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伪膜性肠炎(1例分析)

合集下载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 患者严重低钾,予加强补钾。
编辑ppt
20
护理诊断
◆ 舒适的改变 与腹痛有关 ◆ 感染 与免疫抑制、衰弱状况有关 ◆ 电解质紊乱 与腹泻,电解质丢失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腹泻,卧床有关 ◆ 营养失调 与机体丢失及吸收障碍有关 ◆ 焦虑 与病程较长有关 ◆ 知识的缺乏 缺乏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充血水肿、凝固性坏死,并附有大小不一、散在的斑点状 黄白色伪膜,严重者可融合成片,可见到伪膜脱落的大小 裸露区。 ◆ 显微镜下:伪膜为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粘蛋 白以及坏死细胞碎片所组成。粘膜固有层内有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腺体因粘液排泄受阻而扩张并充 满粘液,有的甚至破裂。粘膜下层因炎症和粘液出而增厚, 伴有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
编辑ppt
17
◆ 盆腔CT示部分直肠壁显示稍厚,盆腔少量积液,骨盆诸骨多发斑片状 高密度灶。
◆ 上腹部CT示肝内胆管小结石或肝脏小钙化灶,双肾多发低密度灶,提 示囊肿。
◆ 心电图示ST段异常。 ◆ 胸部CT示两肺多发小结节灶,两肺轻度炎症,心包少量积液,胸腰椎
多发结节状高密度灶,T1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腰椎摄片示T12椎体 压缩性骨折,T11、L1椎体楔状变,考虑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可能,腰、 骶椎及骨盆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灶,腰椎退行性改变。 ◆ 7.15肠镜示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弥漫性黄白色、 直径约5-6mm浅隆起及脓性分泌物,考虑伪膜性肠炎
编辑ppt
8
◆ 轻者仅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呈非特异性肠炎表现; ◆ 稍重者可见黏膜散在浅表糜烂,伪膜呈斑点状分布或口疮样分布,周边充血; ◆ 严重病例伪膜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伪膜不易脱落,部分脱落区可见溃疡形成。

《伪膜性肠炎》课件

《伪膜性肠炎》课件

伴随着腹泻,患者还会出现发热 的症状。
腹痛
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疼痛和 腹部胀气,导致身体不适。
医疗干预措施
停用抗生素
伪膜性肠炎的治疗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抗生素的使用。在 病情严重时,需要停用抗生 素。
补充水分
给予足量的水、电解质是治 疗伪膜性肠炎的一个重要环 节。
接受手术治疗
如果伴有一定程度的侵袭性 肠道炎症或患者血糖无法控 制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 疗。
疾病的并发症与预后
1 侵袭性肠道炎症
部分严重的伪膜性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侵袭性肠道炎症,导致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2 长期肠病
未能有效治疗的伪膜性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的肠道炎症和排泄不适等问题。
3 预后好坏不等
疾病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状况、医疗干预的及时性等 等。
结论和总结
《伪膜性肠炎》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PPT课程,我们来一起学习伪膜性肠炎这个常见的疾病。
疾病介绍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由难治性肠道感染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该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难处 理的厌氧梭菌。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抗生素使用
伪膜性肠炎的发生与抗生素滥用有很大关系。抗生素使用过多会破坏肠道内菌群, 让难处理的厌氧梭菌得以滋生。
2
肠道微生态失衡
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导致伪膜性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肠道内正常菌群数量减 少,就会导致厌氧菌增多。
3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也是伪膜性肠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免疫力较差的人群,肠道 内侵略性菌可以更容易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腹泻
发热
伪膜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 患者会排出带有黏液和血液的腹 泻物。

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致伪膜性肠炎1例

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致伪膜性肠炎1例
描 至完成检查 。
例 2 男 ,9岁 , 质 萤 7 g 因 头 痛 、 搐 需 行 脑 C — : 4 体 9k , 抽 E MR 检查 。 静 注 钆 贝 葡 胺 2 L 注 射 及 扫 描 中 患 者 未 诉 不 A 0m ,
适 , 描 结 束 后 约 5mi, 者 诉 额 面 部 瘙 痒 , 后 颈 部 、 后 扫 n患 随 前
扫 描 约 1m n 发 现 患 者 肢 体 躁 动 , 急 停 止 扫 描 , 时 发 现 i后 紧 此
患 者 呕 吐 物 溢 满 面部 、 颈 及 扫 描 线 圈 , 诉 胸 闷 、 身 发 热 、 脖 并 周 恶 心 、 吐 , 即 为 其 清 理 呕 吐 物 , 脉搏 、 压 , 无 异 常 , 呕 立 测 血 均 继 续 观 察 未 行 其 他 处 理 , 5 n后 患 者 症 状 减 轻 , 后 重葡 胺 致 变态 反 应 2例
李华 菊 , 立新 , 万科 , 姚 钱 莫本成 , 晓 霞 李
( 北 医药 学院 附属人 民 医院 , 北 十堰 4 2 0 ) 湖 湖 4 0 0
[ 键 词 ] 磁 共振 ; 贝 葡 胺 ; 态反 应 关 钆 变
[ 图 分 类 号 ] R 9 . 中 53 1
例 1男 ,6岁 , 质量 6 g突 发 左 上 肢 抽 搐 1d 脑 c : 5 体 Ok , , T 示 右 顶 叶 占位 , 床 诊 断 为 颅 脑 转 移 瘤 , 行 脑 MR 增 强 检 临 需 I 查 。检 查 时 静 推 钆 贝 葡胺 1 L, 注 过 程 患 者 无 不 适 感 觉 , 2m 推
向一 侧 , 防 呕 吐 引 起 呛 咳 、 息 , 免 不 良后 果 的 发 生 。 以 窒 避
[ 稿 日期 ] 2 1 收 0 1—0 2—1 8

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 图 1; 见 ) 中度 4例 , 在分 布 的黄 白色假 膜 , 膜 散 假 略 隆起 于黏 膜表 面 , 边 红 晕 , 间 黏 膜 充血 水 肿 , 周 灶
血 管纹 理 不 清 ( 图 2 ; 度 2例 , 膜 充血 糜 烂 , 见 )重 黏
质脆 , 白色假 膜 密 集 分 布 , 用 活 检 钳 难 以 清 除 黄 应 ( 图 3 。6例取 病 理 , 纤 维 素 样 物 , 黏膜 见炎 见 ) 见 肠
5~ 1 d。 0
1 3 临床 表 现 .
本组 患 者 均 在 使 用 抗 生 素 过 程 中或 之 后 出 现
不 同程度 的 腹 泻 , 便 次 数 6 2 大 ~ O次 / d不等 , 中 其
黄 色水 样 便 9例 , 液 便 5例 , 便 中 见 膜 样 物 3 黏 大 例 。1 4例患 者 均 有食 欲 逐 渐 减 退 、 胀 , 腹 2例 伴 有 轻度 腹痛 , 全腹 均无 明显 压痛 , 5例 出现 严 重低 蛋 白
性 细胞 浸润 , 理 报告 为肠 黏膜 慢性 炎症 。 病
较 长 、 弱 的患者 , 亡率较 高 。现结 合 本 院近 5年 瘦 死
间收治 的 1 4例患 者 , 其 临床表 现及 结 肠镜下 特 征 对
表 现进 行探 讨 。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1 4例 , 1 男 , 2例 , 龄 6 ~9 2例 女 年 8 2岁 ,
2 结 果
幽3
1 4例患 者经诊 断 , 2例 因肺 内感染 需 继 续 应 用
抗 生 素 , 为窄 谱 抗 生 素 , 1 改 另 2例 停 用 抗 生 素 。均
作 者 单 位 : 1 0 5 中 国 医科 大 学 附 属第 四 医 院 和 平 院 区 10 0 消化 内科 ( 丰 ) 崇 山 院 区 消 化 内 科 ( 淑 华 ) 中 国 医 科 大 苗 , 房 , 学 8 期 本 硕班 ( 智 峰 ) 8 苗

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在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的患者 ( 老年患者 、
胃肠手术 患者或其他 严重 疾病 患者等 ) 。随着 我 国 人 口的老龄化及抗 生素 的泛滥 使用 , 导致 伪膜 性肠 炎的发 病 率逐 年 增 多 , 结 合 本 院 内科 诊 治 患 者 l 例, 现就其 临床及 内镜特征分 析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肿, 伪膜 不 易 剥 离 , 强 行 剥 离 可 见 糜 烂 面 并 渗
血 。取活 检 病 理 学 检 查 可 见 黏 膜 上 皮 细 胞 坏
死、 炎 细菌 浸 润 、 固有 膜 充 血 、 腺 腔 肿 胀 积 液 。将 伪 膜 接种 于选 择 培养 基 可 分 离 到难 辨 梭 形 杆 菌 , 但 阳性 检测 率 不高 , 见图 1 。治 疗 与 预 后 : 停 用 广 谱 抗 生素 , 予 以抗厌 氧 菌感 染 ( 甲硝 唑 ) , 补 充 复合
3 2
湖 j [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医 学 版 ) 2 0 1 4 年 第 2 8 卷 第 1  ̄ ] I J o u m l a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7 4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2 0 9 5 - 4 6 4 6 ( 2 0 1 4 ) O 1 - 0 0 3 2 - 0 3
伪 膜 性肠 炎 ( P M C, p s e u d o m e m b r a n o u s c o l i t i s )
药物 , 输液 时尽 量用 盐水 , 以免加 重脂 肪肝 。

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可能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其他症状
可能伴有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等。
03
伪膜性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1 2
临床表现
伪膜性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腹痛、发热、恶 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大便多为水样,带泡 沫,有时还伴有血液。
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的 发生。
07
研究展望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伪膜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仍需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明确 其病因和病理过程。
伪膜性肠炎的耐药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强耐药性 监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
需要研究伪膜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其发病和 传播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建议加强伪膜性肠炎患者样本的收集和分析,深 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建议重视伪膜性肠炎耐药性问题,加强耐药性监 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
建议开展伪膜性肠炎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发病 和传播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建议加强伪膜性肠炎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康复研究 ,了解其预后和转归情况,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提供依据。
结肠镜检
结肠镜检是诊断伪膜性肠炎的金标准,可观察 到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伴有黄白色伪膜。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大便 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难 辨梭状芽胞杆菌生长。
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
伪膜性肠炎应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 ,结肠镜检可见炎症和溃疡。
01
目前,伪膜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但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 入了解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改善。

伪膜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伪膜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Deate tf iet enen l dc eo B in Mu iaH atyP ae sil 00 4 prm n o Dg sv It aMein f e ig mc l e h a c Hopt 10 5 i r i j p l l a
【 sr c】 Ab ta t
Obet e os d nte noc pc n nc a rs f suo mbao s ois P jci :T u y d s ia d i f t e e dme rn u l ( MC) v t o he o di a e u o p l c t i .
【 ywod】 Ke r s
Ps u o mb a o s o t ; l n s o y P t o o y e d me r n u U s Co o o c p ; a l g c i h
伪 膜性结 肠炎 (su o e b a o sC li, MC 性 肿瘤 2 ,肝硬 化 2 ,糖尿 病 3 ,9 合并 呼吸道 Pe d m m rn u o t P ) is 例 例 例 例
rtop cieya ay e . er s r wa r iare adad miaca s t at uigbo dset m a t it sOf e1 css9 sl A lai ts ee s e su d t yd rh n b o n rmp ec f r s e a l . e n ra cr n i o c. t 4 ae ( p u b i h me n d5w me . v rg a e 44y as l, a g 4 - 8y as l) 1 we o e 6 e r o a e L s n o P na o n a ea e g 7 . er od r e 3 8 e r od , 3 r v 0y as f g . ei s f MCwee s n e r o r mo t

伪膜性肠炎15例诊治分析

伪膜性肠炎15例诊治分析

临床分析 [ ] 中外 医疗 ,0 1 3 ( 9 :0— 0 J. 2 1 ,0 1 ) 8 8 .
[] 陈 洁 , 3 吴秀英.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 物的注意事项 [ ] 实用 医 J.
学杂 志 ,02,8 4 :4 . 2 0 1 ( ) 34
[ ] 王桂芳. 4 内镜下 取 上 消化 道 异物 的 配 合 [ ] 中外 医学 研 究 , J.
发 症 的情 况之 下才 可 以进行 内镜 治疗 , 据 患 者 内镜 治疗 根
行 , 取 出。如果 吞 入 的异 物较 为 锋 利 就需 要 在其 外 面 方便
置外 套管 以减少 并发 症 。
总之 , 对于 内镜下 取 异 物 要坚 信 异 物 能 被 吞 进 就 可 能 被取 出 的理 念 , 于 复杂 的异物 , 中应 该认 真 探 查 , 据 对 术 依 异物及 周 围组织 的情 况 适 当处 理 , 可 能取 得 患 者 的理 解 尽 和配合 , 随时调 整操作 技巧 是 内镜 成 功取 出异 物 的关 键 , 避
伪 膜 性 肠 炎 1 5例 诊 治 分 析
唐 尚伟 唐 国传 谢 昆 华
5 82 ) 30 1 ( 广西 防城港 市 防城 区人 民医 院 内科 , 防城 港市
【 摘要】 目的 分析 因使 用抗 生素所致 的伪膜性 肠 炎( MC 的诊 断及 治疗 , 高对 P C的 ̄ T及诊 治水平。 P ) 提 M Ai ,
治水平 , 者对 我 院近 5年来诊 治 的 1 例 P 笔 5 MC患者 的临 床
资料 进行 了 回顾 性分 析 , 将结 果报 告如下 。 现
伪膜性 肠炎 ( MC 是抗 生 素 相关 性 肠 炎 , 列 入 医 院 P ) 被 内感染性 疾病 。 由一 种 由难 辨 梭状 芽孢 杆 菌 ( D) c 引起 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伪膜性肠炎(1例分析)
病历资料
患者,女,62岁。

1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好转,因疱疹处皮肤破溃并腹痛,到社区中心住院治疗。

门诊医生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皮肤感染”收住院。

既往史:糖尿病10年,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24片,3次/日,1片/次)。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否认过敏史。

查体:患者神清,查体配合。

HR 65次/分,R 18次/分,BP 115/70mmHg,T 36.7℃。

左上腹(九分法)有6cm×1cm 的瘢痕,瘢痕呈紫红色,间有破溃,破溃处皮肤呈暗红色,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渗
出。

左上腹及左后背痛触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WBC 8.5×109/L,空腹血糖
5.9mmoL/L。

肝功、肾功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

治疗: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氨苄青霉素0.5g加入0.9%NS静滴)、止痛、局部敷中药治疗。

住院7天后,患者诉腹痛未减轻,并有发热,体温38.6℃。

查房:患者痛苦面容,瘢痕处因敷中药,局部颜色掩盖,触之皮温不高,左上腹、左下腹(九分法)轻压
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心肺听诊无异常。

复查血常规示:WBC 16×109/L,中
性粒细胞68%。

主治医生考虑患者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0.1g,氯化钠0.9g)100ml×2每天静滴。

患者在加用左氧氟沙星3天后,体温不退,腹痛加剧并出现腹泻,腹泻物为绿色稀便。

大便常规示:WBC(++),RBC(++)。

因家属不满治疗效果,提出转院,遂同意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3天后随访,患者诊断为伪膜性肠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型糖尿病。

1周后随访,患者经停用原抗生素,口服甲硝唑、消胆胺、对症支持治疗后,体温降低,腹泻停止,腹痛减轻,住院1周后痊愈出院。

讨论
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

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

本病发病年龄多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

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死。

伪膜性肠炎的主要症状:①腹泻:多在应用抗生素4~10天内,或在停药的1~2周内,或于手术后5~20天发生。

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

腹泻物呈黄绿色或海蓝色水样便,少数病例可排出斑块状伪膜。

②腹痛:为较多见的的症状,有时很剧烈,可伴腹胀、恶心、呕吐,以致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手术吻合口漏等。

③毒血症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发热、谵妄,以及定向障碍等表现。

重者常发生低血压、休克,严重脱水、电解质失衡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少尿,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

诊断要点:①使用抗生素期内或停用抗生素2个月内,尤其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使用后,出现腹泻次数多,程度不一的黏液便,
便中有漂浮的膜状物,应高度疑为本病。

②腹部手术后出现大量腹泻,肠梗阻、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疾病伴有大量腹泻的应怀疑本病。

腹泻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3~20次/日,为黄绿色或海蓝色水样便。

③内镜检查可见到黏膜炎症。

④大便检查:结肠镜检查,细胞毒素测定或细菌分离培养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任何一次阳性均有诊断价值。

治疗:甲硝唑被视为临床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一线药物,治疗时首选口服给药,如患者对其耐药或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时才考虑使用去甲万古霉素。

注意事项:对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

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

因此临床医生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应监测大便性状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对外科感染患者应重视化脓性病灶的及时引流,避免長时期使用抗生素;手术后或肠梗阻、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败血症等病患者,其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低下,较容易出现本病。

在这些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警惕本病的发生。

此病例中,患者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皮肤破溃而就诊,治疗过程中,医生考虑患者为老年人并有糖尿病,故皮肤感染愈合不良,因此长期使用抗生素,忽略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腹痛,医生考虑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忽略了伪膜性肠炎引起的腹痛;当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时,医生考虑为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加用抗生素,忽略了伪膜性肠炎引起的症状。

过程中,因患者的特殊病情掩盖了伪膜性肠炎的相关症状,临床医生只注重患者的原发病,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疾病,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患者家属有意见,提出转院。

通过这一病例的治疗、追踪及讨论,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伪膜性肠炎的警惕。

在临床工作中,时刻注意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免贻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