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极限的概念教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极限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法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如果,)(lim ,)(lim 0B x g A x f x x x x ==→→则[]=±→)()(lim 0x g x f x x ___[]=→)().(lim 0x g x f x x ____,=→)()(limx g x f x x ____(B 0≠) 二、新授课: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类似: 如果,lim ,lim B b A a n n n n ==∞→∞→那么B A b a n n n +=+∞→)(lim B A b a n n n -=-∞→)(limB A b a n n n .).(lim =∞→ )0(lim≠=∞→B B Ab a nn n推广:上面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

例如,若{}na ,{}nb ,{}nc 有极限,则:n n n n n n n n n n c b a c b a ∞→∞→∞→∞→++=++lim lim lim )(lim特别地,如果C 是常数,那么CA a C a C n n n n n ==∞→∞→∞→lim .lim ).(lim二.例题:例1.已知,5lim =∞→n n a 3lim =∞→n n b ,求).43(lim n n n b a -∞→例2.求下列极限: (1))45(lim nn +∞→; (2)2)11(lim -∞→n n例3.求下列有限:(1)1312lim++∞→n n n (2)1lim 2-∞→n nn分析:(1)(2)当n 无限增大时,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无限增大,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上面的极限运算法则不能直接运用。

例4.求下列极限: (1) )112171513(lim 2222+++++++++∞→n n n n n n (2))39312421(lim 11--∞→++++++++n n n说明:1.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成立的前提的条件是:数列的极限都是存在,在进行极限运算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极限的运算教案

极限的运算教案

极限的运算教案教案标题:极限的运算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 掌握极限运算的基本技巧。

3. 能够应用极限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极限的概念,通过提问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2. 回顾函数的极限定义和求解方法。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解释每个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条件。

3. 提供示例演示运用运算法则解决极限问题。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极限运算练习。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的应用。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极限运算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进行极限运算。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1. 总结极限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要点。

2. 强调极限运算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解题过程。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更复杂的极限运算问题。

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函数类型的极限运算规律。

3. 扩展到多元函数的极限运算。

教案备注: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和示例题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数学高中极限例题讲解教案

数学高中极限例题讲解教案

数学高中极限例题讲解教案
教学内容:极限的概念及相关例题讲解
教学目标:
1. 理解极限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能够根据给定函数,求出极限值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极限的概念
2. 掌握求解函数极限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掌握利用极限来求解函数值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函数的极限概念,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函数会有极限值,
极限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解:
1. 理论部分:老师通过讲解板书的形式介绍极限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

2. 例题讲解:老师选择几道典型的例题,逐步讲解如何求解函数的极限值,让学生掌握方
法和技巧。

三、练习:
1. 学生做若干例题练习,巩固理论知识和方法。

2.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四、归纳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掌握极限的概念及求解方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六、反馈:
下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讲解其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问题。

教学资源:
1. 讲义、板书
2. 例题、练习题
3. PowerPoint 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于极限概念和求解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极限的相关知识。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导数的定义,掌握基本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极限和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2. 极限的计算方法3.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4. 基本导数公式5. 导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计算方法,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基本导数公式,导数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极限的计算方法,基本导数公式的记忆和应用,导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极限和导数的计算方法。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极限和导数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极限和导数的概念。

2. 讲解极限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导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极限与导数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极限和导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巩固学生对极限与导数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教学拓展1. 引入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极限与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极限与导数在数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极限与导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极限与导数的相关知识。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极限与导数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极限的概念 教案

极限的概念 教案

极限的概念教案教案:极限的概念【教案目标】了解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掌握极限的几个常用计算规则;能够解决与极限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极限的概念与性质,极限计算的方法,极限的计算规则。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研究极限?2. 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辆车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变化?3. 引导学生认识到极限存在的必要性,为进一步介绍极限的概念做好准备。

二、讲解与讨论(30分钟)1. 介绍极限的概念与性质:a) 极限的定义:设函数f(x)在x0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常数A,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ε> 0,总存在对应的δ> 0,使得当0 < x - x0< δ时,有f(x) - A < ε,那么称函数f(x)当x趋向于x0时的极限为A。

b) 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等。

2. 讲解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计算规则:a) 直接代入法;b) 夹逼定理;c) 极限的四则运算规则;d) 极限的乘法规则、除法规则和幂函数规则等。

3. 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规则。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规则。

2. 老师巡回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互助,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所学的极限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老师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纠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极限概念。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极限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回顾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思考方法。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教学内容: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1. 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
2. 掌握求极限的常用方法,如代入法、夹逼定理等;
3. 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决相关题目。

教学重点:
1. 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极限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夹逼定理求极限;
2.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极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讲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介绍极限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三角函数的极限、指数函数的极限等。

三、示例演练(20分钟)
1. 通过几道例题,让学生熟悉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2. 演示如何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四、练习巩固(15分钟)
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互动讨论。

教学扩展:
可以通过拓展练习或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教案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原理;掌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教学重点: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教学难点: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教学过程:一 引入:以前,我们用定义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假设x 1<x 2的前提下,比较f(x 1)<f(x 2)与的大小,在函数y=f(x)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比较f(x 1)与f(x 2)的大小并不很容易.如果利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就比较简单.二 新课讲授1 函数单调性我们已经知道,曲线y=f(x)的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y=f(x)的导数.从函数342+-=x x y 的图像可以看到:在区间(2,∞+)内,切线的斜率为正,函数y=f(x)的值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即/y >0时,函数y=f(x) 在区间(2,∞+)内为增函数;在区间(∞-,2)内,切线的斜率为负,函数y=f(x)的值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即/y <0时,函数y=f(x) 在区间(∞-,2)内为减函数. 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 在某个区间内有导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y >0,那么函数y=f(x) 在为这个区间内的增函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y <0,那么函数y=f(x) 在为这个区间内的减函数。

例1 确定函数422+-=x x y 在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哪个区间内是减函数。

例2 确定函数76223+-=x x y 的单调区间。

2 极大值与极小值观察例2的图可以看出,函数在X=0的函数值比它附近所有各点的函数值都大,我们说f(0)是函数的一个极大值;函数在X=2的函数值比它附近所有各点的函数值都小,我们说f(0)是函数的一个极小值。

一般地,设函数y=f(x)在0x x =及其附近有定义,如果)(0x f 的值比0x 附近所有各点的函数值都大,我们说f(0x )是函数y=f(x)的一个极大值;如果)(0x f 的值比0x附近所有各点的函数值都小,我们说f(x)是函数y=f(x)的一个极小值。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极限与导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极限相关的实际问题。

2. 掌握导数的定义,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熟练运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极限1.1 极限的概念1.2 极限的性质与计算1.3 无穷小与无穷大1.4 极限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导数2.1 导数的定义2.2 导数的计算规则2.3 导数的几何意义2.4 函数的单调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通过典型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极限和导数的计算方法。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4. 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极限和导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极限和导数知识的理解。

3. 单元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综合检验学生对整个极限与导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第一章:极限1课时:极限的概念1课时:极限的性质与计算1课时:无穷小与无穷大1课时:极限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导数2课时:导数的定义2课时:导数的计算规则2课时:导数的几何意义2课时:函数的单调性六、教学内容第三章:导数的应用3.1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3.2 函数的增减性3.3 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3.4 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第四章:高阶导数4.1 高阶导数的定义4.2 高阶导数的计算4.3 隐函数求导4.4 高阶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七、教学内容第五章:导数与图形5.1 切线方程的求法5.2 曲线的切线与法线5.3 曲线的渐近线5.4 函数图像的变换八、教学内容第六章:导数与物理6.1 瞬时速度与加速度6.2 动量与力6.3 能量与势能6.4 导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九、教学内容第七章:导数与微分方程7.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7.2 微分方程的解法7.3 微分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7.4 微分方程与导数的关系十、教学内容第八章:复习与提高8.1 极限、导数的概念与性质的综合应用8.2 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的求解8.3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4 提高解题技巧与策略九、教学方法1. 通过具体实例引入导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理解数列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教学重点: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和函数的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和函数极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实例引入:
例: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也就是说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截去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

(1)求第n 天剩余的木棒长度n a (尺),并分析变化趋势;(2)求前n 天截下的木棒的总长度n b (尺),并分析变化趋势。

观察以上两个数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a n -无限趋近于0)。

n a 无限趋近于常数A ,意指“n a 可以任意地靠近A ,希望它有多近就有多近,只要n 充分大,就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那么近。

”即“动点n a 到A 的距离A a n -可以任意小。

二、新课讲授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a n -无限趋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n a 的极限是A ,记作 A a n n =∞
→lim
注:①上式读作“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n a 的极限等于A ”。

“n →∞”表示“n 趋向于无穷大”,即n 无限增大的意思。

A a n n =∞
→lim 有时也记作当n →∞时,n a →A
②引例中的两个数列的极限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考:是否所有的无穷数列都有极限?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若有,写出极限;若没有,说明理由 (1)1,21,31,…,n 1,… ;(2)21,32,43,…,1
+n n ,…;
(3)-2,-2,-2,…,-2,…;(4)-0.1,0.01,-0.001,…,n
)1.0(-,…; (5)-1,1,-1,…,n
)1(-,…;
O
y x
注:几个重要极限: (1)01
lim
=∞→n n (2)C C n =∞
→lim (C 是常数) (3)无穷等比数列}{n
q (1<q )的极限是0,即 :)1(0lim <=∞
→q q n
n
2、当∞→x 时函数的极限
(1) 画出函数x
y 1
=
的图像,观察当自变量x 取正值且无限增大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函数值无限趋近于0,这时就说,当x 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函数x
y 1
=
的极限是0,记作:01
lim =+∞→x
x
一般地,当自变量x 取正值且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 )(x f y =的值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
就说当x 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函数
)(x f y =的极限是A ,记作:A x f x =+∞
→)(lim
也可以记作,当x +∞→时,A x f →)(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当自变量x 取负值而x 无限增大时,函数x
y 1
=的值无限趋近于0,这时就说,当x 趋向于负无穷大时,函数x y 1=
的极限是0,记作:01lim =-∞→x
x
一般地,当自变量x 取负值而x 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x f y =的值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就说当x 趋向于负无穷大时,函数)(x f y =的极限是A ,记作:A x f x =-∞
→)(lim
也可以记作,当x -∞→时,A x f →)(
(3)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当自变量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函数x
y 1
=的值都无限趋近于0,这时就说,当x 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x
y 1=
的极限是0,记作01
lim =∞→x x
一般地,当自变量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x f y =的值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就说当x 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x f y =的极限是A ,记作:A x f x =∞
→)(lim
也可以记作,当x ∞→时,A x f →)(
特例:对于函数C x f =)((C 是常数),当自变量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函数C x f =)(的值保持不变,所以当x 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C x f =)(的极限就是C ,即 C C x =∞
→lim
P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极限:
(1)x x )2
1(lim +∞→ (2)x
x 10lim -∞→
(3)21
lim x x ∞→ (4)4lim ∞
→x
三、课堂小结 1、数列的极限
2、当x ∞→时函数的极限 四、练习与作业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若有,写出极限 (1)1,
41,91,…,21
n
,… ;(2)7,7,7,…,7,…; (3) ,2
)1(,,81,41,21n
n
---; (4)2,4,6,8,…,2n ,…; (5)0.1,0.01,0.001,…,n
10
1
,…; (6)0,,32,21--
…,11
-n ,…; (7),41,31,21-…,11)1(1
+-+n n ,…;
(8),51,5
9
,54…,52n ,…;
(9)-2, 0,-2,…,1)1(--n
,…, 2、判断下列函数的极限:
(1)x
x 4.0lim +∞
→ (2)x
x 2.1lim -∞

(3))1lim(-∞→x (4)41
lim
x
x ∞→ (5)x x )101(lim +∞→ (6)x
x )4
5(lim -∞→
(7)11
lim 2+∞→x x (8)5lim ∞
→x
补充:3、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
AB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证:MN⊥AB;(2)若平面PCD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θ,
能否确定θ,使得MN是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若可以确定,试求θ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