/[1-(K1+K2)]林地用材林F1=(YRS)/V经济林(同园地)生态林:发展计划牧草地G=H/C C=(u*r)/(n*f)(常用预测模型)。

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得:
P(2010) P(1982)(10.01455)(20101982)
10.1( 5 1+0.01455) (2010-1982)
15.21亿
二、人口预测的方法
(二)劳动平均法
1.思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 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 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 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
➢绝对量分析:包括已 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 ➢相对量分析:人均占 有的土地资源数量
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
➢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 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 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 类型来表述。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 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 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当地土地 利用做出结论。 ①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 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③从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提出土地利用建议 ④提出提高土地内涵及外延生产力的途径 ⑤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土地相对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的优良 程度。
土地质量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用途,对土地的 适宜性能或价值作出评估或判断。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根据特定的目的, 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 种属性进行判定,以 评估其价值,为合理 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的过程。
1949 年 面积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城乡居 民点及 工矿用地
交通 用地
水 域
土地 总面积
144.00
1、耕地 2、园地
14.68 0.16
14.68
0.16

土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

➢确定饲料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S3 S2(1K)
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饲料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 , 一般取2%----3%。
③ 蔬菜地面积
➢确定蔬菜内部需求量(V) ➢确定蔬菜商品率(P) ➢确定蔬菜作物总产量(W)
➢确定蔬菜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YF )
➢确定蔬菜作物种植面积(S1)
=(80万人×140kg/人)/(30000 kg/hm2×2) =0.1867万hm2 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
=1.024万hm2+0.256万hm2+0.1867万hm2 =1.4667万hm2
2.园地用地需求量预测 ① 确定果品内部需求量(V)
② 确定果品商品率(P)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现有城市和县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 合表1的规定。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平方米/ 人) ≤60.0 60.1~75.0
75.1~90.0
90.1~105.0
105.1~120.0
>120.0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指标级别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 允许调整幅度(平
指对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类用地规模及其动态变 化所作的测算。
二 粮食需求量预测
1.粮食需求量预测的思路 ➢ 人口增长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2.人均粮食需求量 3.粮食需求量 ➢ 口粮 ➢ 饲料粮(肉1:4;蛋1:2.5;鱼1:0.8;奶1:0.3) ➢ 种子用粮 ➢ 工业用粮 ➢ 损耗及其他用粮
2.村镇用地需求量预测 村镇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与城镇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相同。根据《村镇规划标准》(GB50183-93),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预测的程序及公式。

(注明字母含义)
耕地需求量预测:
(1)粮食单产水平预测Y(加权播面单产)
假设焦作市粮食作物只有小麦和玉米,用2001—2005年的播面加权单产水平来预测规划期末粮食单产水平如下:
从统计年鉴中查取2001年焦作市小麦的产量Y小麦和小麦的播种面积S小麦;玉米的产量Y玉米和玉米的播种面积S玉米;计算焦作市2001年粮食加权播面单产Y2001=(Y小麦/S小麦)* Y小麦/( Y小麦+Y 玉米)+ (Y玉米/S玉米)* Y玉米/( Y小麦+Y玉米),同理得道2002—2005年的粮食加权播面单产,这5年的粮食加权播面单产形成了时间序列,可以用学过的时间序列模型展开预测。

(2)粮食需求量预测进行总人口P和消费水平的预测Q的预测,则粮食需求量W=P×Q
(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预测S1=W/Y
(4)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预测S2= S1/A A为复种指数(5)预测经济作物用地S3= S2/B B为粮经比
(6)预测耕地需求量S= S2+ S3= S2(1+1/B)/A=W(1+1/B)/(A×Y)耕地供给量预测:
S1——现有耕地
S2——国家下达的规划期内各项非农建设可以占用的耕地指标
S3——根据国家政策,需要退耕的耕地面积
S4——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复垦为耕地的面积
5
S5 = S1- S2-S3+S4
试述园地需求量和供给量预测的程序及公式。

(注明字母含义)
园地需求量预测:
(1)水果单产水平预测Y
(2)水果需求量预测进行总人口P和消费水平的预测Q的预测,则水果需求量W=P×Q
(3)成年果树种植面积预测S1=W/Y
(4)确定果园面积S2=S1/[1-(K1+K2])
K1为果园内林带、道路、沟渠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一般K1=10%;K2为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一般取K2=15%。

园地供给量预测:
S1——现有园地
S2——规划期内各项非农建设占用的园地指标
S3——根据国家政策,需要退耕还园的面积
S4——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复垦为园地的面积
5
S5 = S1- S2+S3+S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