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基本定理

合集下载

代数基本定理

代数基本定理

代数基本定理代数基本定理是指:每一个非常数的复系数多项式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和二次复系数因式的乘积。

它是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代数学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数学中最美丽的定理之一。

代数基本定理最初由欧拉在1748年提出,但其证明要等到1821年时Cauchy才给出。

代数基本定理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其证明需要使用现代代数学的一些工具,在欧拉的时代还无法证明。

代数基本定理说的是复系数多项式,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任何复系数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一次和二次因式的乘积,这个分解是唯一的。

2. 这个定理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多项式求解的问题转化为寻找其因式的问题,从而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

3. 代数基本定理是代数学中的核心定理,它不仅可以被推广到更高维度的多项式中,而且它的证明涉及到其他代数学分支的发展。

以下是代数基本定理的正式陈述和证明:假设$f(x)$是一个复系数的不可约多项式,则极有可能是一次或二次的。

具体来说,我们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f(x)$是一次多项式,即$f(x)=ax+b$,其中$a$和$b$是复数。

第二种情况:$f(x)$是一个二次多项式,即$f(x)=ax^2+bx+c$,其中$a$,$b$,$c$是复数且$a \eq 0$。

接下来需要证明,任意复系数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以上两种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

具体来说,假设$f(x)$是一个复系数多项式,则:1. 如果$f(x)$是一次多项式,则$f(x)$是一个不可约多项式,即它不能被分解成次数小于它自身的多项式的乘积。

因此$f(x)$就是一次不可约多项式。

2. 如果$f(x)$是一个次数大于一的复系数多项式,则必然存在一个不可约多项式$g(x)$,使得$f(x)=g(x)h(x)$,其中$h(x)$是次数小于$f(x)$的多项式。

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g(x)$是否是一次或二次多项式。

如果$g(x)$是一次多项式,则$f(x)$可以写成$f(x)=(ax+b)h(x)$的形式,其中$a$和$b$是复数,$h(x)$是一个次数小于$f(x)$的多项式。

代数学定理

代数学定理

代数学定理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数学科目,其基本元素是代数结构。

在代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理,它们对于研究数学问题和发展数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代数学定理:一、拉格朗日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是一个关于有限群的基本结果,它说:“一个有限群的子群的阶数必须是该群阶数的因子。

” 换句话说,如果H是G的子群,那么H的阶数必须是G的阶数的因子。

拉格朗日定理是代数数学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它不仅在代数学中有重要性,也在其它数学分支,如数论、组合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二、欧拉定理欧拉定理是一个重要的数论定理,它是费马小定理的推广和一般化。

它的主要内容是:“如果a和n是互质的正整数,那么a^φ(n) ≡ 1 mod n,其中φ(n)表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个数。

” 欧拉定理在数论、密码学和离散数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三、几何级数定理几何级数定理是一个重要的代数学定理,它可以用来求出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几何级数定理的内容是:“如果|q| < 1,那么1/(1-q) = ∑(n=0,∞) q^n。

” 这个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计算收益的复利、投资的回报率等问题。

四、柯西-施瓦茨不等式柯西-施瓦茨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代数学定理,它可以用来证明一些代数学和微积分学中的结果。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的内容是:“对于任意的向量a和b,有|a·b| ≤|a|·|b|,其中·表示向量的点积。

”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在线性代数、向量分析、数学物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定理之一。

它的内容是:“对于在三维空间中的立方体,不可能将其划分为有限个立方体的和,使得每个立方体的体积都是整数,且每个立方体体积的立方根也是整数。

” 这个定理的证明历时几百年,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数学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代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定理,这些定理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代数基本定理分解

代数基本定理分解

代数基本定理分解代数基本定理,又称为代数学基本定理或代数基本定理,是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该定理的全称为“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个n次代数方程都有n个复数根,包括重根”。

下面将详细介绍代数基本定理的由来、原理、证明以及应用。

代数基本定理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代数学家们对于代数方程的根的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注意到,对于一次方程(线性方程),根的个数与方程的次数相同;对于二次方程(二次多项式方程),根的个数最多为2。

然而,对于高次方程,根的个数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律。

这促使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n次方程是否一定有n个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代数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最终,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任何一个n次代数方程都有n个复数根,包括重根。

这个结论被称为代数基本定理,成为了代数学中的重要基石。

代数基本定理的原理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为:一个n次代数方程可以写成n个一次复数因子的乘积形式。

这意味着,一个n次代数方程的根可以表示为n个复数因子的乘积。

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

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完成。

首先,我们可以证明一次方程的根存在且唯一。

然后,假设对于n-1次方程,定理成立,即该方程有n-1个复数根。

接下来,我们考虑一个n次方程,将其写成一个一次因子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子是一次方程。

根据归纳假设,该一次因子有一个复数根,而剩下的n-1次因子共有n-1个复数根。

因此,整个n次方程有n个复数根。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

代数基本定理在代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为解代数方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代数方程的根的个数,并通过求根公式求得具体的根。

其次,代数基本定理在数论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分解多项式为一次因子的乘积形式,我们可以推导出诸如费马小定理、欧拉定理等数论中的重要结果。

代数的基本定理

代数的基本定理

代数的基本定理代数的基本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是关于代数方程的根的性质的一个基本结果。

代数的基本定理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每一个非常数的复系数代数方程都有至少一个复数根。

代数的基本定理的证明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数学问题,涉及到复分析、复变函数、代数学和拓扑学等多个数学分支的知识。

为了简化说明,我将从代数的基本定理的几个关键点出发,逐步展开对其内容的阐述。

我们要明确代数方程的定义。

代数方程是一个将未知数和系数通过加、减、乘、除和幂运算组合而成的等式。

例如,二次方程x^2+bx+c=0就是一个代数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b和c是系数。

代数方程的根是使得方程成立的解。

对于一元代数方程,根通常是指使方程成立的实数或复数解。

而代数的基本定理则告诉我们,对于任何非常数的复系数代数方程,都至少存在一个复数根。

要理解代数的基本定理,我们需要先了解复数的概念。

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单位i组成的数,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和b都是实数。

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都可以用实数的运算规则来推导和定义。

代数的基本定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考虑二次方程x^2-2x+1=0。

这个方程可以化简为(x-1)(x-1)=0,得到一个重根x=1。

这个例子说明了代数方程的根可以是重根,即重复出现的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更一般的情况。

对于任何高于二次的代数方程,我们可以使用代数的基本定理来确定其根的个数。

根据代数的基本定理,一个n次代数方程一定有n个复数根,其中可能包括重根。

代数的基本定理还告诉我们,复数根是成对出现的。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复数是一个代数方程的根,那么它的共轭复数也是该方程的根。

例如,如果a+bi是一个代数方程的根,那么a-bi也是该方程的根。

代数的基本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将代数方程的根与复数的性质联系在一起。

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代数方程没有实数根,那么它一定有复数根。

这个结果为解决代数方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代数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代数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代数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代数基本定理是说:任何一个非常数的单项式方程(或者说任何一个非常数的多项式方程)都有至少一个复数根。

下面我将给出几种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

1.代入法证明:设f(x)是一个非常数的多项式方程。

我们可以将f(x)表示为多个一次项的乘积形式:f(x)=a_n(x-r_1)(x-r_2)…(x-r_n)其中a_n是多项式的首项系数,r_1,r_2,…,r_n是复数根。

现在我们考虑当x趋近于无穷大时,f(x)的变化情况。

由于f(x)是非常数的多项式方程,所以当x趋近无穷大时,f(x)也趋近于无穷大。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实数M,使得当,x,>M时,f(x),>1现在我们来考虑f(x)在半径为R的圆盘区域内的情况,其中R足够大,使得,z,>R时,f(z),>1、根据开球覆盖定理,我们可以在这个圆盘区域中选择有限个半径为1的开球,覆盖整个圆盘区域。

由于f(x)的复系数,所以对于每个开球中的根r_i,其共轭根也在开球中,并且开球中的根是有限个。

于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圆盘区域中找到一个开球,使得其中的根全部在这个开球内。

我们定义了这样一个开球,那么其中的根都被包含在这个开球内。

那么这个开球的半径就是R的一个上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假设了所有的复数根都在这个开球内。

所以假设不成立,这意味着任何一个非常数的多项式方程都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2.复数代换证明:设f(x)是一个非常数的多项式方程。

我们假设f(x)不具有任何复数根,也就是不存在任何复数r,使得f(r)=0。

现在我们考虑f(x)的次数。

假设f(x)的次数为n,也就是说f(x)可以表示为:f(x) = a_nx^n + a_{n-1}x^{n-1} + ... + a_1x + a_0其中a_n不等于0。

根据复数代换原理,我们可以将f(x)转化为一个次数为n的多项式方程g(z) = b_nz^n + b_{n-1}z^{n-1} + ... + b_1z + b_0,其中z是复数,b_i是复数系数。

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

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

数学必修1公式总结1. 代数基本定理a^m ⋅ a^n = a^(m+n)代数基本定理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相同底数的幂相乘时的规律。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当两个数的指数相加时,可以将它们的指数合并,求得新的指数。

这个规律在解决代数方程、化简表达式等问题时非常有用。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 2^3 ⋅ 2^4,根据代数基本定理,我们可以将指数 3 和 4 相加得到 7,所以最终结果为 2^7 = 128。

2. 二次根式公式√a ⋅ √b = √(a⋅b)二次根式公式描述了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时的规律。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将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时的根号部分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

这个公式在化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非常有用。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2 ⋅ √3,根据二次根式公式,我们可以将根号下的 2 和 3 相乘得到根号下的 6,所以最终结果为√6。

3.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b)⋅(a-b)平方差公式描述了两个数的平方差可以表示为两个因数的乘积。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将一个平方差表示为两个因数的乘积形式,这个公式在因式分解、化简表达式等问题中经常用到。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 9^2 - 4^2,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将其表示为(9+4) ⋅ (9-4),即 13 ⋅ 5 = 65。

4. 解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 a 和 b 为常数,且a ≠ 0,方程的解为 x = -b/a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简单的方程之一,可通过简单的代数运算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的常数,且 a 不为 0。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将方程转化为 x 的形式。

举个例子,假设有方程 2x + 3 = 0,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x = -3/2。

5. 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θ) + cos^2(θ) = 1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描述了三角函数 sin 和 cos 之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定律大全

数学定律大全

数学定律大全在数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推导中。

这些定律涵盖了各个数学分支,包括代数、几何、概率论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学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学定律。

一、代数定律1. 加法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a + b = b + a。

2. 加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c)。

3. 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a × b = b × a。

4. 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c)。

5. 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 a × c。

二、几何定律1. 皮亚诺公理:几何推理的基础,包括点、线、平行线、共线等基本概念。

2. 直角三角形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3. 同位角定理:同位角互补或同位角相等。

4. 锐角三角函数定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定义和性质。

5. 平行线定理:包括同位角定理、内错角定理、同旁内角定理等。

三、概率论定律1. 概率的加法定律:对于两个事件A和B,其和事件的概率为P(A∪B) = P(A) + P(B) - P(A∩B)。

2. 独立事件定律: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其交事件的概率为P(A∩B) = P(A) × P(B)。

3. 贝叶斯定理:用于计算条件概率的定理,根据已知信息计算未知的概率。

四、微积分定律1. 导数定义:函数在某点的导数表示函数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

2. 导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导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用于计算复杂函数的导数。

3.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函数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关系,用于计算函数的积分。

4. 泰勒展开式:将一个函数表示为无限次求导的多项式形式,用于近似函数。

代数基本定理

代数基本定理
任何n (n > 0)次多项式在复数域中至少有一个根.
的多项式都是可约的. 因此多项式f (x)能被多项式
任何n (n > 0)次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 证 设f (x)是一个次多项式,那么由定理2.
1,它在复数域C中有一个根 因此在C [x]中
换句话说,实系数多项式的非实的复数根两两成对.
二、实系数多项式的性质定理
若实系数多项式 f (x)有一个非实的复数根 ,那么
的共轭数 也是f (x)的根, 并且 与 有同一重数.
换句话说,实系数多项式的非实的复数根两两成对.
证 令 f( x ) a 0 x n a 1 x n 1 a n .由假设
a 0 x n a 1 x n 1 a n 0 .
换句话说,实系数多项式的非实的复数根两两成对.
也是f (x)的一个根.
任何n (n > 0)次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
复数域C上任一n 把等式两端都换成它们的共轭数,得
此处h (x) 也是一个实系数多项式.
(n
>
0)次多项式可以在C
[x]里分解
为一次因式的乘积.复数域上任一次数大于1 由定理的证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把等式两端都换成它们的共轭数,得
根据共轭a0 数n 的性a 1 质n 1 ,并且 注an 意 到0 .a0,a1, ,an
和0都是实数, 有
n
n 1
a 0 a 1 a n0 ,
即 也是f (x)的一个根.
因此多项式f (x)能被多项式
g (x ) (x )x () x 2 ()x
任何n (n > 0)次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n个根(重根按 重数计算) . 证 设f (x)是一个次多项式,那么由定理2.7.1,它在复 数域C中有一个根 1 , 因此在C [x]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 数学
[关键词] 代数/基本定理/复数/根
[文件] sxbj110.doc
[标题] 代数基本定理
[内容]
代数基本定理
代数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是指:对于复数域,每个次数不少于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至少有一根。

由此推出,一个n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内有且只有n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这个定理的最原始思想是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1114-1185?﹞在1150年提出的。

他提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发现了负数作为方程根的可能性,并开始触及方程根的个数,即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

婆什迦罗把此想法称为《丽罗娃提》﹝Lilavati﹞,这个词原意是“美丽”,也是他女儿的名字。

1629年荷兰数学家吉拉尔在《代数新发现》中提出他的猜测,并断言n次多项式方程有n个根,但是没有给出证明。

1637年笛卡儿﹝1596-1650﹞在他的《几何学》的第三卷中提出:一个多少次的方程便有多少个根,包括他不承认的虚根与负根。

欧拉在1742年12月15日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明确地提出:任意次数的实系数多项式都能够分解成一次和二次因式的乘积。

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和欧拉都曾试过证明此定理,可惜证明并不完全。

高斯在1799年给出了第一个实质证明,但仍欠严格。

后来他又给出另外三个证明﹝1814-1815,1816,1848-1850﹞,而“代数基本定理”一名亦被认为是高斯提出的。

高斯研究代数基本定理的方法开创了探讨数学中存在性问题的新途径。

20世纪以前,代数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建立在实数域或复数域之上,因此代数基本定理在当时曾起到核心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