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封面式样
学士学位论文封面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院系:学科专业:学号: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medicine(Title) Candidate : Major : Supervisor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目 录(3号黑体)(目录具体内容可根据各人论文实际而变动) 前言(4号黑体)(必要时)……………………………………………..1 摘要(4号黑体).………………………………………………………. 2 A b s t r a c t (4号)……………………………………………………..3 1绪言(4号黑体) 1.1××××(小4号宋体)………………………………………….4 1.2××××………………………………………………………5 1.3××××……………………………………………………….6 2理论分析 2.1××××……………………………………………………….7 2.2××××……………………………………………………….8 2.3××××………………………………………………..……..9 2.4××××………………………………………………………10 3实验研究 3.1实验材料………………………………………….…………..11 3.2实验装置…………………………………………….………..12 3.3实验方法…………………………………………….………..13 3.4实验结果…………………………………………….………..14 4数值计算与仿真 4.1××××……………………………………………………...15 4.2××××……………………………………………………...16 4.3××××…………………………………………….. ……....17 5结果分析与结论(讨论) 5.1××××……………………………………………………...18 5.2××××……………………………………………………...19 5.3 ××××……………………………………………….……..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3 附录2…………………………………………………………………………………………………………..……. ……………………………………….2 42 4。
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及格式

毕业论文题目:作者:学号:系别: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20磅,下同) (1)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 A ××××(必要时)…………………………………………………………Y 附录 B ××××(必要时)…………………………………………………………Y注:1. 目录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数字。
1 引言(或绪论)(小3号黑体,居中;也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小4号宋体,20磅行距,下同)×××××××××××××××××××××…………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小4号宋体)×××××××××××××××××××××××××××…………结论(小3号黑体,居中)×××××××××(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正文共N章,每一章标题后空一行)(空2行)致谢(小3号黑体,居中)×××××××××(小4号宋体,20磅行距)×××××××××××××××××××××…………(空2行)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居中)[1] ×××××××(小4号宋体,行距20磅)×××××[2] ××××××××××××××××××××××××××××××××××××××××××[3] ××××××××××××××××××××××…………例如:[1] 董元彦,张方钰,王运.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王军.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地位与作用.中国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139~157[3]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论文封面样张及及撰写要求

附件7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样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系部: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求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统一用学院印制的档案袋(此档案袋可随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并发给学生)将材料装袋,并将档案袋封面填好后交指导教师评阅。
材料装订及撰写要求如下:一、装订要求1、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⑴封面:含作者、题名、指导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⑵评语:含指导教师评语、答辩委员会(小组)评语⑶摘要:含中文摘要及关键词⑷目录(5)正文:含引言或绪论(6)结论(7)致谢(8)参考文献(9)附录(必要时)(10)结尾部分(必要时)二、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1、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题目:要求简明扼要,有概括性。
字数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1 ……、1.1……、1.1.1……)。
目录要自动生成。
(3)摘要、关键词:摘要应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字数应在300左右。
(4)正文①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设计(论文)的指导思想。
②方案论证:说明本设计的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本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采用本方案的特点。
③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④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⑤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5)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人员致谢。
教学论文的封面格式要求

教学论文的封面格式要求
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居中,字号一般为三号或四号,选择清新简洁的字体)
指导教师姓名(居中,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所在学院(居中,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所在专业(居中,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提交日期(居中,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学位(学士/硕士/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居中,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摘要(分页)
摘要是对整篇论文的简要陈述,要求表达准确、简明扼要,突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意义。
关键词:(请列出三到五个关键词,关键词应能准确概括文章主题,各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Abstract(英文摘要)
Abstract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whole paper. It should be accurate, concise, and highlight the research purposes, methods, results, and significance.
目录
正文
附录(如果有)
致谢
封底(如果需要)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论文封面的格式要求,不同学校、不同教育机构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规定,建议在撰写论文之前,先了解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具体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论文封面格式要求只是正式论文的一部分,论文的格式还包括页面边距、行距、字体、页眉页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也需要根据学校或机构的规定进行调整。
在撰写论文前,建议先阅读相关的指导和要求,确保论文的格式和内容都符合规范。
论文封面及论文格式模版.doc

P =100kN, 均布荷载 q =10 kN/m 2 。 按 Valzov 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比较文献[5]的精确解见表 1.1。表中第一行是本文的
结果,第二行是文献[5]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计算精度非常好。目前国内外对上部结 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中,对筏板基础宋的体非五号线性变形特性考虑得 较少,绝大多数都将筏板基础视为线弹性结构进行计算。而在筏板基础的受力过程中, 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受弯的过程中弹性阶段很短,一旦混凝土受拉开裂就进入非线性 的阶段,因而筏板基础会处于非线性的工作状态。对于地基土体,则常常处于非线性或 弹塑性工作状态。
2.基本解 ............................................................................................... 16
3.边界积分方程..................................................................................... 21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提交论文日期:
年月日
中国•重庆 20 年 月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
中文摘要 ..................................................................................................... III
论文格式(含标准封面)

No.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Undergraduates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题目黑体二号)(英文题目)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专业:英语年级:2006姓名:楷体_GB2312 三号学号:指导教师:二0 一 0年五月日赣南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赣南医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ContentsAbstract ...........................................................................................i 摘 要 .....................................................................................ii I. Introduction ...................................................................................1 II. A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of Metaphor (2)2.1 Aristotelian School: Metaphor —A Device of Rhetoric...........................2 2.2 The Platonic School —Language is Metaphorical................................... 5 2.3 The Study of Metaphor from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6 III. On Similarity ..............................................................................7 3.1 Similarity: A Fundamental Criter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 ...........7 3.2 Similarity and Culture...................................................................9 3.3 Similarity and Category................................................................10 3.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ity and Knowledge. (13)IV . On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15 4.1 Black‟s Interaction Theory………………………………………....................15 4.1.1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action Theory…………………………………...15 4.1.2 Some De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Theory…………………………………16 4.2 Lakoffia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19 4.2.1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Lakoffian Theory…………………………...19 4.2.2 Lakoffian Theory on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21 4.2.3 The Deficiencies of Lakoffian Theory in Expounding the Creation ofSimilarity...................... (26)4.3 Con 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29 4.3.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29)4.3.1.1 Four Mental Spaces……………….………………...……………..29 4.3.1.2 Three Processes of BT………………..……………..……………..33 4.3.1.3 Optimality Principle s of BT………….…………………...……….34 4.3.2 The Advantages of BT in Solving the Paradox of the Two FormerTimes New Roman 、小三、加粗、居中空一行、Times New Roman 、小四一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加粗二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一个字母三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约3个字母四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约6个字母Theories (34)4.3.2.1 The Generic Mental Space (34)4.3.2.2 The Blending Space and Emergent Structure (35)4.3.2.3 The Other Advantages of BT (40)V. Conclusion (42)Bibliography (45)Acknowledgements (46)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is actually the nucleus of the study of metaphor.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metaphor was viewed as a device of rhetoric, an attachment to language.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erspective, metaphor wa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hings that do not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or was regarded as one word used to substitute another because there were preexist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s a result of this perspective, two theories took shape: one was the Comparison Theory, the other was 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 But modern scholars discard the perspective, holding tha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device of rhetoric, to be more important, it is a leading way for human beings to know this world, a way of thinking. (中文摘要的对应译文)Key words: metaphor; collocation; terms(注意:关键词3-5个,字体要加粗,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开,除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不大写)Times New Roman 、小四、加粗Times New Roman 、小四、2倍行距Times New Roman 、小三、加粗摘 要隐喻研究归根到底是隐喻机制的研究,它是隐喻研究的核心。
样例1公开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学术学位博士、硕士)

样例1 公开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学术学位博士、硕士)博(或硕)士学位论文(小二号黑体)学位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学位论文英文题名,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学科专业一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学科方向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须加括号注明,如生命伦理学(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卫生法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作者姓名XXX (三号宋体)指导教师XX>教授(三号宋体)中南大学(小三号宋体)年月(小三号宋体,填阿拉伯数字)样例3 涉密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学术学位博士、硕士)密级定密日期年月日博士学位论文(小二号黑体)学位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学位论文英文题名,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学科专业一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学科方向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须加括号注明,如生命伦理学(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卫生法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聞創沟燴鐺 險爱氇谴净祸測。
作者姓名 XXX (三号宋体)指导教师 XX >教授(三号宋体)中 南 大 学 (小三号宋体) 年 月 (小三号宋体,填阿拉伯数字) 样例 5 公开、涉密学位论文扉页(学术学位博士、硕士) 学校代码 10533 学位类别学术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小二号黑体) 学位论文中文题名,小二号黑体)学位论文英文题名,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 作者姓名:XXX (三号宋体)学 科 专 业: 一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学 科 方 向: 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名称(三号宋体)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须加括号注明,如生命伦理学(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卫生法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残骛楼諍锩 瀨濟溆塹籟婭骒。
中图分类号UDC研 究 方 向: 关键词组(三号宋体)二级培养单位: 号宋体) 指 导 教 师: 三号宋体) 副指导教师:必要时,三号宋体)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3 / 6小三号宋体) 中 南 大 学(小三号宋体)年 月(小三号宋体,填阿拉伯数字)样例 7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科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封面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名称:封面上方居中位置,字体选用中文字体,字号一
般为小二号。
2.毕业论文题目:位于学校名称下方,居中,用小三号字体,
黑体或者楷体。
3.专业名称:位于论文题目下方,居中,字号小四号,宋体或
者仿宋体。
4.学生信息: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学院名称、学位(学士)等信息,按照顺序居中书写,字号一般为小四号,宋体。
5.论文提交日期:位于学生信息下方,居中对齐,字号小四号,宋体。
6.学校徽标:位于封面右上角,与学校名称同行,根据学校要
求添加。
7.封面背景颜色:一般为白色,也可以根据学校要求进行设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封面示例:—————————————————————————————————————————————
学校名称
(学校徽标)—————————————————————————————————————————————
毕业论文题目—————————————————————————————————————————————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学位:学士—————————————————————————————————————————————
论文提交日期
—————————————————————————————————————————————
如需进行更加详细的封面设置,可以参考学校提供的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南昌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式样一、页面设置:上2.54cm,下2.54cm,左3.67cm,右2.6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行间距1.35倍。
二、目录:“目录”两字小三号宋体加粗,目录内容小四号宋体,页码数字对齐。
三、页眉和页码:页眉和页码从中文摘要开始,页眉为相应内容的标题,页码从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用罗马数字(I,II,III……)编排,从正文第一章开始按照阿拉伯数字(1,2,3……)编排。
四、摘要1.中文摘要: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四号宋体,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小四号宋体加粗,2.英文摘要:标题小二号Times New Roman 体加粗,“Abstract”四号Times New Roman 体;“Abstract”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体,“Keyword”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体加粗。
五、正文:标题四号宋体,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六、图表:图表内容五号宋体。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四号宋体,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其中英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体。
八、致谢:“致谢”两字四号宋体,致谢内容小四号宋体。
具体书写式样如下:密级:NANCHANG UNIVERSITY学 士 学 位 论 文THESIS OF BACHELOR(20 —20题 目学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起讫日期:校名外文(大写)Times New Roman ,四号,居中宋体,30磅,居中Times New Roman ,四号,居中 中文:宋体;数字:Times New Roman 四号,居中校徽标识(cm ) 3.33×3.33,居中宋体,三号,居中宋体,四号,居中 注意线条长度一致页面设置:上2.54cm,下2.54cm,左3.67cm,右2.67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1.35倍行距,应用于整篇文档宋体,四号,居右校名标识(cm ) 1.88×6.59,居中南昌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摘要III-LED 外延片的MOCVD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摘要宽禁带III 年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率先在国际上突破了以来,美、日等国十余家公司相继报导掌握了这项关键技术,并分别实现了批量或小批量生产GaN 基LED 。
尽管如此,这项高技术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材料生长的关键思想及核心技术仍未公开,还无法从参考文献及专利公报中获取最重要的材料生长信息。
本论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立题的,旨在研究GaN 基材料生长中的物理及化学问题,为生长可商品化的高亮度GaN 基LED 外延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在自制常压MOCVD 和英国进口MOCVD 系统上对III -Ⅴ族氮化物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通过设计并优化外延片多层结构,生长的蓝光LED 外延片质量达到了目前国际上商品化的中高档水平。
并获得了如下有创新和有意义的研究结果:1.首次提出了采用偏离化学计量比的缓冲层在大晶格失配的衬底上生长单晶膜的思想,并在GaN 外延生长上得以实现。
采用这种缓冲层,显著改善了GaN 外延膜的结晶性能,使GaN 基蓝光LED 器件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GaN 基蓝光LED 的反向漏电流,降低了正向工作电压,提高了光输出功率。
…………本文得到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的资助。
关键词:氮化物; MOCVD ; LED ;卢瑟福背散射沟道;光致发光;光透射谱AbstractGaN based Ⅲ-Ⅴ nitride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n high brightness LEDs, short wavelength lasers, ultraviolet detectors,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owerarea of 3th generation semiconductor.nitrides growth technology since Nichia In this thesis,GaN and its ternary were grown by a home-made atmosphere pressure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 and Thomas Swan 6×2” MOCVD systems. High bright blue LED wafers were obtained by optimizing the nitrides growth technology and wafer structure. Some encouraging results are following as:1. We present the idea of using a buffer layer of deviation from stoichiometry for materials growth on large lattice mismatch substrates. This idea was realized in nitrides growth in this thesis. The epilayer crystalline quality was improved and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was decreased by using GaN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buffer layers of deviation from stoichiometry. The RBS/channeling spectra exhibited that the minimum yield χmin of GaN layers was just only 1.5%. The leak electric current of GaN based LED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lower than 1μA at 5 volt reverse voltage by using this new buffer technology.…………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863 program in China.Keyword: Nitrides ;MOCVD ;LED ;Photoluminescence ;RBS/channeling ;Opticalabsorption目录摘要 ·........................................................................................... Ⅰ Abstract ........................................................................................ Ⅱ 第一章 GaN 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进展(多数文章为“绪论”) ................. 1 1 .1 III 族氮化物材料及其器件的进展与应用 ....................................... 1 1. 2 III 族氮化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 4 1. 3 掺杂和杂质特性 .................................................................... 12 1. 4 氮化物材料的制备 ................................................................. 13 1. 5 氮化物器件 .......................................................................... 19 1. 6 GaN 基材料与其它材料的比较 .................................................. 22 1. 7 本论文工作的内容与安排 ........................................................ 24 第二章 氮化物MOCVD 生长系统和生长工艺 ...................................... 31 2. 1 MOCVD 材料生长机理 ............................................................ 31 2. 2本论文氮化物生长所用的MOCVD 设备 .. (32)…………结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1 .1 III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材料永远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