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讲义(洪涝灾情部分)

合集下载

防汛抗旱课件-PPT精选全文

防汛抗旱课件-PPT精选全文

物料准备
一、石料 毛石、块石、粗料石、细料石、石渣 选用石料要注意坚硬、清洁、尺寸、不得风化。
二、砂料 砂粒的粒径为0.05-2.0mm; 粗砂:0.5-2.0mm;中砂0.25-0.5mm; 细砂:0.1-0.25mm;极细砂小于0.25mm;
三、梢料:以柳枝为好,直径<3cm,长度>2m。
物料准备
图4-8 梢料反滤层示意图(单位:cm)
四、透水后戗法
这种方法又称透水压浸台法。一般适用于断面单 薄,坡面渗水严重,滩地窄狭,背水坡较陡,或背水 ①沙土后戗;②梢土后戗。
图4-9 沙土后戗示意图
图4-10 梢土后戗示意图(单位:m)
抢险实例
洞庭湖区各地每年汛期采用开导渗沟的办法,排水固结堤 内坡治理散浸。1996年、1998年大洪水时期,水位抬高1.5m以 上,2000多公里堤段开有导渗沟,汛期新开导渗沟2万条。开 导渗沟后,堤背水坡无散浸,避免管涌、流土和滑坡,稳定堤 身。
洪水等级
பைடு நூலகம்洪水等级
洪水等级按洪峰流量重现期划分为以下4级:
一般洪水
5~10年一遇
较大洪水
10~20年一遇
大洪水
20~50年一遇
特大洪水
大于50年一遇
洪水的分类和特性
洪水的分类: 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可分为:暴雨洪
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 啸、风暴潮等也可能会引起洪水灾害,各类洪水的发 展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以暴雨洪水和山洪为主,但对我国沿海的海南、广东、 福建、浙江等省份而言,由于台风登陆平均每年9次, 风暴潮引发的洪水灾害也是主要的洪水灾害。
二、原因
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渗入堤坝,将填土分为上 干下湿两部分,干、湿土的分界线叫浸润线,浸润线 与背水坡面的交点称逸出点(有反滤体的逸出点在体 内)。逸出点以下的坡面和坡脚,土壤浸水发软,甚 至汇集成涓涓细流即为渗水险情。

洪涝灾情统计培训制度解读

洪涝灾情统计培训制度解读


“死亡原因”是多项选择,应按照人员实际死亡情况在对应的
原因栏内填“1”,例如,某次台风引发了次生灾害滑坡,滑坡
造成房屋倒塌导致人员死亡,那么应在这个人员对应条目里的
“台风灾害”、“滑坡”、“房屋倒塌”三栏内分别填“1”
主要指标解释
➢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由台风引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房屋 倒塌和高空坠物等直接造成死亡
因洪水造成垮坝的水库座数。
主要指标解释
➢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
洪水造成渗水、滑坡、裂缝、坍塌、管涌 、漫溢等影响防洪安全的堤防的处数和长 度。
主要指标解释
➢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
防洪堤防决口的处数与长度 。
主要指标解释
➢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
被洪水冲坏的保护防洪堤防的 护岸工程的处数。
➢ 报送制度: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分实时报、过程报、 月报和年报。灾情应通过报表系统进行报送,洪涝灾 害报表应按行政区划、所属流域两种统计方式上报。
➢ 为一次灾害过程的灾情报表,每次灾害过程结束后应在 第二个工作日及时上报经核实后的灾情,同时还应随报表 上报灾情综述(包括雨情、水情、灾情、灾害影响情况、 抗灾减灾行动等文字叙述,限1000字以内),对重大突 发灾害的灾情须附典型灾害照片(不少于3张,分辨率不低 于500万像素)。
因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直接埋压及 其引发的房屋倒塌等造成死亡
主要指标解释
➢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因洪涝灾害引发的房屋倒塌造成死亡
主要指标解释
➢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在洪涝灾害过程中直接落水溺死
主要指标解释
➢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在强降雨、台风灾害等洪涝灾害过程 中因高空坠物造成死亡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一、实施办法(一)目的与任务: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加强对水旱灾害的评估和预测,为防汛抢险、抗旱和救灾决策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二)统计范围:本制度的统计范围分为洪涝灾和旱灾两部分。

1、洪涝灾:因降水、融雪、冰凌、溃坝及风暴潮造成的洪水、渍涝灾害和由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由降雪、大风、冰雹等造成的灾害不属于洪涝灾害统计范围。

2、旱灾:因降水少、河流及其它水资源短缺,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旱情,以及旱情发生后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旱灾损失。

(三)统计内容:1、洪涝灾: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范围、人口,以及对农林牧渔业、工交运输业、水利设施等方面造成的损失。

2、旱灾:主要包括旱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旱面积、受旱—1 —程度,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抗旱情况抗旱效益等。

(四)上报期别与时间:1、洪涝灾: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实时统计报表两类。

定期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和年报,每月5日前上报上月的洪涝灾情,每年12月31日前核实上报全年洪涝灾情。

实时灾情报表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统计上报,并要求每天统计上报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

灾情严重时,除填报统计报表外,还应上报灾害情况的说明材料。

行蓄洪区使用后的损失要作为实时灾情专项统计。

洪涝灾情既要按行政区划,又要按流域统计上报。

2、旱灾:《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每旬上报一次,分刖于每月的1、11、21日上报;《城市干旱缺水及水源情况统计表》(月报)每月1日上报;《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城市干旱缺水及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在每年十二月底以前上报;《干旱缺水城市基本情况及用水情况统计表》(年报)、《干旱缺水城市供水水源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每年根据情况更新一次。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号:国汛统1表 ( 年月 ) 制表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87号
农林牧渔业洪涝灾害统计表
表号:国汛统2表
( 年月 ) 制表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87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报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工业交通运输业洪涝灾害统计表
表号:国汛统3表
( 年月 ) 制表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87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报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
表号:国汛统4表
( 年月 ) 制表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漾濞彝族自治县防汛抗旱办公室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87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报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漾濞彝族自治县防汛抢险情况统计表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报人:报出日期:年月日.。

洪涝灾情统计培训制度解读讲解

洪涝灾情统计培训制度解读讲解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洪涝灾害统计)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4年5月28日
主要内容
一、实施办法 二、统计报表 三、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四、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实施办法
一、目的与任务 二、统计依据 三、统计范围 四、统计内容 五、报送制度 六、灾情核实
实施办法——目的与任务
主要指标解释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因洪涝灾害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生产生 活造成危害的县(市、区)及乡(镇)个数。
主要指标解释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洪涝灾害中生产生活遭受损失的人数 。
主要指标解释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江河洪水进入城区或降雨产生严重内涝造成经 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县及县级以上城市个数。
实施办法——报送制度
报送制度: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分实时报、过程报、 月报和年报。灾情应通过报表系统进行报送,洪涝灾 害报表应按行政区划、所属流域两种统计方式上报。
为全年发生的灾害过程的累计报,分初报和终报 。初报统计时段为每年1月1日至当年汛期结束,终 报统计时段为每年1月1日至每年12月31日。每年 10月底前上报初报,次年第五个工作日前上报终报 。在上报初报和终报时均须同时上报全年灾情综述
报送制度: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分实时报、过程报、 月报和年报。灾情应通过报表系统进行报送,洪涝灾 害报表应按行政区划、所属流域两种统计方式上报。
为一次灾害过程的灾情报表,每次灾害过程结束后应在 第二个工作日及时上报经核实后的灾情,同时还应随报表 上报灾情综述(包括雨情、水情、灾情、灾害影响情况、 抗灾减灾行动等文字叙述,限1000字以内),对重大突 发灾害的灾情须附典型灾害照片(不少于3张,分辨率不低 于500万像素)。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一、实施办法(一)目的与任务: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加强对水旱灾害的评估和预测,为防汛抢险、抗旱和救灾决策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二)统计范围:本制度的统计范围分为洪涝灾和旱灾两部分。

1、洪涝灾:因降水、融雪、冰凌、溃坝及风暴潮造成的洪水、渍涝灾害和由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由降雪、大风、冰雹等造成的灾害不属于洪涝灾害统计范围。

2、旱灾:因降水少、河流及其它水资源短缺,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旱情,以及旱情发生后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旱灾损失。

(三)统计内容:1、洪涝灾: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范围、人口,以及对农林牧渔业、工交运输业、水利设施等方面造成的损失。

2、旱灾:主要包括旱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旱面积、受旱程度,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抗旱情况、抗旱效益等。

(四)上报期别与时间:1、洪涝灾: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实时统计报表两类。

定期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和年报,每月5日前上报上月的洪涝灾情,每年12月31日前核实上报全年洪涝灾情。

实时灾情报表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统计上报,并要求每天统计上报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

灾情严重时,除填报统计报表外,还应上报灾害情况的说明材料。

行蓄洪区使用后的损失要作为实时灾情专项统计。

洪涝灾情既要按行政区划,又要按流域统计上报。

2、旱灾:《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每旬上报一次,分别于每月的1、11、21日上报;《城市干旱缺水及水源情况统计表》(月报)每月1日上报;《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城市干旱缺水及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在每年十二月底以前上报;《干旱缺水城市基本情况及用水情况统计表》(年报)、《干旱缺水城市供水水源基本情况统计表》(年报)每年根据情况更新一次。

灾情统计表

灾情统计表
洪涝灾害情况统计表
一、 基
受灾人口 乡(镇) (人) (间) (人) (人) (人) 倒塌房屋 失踪人口 死亡人口

转移人口


直接经济 总损失 (万元)



备注
二、 农作物受灾面积 乡(镇) 小计 (亩) 其中粮食作 物 (亩) 农作物成灾面积 小计 (亩) 其中粮食作 物 (亩)
农林牧渔业洪涝灾害 农作物绝收面积 小计 (亩) 其中粮食作 物 (亩) 经济作 物损失 (万元) 死亡 大牲畜 (头) 水产养殖损 失面积 (亩) 农林牧渔 直接经济损 失 (万元)
三、 停产工矿企 业 (个)
工业交通运输业洪涝灾害 工交运输业 直接经济损 失 (万元)
公路中断 (条次)
供电中断梁 备注 (万元)
乡(镇)
四、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 损坏水库 乡(镇) 小型 (座) 处数 (处) 损坏堤防 长度 (米) 损坏 水闸 (座) 冲毁 塘坝 (座) 损坏机电泵 站 (座) 水利设施 直接经济损 失 (万元)
备注

2014旱情报表培训最新解析

2014旱情报表培训最新解析

关于印发《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办旱一[2011]19号) 1、旱情统计报表共7种:

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实时报)
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实时报兼年报) 农业旱灾及抗旱效益统计表(年报)
城市干旱缺水及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
城市干旱缺水及水源情况统计表 干旱缺水城市基本情况及用水情况统计表
3、其他要求
(1)发生旱情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期间,除正常填报上述抗旱统计报表 外,应另报旱情和抗旱行动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受旱地区出现较强降水过程,旱情出现明显变化时,要及时上报降 水对旱情的影响情况。
(3)林业、牧业、水产养殖、航运交通、水力发电、乡镇企业等方面因旱 造成的损失,应在抗旱工作阶段性总结或年终总结中加以反映。 (4)上述7类抗旱统计报表均需通过“全国抗旱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上报, 原则上不再接收纸质或传真文件。年报除采用网络上报外,还要以正式文 件形式,作为年度抗旱工作总结的附件一并上报。
(2)《农业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农业旱灾及 抗旱效益统计表》 (年报)、《城市干旱缺水及抗旱情况统计表》(年报)在每年十二月 底以前上报。 (3)《城市干旱缺水及水源情况统计表》为当建制城市出现供水短缺时开 始填报,在供水短缺持续期实行月报,即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上报。 (4)《干旱缺水城市基本情况及用水情况统计表》、《干旱缺水城市供水 水源基本情况统计表》在表中数据有明显变化时填报。
商丘市抗旱信息、灾情统计 情况介绍
商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4年5月

一、抗旱工作报送的内容 二、报旱制度及旱情统计指标 三、水库蓄水情况统计表(新增)


四、抗旱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1中“死亡人口”、“受淹城市”的数量不为“0”时,启动 表5、表6的报送,且其数量应分别与表5、表6的条目数量一致
**
重大突发灾害过程报启动表7、表8的报送
主要指标解释
表一、《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
经济损失
表三、《工业交通运输业洪涝灾害统计表》
工业交通运输业直
停产工矿企业:因洪涝受淹 第三产业指在再生产过程中 停产工矿企业 而停产的工矿生产企业(不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 铁路中断 铁路中断:因洪涝灾害造成 公路中断:因洪涝灾害造成 含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 的部门。 铁路干线停运的条次数。 公路中断 公路停运的条次数。公路范 停产企业)个数。 (铁路干线指跨省的铁路干 围指村村通以上公路,一般 机场、港口关停 线和省内重要铁路干线) 供电中断:因洪涝灾害造成乡(镇) 有客运线路的公路。 供电中断 以上主要输电线路停电条次数。 通讯中断:因洪涝灾害造成通讯线 通讯中断 路中断的条次数。
《城市受淹情况统计表》
淹没范围:江河洪水进入城区或降雨产生内涝的面积及其占城区总面积的
比例
受灾人口:城区进水受淹或积水内涝时生产生活遭受损失的人数 死亡人口:城区进水受淹或积水内涝过程中因洪涝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 受淹过程:江河洪水进入城区的时间、淹没历时、引起城区受淹或内涝的
降雨量、洪水围困人口、紧急转移人口等

县(市、区) 乡(镇 ) 抗洪抢险综合情况统计表一(表 7) (千公顷) (万人) (人) (人) (万人) (个) (个 ) 抗洪抢险综合情况统计表二(表8) 1 2 3 4 5 6 7
洪涝灾害实时统计表(表9)
各报表报送时间说明
表1 实时 报 过程 报 月报 年报
*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接经济损失
表四、《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

损坏水库 损坏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闸 水毁:指的是因暴雨、洪水造成的损毁。 水库垮坝 门等部位 水毁,影响正常运行的水库座数。 损坏堤防 堤防决口 损坏堤防:洪水造成渗水、滑坡、裂缝、 损坏护岸:被洪水冲坏的保护防洪堤防的 护岸为在河道岸坡上用块石或砼铺砌以保 损坏水闸:被洪水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的 损坏护岸 坍塌、管涌、漫溢等影响防洪安全的堤防 护岸工程的处数。 护河岸的建筑物。护坡又称护坡,可分为 损坏水闸 的处数和长度。 冲毁塘坝:被洪水 损毁的塘坝(含拦泥 防洪 (潮)闸的座数。 损坏灌溉 设施 :灌区被洪水损坏而不能 淤地坝)的座数。 冲毁塘坝 砼、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护坡等。 常运行的渠首建筑、干渠及干渠上的渠 损坏灌溉设施 建筑物(渡槽、倒虹、闸门、涵洞等) 损坏水文测站 处数。 损坏机电井 损坏水电站:被洪水损坏严重影响运行 损坏机电泵站 水电站座数。通常指库容为10万方以下 损坏水电站 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
主要街道最大水深:城区进水受淹造成城区主干道及重要街道、居民区积
水深度最大值
生命线工程中断历时:城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生命线工程中断
或瘫痪的时间
建筑物受淹:城区进水受淹或积水内涝过程中房屋进水的间数及地下设施
受淹的面积
城区直接经济损失:城区进水受淹或严重内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输业、水利设施和其它洪涝灾害 时转移到安全地区的人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 口。
表二、《农林牧渔业洪涝灾害统计表》
因洪涝灾害造成在田农作物 受灾面积﹥成灾面积 ﹥ 绝收面积 产量损失(含一成、三成、 农作物受灾面积 八成)以上的播种面积。同 农作物成灾面积 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遭受一 农作物绝收面积 次以上洪涝灾害时,只统计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 主要包括:棉花、麻类、蚕 其中最重的一次,不得重复 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 死亡大牲畜:因洪涝灾害直 因灾减产粮食 指洪涝灾害对经济作物造成 桑、花生、油菜、芝麻、大 水产养殖损失:因洪涝灾害 计灾。 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 接死亡的牛、马、驴、骡、 的直接经济损失。 经济作物损失 豆、向日葵、茶叶、烟叶及 毁坏的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 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 骆驼( 5只猪或5只羊算1头大 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 死亡大牲畜 品数量。 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牲畜)的数量,不含其它畜 水产养殖损失 类及鸡鸭等家禽。 农林牧渔业直接
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抗洪抢险所发生的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对本制度中未列入的其他行业部门如医疗、教育、
文化、商业等,其受灾体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各行 业现行办法进行计算,并计入直接经济总损失。但 因洪灾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产值、营业额损失为 间接经济损失,不能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1、“受灾范围”中的县市、乡镇和“受淹城镇”
报送时限、报送内容及报送方式; •对重大突发灾害的报送内容有明确要 求;
统计报表
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统计表(表1) 农林牧渔业洪涝灾害统计表(表2) 工业交通运输业洪涝灾害统计表(表3) 水利设施洪涝灾害统计表(表4)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表5)
受灾范围 地区 农作物 受灾 死亡 失踪 城市受淹情况统计表(表 6) 转移 受灾面积 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 直接经济 其中水利设施 总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8 (亿元) 9





倒塌等造成死亡; 滑坡:因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直接埋压及其引发 的房屋倒塌等造成死亡; 泥石流:因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直接埋压及其引发 的房屋倒塌等造成死亡; 房屋倒塌:因洪涝灾害引发的房屋倒塌造成死亡; 落水:在洪涝灾害过程中直接落水溺死; 高空坠物:在强降雨、台风灾害等洪涝灾害过程中 因高空坠物造成死亡; 其它:除上述原因外因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填报时 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具体原因
高 空
坠 物
8
备 其 注 它
9
合 计
“死亡原因”是多项选择,应按照人员实际死亡情况在对应的原因栏内填 “1”,例如,某次台风引发了次生灾害滑坡,滑坡造成房屋倒塌导致人 员死亡,那么应在这个人员对应条目里的“台风灾害”、“滑坡”、“房 屋倒塌”三栏内分别填“1”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死亡人员基本信息:死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户籍
《死亡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死亡人员基本信息 户籍所在 死 地 地 亡 区 姓 性 年 名 别 龄 (落实到 时 县) 间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死亡原因
江 台 山 房 死 河 风 洪 泥 屋 亡 洪 滑 落 石 地 水 坡 水 灾 冲 流 倒 点 冲 害 淹 塌 淹 庚 1 2 3 4 5 6 7
《抗洪抢险综合情况统计表一》
防汛物资消耗:防汛抢险过程中动用的编织袋(草袋、麻
袋)、编织布(土工布)、挡水设施(挡水子堤、膨胀袋 等)、砂石料(砂卵石、块石等)、木材、钢材、救生衣、 抗灾用油、抗灾用电、其它物资消耗折算资金以及总物资 消耗折算资金。
出动情况:防汛抢险过程中各个抢险机构投入的抗洪抢险
《洪涝灾害实时统计表》
各项统计指标解释与之前相关指标解释相 同
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一)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受灾体在遭受洪
涝灾害的损毁后,其自身价值降低或者丧失所直接 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含任何中间环节和间接的经济 损失。 (二)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为:本制 度所列的统计项目中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受灾体 和未达到相应统计量级的同项目受灾体的直接经济 损失以及虽没有列入制度但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 其它受灾体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表1中的直接经济总损失包括表1和后3表以 及其它受灾体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
人数(包括部队官兵、地方人员、防汛机动抢险队员等) 和抢险舟(船)舟次、运输设备班次和机械设备台班
《抗洪抢险综合情况统计表二》
资金投入:抢险救灾及水毁修复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
(包括中央、省级、省级以下)投入资金额度和群众投 劳折算资金。
防洪减灾效益:包括减淹耕地、避免粮食减收、减少受
灾人口、解救洪水围困群众、避免人员伤亡的次数人数、 在台风灾害、山洪灾害以及其它灾害中转移人员、避免 县级以上城区受淹座数、及减灾经济效益。由防汛减灾 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根据《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办 法》(试行)折算资金;对其它指标根据实际统计数据 上报。


的直接经济损失按具体的受灾体(如房屋、市政设 施、家庭财产等)分别进行计算。 2、“倒塌房屋”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当地的同类 同等房屋在受灾当年恢复到原规模、原标准所需资 金并减去折旧后进行计算。折旧办法具体参照建设 部门的有关规定。 3、“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 “转移人口”不计算直接经济损失。 4、抗洪抢险所发生的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5、对本制度中未列入的其他行业部门如医疗、教 育、文化、商业等,其受灾体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 各行业现行办法进行计算,并计入直接经济总损失。 但因洪灾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产值、营业额损失 为间接经济损失,不能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洪涝灾害统计内容
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
死亡人员
农林牧渔 城市受淹 工业信息交通运输业
灾情核实
水利设施
报送制度
年报为全年发生的灾害过程的累计报,分初报和终报。 过程报为一次灾害过程的灾情报表,每次灾害 实时报为灾害发生过程中即时报送的灾 月报为本月发生的灾害过程的累计报,统计时 初报统计时段为每年1月1日至当年汛期结束,终报统 过程结束后应在第二个工作日及时上报经核实 情报表,统计时段为灾害发生日至报表 段为每月 1日至本月最后一日,应在下月第三 计时段为每年 1月1日至每年12月31日。每年10月底前 灾情应通过报表 后的灾情,同时还应随报表上报灾情综述(包 报送日。实时报应在第一时间通过报表 灾情报表、灾情综述、典型 个工作日前上报,同时还应随报表上报本月灾 上报初报,次年第五个工作日前上报终报。在上报初 系统进行报送。 括雨情、水情、灾情、灾害影响情况、抗灾减 系统将所掌握的情况上报。 报和终报时均须同时上报全年灾情综述。 灾害照片(不少于3张,分 情综述。跨月份的灾害过程,归入灾害结束日 •明确实时报、过程报、月报、年报的 灾行动等文字叙述,限 1000 字以内。 500万像素)。 一般遵循掌握多少上报多少的原则。 辨率不低于 期所属月份进行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