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需求量预测实习报告
土地需求量预测实习报告

姓名:学号:实习报告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在全面考虑生产与生活需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协调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关系基础上,根据土地生产率与人口增长等方面因素,对规划区范围内,各业用地面积在规划期内增减进行的测算。
借此掌握未来规划年度各类用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为有计划、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和非农业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理和宏观控制、协调产业用地矛盾以及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一、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原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稳定农用地及有效耕地面积的原则、提高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的原则、预测数据的可靠性原则、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预测内容和方法(一)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人口增长是人地矛盾的关键所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土地利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土地利用趋势因人口发展态势的变化而变化。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生产劳动和自身再生产的资源,人口预测是计算控制性用地指标的重要指标,所以人口预测应具有长期性、实用性、科学性。
当然人口规模的预测涉及到诸多因素,采用单一方法是很难得出理想结果的,在此我们根据济阳县域人口增长趋势,并综合考虑全县的规划目标和人口发展政策,对人口规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
1.总人口规模预测为了准确地预测出**县规划期间的总人口规模,我们采用了逻辑斯蒂曲线拟合方法进行预测,通过验证,最终确定出县域总人口规模。
模型以1996年至2006年的全县统计人口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对**县1996-2006年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见图1-1),可以发现自1996年,其人口规模呈现出直线增长态势,因此根据1996-2006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求得方程为:y=438.31Ln(x)-3279.3 (R2=0.9942)经测算:1996年县域总人口为51.49万人,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56.61万人。
土地实习报告六篇

土地实习报告土地实习报告六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地实习报告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地实习报告篇1时间如流水,漫长而有短暂的实习期终于结束了,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实习期间,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于我的思想都是强烈的冲击,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感觉很累的同时也很充实。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学生们将对地籍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事地籍测量工作,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这些非技术素质也作为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这些素质与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同等重要.通过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学生学到比书本上更多、更具体的东西.二、实习时间、地点(一)内业实习时间:20xx年6月29日--11月15日地点:陕西天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实习意义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四)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2.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是指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等土地利用状况5.成果汇总(1)数据汇集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增加非调查区域的港澳台地区的土地数据,形成国家及各级行政辖区内的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2)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国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国家、省、地(市)、县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3)成果分析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对耕地、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程度,预测变化趋势,为土地开发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四、实习要求1、思想上高度重视,学好技术,保证质量,认真总结.2数字地籍测图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主要是CASS5.0和RDMS系统的学习和使用.3地籍属性要素的调查(以宗地为单位)4宗地图两幅,要求打印.5面积量算成果表.要求打印.2、权属调查和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地籍调查3、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6)地籍调查报告。
土地实习报告

土地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土地相关的知识和工作流程,我参加了一次土地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让我对土地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公司,其业务涵盖了土地调查、评估、规划、整理等多个方面。
初到实习单位,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
但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土地调查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对一片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籍资料等。
然后,我们在实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运用了GPS 定位仪、全站仪等专业设备,对每一块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比如,有些土地的边界不清晰,需要与当地的居民进行沟通和了解;有些地方地形复杂,测量工作难度较大。
但是,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
除了土地调查,我还参与了土地评估的工作。
土地评估是一项非常严谨和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用途、市场供求关系等多个因素。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得出合理的评估结果。
通过参与土地评估工作,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评估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土地调查还是土地评估,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在与同事、客户和当地居民的沟通中,要保持耐心和热情,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姓名:王居午学号:411102030106指导老师:张侠14目录一基础数据预测11人口预测12城市化水平23农作物单产4(2)农用化肥施用量率预测法6二土地需求量预测81粮食需求量预测82耕地需求量预测113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1三必要的公式14四感想15一基础数据预测1人口预测1986年到2021年南京市人口数据如下表:表1.1人口预测年份总人口(人)年份总人口(人)1986471610520XX6560038198747977366663804 1988 4882399 20XX 6770256 1989 4961394 20XX 6879395 1990 5018177 20XX 6991221 1991 5064392 20XX 7105733 1992 5100495 20XX 72229325147381 20XX 7342817 1994 5182799 2021 7465389 1995 5217200 1996 5254300 20XX 6390782 1997 5298181 20XX 6456935 1998 5323107 20XX 65230895374352 20XX 6589242 2000 5448885 20XX 6655396 2001 5530389 20XX 6721549 2002 5632753 20XX 6787703 2003 5722262 20XX 6853856 20xx 5836016692001020xx595799220xx607226120xx617166720216244613202162977302021632424420216363641根据以上数据对2021年到2021年的人口数采用多项式法和线性法进行预测,如下表,预测结果如上表红色蓝色数据:2城市化水平1986、2000年到20xx年南京市城市化率数据如表2.1总人口(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城镇化率﹪19864716105 2586424 212968145.1576219874797736 2607048 219068845.6608719884882399 2611689 227071046.50808198949613942328026 46.92282 1990 5018177 2656007 2362170 47.07227 1991 5064392 2671793 2392599 47.24356 1992 5100495 2670503 2429992 47.64228 1993 5147381 2658340 24890411994 5182799 2644657 2538142 48.97242 1995 5217200 2626800 2590400 49.65115 1996 5254300 2605800 2648500 50.40633 1997 5298181 2597084 2701097 50.98159 19985323107 2560783 2762324 51.89308 1999 5374352 2504053 2870299 53.40735 2000 5448885 2353682 3095203 56.80434 2001 5530389 2291812 3238577 58.55966 2002 5632753 223929060.24519 2003 5722262 1805592 3916670 68.44618 20xx 5836016 1652079 4183937 71.69166 20xx 5957992 1604957 4353035 73.06212 20xx 67.26762 67.23403 20xx 68.585072021 69.90252 69.85229 2021 71.21997 71.16045 2021 72.53742 72.46795 2021 73.85486 73.77481 20XX 75.17231 75.0820XX 76.48976 76.38656 20XX 77.80721 77.6914720XX79.1246678.9957320XX80.4421080.2993420XX81.7595581.6023020XX83.0770082.9046220XX84.3944584.20630202185.7119085.50732根据以上数据对20xx年到2021年的城市化率采用线性法和对数法进行预测,结果如下图,数据如上表的蓝色数据和红色数据。
土地利用规划-耕地需求量预测 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实验 4 :耕地需求量预测学院:农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 2014 年 06 月 11 日第一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具体过程。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本实验以兴义市,根据兴义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和2020年兴义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1、搜集兴义市自然经济条件等相关资料;2、根据人口历史资料和兴义市相关发展规划,对2010年和2020年人口规模进行预测;3、根据人口预测和相关粮食标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预测;第四部分报告正文根据表1中1997年——2005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出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82%,年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0.38%,以2004年作为参考依据,预测出2010年与2020年的人口规模:P t = Po×(1+K+P)(t-to)+(c-d)式中:Pt——规划年人口数Pt0——基期年人口数t-t——预测年期K——人口自然增长率 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 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Pt2010 = Pt2004×(1+K+P)(t-to)+(c-d)=73.42×(1+0.82%+0.38%) 6+4.3 =83.17 (万人)Pt2020 = Pt2004×(1+K+P)(t-to)=73.42×(1+0.82%+0.38%) 16+4.3= 93.16(万人)根据年平均增长率法计算出年均粮食单产,其中r为2000年——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值1.03%:a n = ao×(1+r)n式中:an—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斤/亩)ao—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斤/亩) r—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期an2010 = a2004×(1+r)n=683.21×(1+1.03%)5 =726.53(斤/亩)an2020 = a2004×(1+r)n=683.21×(1+1.03%)15=804.93(斤/亩)收集资料得,2010年该地区粮食复种指数为160%,2020年粮食复种指数为163%,并根据表3计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374.14吨/万人,由此计算出粮食用地(其中A为复种指数):2010年耕地保有量=(Pt2010×人均粮食占有量)/( an2010× A)=(83.17万人×3374.14吨/万人)/(726.53斤/亩×160%) =32188.07(hm2)2020年耕地保有量=(Pt2020×人均粮食占有量)/(an2020×A)=(93.16万人×3374.14吨/万人)/(804.93斤/亩×163%)=31943.73 (hm2)根据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我国现在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是每人每年需口粮213kg,由此进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预测:2010年人口所需口粮总量=83.17万人×213kg= 177152100(kg)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7152100×2÷726.53=32511.09 (hm2)2020年人口所需口粮总量==93.16万人×213kg= 198430800(kg)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98430800×2÷804.93=32869.24 (hm2)第五部分实验总结经过一系列的计算,预测了兴义市2010年以及2020年的人口规模以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兴义市当前的发展形势,在未来的时间里,兴义市的人口规模以及各用地还会不断增加。
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情况报告

实习情况报告我于2023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地图阅读、野外调查技巧和数据采集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土地资源调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土地资源调查的流程和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实际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一起,深入农村和农田,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我们查看了农田的土壤质量、作物种植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并与农民进行了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土地利用需求和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我深刻了解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的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将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制作了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在报告中,我详细描述了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壤质量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这项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写作能力。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参与了实习总结和报告答辩的环节。
在总结会议上,我与其他实习生分享了实习经验和收获,并接受了导师的指导和反馈。
在报告答辩环节中,我向导师和同学们展示了实习成果,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我提高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同时,我也了解到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土地质量退化等。
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篇

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2)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2)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2024年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2024年是我所在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习年份。
本次实习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了解和熟悉土地调查的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设计的制定、调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等。
二、实习目的1.了解土地调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方法;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3.熟悉土地调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方法;4.加深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和主要工作1.调查对象的确定:在实习开始前,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小组确定了调查对象,主要是某个县的农村土地资源状况。
2.调查设计的制定: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并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格。
3.调查数据的采集: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到调查对象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4.数据整理和分析:回到学校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图像分析。
5.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实习的整体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的过程和结果。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了解土地的实际状况和利用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政策和措施。
同时,我也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相关数据,并通过空间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状况。
此外,实地调查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亲身观察和实地考察,才能更真实地了解土地的情况。
通过实习,我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本次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土地调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方法,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解。
2023关于土地实习报告3篇

2023关于土地实习报告3篇土地实习报告篇1——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实验基地为例1实习时间:10月27日2实习地点: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实验基地3实习目的:通过半学期的土地整理概论学习,我们对土地整理工程这门课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对崇州实验基地的实地考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为本学科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所谓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图例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农村地区。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机构,归并零散地;(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5)复垦废弃土地;(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实习区域概况: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选址于崇州市桤泉镇以北与隆兴镇交界处,项目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城南,是崇州市的南大门所在区域,距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约42公里。
项目区主体位于桤泉镇的生建村,同时涉及桤泉镇的千功村、天寿村以及隆兴镇顺江村的部分区域,总占地面积2338.24亩。
崇州至大邑安仁镇的街安路将基地一分为二,街安路以东区域占地面积2201 94亩,街安路以西部分占地面积128. 3亩。
基地规划区内地形整体较为平整,主体道路与主干渠系骨架已具雏形,但根据学校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定位与发展需要,总体规划布局及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还有待完善,部分区域必须开展土地平整工作、道路设施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进行大量道路、渠系新建与改建整治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等,通过对基地田、水、肥、路、林的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满足学校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各方面发展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学号:
实习报告
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在全面考虑生产与生活需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协调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关系基础上,根据土地生产率与人口增长等方面因素,对规划区范围内,各业用地面积在规划期内增减进行的测算。
借此掌握未来规划年度各类用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为有计划、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和非农业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理和宏观控制、协调产业用地矛盾以及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一、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原则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稳定农用地及有效耕地面积的原则、提高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的原则、预测数据的可靠性原则、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预测内容和方法
(一)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人口增长是人地矛盾的关键所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土地利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土地利用趋势因人口发展态势的变化而变化。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生产劳动和自身再生产的资源,人口预测是计算控制性用地指标的重要指标,所以人口预测应具有长期性、实用性、科学性。
当然人口规模的预测涉及到诸多因素,采用单一方法是很难得出理想结果的,在此我们根据济阳县域人口增长趋势,并综合考虑全县的规划目标和人口发展政策,对人口规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
1.总人口规模预测
为了准确地预测出**县规划期间的总人口规模,我们采用了逻辑斯蒂曲线拟合方法进行预测,通过验证,最终确定出县域总人口规模。
模型以1996年至2006年的全县统计人口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对**县1996-2006年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见图1-1),可以发现自1996年,其人口规模呈现出直线增长态势,因此根据1996-2006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求得方程为:
y=438.31Ln(x)-3279.3 (R2=0.9942)
经测算:1996年县域总人口为51.49万人,
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56.61万人。
图1-1 **县1996-2006年人口变化趋势图
(二)GDP预测
GDP总量预测
GDP总量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政府部门和广大
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保证GDP总量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根据**县1996—2006年的GDP变化趋势(见图1-2),首先采用两种回归预测模型测算**县规划目标年的GDP总量,再利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来验证、取舍相关预测结果。
图1-2 **县1996—2006年GDP总量变化趋势图
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期间**县的GDP总量呈现显著的指数型增长,且在规划近期将保持该趋势不变。
根据趋势图求出方程:
y=5.9465x-11845 (R2=0.7974)
经预测:1996年**县GDP总量为39.38亿元,
2020年**县GDP总量为166.93亿元。
2.城市化水平预测
针对**县实际,城镇人口可以定为非农业人口,在此我们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人口进行预测(见图1-3)。
根据1996-2006年非农业人口数据,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1.0844x-2160.5 (R2=0.8491)
图1-3**县1996-2006年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
经测算:2020年**县城镇人口总数为:29.988。
城市化水平为:(29.98÷56.56)×100%=51%
3.粮食单产预测
在此我们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人口进行预测(见图1-4)。
根据1996-2006年粮食单产数据,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66.783x-127366 (R2
=0.2019)
经测算:2020年**县的粮食单产为:7401.66.
4.耕地需求量预测
趋势预测法:
耕地是农用地构成的主体,分析1996—2006年济阳县耕地占农用地的比重情况(见图1-5)可以发现,期间的耕地比重稳中有升,至2005年基本达到饱和公式为:y=367.32x-667258 (R2=0.7558)
,
图1-5**县1996-2006年耕地需求变化趋势图
经测算:**县2020年耕地需求量为:74728.4.
5.居民点需求量预测。
根据“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我国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2000 年,人均全年口粮213kg (城镇和乡村分别为230kg 和150kg) ,加上肉蛋奶等,人均每年约需要400kg 粮食(其中饲料粮占1/ 3 左右) 。
到2010年,城乡全面接近小康水平, 人均粮食消费量达420kg 左右。
到2020 年,城乡全面达到小康水平,人均粮食消费量约450kg。
2005年居民点需求为:12386.00
2020年总人口为56.56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1%所以2020年城镇人
口为:56.56x51%=28.84万人.农村人口为56.56-28.84=27.72万人城镇居民点:3018 农村居民点位。
综上:**县2020年各项指标预测数据见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