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类与常见农药介绍介绍

合集下载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的概念与分类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物,改善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功能包括杀虫、杀菌、除草等。

1.2 农药的分类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目标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杀鸟剂、杀猪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史2.1 古代农药人类早期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和矿物作为农药,如黄粉、石灰、食盐等。

2.2 化学农药的出现19世纪后期,人工合成农药开始出现,如砷化铜、石硫合剂等。

2.3 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化学革命带来了大量合成农药的出现,如杀虫剂DDT、杀菌剂铜制剂、除草剂除草灵等。

2.4 环境与健康问题大量使用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导致了对农药的重新审视和管理。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3.1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多种杀虫剂通过阻断虫体呼吸系统、破坏神经等方式杀死害虫。

3.2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膜等方式杀灭病原菌。

3.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进程,如抑制光合作用、阻断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等方式杀死杂草。

四、农药的应用与管理4.1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可通过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衣等方式施用。

4.2 农药的施用量农药的施用量需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等进行合理把控。

4.3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施用后,需根据农药的毒性、作物的生长周期等确定安全间隔期,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4.4 农药残留及监测农药施用后,需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药的环境与健康安全5.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非靶标生物。

5.2 农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残留会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等问题。

六、农药的发展趋势6.1 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小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

1、农药基本知识,分类

1、农药基本知识,分类

农药基本知识——农药分类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氨类、脲类、醚类、苯甲酸类、三唑类化合物等。

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杀虫剂、杀螨剂这类药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贮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害虫。

杀螨剂常列入杀虫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3)、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物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

(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

(3)、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5)、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

常见农药种类汇总

常见农药种类汇总

常见农药种类汇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农药,可以用来防治农业上常见的病虫害,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以下是常见农药种类的汇总。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常见的农药之一,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草作用。

该类农药的代表有敌敌畏、马拉硫磷等。

有机磷农药的特点是毒性高、杀菌效果好,但对环境污染大,易残留在农产品中。

2.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是另一类常见的农药,包括很多种类,如滴滴涕、六六六等。

有机氯农药具有很强的杀虫和杀菌作用,但容易残留在农产品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有机硫农药有机硫农药是应用范围广泛的农药,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

该类农药包括硫酸亚铁、硫酸脲等。

有机硫农药对环境影响较小,但需要更频繁的施用。

4.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具有广谱杀虫作用的农药,包括辛硫磷、苯威等。

这类农药杀虫效果好,但污染环境的风险较高。

5.唑类农药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噻唑酮、三唑酮等。

这类农药具有作用单一、毒性低、对农作物的副作用小的特点。

6.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的高效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啉等。

这类农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

7.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对多种害虫有高度选择性,如苏云金、氟虫腈等。

这类农药对哺乳动物和人体毒性较低,而对害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

8.硫酰脲类农药硫酰脲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虫剂,如敌敌畏、草甘膦等。

这类农药具有毒力强、残留时间短、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9.苯丙酮类农药苯丙酮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如马拉硫磷、杀卷叶蛾等。

这类农药具有接触毒杀作用,对农作物和人体的毒性较低。

10.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或其代谢产物制备而成的农药,如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用途,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和除草剂等几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类农药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其前处理。

一、杀虫剂杀虫剂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氟农药、有机硫农药和生物农药等几类。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的结构主要包括有机磷酸酯、硫代磷酸酯和有机磷酸酰胺等。

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接触、胃毒和驱避作用,对多种昆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2.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的典型代表是滴滴涕。

有机氯农药的结构中含有氯原子,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和接触作用,对多种害虫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3.有机氟农药:有机氟农药的结构中含有氟原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对多种害虫有较强的杀灭效果,而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较小。

4.有机硫农药:有机硫农药的结构中含有硫原子,其代表性的是敌敌畏。

有机硫农药具有广谱、强烈的杀虫作用,但容易产生抗药性。

5.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和昆虫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具有环境友好、无毒性和可再生等特点。

二、杀菌剂杀菌剂可以分为有机氯农药和有机合成杀菌剂两类。

1.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常用的有代森锰锌等。

2.有机合成杀菌剂:有机合成杀菌剂是指采用合成方法得到的杀菌剂。

其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可以选择性抑制特定的病原菌。

三、除草剂除草剂按照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类。

1.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杀灭作用,常用的有草甘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灭一些植物,而对作物植物相对安全,常用的有草铵膦等。

农药的前处理主要包括剂型加工、无毒化处理和深加工等过程。

1.剂型加工:将原有的农药制剂处理为合适的剂型,如液剂、悬浮剂、颗粒剂和可湿流动粉剂等,以便于使用和储存。

2.无毒化处理: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残留,为了减少对环境和生物的污染,需要对农药残留进行处理。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来预防、消灭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结构,农药可以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三唑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以及其他类农药。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有机磷基团,该基团与农作物病虫害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死亡。

有机磷农药的共同结构特点是磷酸酯结构和磷酰胺结构。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效果的。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该基团在昆虫体内会分解成甲酸和氨,干扰昆虫神经传导。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是氨基甲酸酯酯基的存在。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毒死蜱、乙酰甲胆碱等。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点是具有除虫菊酯结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菊酯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干扰昆虫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其痉挛、麻痹、死亡。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马拉硫磷、敌百虫等。

4.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吡虫啉环。

吡虫啉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与昆虫神经传导相关的靶标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病虫害。

常见的吡虫啉类农药有久效吡虫啉、干扰素等。

5.三唑类农药:三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唑环。

三唑类农药通过抑制真菌的酶活性、细胞膜的合成或DNA的复制等机制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常见的三唑类农药有三唑酮、三唑菌素等。

6.草甘膦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是一类广谱除草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草甘膦基团。

草甘膦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一氧化碳脱氢酶,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无法合成必需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草甘膦是该类农药的代表。

7.其他类农药:此外,还有一些农药不属于以上几类,如吸气剂、抗生素类农药、激素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具有各自特定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农药化肥知识点总结

农药化肥知识点总结

农药化肥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知识点总结1. 农药概述农药是指用来杀灭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制剂。

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2. 农药分类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接触杀虫剂、胃毒杀虫剂、根茎杀虫剂、熏蒸杀虫剂等。

另外,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等。

不同类型的农药适用于不同的害虫和病害,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3. 农药的使用原则农药使用应遵循“三少”原则,即少用、少用、少用。

同时,还应遵守使用安全、用药科学、用药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农药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4. 农药残留农产品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上残留的残留量。

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可以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量。

此外,选择合格的农药产品,遵守使用说明,也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5. 农药环境和健康风险滥用农药会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会对人体和动植物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使用农药、合理施药、选择安全的农药产品对于减少环境和健康风险非常重要。

二、化肥知识点总结1. 化肥概述化肥是指供给作物养分的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化肥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但也存在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的风险。

2. 化肥分类化肥根据养分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根据肥效的速度和性质可以分为快效肥和慢效肥,根据物理形态可以分为颗粒肥、粉状肥、液体肥等。

不同类型的化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和作物,合理选择和使用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常重要。

3. 化肥使用原则化肥使用应遵循科学施肥原则,即依据土壤肥力水平、种植作物品种和生长发育期,施用合理的化肥品种和施肥量。

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农药知识培训教材一. 农药1.农药概念与分类农药是指防治农林牧业生产中及卫生行业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原菌、杂草、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1.1按用途分类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2按照剂型分类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胶悬剂(悬浮乳剂、油悬剂)、水剂、可溶性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泡腾片剂等。

农药剂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现大约有80多种剂型。

1.3 按来源分类分为天然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

1.4 农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分为有机氯(六六六、DDT、硫丹)、有机磷(辛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敌敌畏、三唑磷、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灭多威、涕灭威、仲丁威、克百威、异丙威、残杀威等)、拟除虫菊酯类(高氯、来福灵、氰戊菊酯、敌杀死、甲氰菊酯等)、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等)、无机类(磷化锌、磷化铝)其他类如灭幼脲、氟铃脲、哒螨灵、米满、阿维菌素、溴虫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等。

杀菌剂分为无机类(石硫合剂、硫磺、硫酸铜)、有机硫类(代森系列、福美系列)、有机磷类(乙膦铝、稻瘟净)、有机砷类(福美砷)、有机汞类、有机锡类、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灵)、杂环类(多菌灵、叶枯唑、三唑酮、腈菌唑)、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

除草剂分为苯氧羧酸类(2,4-D,二甲四氯、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精稳杀得等)、二苯醚类(三氟羧草醚、虎威、克阔乐)、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三氮苯类(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磺酰脲类(苯磺隆、玉农乐)、有机磷类(草甘膦)、二硝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地乐胺)、吡啶类(百草枯、毒溴啶)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参考其它有关书籍。

1.5 按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保护剂、治疗剂、防腐剂、诱导剂、驱避剂、不育剂、灭生剂。

农药的基本知识

农药的基本知识

③植物性农药:指利用植 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 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 物源制剂。 如,除虫菊、 烟草、大蒜素等。 特点 低毒,无残留。
④微生物农药:直接利用细 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的 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 本身开发的,对植物病虫 草害进行防治的农药。 特点: 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 全、对环境友好。
二、农药的分类
(1)按防治对象分类
a.杀虫剂 b.杀菌剂 c.除草剂
b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 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 剂。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如波尔多 液、硫酸铜、百菌清等。 2、治疗剂,如甲基托 布津、多菌灵等。
波尔多液
(2)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
快来救救 我!
我是罪 魁祸首
想一想:
针对以上的虫害和病害最方
便而又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农药的基本知识
一、农药的概念 二、农药的分类 三、常见农药的剂型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
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
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 的化学药品,通常也把改善农
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助剂包 括在内。
三、常见农药的剂型 1、粉剂: 粉剂不能对水喷雾。一
般高浓度的粉剂用于喷粉、拌种、 或土壤处理用。 特点:附着性差,药效期短。
2、可湿性粉剂:在原药中加入一 定量的湿润剂和填充剂,经机械 加工成的粉末状物,可湿性粉剂 可对水喷雾。 特点:粘着性强,贮藏运输方便。
3、乳油:原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
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 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 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 工品。
练习题
1、农药是指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氯化烟酰类杀虫剂的特点
• 1、具内吸作用; • 2、作用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 3、对刺吸式害虫效果好;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二、重点品种
• 1、吡虫啉(imidacloprid):有内吸性,防 刺吸式害虫,强内吸性杀虫剂。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 2、啶虫脒(莫比朗):中毒,是日本曹 达公司于九十年代开发的新型吡啶类杀虫 剂。该药剂对半翅目(蚜虫、叶蝉、粉虱、 蚧等)高效。
一、重点品种
• 1、双甲脒:属低毒杀虫、杀螨剂,对鱼类中毒, 对鸟类和天敌低毒,对蜜蜂几乎无毒,对害螨有 胃毒和触杀作用,也具有熏蒸、拒食、驱避作用, 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
• 防蜱螨类,以触杀为主。对梨黄木虱、橘黄粉虱、 梨小食心虫、蚜虫、棉铃虫、红铃虫等害虫亦有 一定效果。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3、烯啶虫胺: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 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 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飞虱的产品。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4、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 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 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 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 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4、联苯菊酯(天王星):具有触杀、胃毒 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 螨也有较好防效。
第四节、有机氯杀虫剂
主要品种 1、硫丹(赛丹):具触杀、胃毒和熏蒸多种 作用,能渗透进入植物组织,但不能在植株 体内传输。杀虫速度快,杀虫谱广。
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一、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特点
1、多数具内吸作用,中毒; 2、主要用于防水稻上的害虫; 3、在生物体内转化成沙蚕毒素; 4、作用靶标为乙酰胆碱受体。
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二、重点品种
• 1、杀虫单: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成为沙 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杀虫谱广、杀虫 力强。具有强烈的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 兼有熏蒸和杀卵作用。
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3、丁硫克百威(好年冬): 为克百威的低毒化衍生物,具有触杀、胃 毒和内吸作用,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 呋喃丹起杀虫作用杀虫广谱,持效期长。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1、高效、低毒、易降解; 2、除驱避、触杀作用外,击倒作用强; 3、易产生抗药性; 4、多数无内吸作用 5、异构体对其活性影响大; 6、杀虫效果多表现出负温度系数 7、分子结构溴磷: 具触杀、胃毒作用,有较好的渗透性。
第一节 有机磷杀虫剂
4、杀扑磷(速扑杀): 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 毒和渗透作用,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对介壳 虫有特效。残效期10-20天。
第一节 有机磷杀虫剂
5、毒死蜱(乐斯本): 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在叶片上的残留 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则较长,对 地下 害虫的防效好。对烟草敏感。
农药分类及常用农药介绍
沈亚洲
第一章、杀虫剂 第二章、杀螨剂 第三章、杀菌剂 第四章、调节剂
1、有机磷类 3、拟除虫菊酯类 5、沙蚕毒素类 7、氯化烟酰类 9、昆虫生长调节剂
2、氨基甲酸酯类 4、有机氯类 6、甲脒类 8、生物源类 10、硫脲类
第一节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1、原药多数为油状液体,为原油; 2、易水解失效 3、在生物体内经氧化毒力可能增强 4、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5、残效期短、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
1、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引入氟原子, 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 耐雨水冲刷 。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三、菊酯类重点品种
2、氟氯氰菊酯 (百树得):可快速击倒,残效期 长。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良好效果,也可有效防 治某些地下害虫,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3、高效氯氰菊酯: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 体,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 倒速度快
第一节 有机磷杀虫剂
1.辛硫磷: 易光解,持效期短,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也 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有渗透性,无内吸作用。杀 虫谱广,击倒力强。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30-50天。 黄瓜、菜豆、高梁较敏感,喷雾慎用。
第一节 有机磷杀虫剂
2、三唑磷: 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性较强,无 内吸作用,杀卵作用明显。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菊酯类杀虫剂的三种作用:驱避、击倒、毒杀。 1、使神经膜上钠离子通道关闭延迟;使负后电位 增加,引起重复后放;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 上的正常传导。 2、作用于Na + -k+ -ATP酶;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三、菊酯类重点品种
二、重点品种
• 2、杀虫双: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它是一种神经毒剂,能 使昆虫的神经对于外来的刺激不产生反应,因而 昆虫中毒后不发生兴奋现象,只表现瘫痪麻痹状 态。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 根等吸收和传导,通过根部吸收的能力,比叶片 吸收要大得多。
第六节、甲脒类杀虫剂
第七节、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5、噻虫嗪(阿克泰):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 谱杀虫剂。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 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 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 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 虫如蚜 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
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1、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广,一般不能防治
螨类介壳虫类。
2、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分子结构与毒力密切相关, 选择性强。如抗蚜威等。 3、有些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混合可产 生拮抗或增效作用。 4、大部分氨基甲酸酯类比有机磷杀虫剂毒性低。对鱼 类比较安全,对蜜蜂具有较高毒性。中毒后用阿托品 (而不能用氯磷定)。 5、其原药多为固态。
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1、异丙威(叶蝉散): 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 速,但残效期较短
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2、灭多威(万灵):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性强,可以有 效地杀死多种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昆 虫的卵与药剂接触后通常不能活过黑头阶 段,即使有孵化,也很快死亡。
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