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

合集下载

肝脏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初稿

肝脏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初稿

肝脏良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初稿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执笔:周伟平刘连新温浩郑树国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在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治存在着诊疗意见不统一,诊疗手段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见于同一单位的不同科室之间。

在肝脏一些良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

目前还缺乏有关肝脏良性肿瘤诊治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未制定相关的诊治指南,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以规范治疗。

1肝脏良性肿瘤的分类 1.1按肿瘤起源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了4次修订(1978、1994、2000、2010),反映了对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肝肿瘤认识的提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源自上皮的肝良性肿瘤有: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胆管腺瘤,胆管微囊腺瘤,胆管腺纤维瘤。

源自上皮的癌前病变有:异形增生结节,胆管内乳头状瘤,胆管黏液囊性瘤。

源自间叶的良性肿瘤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婴儿型血管瘤,炎性假瘤,淋巴管瘤,淋巴管瘤病,间叶错构瘤,孤立性纤维肿瘤。

源自生殖细胞的良性肿瘤有: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1]。

1.2按真性、假性肿瘤分类丛文铭按真性、假性肿瘤将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分为真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真性肿瘤有:肝细胞性肿瘤(肝细胞腺瘤、肝腺瘤病),肝内胆管上皮性肿瘤(胆管腺瘤、胆管囊腺瘤、胆管乳头状瘤病、胆管腺纤维瘤),肝脏血管、淋巴管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婴儿血管内皮瘤、淋巴管瘤和淋巴管瘤病),肝脏肌、纤维、脂肪性肿瘤(平滑肌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脏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肝脏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残余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肝脏杂类肿瘤(良性混合瘤、畸胎瘤、间皮瘤、髓外浆细胞瘤、滤泡性树突细胞瘤、黏液瘤、软骨瘤)。

瘤样病变有:肝细胞瘤样病变(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结节型再生性增生、部分结节性转化、大再生结节、代偿性肝叶或段增生、局灶性脂肪变),胆管性瘤样病变(胆管错构瘤、单纯性肝囊肿、多囊性肝病、Caroli病、胆汁瘤等),肝脏杂类瘤样病变(间叶性错构瘤、炎性假瘤、假性淋巴瘤、假性脂肪瘤、孤立性坏死结节、肝紫癜、囊型包虫病、肝脓肿等)[2]。

影像诊断习题库(含答案)

影像诊断习题库(含答案)

影像诊断习题库(含答案)影像诊断一.单选题(共368题,每题1分)1.骨质增生硬化的影像学表现,不正确的是:( )A.骨密度增高 B.骨骼增大变形C.骨刺、骨桥、骨骼缘唇样改变 D.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E.MRIT1和T2WI呈低信号影2.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称为:( )A.关节肿胀 B.关节破坏C.关节退行性变 D.关节强直E.关节脱位3.鼻咽常见良性肿瘤是:( )A.纤维血管瘤 B.出血坏死性息肉C.乳头状瘤 D.多形性腺瘤E.神经鞘膜瘤4.女,25岁,癫痫,CT侧脑室旁多发低密度灶,结节样或块状增强。

最大可能是:( ) A.转移瘤 B.脑囊虫C.脑脓肿 D.多发性硬化E.髓鞘形成异常5.神经胶质瘤又称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不包括:( )A.星形细胞瘤 B.脑膜瘤C.少突胶质细胞瘤 D.室管膜瘤E.髓母细胞瘤6.常见的占位征象有以下病变:( )A.中线结构移位 B.脑室移位C.脑室变形 D.脑沟变化E.以上都是7.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是:( )A.静脉畸形 B.烟雾病C.动静脉畸形 D.海绵状血管瘤E.毛细血管扩症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 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 D.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岁男性,上腹隐痛半年就诊,ERCP示主胰管粗细不均,扭曲,僵硬,胆总管下端向移位。

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C.胰腺假性囊肿 D.胰腺癌E.先天性胆总管囊样扩症扫描,包膜征最常见于( )A.原发性肝癌 B.肝腺瘤C.肝血管瘤 D.转移性肝癌E.炎性假瘤11.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面骨质破坏发生在发病后:( )A.1个月 B.2个月C.3个月 D.4个月E.5个月12.下列征象提示骨软骨瘤恶变的是:( )A.软骨帽钙化 B.肿瘤较大,压迫邻近骨骼C.瘤体出现骨皮质或边缘部骨质破坏 D.瘤体有宽基底蒂与骨相连E.病灶呈分叶状13.肝脏局灶性增生影像表现,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变多位于肝包膜下,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低密度B.病变较大时,其中心可见放射状分布的纤维瘢痕C.增强早期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中心部位可以不强化 D.静脉期或延期扫描,病变密度降低,最后呈相对低密度和肝脏密度相一致E.MR表现和CT扫描相似,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14.目前,诊断肺动脉瓣狭窄首选的无创影像技术是:( )A.X线平片 B.CTC.PET D.MRIE.超声心动图15.在远达片上,心尖下移、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陷,此征象表示:( )A.右心房增大 B.左心房增大C.右心室增大 D.左心室增大E.右心增大16.下列为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所致骨质破坏的鉴别要点是:( )A.筛孔状骨质破坏 B.斑片状骨质破坏C.虫蚀样骨质破坏 D.承重关节面及非承重关节面的骨质破坏E.不规则溶骨性破坏17.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 )A.心脏搏动减弱 B.心缘僵直,正常弧形消失C.心包钙化 D.间质性肺水肿E.上腔静脉影增宽18.胸片上所示的密度减低阴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 )A.肺组织 B.胸大肌C.胸壁软组织 D.肋骨E.心脏19.肺部肿块有-90~50HU密度区,常见于:( )A.结核球 B.外围型肺癌伴坏死C.炎性假瘤 D.错构瘤E.肺囊肿平扫时,正常肝实质平均CT值为:( )A.0~30HU B.30~40HUC.50~70HU D.75~100HUE.100~130HU21.关于泌尿系统结石,叙述错误的是:( )A.尿路结石多位于肾脏、输尿管或尿道的生理性狭窄处B.肾脏结石表现为肾区形态多变的高密度影,侧位片高密度影多位于脊柱的前方C.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输尿管行径上高密度影,其纵轴与输尿管的走行常常相一致D.输尿管下端结石尿路造影可以有肾积水、肾脏延迟显影、不显影,也可以表现正常E.尿路造影时肾盂、膀胱结石可表现为充盈缺损22.下列关于CT值的概念,正确的是:( )A.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做出定性诊断 B.CT值反映了物质的成分C.CT值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D.不同机器产生的CT值不同E.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23.诊断肾上腺疾病的最佳方法是:( )A.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 B.腹部平片检查C.腹部薄层CT检查 D.肾上腺血管造影检查E.静脉肾盂造影检查24.下列关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位于后纵隔,以良性肿瘤为主 B.MRI对显示伴椎管的肿瘤更好C.CT呈边缘清楚光滑的肿块,有寸可见椎间孔扩大D.MRI上信号复杂,可有不同信号强度E.有明显钙化25.关于胆管细胞癌,错误的是:( )A.好发于肝门部,通常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B.MRI能较好地显示肝门区的肿块C.MRCP可以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 D.MRI能显示扩的胆管E.MRI分辨肝门区肿大的淋巴结不如CT清楚26.下列选项中,不是关节结核的表现:( )A.最常累及髋关节和膝关节 B.邻近骨骼骨质疏松C.周围组织形成冷性脓肿 D.关节面的破坏开始于关节的承重面E.病变愈合后可有关节强直27.中年男性,上腹隐痛四月余就诊。

回顾性分析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回顾性分析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中 国 临 床 医 学 影像 杂 志 2 1 第 2 第 5期 J hnCi Me g g 2 1, o. , o 0 2年 3卷 i l dI i , 0 2 V 1 3 N . C n ma n 2 5
.2 3 5.
献报 道相 符 。
32 发 病 机 制 .
色, 可有 大小 不等 的囊 腔 , 内有澄 清或 黄色 胶冻 状 囊
rve d f m a u r 0 5 o J n 0 n o r h si 1 e iwe r o J n ay 2 0 t u e 2 1 i u opt .Re ut:I h s 5 ae ,tee wee o s a d 2 i s 1 a sl s n te e c ss h r r 3 b y n gr .Al o l l f
肝 脏 间 叶性 错 梅 瘤 ( L 为 一 种 罕 见 的 肝 脏 MH )
在2 O月 一 3岁 , 平均 为 2 . 。 78月 4例 因患 儿家 长或 体 检 时 触及 腹 部 包 块 就 诊 , 例 因合 并 黄 疸 及 上 腹 部 1
良性 肿瘤 。8 %发 病 于 2岁 以 内 .它是 由 E m n . 5 d od sn1 1 5 o [ 9 6年首 先 描述 并 命 名 的 , 孩 发病 率 稍 高 1 在 男 于女 孩 。 病通 常无 特征 性症 状 和体征 , 本 术前 诊 断 困 难 , 导致 误诊 。为 提 高临床 医生 对本 病 的认 识 , 易 笔

3 2・ 2
中 国 临 床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1 第 2 卷 第 5期 J hnCi M dI aig 2 1, o. , o 0 2年 3 i l e m gn, 0 2 V 1 3 N . C n 2 5

儿童实体肿瘤ppt课件

儿童实体肿瘤ppt课件
2.多数恶性肿瘤一般并不表现明显的全
身症状。
+ 小儿恶性肿瘤即使肿瘤已相当大,甚至已有转 移时,也常没有贫血、恶病质现象。这类肿瘤 患儿也常因无疼痛、无症状而被延误诊治。
1.肿瘤进行性增大
+ 良性肿瘤增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并向周围浸 润,有远处转移。小儿多见肉瘤,故血行转移比淋巴 道转移更多。
却罕见于成人。
+ 来自胚胎残留组织的肿瘤如畸胎瘤、肾母细胞 瘤、肝母细胞瘤等几乎是小儿独有的。
+ 小儿常见肉瘤和造血系统肿瘤,特别是急性白 血病、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 成人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均罕见于小儿。
肿瘤的自然病程
1)诱发期 2)原位肿瘤期 3)亚临床期 4)侵袭期 5)播散期
1.无痛性肿块 常是小儿肿瘤的主要症状
+
选择性二次手术的要点是争取肿瘤完整切
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和可能残存肿瘤细胞的
“肿瘤床”的清理。
(1) 姑息性手术
+ 姑息性手术的目的是通过一些简单 的手术,对某些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不 能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目的者,为缓解肿 瘤所产生的某些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的手 术,为提高生存质量和创造条件待化疗、 放疗等辅助治疗后争取再次根治。
(7) 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和瘤腔液细胞 学分析
+ 穿刺方法要点
+ 彩超下选取穿刺点及取材点:穿刺针路径 需避开主要的血管束及邻近的组织器官, 取材点为瘤体周边区的可疑阳性实体组织。
+ 基础麻醉加局麻下或大龄儿童仅在局部麻 醉下操作,患儿须保持体位不动。
+ 适应症: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对肿瘤可疑 患者,无论是原发、复发或转移均是针吸 活检的主要适应症。

肝脏少见富血供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思路

肝脏少见富血供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思路
无中央瘢痕:HCC? 腺瘤? 转移瘤?
4. DWI: 扩散受限
反映细胞的密度,恶性肿块常为高信号
良性病变常为等或略低信号, 注意有例外及ADC值可重复性差
FNH
炎性假瘤
HCC
DWI
FNH
DWI
20min
20min
5. 有无包膜?
假包膜:肝实质受压,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癌最常见,占80%,仅平衡期显示包膜
FNH:不典型征象
缺乏中央瘢痕,出现假包膜 合并出血、坏死及含脂质----与肝腺瘤难以鉴别 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渐进性持续性强化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莫迪司或普美显)检查
➢ 22y/F ➢ CT考虑肝腺瘤
可能;缺乏中 央瘢痕 ➢ 分析:强化明 显(190HU), 无包膜,供血 动脉和引流静 脉) ➢ MRI必要 ➢ 结果:FNH
肝脏少见富血供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Zzzzzd
肝脏少见富血供占位病变诊断思路
1. 多血供?富/乏血供?--动脉期净强化CT值超过肝 实质,即可认为富血供
① 富血供: ✓ HCC: 肝癌:富血供多,快进快出; 可快进慢出或
乏血供 ✓ FNH+腺瘤: 多为快进但不出 ✓ 血管瘤、AML、少数转移瘤
③ 不典型HCA:肿瘤无基因突变或炎细胞浸润 ④ 异型细胞型: β - 连环蛋白突变型, ( beta-
➢ 脂肪组织:AML、脂肪瘤、畸胎瘤 ✓ 脂肪组织的CT值 - 40— -120HU ✓ 脂肪变性的CT值 - 30— -25HU 技术:同反相位和化学位移成像
3. 是否有中央瘢痕
有中央瘢痕:
① FNH:但50%无瘢痕 ✓ 纤维板层HCC:T2WI低信号;瘢痕较大;延迟强化出现

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附31例报告)

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附31例报告)

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附31例报告)尚丽明;黎乐群;肖开银;彭民浩;覃晓【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21)3【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少见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细胞腺瘤4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结节再生性增生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淋巴管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良性间叶瘤1例,局灶性脂肪变2例,炎性假瘤15例.手术方式:肝叶切除4例,肝段切除19 例,病灶局部切除4例,肝段切除加肝动脉结扎1例,肝段切除加局部酒精注射1 例,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存在较高的误诊率.随着先进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上述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注意掌握上述病变的临床特点,术前完善AFP、B超、CT、MRI、DSA检查,结合病史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总页数】4页(P369-372)【作者】尚丽明;黎乐群;肖开银;彭民浩;覃晓【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附38例病例报告) [J], 秦颖;倪勇;王成友;王成林2.肝脏少见良性脂肪性肿瘤CT诊断的价值(附8例报告) [J], 高兴汉;丁建国;韩兆凤;万敏;滑炎卿3.肝脏少见实性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附33例报告) [J], 王军华;苏树英;甄作均;许卓明;陈焕伟4.33例肝脏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J], 董波;付淑花5.少见类型的肝脏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J], 张晓华;周旭宇;王健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医学影像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03

青海医学影像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03

青海医学影像模拟题2021年(105)(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的直径应大于A. 2cmB. 3cmC. 4cmD. 5cmE. 6cm2. 游离性胸膜腔积液在胸部摄片上就可见到,一般体积应为A. 10mlB. 30mlC. 100mlD. 200mlE. 300ml3. 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常表现为A. 囊状透亮影B. 卷发状透亮影C. 蜂窝状透亮影D. 含气支气管征E. 柱状条索状4. 下列关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多位于后纵隔,以良性肿瘤为主B. MRI对显示伴椎管内的肿瘤更好C. CT呈边缘清楚光滑的肿块,有时可见椎间孔扩大D. MRI上信号复杂,可有不同信号强度E. 有明显钙化5. 胸片上所示的密度减低阴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A. 肺组织B. 胸大肌C. 胸壁软组织D. 肋骨E. 心脏6. 下列关于气胸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气胸区域可见到肺纹理B. 张力性气胸,纵隔可向健侧移位C. 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高D. 不同病因气胸的影像表现不同E. 单纯性气胸:立位胸片示外高内低致密影7. 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 )A. 肺内孤立结节,无分叶,边缘有毛刺,发病前有发热史B. 肺内孤立结节,内有爆米花样钙化C. 右上叶后段结节,边缘光整,周围有卫星灶,增强扫描结节无强化D. 肺内孤立结节,有分叶和毛刺,远端有胸膜凹陷征E. 左下叶后基底段肿块,CT增强扫描示胸主动脉分支进入肿块8. 关于间质性肺炎的X线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范围大、散在B. 多与肺叶肺段无关C. 为线状、网状、小斑点状阴影D. 看不到含气支气管征E. 从病理学观点看,间质和实质的病变不能同时发病9. 在胸部X线诊断中,错误的是( )A. 左心室增大--左前斜摄片B. 中叶综合征--侧位摄片C. 肺结核--前弓位摄片D. 肺气肿--呼气时摄片E. 液气胸--卧位摄片10.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纵隔向健侧移位,以下病变不能引起纵隔向健侧移位( )A. 肺广泛纤维化B. 一侧气胸C. 一侧胸腔积液D. 主支气管不完全狭窄E. 膈疝11. 下列征象中最支持支气管扩张诊断的是( )A. 下肺片状或云雾状阴影B. 肺纹理增粗和"双轨"征C. 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阴影D. 不明原因的肺上叶不张E. 以上都不是12. CT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为其短径大于A. 1mmB. 5mmC. 8mmD. 10mmE. 15mm13. 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A. 小叶性肺炎B. 过敏性肺炎C. 支原体性肺炎D. 吸入性肺炎14. 肺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最常见的是A. 平滑肌瘤B. 纤维瘤C. 脂肪瘤D. 错构瘤E. 腺瘤15. 局限性肺气肿不发生于A. 中央型肺癌B. 支气管异物C. 中央型错构瘤D. 肺炎E. 肺结核纤维化周围16. 纵隔囊肿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错误的是A. 淋巴管囊肿B. 支气管囊肿C. 心包囊肿D. 食管囊肿E. 假性动脉瘤17. 由3~5支终末细支气管组成的肺结构称为A. 肺小叶B. 初级小叶C. 次级小叶D. 肺段E. 肺腺泡18. 关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要点,错误的是A. 好发于后上纵隔脊柱旁B. 多为恶性肿瘤C. 多为均匀强化D. 平扫CT值30~50HUE. 形态规则,边缘光滑19.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A. 肺内孤立结节,无分叶,边缘有毛刺,发病前有发热史B. 肺内孤立结节,内有爆米花样钙化C. 右上叶后段结节,边缘光整,周围有卫星灶,增强扫描结节无强化D. 肺内孤立结节,有分叶和毛刺,远端有胸膜凹陷征E. 左下叶后基底段肿块,CT增强扫描示胸主动脉分支进入肿块20. 周围型肺癌空洞的X线特征是( )A. 壁厚而不规则,偏心性,内壁凹凸不平B. 壁薄,无液平面C. 厚壁空洞,有浅小液平面,附近有斑点状播散灶D. 壁薄,周边光整,大小形态不变E. 壁薄,其中有大液平面边缘清晰完整21. 在胸片上,无广泛线状、索条状、网状及蜂窝状阴影的是( )B. 石棉沉着病(石棉肺)C. 肺纤维化D. 支气管扩张E. 恶性淋巴管炎22. 肺纹理主要解剖成分是( )A. 支气管B. 肺静脉C. 肺动脉D. 肺静脉、支气管E. 肺动脉、肺静脉23. 肺部急性炎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A. 渗出B. 增生C. 空洞D. 纤维化E. 钙化24. 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A. 肺癌B. 结核厚壁空洞C. 虫蚀样空洞D. 支气管扩张E. 气胸25. 无壁空洞最常见于A. 周围性肺癌B. 干酪性肺炎C. 肺转移瘤D. 肺脓肿E. 浸润性肺结核26. 双肺弥漫粟粒样阴影可见于下列病变,除了A. 血源播散性肺结核B. 肺转移瘤C. 支气管肺炎D. 结节病E. 矽肺27. 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不包括A. 肺门增大B. 肺门肿块C. 阻塞性肺不张D. 支气管壁增厚E. 支气管狭窄28. MRI在肺癌诊断上有以下作用,错误的是A. 根据流空效应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B. 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C. 了解胸壁的侵犯D. 可增强,以便与结核球区别E. 根据钙化状况,以便与结核球区别29. 胸片上双侧肺门影增大可见于A. 大叶性肺炎B.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 法洛四联征E. 肺隔离症30. 下列检查中,最有助于支气管扩张诊断的是A. 胸片B. 超声C. 高分辨率CT扫描D. MRIE. DSA31. 关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说法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 肺内阴影与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大致相同B. 病灶为渗出性或增殖性C. "三均匀"是其特点D. 大多数病灶吸收约需16个月E. X线阴影的改善晚于临床症状改善32. 尘肺的X线描述术语中,错误的是( )A. 大阴影B. 小阴影C. 浸润性阴影D. 胸膜斑E. 弥漫性胸膜增厚33. 婴儿间质性肺炎最重要的改变是( )A. 肺不张B. 间质纤维化C. 肺实变D. 支气管扩张E. 肺气肿34. 肺内错构瘤的特征性X线表现是( )A. 孤立圆形阴影B. 肿块边缘清楚C. 肿块边缘可分叶D. 肿块内见爆米花样钙化E. 肿块内可形成空洞35. 下列哪项不是右上叶肺不张的X线表现( )A. 上肺野呈大片均匀性浓密阴影B. 右上肋间隙变窄C. 右肺门影增大D. 水平裂叶间线向上移位呈凹弧线状E. 气管右移36. 下列关于病变空洞的描述,错误的是A. 肺气囊:薄壁空洞B. 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 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D. 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E.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37. 粟粒型肺结核是指A. 原发性肺结核B. 浸润性肺结核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 结核性胸膜炎E.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8. 外围性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为A. 肿瘤小于2cmB. 肿块有分叶C. 边缘光滑D. 内有爆米花样钙化E. 空洞形成39. 异物引起的阻塞性肺炎常不出现A. 小叶或小叶融合阴影B. 肺段实变C. 肺叶实变D. 肺体积缩小E. 肺门部肿块40. 纵隔恶性淋巴瘤有以下表现,错误的是A. 上纵隔增宽呈波浪状B. 常多组淋巴结受累C. 常有包膜钙化D. 可侵犯心包E. 向肺内浸润呈线状、小结节状41. 最易出现空洞内液平的病变是A. 浸润性肺结核B. 急性肺脓肿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 肺癌E. 肺囊肿合并感染42. 中央型肺癌的胸片表现,最早出现的通常是A. 阻塞性肺炎B. 局限性肺不张C. 局限性肺气肿D. 肺门肿块影E. 反"S"征43. 下列有关支气管肺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B. 鳞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C. X线胸片仍然是最主要的普查手段D. 通常中央型肺癌出现症状较周围型早E. 周围型肺癌较中央型者易漏诊44. 下面肺脓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肺脓肿分急性、慢性两种B. 血源性肺脓肿常多发,一般为单侧C. 急性肺脓肿形成的空洞,壁厚,不规则,空洞内常有液平面D. 急性肺脓肿炎症阶段X线片上呈片絮状阴影,浓密较均匀E. 慢性肺脓肿阴影浓密,空洞可长时间无变化45. 下列胸部病变的摄片位置选择,错误的是( )A. 包裹性积液--切线位B. 胸腔积液--侧卧水平正位或斜位C. 胸腔积液--站立后前位、侧位D. 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正位的深吸气与深呼气位对照E. 肺癌--常规正、侧位46. 关于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横膈低平B. 两肺野透明度增加C. 肺内可见薄壁的大小不同的肺大泡D. 肋间隙变窄E. 肺纹理稀疏变细47. 纵隔肿瘤定位诊断最佳方法是( )A. 胸部正侧位片B. 体层C. 血管造影D. 支气管造影E. CT48. 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的是A. 体积缩小B. 有支气管充气像C. 同一部位反复发作D. 合并肿块E. 常有淋巴结肿大49. 下列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点,不正确的是A. 局部肺纹理增多B. 环状或蜂窝状影C. 斑片状、索条样影D. 可有葡萄征、手套征E. 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50. 下列关于结核瘤的特点,错误的是A. 较高密度,可有钙化B. 为2cm以下球形影C. 常有卫星灶D. 可有小空洞形成E. 边缘不清晰,有分叶51. 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A. 鳞癌B. 大细胞癌C. 小细胞癌D. 腺癌E. 表皮样癌52. 肺转移性肿瘤常不出现A. 多发性结节B. 粟粒样结节C. 转移灶可有空洞D. 转移灶可有钙化E. 肺叶实变53. 胸内甲状腺有以下表现,错误的是A. 大多位于胸骨后B. 恶性者较少见C. 因甲状腺含碘CT值较高D. 气管常向前侧方移位E. 气管常向后侧方移位54. 下述选项不是原发综合征的影像特点的是A. 病灶呈哑铃状B. 原发灶多位于右肺上叶下部和下叶肺上部C. 肺门淋巴结炎吸收比肺内病灶快D. 原发灶为中央密度深、边缘淡而模糊的片状阴影E. 一般淋巴管炎不易显示55. 中央型肺癌一般发生在A. 主支气管B. 叶支气管C. 段支气管D. 段以下支气管E. 段以上支气管56. 下面哪种病可以看到Kerley B线( )A. 胸膜炎B. 病毒性肺炎C. 慢性支气管炎D. 肺水肿E. 肺脓肿57. Kerley B线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 肺癌B. 肺结核C. 心房间隔缺损D. 二尖瓣狭窄E. 慢性支气管炎58. 关于下叶肺不张的X线表现,错误的是( )A. 肺门向下移位B. 后前位胸片上呈底向膈面,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阴影C. 在斜位上不显示D. 侧位胸片上无肺下叶向后移位E. 右上叶或左上叶出现代偿性肺气肿59. 肺间质性病变的X线表现是( )A. 肺实变B. 片状或腺泡结节阴影C. 蜂窝状透光改变D. 肺不张E. 表现为线状、网状、条索状及粟粒状阴影60. 矽肺造成的肺部纤维化是( )A. 稳定而无明显变化的弥漫性肺纤维化B. 局部性纤维化C. 时轻时重的纤维化D. 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化E. 纤维化的吸收与肺实质的修复同时进行61. 肺内直径小于2cm病灶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 HRCTB. 透视C. 胸部摄片D. MRIE. 螺旋CT62. 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见于病变的A. 充血期B. 实变期C. 消散期D. 消散期之初E. 病变全程63. 肺部X线表现为锁骨下区纤维条索状阴影,应属于A. 原发性肺结核B.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 浸润性肺结核D. 结核性胸膜炎E.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64. 中晚期肺癌生长方式常表现为A. 管内型B. 管壁型C. 管外型D. 混合E. 都不是65. 肺挫伤不出现A. 肺纹理模糊B. 斑片状阴影C. 病灶不按肺段分布D. 肺门淋巴结肿大E. 可合并肺撕裂伤66. 周围型肺癌可有以下表现,错误的是A. 分叶B. 有毛刺C. 有小泡征D. 空洞形成E. CT不增强67. 继发性肺结核影像的特点,除了A. 纤维灶B. 增殖灶C. 钙化D. 肺门淋巴结肿大E. 肺内病灶新旧不一68. 下列征象中,哪一项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最大( )A. 分叶和毛刺B. 空洞C. 钙化D.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E. 无卫星病灶69. 下列哪项不符合原发性肺癌并发症的X线表现( )A. 空洞形成B. 肺门淋巴结钙化C. 阻塞性肺炎D. 肺气肿E. 支气管闭塞70. X线胸片上,有一直径约2.4cm的圆形阴影,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内有爆米花状钙化,病人无自觉症状。

肝脏肿瘤PPT课件

肝脏肿瘤PPT课件

典型FNH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可见分叶;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 化,瘢痕呈相对低密度,门静脉期及延迟 扫描示多数病灶的实质部分呈略高或低密 度,中心瘢痕可相对强化
部分FNH表现不典型,常无明显的中央瘢 痕,甚至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很难与肝 癌相鉴别
女 43 岁 , 平 日 健康,无任何 不适,B超发现 肝左叶异常回 声
患者女,82岁, 右上腹疼痛月余
右肝后段巨大占 位,混杂密度, 其内见脂、脂肪 密度灶。增强后 见血管样强化, 非常明显,考虑 肝错构瘤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罕见,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般 无临床症状;病因不清,可能为血管病变、感染或 免疫反应等造成肝组织凝固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 包裹所致
鉴别:肝脏包虫病--疫区生活史,囊内密度不 均匀 “囊内囊”、“水中百合”、“飘带征”
女46岁,上腹部肿物15年,无明显疼痛,先后两次肿物切除,诊 为“肝囊肿”,近4个月迅速增大至脐水平,无明显疼痛不适。 血常规(-)肝功(-)肝炎全项(-)AFP(-), 穿刺 :无 色清亮液体,细菌培养+药敏(-)
CT表现取决于病灶内各种组织成分的比例, 诊断主要依靠脂肪的检出,如在脂肪成分 中见到血管影则更具诊断意义
增强:肿瘤于动脉期、门静脉期明显强化, 当脂肪含量少时,可能被周围强化掩盖, 平扫及薄层扫描有助于脂肪的检出
部分可出现假性动脉瘤,CT表现瘤内“团 块”样强化(光镜下为明显扩张的厚壁畸 形血管)。50%不能检出脂肪成分,且部 分病例的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与肝 细胞肝癌较难鉴别女 1 Nhomakorabea岁 腹痛
肉瘤样癌
肿瘤细胞多为肉瘤样梭形细胞,约占肝癌尸检的 3.9%~9.4%,占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1.8%。好发 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约5: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身一般情况较好与其肝脏巨大占位 病变形成明显对照。
**:p<0.05 150
100
** 50
肝良 性 肿 瘤(n=11) 肝恶性 肿 瘤 (n=14)
**
g/L
0 白蛋白
血色素
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化验值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
除肝囊肿外,9例肝良性肿瘤 (82%)术前影像学检查中未能明确 肿块性质,5例(45.5%)初步诊断为 肝母细胞瘤或肝细胞癌等恶性病变。
肿瘤类型:
婴儿性血管 内皮瘤3例
肝囊肿和肝 错构瘤各2例
炎性假瘤、 肝结节性增 生、炎性肌 纤维母细胞 瘤和淋巴管 瘤各1例。ຫໍສະໝຸດ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瘤 9%
淋巴管瘤 9%
肝局灶结节性增生 9%
炎性假瘤 9%
肝错构瘤 18%
婴儿性血管内皮瘤 28%
肝囊肿 18%
术前诊断程序
术前各项常规检验 B超、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 近年病例术前进行CT血管重建术
小儿肝良性肿瘤的治疗
▪ 积极手术探查和肝切除术是 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 安全高、效果好。
▪ 本组全部11例用肝切除术治 疗。
▪ 左叶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3 例、右后叶切除或部分切除 3例、右半肝切除1 例,瘤体 切除术3例
术前采用影像学血管 重建术。以帮助了解肿瘤 血供、判断肿瘤切除范围 和选择入路。
影像学检查:种类繁多,特异性征象少、难 以区别良、恶性, 实质性肿块易与相似的恶性病 变相混淆。
肝脏巨大肿块和特殊部位的肿块亦容易出现定位失误。
肝囊肿影像学检查:肝巨大囊肿易于胆总管囊肿相混淆, 也已易其他囊性表现的肝恶性肿瘤相混淆。
肝肿瘤WHO组织学分类(1994)
▪ 上皮性肿瘤 恶性: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 良性: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
在手术中广泛采用微 波、氩气刀等新技术 设备。
肝切除术前备有肝血 流阻断措施(全肝血 流或选择性肝血流阻 断)以减少出血,提 高手术安全性。
在肿瘤可以切除的情况下,不必苛求术中病检。
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7年,全部健 康成活,无复发。
结论
▪ 小儿肝脏良性肿瘤病理分类繁多、每种病变在临床 上少见或罕见;
▪ 常以肝占位变出现,但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 ▪ 影像学资料非常难与恶性肿瘤相鉴别; ▪ 即使肿瘤巨大,全身一般情况也良好; ▪ 积极手术探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 充分术前准备和良好手术技巧使肿瘤切除成功率非
常高,预后良好。
谢 谢!
小儿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孙晓毅 余东海 翁一珍 王果
小儿肝脏良性肿瘤
近年检出率及手术切除率增高 病变发展缓慢及良性过程 肿瘤被发现时常为相对巨大占位病变 诊断以及与恶性病变相鉴别有较多困难 治疗处理具其特点
临床资料
七年半间(2000年1 月~2007 年8月), 经手术切除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和瘤 样病变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 平均年龄6.4岁。
▪ 非上皮肿瘤 恶性:类上皮性血管内皮瘤、横纹肌肉瘤、胚胎性肉 瘤…… 良性:淋巴管瘤、血管瘤、婴儿型血管内皮瘤……
▪ 其他类肿瘤:畸胎瘤、癌肉瘤、内胚窦瘤…… ▪ 肿瘤样病变:错构瘤、炎性假瘤、局灶性结节性增
生……
本组病理分类特点为:
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淋巴管瘤为良 性非上皮类肿瘤外,其他均为瘤样病变。 类别上几乎囊括了所有小儿肝脏良性肿瘤 和瘤样病变。
临床特点
所有病例术前HbsAg为阴性。 三例AFP轻度增高(<200ng/L)。
肝良性肿瘤组
(n=11)
阳性 0%
HBsAg AFP
阴性 100%
阳性 18%
阴性 82%
肝恶性肿瘤组 (n=14)
阳性 29%
阴性 71%
阴性 21%
阳性 79%
▪ 患儿多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血色素、 血总蛋白及白蛋白一般在正常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