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方案(7篇)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方案(7篇)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____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党的____五中全会精神和____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要求,加强教育与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研究。
二、工作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形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营造“安全、文明、卫生、有序”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
三、工作措施1.制度育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德育量化评比细则”,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2.活动育人:举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知识测试活动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规范》、《守则》的认识;3.课堂育人:班主任要承担起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主要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把行为规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研究;4.阵地教育:利用班级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公告栏等阵地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规范的行为取向;5.榜样育人。
评选校园“文明之星”。
树立典型,加以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____家校合力。
做好家校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
四、工作安排(一)研究宣传阶段(第一周: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1.举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活动启动仪式,提出活动的目标、要求;2.____学生深入研究书名号123、书名号123;____一个好习惯。
3.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活动,营造出“人人学规范、人人守规范”的浓厚氛围。
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二篇)

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处决定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并把它作为___月份德育工作的主题。
一、本次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中小学生守则;2、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3、娄葑学校一日常规(校本教材);4、娄葑学校校风、学风和校训。
二、目的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旨在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三、具体实施1、各班利用晨读、晨会、中午自修等时间___学生学习,在班会课上召开主题班会___学生讨论,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在此期间,将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为重点进行检查,规范学生的行为。
(涉及到的为一到九年级学生)3、月底学校将随机抽取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进行书面检测,统计成绩,设立___和个人奖项,在升旗仪式时颁发。
(涉及到笔试的为三到九年级学生)五、附学习内容校风:文明务实创新学风:诚实勤奋好学校训: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___。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___,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方案(二)一、活动主题和目的:活动主题: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目的:通过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加强学校师生及家长的行为规范意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校整体育人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方案

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自律,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展一次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美好人生”为主题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使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等。
3. 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五、活动内容1. 开展主题班会要求各班级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美好人生”为主题,开展一次班会活动。
班会上,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产生共鸣。
2. 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优秀班主任针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经验和方法,引导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开展行为习惯养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文明礼仪展示、环保行动、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查学校成立督查小组,对各班级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进行督查。
内容包括:班级卫生、课堂纪律、学生言行举止等。
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班级提出整改要求。
5. 开展“优秀学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通过自荐、互荐、班级推荐等方式,评选出在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并进行表彰。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优秀看齐。
6. 举行行为习惯养成月总结大会在活动结束之际,举行总结大会,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并对全校师生提出新的要求。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方案范文(四篇)

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方案范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摆上议事日程,学校专门____召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要求各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为核心,以落实《守则》与《规范》两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力争做到贴近班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扎实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学习教育活动。
一、宣传到位成氛围。
通过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墙报、红领巾广播站和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____学生认真学习《守则》、《规范》和校园规范“十有”、“十无”、“十提倡”、“十禁止”教育内容,以营造“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二、抓实抓细抓落实。
坚持把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的“文明班级”的评比考核中。
开展规范升旗仪式、强化“两操”管理、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开展“学规范、争五好”等活动。
首先从常规训练入手,进行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上下楼梯靠右行的行走训练;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划一的训练;站、立、行、走____化的训练;行队礼、升旗仪式规范化的训练;礼貌语、体态语讲礼仪的训练;听课、写字姿势的训练;文具摆放,作业书写格式规范的训练;文明就餐(营养早餐)的训练等。
其次在班级设置各种类型的小岗位,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设立出黑板报、清洁卫生值日、大扫除、图书管理、班级活动策划等岗位,让每位学生清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再次,注重爱心教育、感恩教育以及____主义教育,让学生感知班____的关爱和温暖,通过班级的人性化管理,促使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活动开展有实效。
1、开展“规范在心中”手抄报比赛。
为了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推动“小学生规范教育月”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举行了以“规范在心中”为主题的手抄报书画大赛,比赛以手抄报、绘画为载体,以“学规范、争五好”为主题。
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方案

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新一代,我校决定开展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共创和谐校园”,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行为习惯的认识,使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五、活动内容1. 开展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一次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共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讨论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2. 制作手抄报: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良好行为习惯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4.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校园环保、关爱老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良好行为习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挑战活动:鼓励学生挑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手机依赖、拖延等,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6.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7.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各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8. 组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筹备:学校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方案制定、资源调配等工作。
2. 活动实施:各班级负责组织本班的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学校行为习惯教育月活动方案1

学校行为习惯教育月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学生,我校决定开展行为习惯教育月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1.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礼仪、安全行为、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等方面。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活动时间本次活动时间为一个月,具体日期根据学校安排确定。
四、活动内容1.开展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行为习惯经验。
2.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横幅等渠道,广泛宣传良好行为习惯的知识和案例,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制定行为习惯守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行为习惯守则,并通过班会等形式进行学习和宣传。
4.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竞赛:组织个人和班级两个层面的行为习惯养成竞赛,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5.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五、活动要求1.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班主任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4.学生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
六、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估,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系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利用9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分别从卫生、文明、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在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学区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四、实施细则着眼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学生在校时间要穿校服戴红领巾。
饭前便后要洗手。
2、厕所、卫生区和教室每天要打扫。
并且全天保持清洁。
3、时刻保持课桌上物品摆放整齐,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敬队礼,唱国歌。
2、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会使用“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不打架、不骂人,在教室里不大声喧哗。
课间、午间活动不追逐、打闹,不玩危险的游戏。
4、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拥挤。
做课间操时动作要规范,精神饱满。
5、到办公室要喊报告,待老师许可方可进入。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课间活动时不追逐、打闹,特别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2、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3、上学、放学要按先后顺序排成路队靠右行,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
4、在上体育课和活动课时,一定要听从老师指挥,不能擅自做危险动作。
5、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五毛零食。
6、有事或有病不能到校时一定要向老师请假。
2024年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方案

2024年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方案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帮助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素质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活动主题:养成好习惯,规范行为,做文明小学生。
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设置主题教育展板,在校园内张贴展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举办习惯养成讲座】
请学校心理老师、校医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三、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养成好习惯的实践活动,如定时整理书包、保持课桌整洁等,培养学生细心、爱学习的精神。
【四、举办习惯养成比赛】
开展习惯养成比赛,设立各项评选奖项,激励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五、展开家校互动】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策划和实施,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进行心理辅导】
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七、进行生活技能培训】
开展生活技能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八、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组织学生参加文明礼仪表演、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总结:通过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更优秀的品质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进步,做一个品学兼优的文明小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浚县实验学校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营造文明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儒雅校园创建活动。
学校将9月份定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二、目标
从9月1日至9月30日,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培养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使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在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直观表现,既体现良好的个人面貌,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1、早上起床刷牙洗脸整被褥;饭前便后要洗手;晚上就寝前刷牙洗脸洗脚。
2、清洁区和教室要定时清扫(拖)干净。
3、室内桌椅、卫生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学生离开教室要求做到人走桌净凳藏。
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
4、不在墙壁及桌椅上乱贴、乱写、乱画。
5、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的习惯。
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6、养成随手捡拾废弃物,主动丢进垃圾桶的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7、禁止购买、携带零食进入教学区,更不准在教学区吃零食。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文明的举止是修养的外在体现。
1、尊敬师长,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在家里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老师);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与教师谈话要立正站好。
有事进入办公室,先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任何时候不得私闯办公室。
2、团结同学,文明礼貌,互相关心爱护,相互尊重理解。
3、举止文明大方,坚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做到衣着整洁。
4、遵守公共秩序,不追逐打闹,做有益的游戏;课间操、升旗及集合时快、静、齐,严守纪律。
5、爱护花木,不准攀折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无故损坏要赔偿。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进行体育活动、户外活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
2、注意用电安全,保管好本人的物品,以免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准拿、用别人的东西。
3、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靠右行,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
4、不准攀、滑教学楼内楼梯扶手、学校校门、教室窗台。
5、不在校园、餐厅、楼道内追逐打闹。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学生每天必须按时起床,不得迟到、早退、随意旷课,有事主动向班主任老师请假。
2、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上课后听到班长口令,迅速起立问好,听到下课铃声后,教师没有离开教室前,学生不得争抢出教室。
3、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时需举手起立,独立并及时完成作业。
4、写作业马虎的学生,要求建立错题集(找出错误之处、错误原因、写出正确答案)。
5、写作业磨磳的学生,把作业当考试,给其限定作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到时就收,不管他昨晚没做完。
四、工作措施
1、班级选拔学生监督员,及时纠正本班出现的不良行为;学生处成立志愿者监督岗,督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值勤教师、学生及时监督不良现象,表彰优秀典型。
2、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班级常规、班主任工作考评。
3、家校联手,利用家访、家长会、电话、微信等形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4、长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校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做为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下去。
五、实施步骤
1、9月3日启动仪式:利用升旗仪式向学生进行此项工作的动员。
2、进一步学习相关的规范,利用班会、黑板报、广播等进行宣传。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背诵活动。
3、9月8日---12日:健全班规、班约,进行“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评比; 9月中旬举办广播操、队列比赛。
4、9月26日: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进行全校师生安全演练。
5、三、四年级开展“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主题手抄报比赛。
五六年级开展文明礼仪主题征文活动。
礼仪方队风采展示。
六、表彰
1、月末召开全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表彰总结大会,对教育月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班主任、学生进行表彰。
2、对教师养成教育案例、活动设计、创新做法进行表彰。
浚县实验学校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