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练习题

合集下载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人教版复习特训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人教版复习特训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人教版复习特训第1题【单选题】是我国古代的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A、柳公权B、颜真卿C、王羲之【答案】:【解析】:其书法兼善隶、草、情、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治IP,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目然,笔势委蜿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音为"天下第一行书".第2题【单选题】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前。

A、70万-20万年B、20万-70万年C、10多万年D、50万年【答案】:A【解析】:这是历史,惊人生活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是考古学家研究出来的,通过考察,他们的用品,生活环境,住的地方得出的结论第3题【单选题】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

A、火B、瓷器C、工具D、钱币【答案】:c【解析】:这是历史经科学家考察出来的,探人在当时就能制造工具了,是f很大的进步.第4题【填空题】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的生活。

A饮血茹毛【答案】:【第1空】饮血茹毛【解析】:古代人的生活很艰苦.那时候祖先什么也不知道,只能去抓动物来充饥,吃的是野果子,喝的是动物的鲜血,环境特恶劣,吃的住的都是最差的»第5题【填空题】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A1700【答案】:【第1空】1700【解析】:我们的祖先很伟大.那么早,我们祖先就会耙地而且会用牛耕地了,对于人类来说是个进步,减少了人类的劳动强度,让人类从笨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第6题【填空题】相传我国的汉字是由______创造的。

【答案】:【第1空】仓颉【解析】:仓颉,原姓侯冈,名颉,阁仓颉先师,又史皇氏,河南南乐吴村人,传为轩辕黄帝左史官,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喜德,常观奎星国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L>第7题【填空题】发明了农耕技术,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只要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体验,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

2.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已也获得了快乐。

3.“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4.“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霍金5.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变成财富,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练出来的。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

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

据说,炎帝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炎帝也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炎帝为“神农氏”。

3.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4.中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5.农谚:1、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2、立夏三天遍地锄。

3、瑞雪兆丰年。

4、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6.《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

8.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

9.中国的服饰史是一个内容及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迁,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美的向往。

10.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纱、素、帛、绫、罗、绡等十多个品种。

精美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传入西方。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成为“赛里丝”国,意思是产丝之国。

11.远古的时候,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构木为巢”,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做“有巢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小学五年级单元测试题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学生姓名:时间:40分钟成绩:☆☆☆☆☆☆☆☆☆☆☆☆☆☆☆☆☆☆☆☆☆☆☆☆☆☆一、填空题。

(16分)1、回望我们祖先走过的路,从一件陶器、一粒稻谷,我们可以去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2、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的考验中。

3、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的国家。

4、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了驾牛地和地。

5、24节气歌:“春雨惊春,夏满芒夏。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

”二、判断题。

(12分)()1、炎帝已发明农耕而著称,他被人们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

()2、筷子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它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3、西方人爱吃炒菜,荤素搭配。

()4、二、三百年前,我国已经有了棉花种植。

()5、我国民国时期,很多男人都穿长衫。

()6、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三、选择题。

(16分)1、“茹毛饮血”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A. 火B. 刀2、清朝的时候,做官的和老百姓穿的衣服是()的。

A. 不一样的B. 一样的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是()文字。

A. 象形文字B. 拼音文字4、黄道婆生活在七百多年前,她是一位()。

A. 纺织能手B. 种菜能手5、据说日本的和服受到我国()的影响,并吸收了它的风格A. 汉服B. 唐服6、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要早()多年。

A. 一百七十B. 一千七百7、现今发现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

A. 兽文B. 甲骨文8、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是我国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

A. 火药B. 炼丹四、连线题。

(18分)1、汉字的演变。

金文 楷书 小篆 甲骨文 隶书2、看图连线。

五、填表题。

(10分)1、归纳祖先的发明,梳理祖先的足迹。

五千年前 五千至二千年前 二千至五百年前清代青花 楼阁圆盘 明代五彩镂 空云凤纹瓶 隋代白瓷双 腹龙柄传瓶宋代哥窑 开片瓷碗六、看图题。

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一、我会填:1.(吃)、(穿)、(住)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中。

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岁月,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2.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

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北京人)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历史比想象的要早的多。

3.(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炎帝也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

人们称他为(神农氏)。

也有“神龙尝百草”的传说。

(炎帝)4.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5.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

我国是最早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6.(一千七百)多年前,人们就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7.人们可以通过考察(古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8.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在全世界(667)种农作物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9.农谚积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三天遍地锄)。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0.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11.“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植),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

7.(面条)是我们中国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12.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3.(筷子)使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它具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

人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北京人生活在( )一带。

A、蓝田B、大汶口C、周口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千八百多年前,改进和促进造纸术的发展,并推广。

( )A、毕昇B、蔡伦C、郑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是我国古代的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 )A、柳公权B、颜真卿C、王羲之【答案】:第4题【单选题】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前。

A、70万-20万年B、20万-70万年C、10多万年D、50万年【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用______、格扇代替墙面,用______将木块咬合在一起,都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A 格门B斗拱【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______教建筑采用圆顶拱顶,并配有几何、动植物和阿拉伯文字等千变万化的纹样,构成了特殊的形态。

【答案】:第7题【填空题】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A历史考察B文献记载【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人喜欢将铁艺用于建筑装饰中。

铁艺线条流畅简洁,工艺比较细腻。

A 欧洲【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中国的陶瓷以______,______,______,享誉世界。

A神奇的风采B独特的技法C浓郁的民族韵味【答案】:第10题【填空题】______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A1700【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______的生活。

A饮血茹毛【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______是一种含有矿物质的黏土。

用它烧制的茶具,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端午节是指每年的______,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______。

A五月初五B诗人屈原【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最初,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______。

道德与法制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A卷

道德与法制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A卷

道德与法制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有着一千七百年年的制瓷历史,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A.宜兴B.景德镇C.余姚县2 . 在清朝,可以让人们分出是民是官的是()。

A.穿的衣服B.使用的筷子C.吃的食物3 . 甲骨文是汉字的()阶段,其中有些文字就像原始的绘画。

A.最后B.最早C.中间4 . CHINA是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字,同时还有一个意思,是()。

A.丝绸B.瓷器C.青铜5 . 在古代开辟中国的“陶瓷路”的人是()。

A.张骞B.郑和C.郑成功6 . 青花楼阁圆盘做工细腻,自然、淳朴、流利。

含蓄而生动,它是()文物。

A.清代B.明代C.宋代二、填空题7 . 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建立(__________)朝。

8 . 中国人发明的_________,已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9 . 中国的服饰史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___),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___),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___)向往。

10 . 南北朝时期迷信盛行,而范缜在他的《_______ 》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_______ 思想11 . 汉字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周边也逐渐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__________________)”。

12 . 元朝时期杰出的汉族女纺织家 __________ ,在学习黎族人民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提高了纺织技术。

13 . 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_________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陶瓷器和丝绸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陶瓷路”。

2020版人教版品德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II)卷

2020版人教版品德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II)卷

2020版人教版品德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单元测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有着一千七百年年的制瓷历史,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A.宜兴B.景德镇C.余姚县2 . 中国的瓷器通过“陶瓷之路”源源不断的传入()。

A.西亚B.日本C.欧洲3 .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小篆B.隶书C.甲骨文4 . 在清朝,可以让人们分出是民是官的是()。

A.穿的衣服B.使用的筷子C.吃的食物5 . 有“国服”之称的旗袍是从()妇女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A.满族B.苗族C.倡族D.白族6 .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被称为瓷都。

A.景德镇B.宜兴C.无锡7 . 青花楼阁圆盘做工细腻,自然、淳朴、流利。

含蓄而生动,它是()文物。

A.清代B.明代C.宋代二、填空题8 . 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________的国家。

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 . ________遂昌是黑陶的故乡,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研制,使___________ 陶瓷重现于世。

10 . 我国的第一个朝代是_____。

11 . 中国人发明的_________,已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12 .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_________的生活。

13 . 青铜发明于_________年前,它广泛用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中。

14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古代都城遗址是(____)。

15 . 我国古代的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为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6 . 我国最早的汉字是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上的文字,叫________,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检测题 追根寻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追根寻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追根寻源(时间:40分钟)一、填空1.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的自然环境的()中。

2.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

3.炎帝以发明()而著称。

人们称他为()。

4.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

我们的祖先把一些()培育成(),把野生动物()成家畜,创造了()和()技术。

5.在我们中华的()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它们向我们揭示了发生在()和当时人们的()。

6.我们的()曾经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他们不仅懂得了(),还创造出灿烂的()。

7.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

8.中国的服饰史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向往。

9.中国是最早()、()、生产( )的国家。

10.中国古代建筑有着近()绵延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的。

它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是人类的创造性发明。

中国()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

12.景德镇以()著称,景德镇的()艺术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

13.()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14.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或( )的文字,叫“甲骨文”。

15.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特点。

16.()、()、()、()这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国人的首创。

二、判断1.人类最早将捕来的猎物直接生吃,不会用火烹制食物,甚至害怕火。

()2.八千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了驾牛犁地和耙地了。

()3.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了食文化,中国人喜欢吃炒菜。

()4.清朝时候。

官员与老百姓的衣服是一样的。

()5.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经历岁月的洗礼,静静的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6.陶的制造工艺比瓷的制造工艺简单一些,但陶器比瓷器出现的更早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3、你能背诵和默写二十四节气歌吗? 请写出24 个节气。
• 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 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 24 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 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 至、小暑、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 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 至、小寒、大寒。
10
5、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经历岁月的洗 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 智慧和创造。( √ ) 6、陶的制造工艺比瓷的制造工艺简单一 些,但瓷器比陶器出现得更早一些。( × ) 7、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是拼音文 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 ) 8、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
(√ )
2
5、立夏三天遍地( 锄 );春雨惊春清 谷天,夏满芒( 夏 )暑相连。 6、筷子使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它 具有( 挑、拨、夹、拌、扒 )等功 能。全世界有( 15 )亿以上 的人在 使用筷子。
3
7、每年的( 5 )月( 5 )日是我国传统 的( 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
方式纪念( 屈原 )。
8、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 棉花 )种
植,黄道婆传递了先进的( 棉纺 )技术。
9、日本的和服受到我国( 唐服 )的影响,
并吸收了它的风格;二千多年前,我国精
美的丝绸 通过(
丝绸)之大路量传入西方,
因此西方人把我国称为(
),意
思是赛里( 丝国
)。 产丝之国 4
10、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 ( 丝织品 )的国家。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我国的( 长安 ),途 径( 兰州 )、 ( 敦煌 )、( 吐鲁番 )、( 喀什)等地方, 到达( 西亚)和( 欧洲 )。 11、远古时候,生活在南方的人们
13
4、中国的瓷器通过“陶瓷之路”源 源不断的传入③( )。 ①西亚 ②日本 ③欧洲 5、有着一千七百年的制瓷历史,被 称为“瓷都”的地方是①( )。 ①宜兴 ②景德镇 ③余姚县 6、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 ① )。 ① 司南 ②指南鱼 ③罗盘
14
7、和服是( ② )的传统服饰。 ①中国 ②日本 ③印度
常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 (构木为巢 ),把想出这种办法 的人叫 做( 有巢氏 )。
5
12、用( 格门 )、格扇代替墙面,用( 斗拱) 将木块咬合在一起,这都是中国独特的 建筑构造。 13、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的( 紫砂泥 )烧 制而成的。用它烧制的茶具,即使在夏 天,泡出的 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14、中国瓷器以神奇的( 风采)、独特的 ( 技法 )、浓郁的( 民族韵味 ),享誉世界。
8
20、古人把字刻在竹片、木片上,用绳 子或牛皮条把一片片简按顺序编起来成 为册简,这是 我国最早的( 书 ),除了简 册以外,我们的祖先还把字写在帛上, 卷成一卷,这就是(帛书 )。 21、东汉的( 蔡伦 )发明造纸术,北宋的 ( 毕升 )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 )。 2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 造纸术 )、 (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指南针出现 于两千 四百多年前,称为( 司南 )。
答:我国最早的书是在竹片、木片上写字,字 写好后,用绳子或牛皮条把一片片简按顺 序 编起来。书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册简、帛
书、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电子书。
18
2、火的使用和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 答:一是火让人类告别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吃熟食易于吸收,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 营 养,减少疾病;二是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 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铜的使用、铁 的使用、 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三是种养 殖技术的发明,促进了农业、养殖业的发 展,增加了产量,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四是让人类告别了游猎生活。
1生它、活们距着已今一经约群能7古0够-2人制0类造万,(年工我,具们)在(称北为)京了(北周。京火口人)店。
2炎、帝( 炎以帝发)、明((
)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而著称,被尊奉
为( ) 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
( 神农氏 )。
1
3、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 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 ), 把野生动物 驯化成( 家畜 ),创造了 ( 农耕 )和( 饲养 )技术。我国是最早种 ( 粟 )和( 稻 )的国家之一。 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 家,在全世界667 种主要栽培植物中, 起源于我国 的有( 136 )种。
21
5、据你了解,陶器和瓷器有哪些不 一样?
• 答:陶器诞生的年代比瓷器早,使 用一般的土烧制而成;瓷器使用瓷 土做原料,烧制的 温度要比陶器 高得多,瓷器比陶器要美观得多。
22
6、请说说从古至今人们制作衣服使 用的材料的发展变化?
• 答:树叶、兽皮、麻布、丝绸、棉纺、毛料、 化纤等。
23
1、你知道我国最早的书是什么样的 吗?通过你的了解,说说书的演变过
6
15、中国发明陶瓷比欧洲早( 一千七百 )
多年,六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航海
家( 郑和 )先后 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
中国的陶瓷器和丝绸,开辟了中国的
(“陶瓷路”)。 16、江西景德镇被称为
( 瓷都 );江苏的宜兴被称为( 陶都 )。
17、青铜发明于( 五千 )年前。(编钟 )是
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
9
二、判断: 1、人类最初将捕来的猎物直 接生吃,不会用火烹制食物,甚至害怕 火。( √ ) 2、一千七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 学会了驾牛犁地和耙地了。( √ ) 2 3、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 历史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 食文化,中 国人喜欢吃炒菜。( √ ) 4、清朝时候,官员和老百姓穿的衣服是 一样的。( × )
用的主要的礼 乐器。( 鼎 )是祭器,亦
是食器,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权力和威势
的象征。
7
18、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 的祖先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文字, 叫(甲骨文 )。中国的文 字最初是从 ( 图画 )演变而来的,汉字保持了既
有形又有声的( 方块字)特点。 19、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采取 (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画图记事),后 来黄帝的史官( 仓 颉 )创造出了文字。
8、在古代开辟中国的“陶瓷路”的 人是②( )。 ①张骞 ②郑和 ③郑成功15四、连线:炎帝活字印刷仓颉
农业的创始者
黄道婆 文字
郑和
棉纺织技术
蔡伦
陶瓷之路
毕升
造纸术
16
清代 明代 隋代 宋代 唐代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白瓷双腹龙柄传瓶 哥窑开片瓷碗 三彩骆驼载乐俑 青花楼阁圆盘
17
五、简答: 1、你知道我国最早的书是什么样的 吗?通过你的了解,说说书的演变过 程。
25
程。
• 答:我国最早的书是在竹片、木片上写字, 字写好后,用绳子或牛皮条把一片片简按 顺 序编起来。书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册 简、帛书、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电子书。
24
2、火的使用和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 答:一是火让人类告别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吃熟食易于吸收,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 营 养,减少疾病;二是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 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铜的使用、铁 的使用、 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三是种养 殖技术的发明,促进了农业、养殖业的发 展,增加了产量,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四是让人类告别了游猎生活
11
9、在电脑输入时,汉字输入最复杂。 (×) 10、远古时候,南方的人在树上搭 窝、北方的人在地上挖穴作为住宅。 (√ )
12
三、选择: 1、六千多年前,人们已
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 成(① )。 ①麻布 ②丝衣 ③唐服
2、青花楼阁圆盘做工细腻,自然, 淳朴,流利,含蓄而生动,它是( ① ) 的文物。 ①清代 ②明代 ③宋代 3、五彩镂空云风纹瓶是( ② )时期 的文物。 ①隋代 ②明代 ③宋代
20
4、请你说说中西方饮食有哪些区别? 它们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 答:区别:中国人喜欢吃炒菜,而且荤素搭配, 大家围在同一张饭桌同在一个盘里夹菜 吃; 西方人喜欢吃奶油、肉类食品,实行分餐 制。 优点与不足: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能充分体现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和 谐,但不够卫生。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比 较卫生,但不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 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