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下昆仑探亲杨莱,抱天书学法玉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回下昆仑探亲杨莱,抱天书学法⽟泉
劈⼭全传
第四回:下昆仑探亲杨莱,抱天书学法⽟泉
诗⽈:
前前后后相连,母⼦连⼼牵连。
⽺跪乳鸦反哺,本性善孝⾃然。
前回曾说张云台与杨天佑之⼦被⾦阙帝君抱⾛,说起这⾦阙帝君也有讹⾔,硬⽣⽣的说成了太上⽼君,这实在可笑,或许是因⾦阙帝君与太上⽼君都姓李的缘故吧,如果不信则后有第三卷讲明,把这其中缘故祥细解释。
话说那⼆郎是个仙体,放在长仙盆内抚养三年,⾃是与别个不同,能⾔能跃能飞,与灵珠⼦最为要好,爬昆仑⼭,穿岩⾛壁,洗天池澡,神韵⾮凡。
往来仙⼈皆夸⼆⼈可爱俊俏,道体仙⾻,要收他们为徒,传授不⼆绝技,其中太⼄真⼈看中了灵珠⼦,那灵珠⼦便随他⽽去。
刘天君将要作乱,恐涂碳⽣灵,命道童传⼆郎进殿,那⼆郎进了⼤殿,下跪⾔道:“师⽗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那⼤天教主道只因黄刘天君
来:“⼆郎啊,我⾮是你师⽗,乃是你掌教师爷,你母妹被困翠云宫,你⽗亲哭坏了眼,这⼉有⾦丹⽔,你快去灌州杨莱。
”
⼆郎⼀向知道有⽗母在杨莱,今听母亲被困,⽗亲哭瞎,⼼⽣悲来,哭道:“我母妹为何被困翠云宫,妹妹她叫作什么?”教主叹道:“你母触犯天条,妹妹叫作⽟莲,你这⼀去也莫再回来,少不了⼆仙传道。
” ⼆郎回道:“好倒却好,怎奈弟⼦年纪幼⼩,只有三岁,如何去的?”教主笑道:“不妨事,天地各包你三岁,吾当包你三岁去见你⽗,再莫多问下⼭⾃知。
”⼆郎只好拜了三拜,离出⼤殿,别了好友,⾛出宫门。
说来奇怪过了⼭门便长⾼三岁,原来那⼭门共有三个,合计有⼀万九百五⼗个台阶,正谐和三年之⽇数,⼆郎以此长了三岁。
“不好了,我的⾐服怎么变⼩了,待我回宫门拿件⾐服。
”刚欲再⼊⼭门,只听从左边⼭亭喊道:“师兄莫回,我这有⾐服可穿。
”那⼆郎回头看看,原来是个道童,问道:“师兄为何阻我回去?”道童回道:“师爷命我在此,为师兄准备六岁⾐服与⼀⽚仙叶。
”随抛下仙叶念动咒语,那仙叶刹那间化有⼀张⼤圆桌般⼤⼩,⼆郎穿好⾐服上了仙叶,仙叶⾃动去往杨莱。
⼆郎⼀路⾃思道:“怪不得⾐服变⼩,倒是我长了三岁,师爷说有⼆仙传道于我,不知是那⼆仙?”呼哧啦啦,过了座座⼤⼭,流⽔哗哗,见了条条⼤河,⾏⾄⼀⼩⼭岭仙叶落下,⼆郎起⾝周围看去并⽆⼈烟,叫喊道:“哎呀呀,这是那⾥,怎么仙叶带我来此?”急的舞⼿跺脚,这⼀跺,乃是半仙之⾜,再⼀跺,全了神仙之脚,便惊动了本境⼟地,有诗为证:
黄裳朴朴步⾏摇,⽩发苍苍神仙⽼。
⼀⽅之事全知道,真圣跺脚先称好。
⼟地现⾝说道:“吾是本境⼟地主,你是那⾥来的仙童,有何事情唤我出来?”⼆郎回道:“回⽼爹爹,昆仑⼭⼋景宫掌教是我师爷,助长了三岁命我下⼭寻⽗,想是路途艰远仙叶失灵,回不得家去。
”⼟地回道:“你家在哪⾥,你⽗叫作什么?”⼆郎答道:“我家在杨莱,⽗亲叫作杨天佑。
”“哎呀呀,原来你是⽩莲公主之⼦,前处便是杨莱,我领你前去。
”⼟地说道。
再说那杨天佑,⾃云台⾛后痛苦万分,终⽇以泪洗⾯,最后哭坏了眼,幸有杨来照料。
左⽇做梦,梦到了⼀⽼⼈与他说,明⽇⾠时⾦花回家,天佑惊醒转喜,早早在门前坐下等待⼉⼦。
门前若有孩童之声,他便喜问,问了不是转忧。
⼟地指了指,“那便是你⽗。
”⼆郎只见那憔悴⽩鬓年轻⼈,听了哝哝念⾦花,上前抱住杨天佑,苦苦喊喊叫爹爹,杨天佑本是开⼼听见有孩叫他⽗,站起⼀摸孩的头,哭道:“我不是你的爹,你不是我的⼉,我⼉只有三岁怎有你⾼。
”旁有⼟地道:“他就是你的⼉,⼤天教主助他长了三岁来找你。
”杨天佑道:“这声⾳好是熟悉,莫⾮你⽼是⼟地公。
”“使不得使不得,我怎敢受你的拜,快快起来让你⼉治好你的眼。
”
⼆郎扶着杨天佑进家,杨来急忙来搀扶,说道“有什么事情怎么不叫我,这⽔灵灵的孩⼦怎能扶得住。
”⼜道:“你是哪家的⼩孩来此胡闹,倘若磕倒如何是好?”杨天佑笑了笑,杨⼆郎回道:“你就是来娃⼦,你把我弄丢在东街,你⾃⼰想想我是谁?”⼜对⽗亲道:“待我化了⾦丹,⽤仙叶敷上,为⽗治眼。
”杨来递了⽔,⼆郎化了丹,拿着仙叶沾⽔敷在眼睛上,不消半刻,天佑瞎病治好,感觉明亮,瞧见⼀六岁孩童,有诗为证:
三年仙盆昆仑往,五⾏⾦丹⽟液养
⼼真⽆邪似⽩壁,⾯如敷粉像她娘。
⾃此把⼼放在⼉⼦的⾝上,细⼼照料⾐穿,还时常问⼉⼦想吃什么饭,想⽤什么菜,那⼆郎果是七分仙体,九⾜神⼼,不喜荤腥只好⽠果蔬菜,有什么吃什么也不挑⾷。
⼀⽇,⼆郎回到家,见⽗双膝跪下,天佑见了双⼿来拉说道:“我⼉今为何事,起来有话慢慢说。
”⼆郎道:“师爷说我母亲被困翠云宫,不忍⼼我⼀岁的妹⼦⽟莲受牵累,命我下⼭问你我母亲所犯何罪?”
天佑听了⼉⼦这番话,想起了昔⽇恩爱,妻⼦贤惠,⼜听在天上⽣了⼀个⼥⼉,名字正是他所起,⽌不住泪流满⾯说道:“我⼉啊,本来想你长⼤再说,既然⼤天教主是你师爷,定有办法救她母⼥,我就给你讲来,你母亲张云台本是平⽔元君,思念转世⾦童便化名秀英,以柳树为媒私与我成婚,犯了天条被南天君知道,派了⾦甲雷公电母三神把你母亲带回了天上,可怜你那妹妹要受此⽆辜苦难。
”
⼆郎听了见⽗亲涕哭不⽌,说道:“我要上天见我母舅⼀⾯,求求他把我母亲放了,抱回我的亲妹,再不受那天条约束。
”天佑道:“你可会腾云驾雾上得天去?”天佑回道:“我这有本天书,是你母亲所留,让你学好本领,建功⽴业把罪赦免。
”说罢拿出天书与⼆郎,⼆郎道:“这天书的⽂字倒识得,只是认不全。
”天佑⼀听泪花⼜流。
⼆郎回道:“爹爹莫要失望,我在昆仑⼭时有位⽟泉⼭真⼈要收我为徒,离⼭前师爷⼜说我离不开⼆仙传道,想必那⼀仙便是他了,明⽇我就去寻师。
”天佑道:“罢了罢了,那⽟泉⼭不知在那,不知多远,我⼉仅仅六岁怎么去的?”
这话⼀出,⼆郎竟长⾼了⼀岁,把⾐服撑紧,⼆郎张嘴欲说,只见⼝⼊蟠桃难⾔,天佑惊道:“这是怎的?”那⼆郎⼜是长⾼⼀岁,把⾐服撑破,忽听从云端传来声⾳,“莫要见怪,吾不是别⼈,乃是⽃⽜宫王母,云台是我的三⼥⼉。
”
王母娘娘,忙拽⼆郎跪下,杨来随主跪下。
⼜听王母叹道:“云台她不久有祸事临头,要受千年苦狱之天佑听是天主之妻,妻⼦的亲⼈王母娘娘
灾。
”天佑听妻有难,即求道:“王母慈悲开恩,救救我的妻⼦,可怜可怜你的⼥⼉吧。
”王母⼜道:“若救你妻的⼈,不是别个需是⼆郎,便助长他三岁,这另有蟠桃⼆颗,可助长⽣不⽼。
”说罢⽼王母去也,留下⼀蟠桃飘落在⼆郎⼿中,另两颗飘落在天佑与杨来⼿中。
三⼈叩谢,天佑与杨来各吃⼀个,从此天佑不⽼,杨来长寿。
⽽⼆郎吃了个蟠桃后,再长⼀岁,把⾐服撑开忙去换⾐,忽觉天书震⼿落在地上,⼜见闪出彩光道道,云雾散去,有⼭有⽔有花有草,⼀副形影图展开⾯前。
三⼈甚是⾼兴,
⼆郎指出⽟泉在何⽅,杨来做好茶菜,只待待明⽇启程。
那天书⼀折恢复如初,⼆郎收好,⽗亲嘱托⼀番,带好⾐⾷去往⽟泉⼭,为表诚⼼,⼀步步⾛,或许吃了蟠桃的缘故,也不饿也不渴,轻⾝脚⾛了半年有余,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流⽔,脚出⾎泡,落地难⾏,腰酸腿疼,浑⾝难受,实在不能再⾛昏了过去。
幸好被⼀柱着桃⽊的⽼妇⼈所见,⼀年前居在此地,⽆⼦⽆⼥是个瘸⼦,独⾃靠⼭⽣活,唤她作⼭婆⿁,后⼈知她善会医药,治病救疾,敬她为桃⽊婆。
今桃⽊婆见这可爱的娃娃昏厥哪能不管,⼼⽣怜悯救回家去,以茶敷脚,以粟⽶喂养,细细照料,⼆郎醒来认她为母,桃⽊婆⾃是欢喜。
⼜过了四个⽉,寒冬过去,⼆郎要与义母辞别,那桃⽊婆伤⼼流泪,说道:“莫要贪了路程,⾛累了就坐下休息,若寻不得你师便就回来,别要瞎找便宜了虎狼。
”⼆郎回道:“我从⼩以龙凤为伴,麒麟为友,⼜曾⾷龙母乳汁,那虎狼近不得我⾝。
”桃⽊婆说道:“你⼜胡说,前时说天主三⼥⼉是你母,要去⽟泉⼭找什么师,可怜你才多⼤,还要受这份罪。
”⼆郎跪道:“义母之恩,永记在⼼,这⼀去寻不得师⽗⽴就回来,不使义母担⼼,若寻得师⽗,待学艺有成,下⼭接义母到杨莱侍奉。
”桃⽊婆⼜道:“你执意要去,可要保重⾝体。
”⼆郎落泪同回,拜了三拜。
⽇复⼀⽇,⾛了个三⽉,终于到了天书所指的⽟泉⼭。
有诗为证:
⼭清⽔秀天蓝蓝,鱼跃鸟飞花⾹⾹。
正是宝地有上仙,天然⽯洞出霞光。
那⽯洞名叫⾦霞洞,洞中居住着得道仙翁,是⽟虚宫顺天教主元始天尊门下,⼗⼆代上仙之⼀,⾃赴青阳会后,在师伯⼋景宫处,见有⼆郎⼀⾯,与师伯说收他作个徒弟,故有师徒之缘,杨⼆郎要到⽟泉⼭寻他。
今⽇⽟⿍真⼈坐在莲台,闭⽬养性,忽想⼆郎此时应该到了,就掐指⼀算,知杨⼆郎有难,这怎能不救?出了⾦霞洞,驾起云光去了。
再说那⼆郎见已到⽟泉⼭,急要去拜师学艺,脚步不停,⾛得太累,在⼤树下休息,⼤汗淋漓,发出⽓味引来了⼀条蛟龙,这蛟龙就是当年从青莲府逃出的,名作三⾸神蛟,与⽩⾐天使相⽃受了伤,在此地修养难以恢复,闻到了有真龙⽓息,便出来⼀瞧,倒是孩⼦,⼼发狠要去吃他,伸出魔⽖抓向⼆郎。
正在此时,⽟⿍真⼈急忙赶来,⼤声喝道:“孽畜,休得放此!”三⾸蛟回头道:“你是哪⾥来的道⼈,敢管我的闲事?”真⼈笑道:“我念你来此修养,⽆有作恶不愿拿你,怎么我徒⼉来了,你就起了伤害之⼼?”三⾸蛟转了眼珠,⾃思道:“莫不是⾦霞洞的⽟⿍真⼈?”真⼈听得见,回道:“吾正是⽟泉⼭主⾦霞洞⽟⿍真⼈。
”那三⾸蛟说道:“别⼈怕你我却不怕你。
”说着向真⼈伸出蛟⽖。
真⼈岂会与他动⼿,⽤拂尘⼀扫,⼀道霞光过去,三⾸蛟好似⽆了⼒⽓,落下地上,只好盾地⽽逃,真⼈也不去追,去看⼆郎如何。
来⾄⼤树之下,⼆郎微微惊醒,⼜闭眼睛睡了,真⼈怜悯道:“受苦了我的徒⼉,⽇后我要把毕⽣所学,只要会的全全教授于你。
”说罢抱⼆郎回了⾦霞洞,吩咐那徒弟好好照顾。
⼀会⼉,⼆郎醒来,见⼀道⼈坐在⾯前,正是他的师⽗⽟泉⼭真⼈,⼆郎爬起⾝来,上前跪下⼝称:“师⽗在上,不孝徒⼉拜见师⽗。
”真⼈道:“你不是说不愿作我的徒弟,如今你怎找了来?”⼆郎回道:“那⽇怪我不识真尊,⼝出戏⾔冲撞了师⽗,我今任凭打骂绝⽆怨⾔,只望师⽗传我武术,打上南天,⾛了天君,救回我母,可怜我妹。
”真⼈⼀听此话,也不⾔语,摇头⾛了出去。
各位看官,倘若仔细,便瞧出此话与前述有所⽭盾,原来⼆郎以前认为母亲触犯天条理应被罚,却不愿见母妹受苦,故要拜师建功⽴德为母赎罪。
奈何从家⾄此⼀年多时间,⼀路上,跋⼭涉⽔,饥餐夜宿,受了多少⽩眼,受了多少⾎痛,竟把这苦受转恨到张天君的⾝上,忘了他本来的初衷,故此真⼈不⾔⽽⾛。
之后,真⼈先传他强⾝之法,养⽣之道,打坐参禅,⾃省悟⽞,论天地动静之理,谈乾坤阴阳之妙。
⼆郎果然聪慧,⼀点即通,⼀通即知,真⼈甚是⾼兴。
⼀⽇试探,问道:“道⼠何以为⼠,道门何以为门?⼆郎答⽈:“了达为⼠,⽅便为门。
”真⼈⼜问道:“修⾏之⼈以何为本,以何为⽞。
”⼆郎回道:“慈悲为本,道即是⽞。
”真⼈嗯嗯,点头为是,喜问道:“你此来何故,为何⽽来?”真⼈听了⼆郎的回⾔,⼜是转忧,⼜问了⼏问。
不知⼆郎怎样回答,使真⼈转忧,⼜不知⼜问了什么,更不知⼆郎何时见得母亲?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