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检测】高中数学必修三、选修2-1第一章综合复习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复习选修2-3 第一章章末总结 阶段复习课(一)

高中数学复习选修2-3 第一章章末总结 阶段复习课(一)

3. 的定义解释
是从Cmnn个 不Cnn同m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在从n个不同
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同时,n个元素中剩余的n-m个元素就自
然C形mn 成了一组,所以 与 是相对应的,所以两数相等.
Cmn
Cnm n
【辨析】
1.组合与组合数的区别
组合与组合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组合是由不同元素合成的一组数,组合
【辨析】
1.排列的概念 排列问题是针对不同元素的排列,若问题中允许元素重复,则不是排列问题. 2.排列与排列数的区别 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排列 数是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
三、组合 1.组合与组合数
概念
组合,组合数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合成一组,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各类方案之间是互斥的、 各步之间是关联的、相
并列的、独立的
互依存的
二、排列 1.排列与排列数
排列,排列数
排列 概念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 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
排列数 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
③④字a与C母knbaa的n,b次k是b数k一之种和“是符n号. ”,它可以是数、式及其他值.
⑤通项公式是对(a+b)n这个标准形式而言的,如(a-b)n的展 开式的通项公式是
Tk1 1 k Cnkankbk .
Ckn (n N*,k 0,1,2,,n)
(2)二项式定理的特征 ①二项展开式有n+1项,比二项式的次数大1. ②二项式系数与二项展开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③要注意逆用二项式定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必考题)高中数学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3)

(必考题)高中数学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命题“若a b >,则22ac bc >”B .命题“若a b =,则a b =”的逆命题C .命题“当2x =-时,2560x x ++=”的否命题D .命题“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值存在)相等”的逆否命题 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命题“若p 则q ”与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命题B .命题“x ∃∈R, 20x x ->”的否定是“R ∀∈,20x x -≤”C .∀ 0x >且1x ≠,都有12x x+> D .“若22am bm <,则a b <”的逆命题为真3.设a ,b ,c +∈R ,则“1abc =”是a b c+≤++”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4.设0a >,0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n 2ln a b a b +<+则a b >B .2ln 2ln a b a b +<+则a b <C .2ln 2ln a b a b -<-则a b >D .2ln 2ln a b a b -<-则a b <5.9k >是方程22194x y k k +=--表示双曲线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6.若命题“0x R ∃∈,200230x mx m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B .()2,6C .(][),26,-∞+∞D .()(),26,-∞+∞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12m =”是“直线()2310m x my +++=与直线()()2230m x m y -++-=相互平行”的充分不必条件B .“直线l 垂直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是“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的充分条件C .已知a 、b 、c 为非零向量,则“a b a c ⋅=⋅”是“b c =”的充要条件D .p :存在x ∈R ,2220130x x ++≤.则p ⌝:任意x ∈R ,2220130x x ++> 8.若函数()sin f x x x =,则对a ,,22b ππ⎛⎫∈- ⎪⎝⎭,不等式()()f a f b >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A .a b >B .a b <C .a b >D .22a b > 9.已知条件:12p x +>,条件:q x a >,且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值范围为( )A .[)1,+∞B .[)1,-+∞C .(],1-∞D .(],3-∞ 10.已知x 、y R ∈,则“221x y +<”是“()()110x y -->”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1.条件甲:关于x 的不等式 sincos 1a x b x +>的解集为空集,条件乙:1a b +≤,则甲是乙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已知2:11x p x <+,:()(3)0q x a x -->,p 为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范围是( )A .[)1,+∞B .()1,+∞C .[)0,+∞D .()1,-+∞ 二、填空题13.给出如下四个命题:①把二进制数(2)110011化为十进制数,结果为51;②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平均值不变,方差不变;③从装有完全相同的4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盒子中任取2个小球,则事件“至多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互斥且对立;④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14.已知命题p :任意[1,2]x ∈,20x a -≥,命题q :存在x ∈R ,2220x ax ++=.若命题p 与q 都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15.已知集合261|()13x x A x --⎧⎫=≤⎨⎬⎩⎭,3{|log ()}1B x x a ≥=+,若“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命题:p x R ∀∈,210x mx ++≥;命题()0:0,q x ∃∈+∞,000x e mx -=,若p 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17.设2:8120x x α-+>,2:x m m β-≤,若β是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18.若命题“[]01,1x ∃∈-,20030x x a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9.已知a R ∈ ,则“16a =”是“两直线1:210l x ay +-=与()2:3110l a x ay ---=平行”的_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非必要”、“必要非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0.若[]2"2,8,log 4log 2"x x m x ∃∈≤+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46p x -≤,2:2240q x x --≤,若p q ∨为真,p q ∧为假,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22.已知p :27100x x -+<,q :22430x mx m -+<,其中0m >.(1)若4m =且p q ∧为真,求x 的取值范围;(2)若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3.设命题p :实数x 满足22430x ax a -+<,命题q :实数x 满足|3|1x -<. (1)若1a =,且p q ∨为真,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2)若0a >且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4.已和知集合()(){}20A x x a x a=--<,集合211x B x x ⎧⎫=<⎨⎬-⎩⎭,命题:p x A ∈,命题:q x B ∈.(1)当实数a 为何值时,p 是q 的充要条件;(2)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5.已知条件:p 对任意[3,4]x ∈,不等式2223x m m -≥-恒成立;条件:q 当[0,1]x ∈时,函数221m x x a =-++.(1)若p 是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6.已知条件4:11p x ≤--,条件22:q x x a a +<-,且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p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各选项.【详解】A .当0c 时,22ac bc >不成立,A 错;B .命题“若a b =,则a b =”的逆命题是若a b =,则a b =,错误,也可能是=-a b ;C .命题“当2x =-时,2560x x ++=”的否命题是若2x ≠-,则2560x x ++≠,错误,3x =-时,也有2560x x ++=;D .命题“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值存在)相等”是真命题,逆否命题也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之间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假,因此原命题的为真只能判断逆否命题为真,而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真假不确定,需写出逆命题,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也告诉我们当一个命题难以判断真假时可考虑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2.D解析:D【分析】对给出的四个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可得结果.【详解】对于选项A ,由逆否命题的定义可得,命题“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所以A 正确.对于选项B ,由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可得,命题“x ∃∈R, 20x x ->”的否定是“R ∀∈,20x x -≤”,所以B 正确.对于选项C ,当0x >且1x ≠时,由基本不等式可得12x x+>.所以C 正确. 对于选项D ,命题“若a b <,则22am bm <”当0m =时不成立,所以D 不正确. 故选D .【点睛】由于类似问题考查的内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每个命题对应的知识解决,要求对相关知识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掌握,本题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A解析:A【分析】证充分性时,利用“1”的代换,通过基本不等式论证,必要性时,取特殊值即可.【详解】因为1abc =,所以222c b a c a b a b c +++++=≤++=++,当且仅当1a b c ===,取等号,故充分,当4a b c ===a b c≤++,故不必要,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逻辑条件涉及了基本不等式,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4.B解析:B举反例说明C,D 不成立,再根据函数2ln x y x =+单调性,进而确定选项.【详解】 因为311123112ln12ln 2,2ln 2ln ,ee e e -<--<-所以CD 不成立; 因为2ln x y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由2ln 2ln a b a b +<+得a b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单调性判断命题真假,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基础题.5.B解析:B【分析】由9k >⇒方程22194x y k k +=--表示双曲线;方程221994x y k k k +=⇒>--或4k <. 【详解】解:已知9k >,90k ∴-<,40k ->,∴方程22194x y k k +=--表示双曲线, 反之,若已知方程22194x y k k +=--表示双曲线, (9)(4)0k k ∴--<,解得9k >或4k <,9k ∴>是方程22194x y k k +=--表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双曲线的性质的合理运用6.A解析:A【分析】因为原命题是假命题,其否定为真命题,问题可转化为0x R ∀∈,200230x mx m ++-≥恒成立,故由0∆≤即可求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因为命题“0x R ∃∈,200230x mx m ++-<”为假命题,故其否定:“0x R ∀∈,200230x mx m ++-≥”为真命题,故224(23)8120m m m m ∆=--=-+≤,解得26m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6].故选:A【点睛】本题原命题是存在性命题且为假命题,它的否定是全称命题且为真命题,进而将问题转化为恒成立处理,采用正难则反的思想进行求解,同时考查命题的等价性和转化的思想. 7.D解析:D【分析】由两直线平行与系数的关系式求得m 判断A;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B ;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判断C ;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D ,综合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直线()2310m x my +++=与直线()()2230m x m y -++-=相互平行⇔223203220m m m m m ⎧+--=⎨-+--≠⎩()()()(),可得52m ±=,故可得:“12m =”是“直线()2310m x my +++=与直线()()2230m x m y -++-=相互平行”的既不充分也不必条件,故A 错误;直线l 垂直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不一定有直线垂直平面,故“直线l 垂直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不是“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的充分条件,故B 错误; a 、b 、c 为非零向量,由“a b a c ⋅=⋅”不能得到“b c =”,反之由“b c =”能够得到“a b a c ⋅=⋅”,故“a b a c ⋅=⋅”是“b c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C 错误;p :存在x ∈R ,2220130x x ++≤.则p ⌝:任意x ∈R ,2220130x x ++>,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的书写、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8.D解析:D【分析】先分析函数的奇偶性,由导数得出函数的单调性,利用这两个性质求解.【详解】()sin f x x x =,()sin()sin ()f x x x x x f x -=--==,()f x 是偶函数,()sin cos f x x x x '=+,在02x π≤<时,()0f x '≥,()f x 递增, 所以22()()()()f a f b f a f b a b a b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用函数的这两个性质求解不等式.本题还考查了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掌握用导数研究不等式的方法是解题关键.9.A解析:A【分析】由题意,可先解出p ⌝:31x -≤≤与q ⌝:x a ≤,再由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列出不等式即可得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 由条件:12p x +>,解得1x >或3x <-,故p ⌝:31x -≤≤,由条件:q x a >得q ⌝:x a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a ≥,故选:A .【点睛】本题以不等式为背景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了推理判断能力,准确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由221x y +<,可得11x -<<,且11y -<<,则可得到()()110x y -->,故充分性成立;反之若()()110x y -->,可取2x y ==,显然得到不等式221x y +<不成立,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同时也涉及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11.A解析:A【分析】分别求出条件甲、乙所对应的,a b 的关系式,比较两个关系式所表示的图形,可得出结论.【详解】由题意,当0a b 时,不等式 sincos 1a x b x +>的解集为空集,当,a b 不都为0时,()sin cos a x b x x ϕ+=+,sin ϕ=,22cos a a b ϕ=+.因为()22sin 1a b x ϕ++>的解集为空集,所以221a b +≤,即221a b +≤.如下图,221a b +≤表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及其内部,1a b +≤表示为圆内接正方形及其内部,所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考查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2.A解析:A【分析】由p 为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211x x <+的解集是()(3)0x a x -->的解集的真子集,从而可求出答案.【详解】解:∵211x x <+,∴2101x x x --<+,即101x x -<+, ∴()()110x x +-<,解得11x -<<,∴:11p x -<<,由p 为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211x x <+的解集是()(3)0x a x -->的解集的真子集, 当3a =时,解得:3q x ≠,满足条件;当3a >时,解得:q x a >或3x <,满足条件;当3a <时,解得:3q x >或x a <,∴13a ≤<,综上:1a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命题的等价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13.①③【分析】①根据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转换后可判断②利用均值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判断③根据事件的关系判断④根据且的真假判断【详解】对于①正确;对于②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平均值解析:①③【分析】①根据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转换后可判断,②利用均值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判断,③根据事件的关系判断,④根据“且”的真假判断.【详解】对于①543210(2)11001112120202121251=⨯+⨯+⨯+⨯+⨯+⨯=正确;对于②,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平均值为加上或减去这个常数,均值改变,方差不变,错误;对于③,从装有完全相同的4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盒子中任取2个小球,“至多一个红球”为“一红一白或两白”,“都是红球”为“两红”,则事件“至多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互斥且对立,正确;对于④,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则④不正确;答案:①③.【点睛】方法点睛:本题命题的真假判断,解题时需对每个命题进行判断,要求掌握相应的知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属于中档题.14.【分析】分别根据命题为真命题得到和或再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即恒成立即;存在即解得或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范围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常考题型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命题为真命题得到1a ≤和a ≥a ≤. 【详解】[1,2]x ∈,20x a -≥,即2a x ≤恒成立,即{}2min 1a x ≤=;存在x ∈R ,2220x ax ++=,即2480a ∆=-≥,解得a ≥a ≤综上所述:a ≤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范围,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常考题型.15.(-∞0【分析】由集合AB 得到元素的范围根据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知即可求得a 的范围【详解】由得x2-x -6≥0即x≤-2或x≥3∴A ={x|x≤-2或x≥3}由得x +a≥3即x≥3-a 则B解析:(-∞,0]【分析】由集合A 、B 得到元素的范围,根据“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知B A ,即可求得a 的范围【详解】 由261|()13x x A x --⎧⎫=≤⎨⎬⎩⎭,得x 2-x -6 ≥ 0 即x ≤-2或x ≥ 3∴ A ={x |x ≤-2或x ≥ 3}由31log ()x a ≥+,得x +a ≥ 3,即x ≥ 3-a ,则B ={x |x ≥ 3-a }由题意知:B A∴ 3-a ≥ 3,得a ≤ 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必要条件,应用必要条件与对应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16.【分析】先求出命题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以及当命题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由为假命题可知两个命题均为假命题由此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若命题为真命题则解得;若命题为真命题则关于的方程在上有解则令其中则 解析:()(),22,e -∞-【分析】先求出命题p 为真命题时m 的取值范围,以及当命题q 为真命题时m 的取值范围,由p q ∨为假命题可知两个命题均为假命题,由此可求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240m ∆=-≤,解得22m -≤≤;若命题q 为真命题,则关于x 的方程0x e mx -=在()0,∞+上有解,则x e m x =. 令()x e f x x =,其中0x >,则()()21x x e f x x-'=. 当01x <<时,()0f x '<,此时函数()y f x =单调递减;当1x >时,()0f x '>,此时函数()y f x =单调递增.所以,()()1f x f e ≥=,则m e ≥.因为命题p q ∨为假命题,则命题p 、q 均为假命题,则22m m m e ⎧-⎨<⎩或, 所以,2m <-或2m e <<.因此,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2,e -∞-. 故答案为:()(),22,e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7.【分析】根据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可知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由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再求参数范围即可【详解】对集合:解得;对集合:解得;因为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可知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故可得或解得或故故答案为:【点 解析:21m -<<【分析】根据β是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可知集合β是集合α的真子集,由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再求参数范围即可.【详解】对集合α:28120x x -+>,解得()(),26,x ∈-∞⋂+∞;对集合β:2x m m -≤,解得22,x m m m m ⎡⎤∈-++⎣⎦;因为β是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可知集合β是集合α的真子集,故可得22m m +<,或26m m -+>,解得()2,1m ∈-或m ∈∅,故()2,1m ∈-.故答案为:21m -<<.【点睛】本题考查由充分非必要条件,推出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集合关系求参数范围的问题,属综合基础题.18.【分析】由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再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命题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令则对恒成立因为的对称轴为则在上单调递增则只需即可即解得即故答案为:【 解析:(],4-∞-【分析】由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再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命题“[]01,1x ∃∈-,20030x x a ++>”为假命题, 则[]1,1x ∀∈-,230x x a ++≤为真命题,令()23g x x x a ++=,则对[]1,1x ∀∈-,()0g x ≤恒成立,因为()23g x x x a ++=的对称轴为32x =-,则()g x 在[]1,1x ∈-上单调递增, 则只需()10g ≤即可,即40a +≤,解得4a ≤-,即(],4a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19._充分非必要【解析】【分析】由两直线l1:x+2ay ﹣1=0与l2:(3a ﹣1)x ﹣ay ﹣1=0平行列式求得a 值再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得答案【详解】解:由两直线l1:x+2ay ﹣1=0与l2:(3a解析:_充分非必要【解析】【分析】由两直线l 1:x +2ay ﹣1=0与l 2:(3a ﹣1)x ﹣ay ﹣1=0平行列式求得a 值,再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得答案.【详解】解:由两直线l 1:x +2ay ﹣1=0与l 2:(3a ﹣1)x ﹣ay ﹣1=0平行,可得()23101310a a a a ⎧---=⎨-+-≠⎩ ,即a =0或a =16 . ∴“a =16”是“两直线l 1:x +2ay ﹣1=0与l 2:(3a ﹣1)x ﹣ay ﹣1=0平行”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非必要.【点睛】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考查两直线平行与系数的关系,是基础题.20.【分析】根据题意转化为利用可将函数进行换元利用对勾函数求函数的最大值【详解】当时又设设当时取得最大值若为真命题即的最大值是5故填:5【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全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考查了转化 解析:5【分析】根据题意转化为()2max log 4log 2x m x ≤+,利用21log 2log x x =,可将函数进行换元,利用对勾函数求函数的最大值.【详解】当[]2,8x ∈时,[]2log 1,3x ∈ 又21log 2log x x = ,设[]2log 1,3x t =∈ ,设24log 4log 2x y x t t=+=+ 当1t =时,取得最大值max 5y =.若[]2"2,8,log 4log 2"x x m x ∃∈≤+为真命题,()2max log 4log 2x m x ≤+ ,即5m ≤,m ∴的最大值是5.故填:5.【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全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若存在0x ,使()0m f x ≤,即()()max m f x ≤,若0x ∀,使()0m f x ≤恒成立,所以()()min m f x ≤,需注意时任意还是存在问题.三、解答题21.(][)6,104,2--【分析】 解不等式46x -≤和22240x x --≤,由题意得出p 、q 一真一假,然后分情况讨论,进而可求得实数x 的取值范围.【详解】 解不等式46x -≤,即646x -≤-≤,解得210x -≤≤;解不等式22240x x --≤,解得46x -≤≤. :210p x ∴-≤≤,:46q x -≤≤,因为p q ∨为真,p q ∧为假,所以p 、q 一真一假,若p 真q 假,则(]6,10x ∈;若q 真p 假,则[)4,2x ∈--.综上所述,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6,104,2--.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同时也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22.(1)45x <<;(2)523m ≤≤ 【分析】(1)由p q ∧为真,可知,p q 都为真,进而求出命题,p q ,可得到答案;(2)先求出命题,p q ,由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进而可列出不等式,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27100x x -+<,解得25x <<,所以p :25x <<,又22430x mx m -+<,且0m >,解得3m x m <<,所以q :3m x m <<.(1)当4m =时,q :412x <<,因为p q ∧为真,所以,p q 都为真,所以45x <<.(2)因为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为p :25x <<,q :3m x m <<,所以2350m m m ≤⎧⎪≥⎨⎪>⎩,解得523m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3.(1)(1,4);(2)4,23⎡⎤⎢⎥⎣⎦. 【分析】(1)分别求解当命题p 命题q 为真时x 的取值范围,在分“p 真q 假”和“q 真p 假”两种情况求对应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即可.(2)根据0a >再因式分解求得命题p :3a x a <<,再根据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知p ⌝对应的集合是q ⌝对应的集合的子集,再根据集合区间端点的位置关系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1)由22430x ax a -+<得()(3)0x a x a --<,当1a =时,13x <<,即p 为真时,(1,3)x ∈.由|3|1x -<,得131x -<-<,得24x <<,即q 为真时,(2,4)x ∈.若p q ∨为真,则p 真或q 真,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2)由22430x ax a -+<得()(3)0x a x a --<,0,a >3a x a ∴<<.由|3|1x -<,得131x -<-<,得24x <<.设{|3},A x x a x a =≤≥或{|24}B x x x =≤≥或,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是B 的真子集,故0234a 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2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充分与必要条件求解参数的范围问题.需要根据参数的范围求解对应的集合区间,再根据区间端点的位置关系列式求出参数的范围.属于中档题.24.(1)1a =-;(2)(]1,1-.【分析】(1)化简B ,根据p 是q 的充要条件可得A B =,根据A B =列式可得结果; (2)将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转化为A 是B 的真子集,然后按照a 与2a 的大小关系分类讨论得到A ,根据真子集关系列式可得结果.【详解】(1)211x x <-,即211011x x x x +-=<--,有()()110x x -+<,解得11x -<<, 故{}11B x x =-<<,因为p 是q 的充要条件,所以A B =,故()()20x a x a --<的解集也为()1,1-,所以211a a =-⎧⎨=⎩,即1a =-; (2)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 是B 的真子集,当2a a <,即0a <或1a >时,{}2A x a x a =<<,由A 是B 的真子集可得211a a >-⎧⎨<⎩,解得10a -<<;当2a a =,即1a =或0时,A =∅,符合题意;当2a a >,即01a <<时,{}2A x a x a =<<,由A 是B 的真子集可得211a a ⎧-<⎨<⎩,解得01a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a -<≤.、【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由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可根据如下规则求解: (1)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q 对应集合是p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对应集合是q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3)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 对应集合与q 对应集合相等;(4)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q 对的集合与p 对应集合互不包含.25.(1)[]1,4-;(2)[]1,3-.【分析】(1)把命题p 转化为当[3,4]x ∈时,2min (22)3x m m -≥-,即可求解;(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1,4],[,1]A B a a =-=+,根据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到B 是A 的真子集,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对任意[3,4]x ∈,不等式2223x m m -≥-恒成立,即当[3,4]x ∈时,2min (22)3x m m -≥-,又由3x =时,min (22)4x -=,即243m m ≥-,解得14m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1,4-.(2)对于命题q :当[0,1]x ∈时,函数221m x x a =-++,当[0,1]x ∈时,函数2221(1)[,1]m x x a x a a a =-++=-+∈+,记[1,4],[,1]A B a a =-=+,因为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B 是A 的真子集,可得114a a ≥-⎧⎨+≤⎩且“=”不能同时成立,解得13a -≤≤, 经验证,当1,3a =-时满足题意,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1,3-.【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可根据如下规则判断:(1)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q 对应集合是p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对应集合是q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3)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 对应集合与q 对应集合相等;(4)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q 对的集合与p 对应集合互不包含.26.[1,2]-【分析】先求出条件,p q 对应的x 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可得p 是q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由集合关系即可求出.【详解】 由411x ≤--,得:31p x -≤<, 由22x x a a +<-,得[]()(1)0x a x a +--<, 当12a =时,:q ∅;当12a <时,:(1,)q a a --;当12a >时,:(,1)q a a --. 由题意得,p 是q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当12a =时,满足条件; 当12a <时,则[)(1,)3,1a a ---,得11,2a ⎡⎫∈-⎪⎢⎣⎭; 当12a >时,[)(,1)3,1a a ---得1,22a ⎛⎤∈ ⎥⎝⎦. 综上,[1,2]a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条件的关系求参数,属于基础题.。

必修三+选修2-1综合测试(2)含答案

必修三+选修2-1综合测试(2)含答案

综合测试(2)A . 0B . 1C . 2D . 33、样本a 「a 2,11(,a 10的平均数为a ,样本d,11(的平均数为 a i ,bi,a2b 」l( ,a io ,b io 的平均数为A.92%B.24%C.56%D.76%9、某公司现有职员160人,中级管理人员 30人,高级管理人员10人,要从其中抽取 20个 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如果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则职员、中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各 应该抽取多少人()、选择题 1、 F 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2B .若 x = 1 ,贝U X=1.C . 2 2D .若 x ::: y ,贝y x :::y2 设命题p :方程x 3x -1 =0 o的两根符号不同;命题 q :方程x • 3x_1 =0的两根之和为 3,命题“ 一p ”、“ 一q ”、 “ pg ”、“ pvq ”中假命题的个数为(A. a bB. 1 a b 2C. 2D.10 a b2 24、椭圆 — y1的焦距为2,则m 的值等于 (m 4 A . 5 B . 8 C . 5 或 3 5、在右面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中,输入三个实数 a, b, c ,要求输出的 x 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A . x cB . c xC . c b 6、用“辗转相除法”求得 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17D . 51 开姑足是7、抛物线 y =4x 2上的一点 M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 标为( 17 A . 16 15 B . 168、对某班学生一次英语测试的成绩分析,各分数段的分布如右图 (分数取整数),由此,估计这次测验的优秀率(不小于 ()80分) 的纵坐为 b ,则样本二、填空题 13、命题:x ・R.x 2 -x =0的否定是2 214、若双曲线 x - 4y 4的左、右焦点是F 2,过R 的直线交左支于 A 、B 两点,若|AB|=5,则△ AF 2B 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__ .215. 在区间(0,1)内任取两点,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 一的概率为 _______ .316、 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T T① 设A 、B 为两个定点,k 为正常数,| P A「| PB |= k ,则动点P 的轨迹为椭圆;2 2 2xyx 2② 双曲线1与椭圆 y =1有相同的焦点;25 9352③ 方程2x -5x ^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255④ 和定点 A(5,0)及定直线l: x的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44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17、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黄两种颜色的球各 1个,从中任取1只,有放回地抽取3次•求:(1) 3只全是红球的概率;A . 8, 15, 7B . 16, 2, 2C . 16, 3, 1 10、已知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有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心率为()12, 3, 5x + 2y — 3= 0,则该双曲线的离 A.5 或 5 B. 5 或 一5 C. 3 或 34 2 211、小强和小华两位同学约定下午在人民公园假山前见面5D.5 或-3,约定谁先到后必须等 10分钟,这 时若另一人还没有来就可以离开•如果小强是1: 40分到达的,假设小华在 点到2点内到达,且小华在 点到2点之间何时到达是等可能的,则他们会面的概率是A.-B.C._D.—624312、(2013 • •浙江咼考)如图,F1, F2是椭圆 C1: 2 x —4公共焦点, A , B 分别是C1, C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为矩形,则 C2的离心率是()A. 2 B ,3 C. |D. 22 2—1 16 9y 2 =1与双曲线.若四边形(2) 3只颜色全相同的概率;(3) 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

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带解析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带解析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带解析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带解析人教版)(计数原理)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黄瓜、白菜、油菜、扁豆4种蔬菜品种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土质的三块土地上,其中黄瓜必须种植,不同的种植方法有()A.24种B.18种C.12种D.6种[答案]B[解析]因为黄瓜必须种植,在余下的3种蔬菜品种中再选出两种,进行排列共有C23A33=18种.故选B.2.已知C7n+1-C7n=C8n(n∈N*),则n等于()A.14B.12C.13D.15[答案]A[解析]因为C8n+C7n=C8n+1,所以C7n+1=C8n+1.∴7+8=n+1,∴n=14,故选A.3.某铁路所有车站共发行132种普通客票,则这段铁路共有车站数是()A.8B.12C.16D.24[答案]B[解析]∵A2n=n(n-1)=132.∴n=12.故选B.4.(1+x)7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A.42B.35C.28D.21[答案]D[解析]展开式中第r+1项为Tr+1=Cr7xr,T3=C27x2,∴x2的系数为C27=21.5.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3×3!B.3×(3!)3C.(3!)4D.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捆绑法排列问题.由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可以将一家三口人看作一个整体,一家人坐法有3!种,三个家庭即(3!)3种,三个家庭又可全排列,因此共(3!)4种.注意排列中在一起可用捆绑法,即相邻问题.6.(1-x)10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为()A.-720B.720C.120D.-12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展开定理,要认清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的区别C310(-x)3=-C310x3,故选D. 7.若多项式x2+x10=a0+a1(x+1)+…+a9(x+1)9+a10(x+1)10,则a9=()A.9B.10C.-9D.-10[答案]D[解析]x10的系数为a10,∴a10=1,x9的系数为a9+C910a10,∴a9+10=0,∴a9=-10. 故应选D.8.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A.12种B.10种C.9种D.8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组合及分步计数原理的运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派一名教师到甲地,另一名教师去乙地,共有C12种选法;第二步,选派两名学生到甲地,另两名学生到乙地,有C2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不同选派方案C12C24=12种.9.在x+13x24的展开式中,x的幂的指数是整数的项共有()A.3项B.4项C.5项D.6项[答案]C[解析]∵Tr+1=Cr24(x)24-rx-r3=Cr24x12-56r,r∈{0,1,2,3,…,24},∴r∈{0,6,12,18,24}时,x的幂的指数是整数,共有5项.故应选C.10.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放法共有()A.12种B.18种C.36种D.54种[答案]B[解析]由题意不同的放法共有C13C24=18种.11.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选3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分队,要求其中男、女医生都有,则不同的组队方案共有()A.70种B.80种C.100种D.140种[答案]A[解析]考查排列组合有关知识.解:可分两类,男医生2名,女医生1名或男医生1名,女医生2名,∴共有C25C14+C15C24=70.故选A.12.(2014安徽理,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A.24对B.30对C.48对D.60对[答案]C[解析]解法1:先找出正方体一个面上的对角线与其余面对角线成60°角的对数,然后根据正方体六个面的特征计算总对数.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面对角线AC成60°角的面对角线有B1C、BC1、C1D、CD1、A1D、AD1、A1B、AB1共8条,同理与BD成60°角的面对角线也有8条,因此一个面上的对角线与其相邻4个面的对角线,共组成16对,又正方体共有6个面,所有共有16×6=96对.因为每对都被计算了两次(例如计算与AC成60°角时,有AD1,计算与AD1成60°角时有AC,故AD1与AC这一对被计算了2次),因此共有12×96=48对.解法2:间接法.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共有12条,从中任取2条有C212种取法,其中相互平行的有6对,相互垂直的有12对,∴共有C212-6-12=48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将4名新来的同学分配到A、B、C三个班级中,每个班级至少安排1名学生,其中甲同学不能分配到A班,那么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答案]24种[解析]将4名新来的同学分配到A、B、C三个班级中,每个班级至少安排一名学生有C24A33种分配方案,其中甲同学分配到A班共有C23A22+C13A22种方案.因此满足条件的不同方案共有C24A33-C23A22-C13A22=24(种).14.2-13x6的展开式中的第四项是________.[答案]-160x[解析]展开式中第四项为C3623-13x3=-160x.15.有4位同学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参加“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台阶”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位同学上、下午各测试一个项目,且不重复.若上午不测“握力”项目,下午不测“台阶”项目,其余项目上、下午都各测试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264[解析]由条件上午不测“握力”,则4名同学测四个项目,有A44;下午不测“台阶”但不能与上午所测项目重复,如甲乙丙丁上午台阶身高立定肺活量下午下午甲测“握力”乙、丙、丁所测不与上午重复有2种,甲测“身高”、“立定”、“肺活量”中一种有3×3=9,故A44(2+9)=264种.16.已知1+kx26k∈N+的展开式中x8的系数小于120,则k=____________.[答案]1[解析]x8的系数为C46k4=15k4,由已知得,15k4<120,∴k4<8,又k∈N+,∴k=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用1、2、3、4、5、6这六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不能被5整除的五位数?[解析]解法1:不能被5整除,末位只能从1、2、3、4、6五个数字中选1个,有A15种方法;再从余下的5个数字中选4个放在其他数位,有A45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所求五位数有A15A45=600(个).解法2:不含有数字5的五位数有A55个;含有数字5的五位数,末位不选5有A14种方法,其余数位有A45种选法,含有5的五位数有A14A45个.因此可组成不能被5整除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有A55+A14A45=600(个).解法3:由1~6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有A56个,其中能被5整除的有A45个.因此,所求的五位数共有A56-A45=720-120=600(个).18.(本题满分12分)从-1、0、1、2、3这5个数中选3个不同的数组成二次函数y=ax2+bx+c(a≠0)的系数.(1)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有多少条?(2)开口向上且不过原点的抛物线有多少条?[解析](1)要使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必须a>0,∴C13A24=36(条).(2)开口向上且不过原点的抛物线,必须a>0,c≠0,∴C13C13C13=27(条).19.(本题满分12分)求(x-3x)9的展开式中的有理项.[解析]∵Tr+1=Cr9(x12)9-r(-x13)r=(-1)rCr9x27-r6,令27-r6∈Z,即4+3-r6∈Z,且r∈{0,1,2,…,9}.∴r=3或r=9.当r=3时,27-r6=4,T4=(-1)3C39x4=-84x4;当r=9时,27-r6=3,T10=(-1)9C99x3=-x3.∴(x-3x)9的展开式中的有理项是:第4项,-84x4和第10项,-x3.20.(本题满分12分)某单位职工义务献血,在体检合格的人中,O型血的共有28人,A型血的共有7人,B型血的共有9人,AB型血的有3人.(1)从中任选1人去献血,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从四种血型的人中各选1人去献血,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析]从O型血的人中选1人有28种不同的选法.从A型血的人中选1人有7种不同的选法,从B型血的人中选1人有9种不同的选法,从AB型血的人中选1人有3种不同的选法.(1)任选1人去献血,即无论选择哪种血型的哪一个人,这件“任选1人去献血”的事情都能完成,所以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28+7+9+3=47种不同的选法.(2)要从四种血型的人中各选1人,即要在每种血型的人中依次选出1人后,这件“各选1人去献血”的事情才完成,所以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28×7×9×3=5292种不同的选法.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3x2+3x2)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比它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解析]令x=1得展开式各项系数和为(1+3)n=4n,又展开式二项式系数和为C0n+C1n+…+Cnn=2n,由题意有4n-2n=992.即(2n)2-2n-992=0,(2n-32)(2n+31)=0,所以n=5.(1)因为n=5,所以展开式共6项,其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第三、四两项,它们是T3=C25(3x2)3(3x2)2=90x6.T4=C35(3x2)2(3x2)3=270x223.(2)设展开式中第k+1项的系数最大.又Tk+1=Ck5(3x2)5-k(3x2)k=Ck53kx10+4k2,得Ck53k≥Ck-153k-1Ck53k≥Ck+153k+1&#8658;3k≥16-k15-k≥3k+1&#8658;72≤k≤92.又因为k∈Z,所以k=4,所以展开式中第5项系数最大.T5=C4534x263=405x263.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1+2x)n展开式中,某一项的系数恰好是它的前一项系数的2倍,且等于它后一项系数的56,试求该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解析]Tr+1=Crn(2x)r=2rCrnxx2,它的前一项的系数为2r-1Cr-1n,它的后一项的系数为2r+1Cr+1n,根据题意有2rCrn=22r-1Cr-1n,2rCrn=562r+1Cr +1n,2r-1=n,8r+3=5n,∴n=7,r=4.∴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4项和第5项.T4=C37(2x)3=280x32,T5=C47(2x)4=560x2.。

2017高二数学必修3与选修2-1试卷

2017高二数学必修3与选修2-1试卷

2017高二数学必修3与选修2-1试卷高二数学必修3选修2-1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 已知命题tan1:,使,其中正确的是∃∈=p x R x()(A) tan1⌝∃∈≠:,使(B)p x R x:,使⌝∃∉≠p x R xtan1(C) tan1p x R x:,使 (D)⌝∀∈≠⌝∀∉≠:,使p x R xtan12. 抛物线24(0)=<的焦点坐标是()y ax a(A)(a,0)(B)(-a,0) (C)(0,a)(D)(0,-a)3. 设a R∈,则1<的()a>是11a(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为A(3,3,2),B(4,-3,7),C(0,5,1),则BC边上的中线长为()(A)2 (B)3 (C)4 (D)55.有以下命题:①如果向量b a ,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的关系是不共线;②,,,O A B C 为空间四点,且向量,,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点,,,O A B C 一定共面;③已知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向量,,-+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6.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为11C A 与11D B 的交点。

若=,=,=1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 )(A ) ++-2121 (B )++2121 (C )c b a +--2121 (D )c b a +-21217. 已知△ABC 的周长为20,且顶点B (0,-4),C (0,4),则顶点A 的轨迹方程是 ( )(A )1203622=+y x(x ≠0) (B )1362022=+y x (x ≠0)(C )120622=+y x (x ≠0) (D )162022=+y x (x ≠0)8. 过抛物线 y 2= 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A )12(B )2(C )13(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满分16分)13.已知A (1,-2,11)、B (4,2,3)、C (x ,y ,15)三点共线,则x y =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解析与测评 学考练 数学A版 选修2-1 1.1.1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解析与测评 学考练 数学A版 选修2-1 1.1.1

答案:②③⑤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典型例题领悟 -15-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b,c,d∈R,若a≠c或b≠d,则a+b≠c+d; (2)若m>1,则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4)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分析:根据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1)假命题.反例:1≠4或5≠2,而1+5=4+2. (2)真命题.因为m>1⇒Δ=4-4m<0⇒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3)假命题.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假命题.反例:有可能互相垂直,如墙角. 反思要判断一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一般要有严格的证明;而要 判断一个命题是不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典型例题领悟 -14-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变式训练1】 下列语句: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吗?
②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若x,y都是无理数,则x+y也是无理数;
④请把门关上;
⑤若直线l不在平面α内,则直线l与平面α平行.
其中为命题的是
核心要点解析
典型例题领悟 -5-
1.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 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3.在数学中,“若p,则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 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导引

【红对勾】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1单元综合测试一

【红对勾】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1单元综合测试一

【红对勾】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 1单元综合测试一【红对勾】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单元综合测试一篇一:2021版【名师一号】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全册综合测试题(含详解)本资料源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本册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未知p:2x-3<1,q:x2-3x<0,则p就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份也不必要条件/p.∴p2a.0)c.(0,1).答案c3.已知命题p:3是奇数,q:3不是质数.由它们构成的“p∨q”“p∧q”“p”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有()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命题p为真,q为假,∴“p∨q”为真,“p∧q”、“p”为假,故高文瑞b.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答案bx2y24.4k=1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a.(-∞,0)b.(-3,0)c.(-12,0)d.(-60,-12)x2y2解析由4k1则表示双曲线言,k<0,且a2=4,b2=-k,∴24-kc2e=a=4,4-k∵1<e<2,∴1<4<4.∴4<4-k<16,∴-12<k<0.答案c5.以下结论恰当的个数就是(“?x∈r,x2+1>0p:?x∈r,x2+2x+1≤0,则p:?x∈r,x2+2xa.0b.c.2解析p:?x∈r,x2+2x+1>0.∴①不恰当,②恰当,③不恰当.答案b6.设立α,β,γ就是互不重合的平面,m,n就是互不重合的直线,得出以下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m⊥α,m∥β,则α⊥β;④若m∥α,n⊥α,则m⊥n.其中真命题的个数就是()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a.1b.2c.3d.4解析①恰当,②不恰当,③恰当,④恰当.答案c7.未知a=(m+1,0,2m),b=(6,2n-1,2),若a∥b,则m与n的值分别为()11a.52b.5,211c5,-2d.-5,-2解析∵a∥b,∴a=λb,m??∴?0??2∴m答案8y2=2px的准线上,则p的值为()a.2b.3c.4d.422p解析设立双曲线的焦距为2c,由双曲线方程言c2=3+16,则其左焦点为(p316,0).本资料源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p由抛物线方程y2=2px知其准线方程为x=-2,由双曲线的左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言,p2p23+16=4p>0,解得p=4.答案cx2y29.未知双曲线a-b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的距心率e的最大值为()43a.3b.25c.3d.2解析a,又|又|c∴a答案10.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a1,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abc=90°,点ef分别就是棱ab,bb1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1阿芒塔的角是() a.45°c.90°b.60°d.120°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如图所示.1故ef与bc1阿芒塔的角为60°.答案b11.得出以下曲线,其中与直线y=-2x-3存有交点的所有曲线就是()22xx①4x+2y-1=0;②x2+y2=3;③2+y2=12-y2=1.a.①③b.②④篇二: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综合测试题【1】及答案高中新课标数学报读(2-2)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的左边为()a.1答案:cb.1?ac.1?ad.1?a221?an?1?a?(a?1,n?n?)”时,检验当n?1时,等式1?an1?∞)上是增函数,2.已知三次函数f(x)?x3?(4m?1)x2?(15m2?2m?7)x?2在x?(?∞,则3m的值域范围为()a.m?2或m?4b.?4?m??2c.2?m?4d.以上皆不恰当答案:c3.设f(x)?(ax?b)sinx?(cx?d)cosx,若f?(x)?xcosx,则a,b,c,d的值分别为()a.1,1,0,0答案:db.1,0,1,0c.0,1,0,1d.1,0,0,1,,且在点q(2,?1)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x?3,4.已知抛物线y?ax2?bx?c通过点p(11)则抛物线方程为()a.y?3x2?11x?9c.y?3x2?11x?9答案:a5.数列?an?满足用户an?11?2a,0≤a≤,nn?6?2??若a1?,则a2021的值()17?2a?1≤a?1,nn??2b.y?3x2?11x?9d.y??3x2?11x?9a.67b.57c.37d.17答案:c6.未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y?,则x,y的关系是()a.x?y答案:bb.y?xc.x?d.不确定m?2i(m?r)不可能将在()1?2i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答案:a,d?a的运算分别对应下图中的8.定义a?b,b?c,c?d7.复数z?d.第四象限(1),(2),(3),(4),那么,图中(a),(b)可能将就是以下()的运算的结果()a.b?d,a?db.b?d,a?cc.b?c,a?dd.c?d,a?d答案:b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n,如果ab可被5整除,那么a,b至少有1个能被5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a.a,b都能够被5相乘b.a,b都不能被5整除c.a无法被5相乘d.a,b有1个不能被5整除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y?x有极大值,但无极小值b.函数y?x有极小值,但无极大值c.函数y?x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d.函数y?x无极值答案:b11.对于两个复数11?,,有下列四个结论:①1;②?1;③?1;?22?④?3??3?1.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答案:b12.设f(x)在[a,b]上已连续,则f(x)在[a,b]上的平均值就是()a.f(a)?f(b)2b.?f(x)dxabc.1bf(x)dx?a2d.1bf(x)dx?ab?a答案:d二、填空题13.若复数z?log2(x2?3x?3)?ilog2(x?3)为实数,则x的值为答案:414.一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图形(○表示空心圆,●表示实心圆)○●○○●○○○●○○○○●若将此若干个圆依此规律继续下去,获得一系列的圆,那么前2021年圆中存有实心圆的个数为.答案:61,2]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9,则a,b的15.函数f(x)?ax3?6ax2?b(a?0)在区间[?1值分别为.答案:2,316.由y2?4x与直线y?2x?4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答案:9三、解答题17.设n?n?且sinx?cosx??1,谋sinnx?cosn,2,3,4时的值,归纳猜测x的值.(先观察n?1sinnx?cosnx的值.)解:当n?1时,sinx?cosx??1;当n?2时,存有sin2x?cos2x?1;当n?3时,有sin3x?cos3x?(sinx?cosx)(sin2x?cos2x?sinxcosx),而sinx?cosx??1,∴1?2sinxcosx?1,sinxcosx?0.∴sin3x?cos3x??1.当n?4时,存有sin4x?cos4x?(sin2x?cos2x)2?2sin2xcos2x?1.由以上可以猜测,当n?n?时,可能有sinnx?cosnx?(?1)n成立.18.设立关于x的方程x2?(tan??i)x?(2?i)?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锐角?和实数根;π(2)证明:对任一??kπ?(k?z),方程无纯虚数根.2解:(1)设实数根为a,则a2?(tan??i)a?(2?i)?0,即为(a2?atan??2)?(a?1)i?0.,?a2?atantan??2?0,?a??1由于a,tan??r,那么tan??1.a?1?1??又0π,2,?a??1?得?π??.??4(2)若韦祖兹虚数根?i(??r),并使(?i)2?(tan??i)(?i)?(2?i)?0,即为(??22)?(?tan??1)i?0,22?0,由?,tan??r,那么??tan??1?0,?由于??22?0无实数求解.π故对任一??kπ?(k?z),方程无纯虚数根.20)是函数f(x)?x3?ax与g(x)?bx2?c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两函数的19.设t?0,点p(t,图象在点p处为相同的切线.(1)用t表示a,b,c;,3)上单调递增,谋t的值域范围.(2)若函数y?f(x)?g(x)在(?10),所以f(t)?0,即t3?at?0.解:(1)因为函数f(x),g(x)的图象都过点(t,因为t?0,所以a??t2.g(t)?0,即bt2?c?0,所以c?ab.0)处为相同的切线,又因为f(x),g(x)在点(t,所以f?(t)?g?(t),而f?(x)?3x2?a,g?(x)?2bx,所以3t2?a?2bt.将a??t2代入上式得b?t.因此c?ab??t3.故a??t2,b?t,c??t3.(2)y?f(x)?g(x)?x3?t2x?tx2?t3,y??3x2?2tx?t2?(3x?t)(x?t).当y??(3x?t)(x?t)?0时,函数y?f(x)?g(x)单调递增.t由y??0,若t?0,则??x?t;3t若t?0,则t?x??.3t??t??,3),t?或(?1,3)??t,??.,3)上单调递减,则(?1由题意,函数y?f(x)?g(x)在(?13??3??所以t≤?9或t≥3.,3)上不是单调递减的.又当?9?t?3时,函数y?f(x)?g(x)在(?19所以t的值域范围为??∞,?∞?.?3,2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分析法证明你的结论.命题:若a?b?c,且a?b?c?0?求解:此命题就是真命题.∵a?b?c?0,a?b?c,∴a?0,c?0.,即证b2?ac?3a2,也就是证(a?c)2?ac?3a2,篇三:【白对搓】2021-2021学年高中数学必修课程二(人教a版):模块综合测试模块综合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四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接,税金的图形一定就是平面图形b.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都平行,则三条直线共面c.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一定确认三个平面d.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的直线一定就是异面直线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三个公理及推论的应用,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与其相交,由公理1可知,这三条直线共面,故b正确.答案:b2.已知直线(a-2)x+ay-1=0与直线2x+3y+5=0平行,则a的值为()a.-64c.-5b.64d.5a-22解析:由题意所述两直线的斜率存有,且-a=-3a=6.答案:b3.圆台侧面的母线短为2a,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一个底面的半径就是另一个底面半径的2倍.谋两底面的面积之和就是()a.3πa2c.5πa2b.4πa2d.6πa2解析:设圆台上底面半径为r,则下底面半径为2r,如图所示,∠aso=30°,r在rt△sa′o′中,=sin30°,sa′∴sa′=2r.2r在rt△sao中,sasin30°,∴sa=4r.∴sa-sa′=aa′,即4r-2r=2a,r=a.∴s=s1+s2=πr2+π(2r)2=5πr2=5πa2.答案:c4.若直线l过点a(3,4),且点b(-3,2)到直线l的距离最远,则直线l的方程为()a.3x-y-5=0c.3x+y+13=0b.3x-y+5=0d.3x+y-13=0解析:当l⊥ab时,符合要求.4-21∵kab=,∴l的斜率为-3,3+33∴直线l的方程为y-4=-3(x-3),即3x+y-13=0.答案:d5.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被圆x2+y2-4y=0所沙尔霍罗德区的弦长为()a.3c.6b.2d.23解析:直线方程为y3x,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2=4,圆心(0,2)到直线y3x的距离d22-1=3.答案:d6.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g1,g2分别是△sab和△sac的重心,则直线g1g2与bc的边线关系就是()a.平行c.异面b.平行d.以上都有可能|3×0-2|?3?+?-1?22=1.故所求弦长l=题图答图解析:连接sg1,sg2并延长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sgsgn.∵gm=gn,∴g1g2∥mn.12∵m,n分别为ab,ac的中点,∴mn∥bc.故g1g2∥bc.答案:b7.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1,s2,s3,则()a.s1<s2<s3c.s2<s1<s3b.s3<s2<s1d.s1<s3<s2s?2?2解析:设棱锥的底面面积为s.由截面的性质,可知s=?1s111s21=4;s1s2=2;?21s?32=s3=s,故s1<s2<s3.s3?134答案:a8.在圆的方程x2+y2+dx+ey+f=0中,若d2=e2>4f,则圆的边线满足用户()a.截两坐标轴所得弦的长度相等b.与两坐标轴都相切c.与两坐标轴相离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解析:在圆的方程中令y=0得x2+dx+f=0.∴圆被x轴沙尔霍罗德区的弦长为|x1-x2|=d-4f.同理得圆被y轴截得的弦长为e-4f=d-4f.故选a.答案:a9.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显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0,0,2),(0,2,0),(0,2,2))且内有一虚线(一直角顶点与另一直角边中点的连线),故正视图是④;俯视图在底面射影是一个斜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0,0,0),(2,2,0),(1,2,0),故俯视图是②.故选d.答案:d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正方形add1a1和正方形abcd的中心,g就是cc1的中点,设gf,c1e与ab阿芒塔的角分别为α,β,则α+β等同于()a.120°b.90°c.75°d.60°解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言α+β=90°.答案:b11.已知点p(x,y)是直线kx+y+4=0(k>0)上一动点,pa,pb。

高中数学选修2-1各章节课时作业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选修2-1各章节课时作业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课时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在数学中,“若p,则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________,q叫做命题的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B.sin 45°=1C.x2+2x-1>0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2;⑤这座山真险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x∈R|x2+1=0}不是空集B.若x2=1,则x=1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D.x2-5x=0的根是自然数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的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①M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③M中有P的元素;④M中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 B.2 C.3 D.4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结论是()A.这个数能被2整除B.这个数能被3整除C.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D.这个数是6的倍数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二、填空题7.下列命题: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④若ac 2>bc 2,则a >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8.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p 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q 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________. ①求证3是无理数; ②x 2+4x +4≥0;③你是高一的学生吗?④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⑤若x ∈R ,则x 2+4x +7>0. 三、解答题1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已知a ,b ,c ,d ∈R ,若a ≠c ,b ≠d ,则a +b ≠c +d ; (2)对任意的x ∈N ,都有x 3>x 2成立;(3)若m >1,则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 (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1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偶数能被2整除.(2)当m >14时,mx 2-x +1=0无实根.12.设有两个命题:p :x 2-2x +2≥m 的解集为R ;q :函数f (x )=-(7-3m )x 是减函数,若这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3.设非空集合S ={x |m ≤x ≤l }满足:当x ∈S 时,有x 2∈S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若m =1,则S ={1};②若m =-12,则14≤l ≤1;③若l =12,则-22≤m ≤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14.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γ,β⊥γ,则α∥β;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 ③若α∥β,l ⊂α,则l ∥β;④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的关键是能否判断真假,只有能判断真假的语句才是命题. 2.真命题是可以经过推理证明正确的命题,假命题只需举一反例说明即可.3.在判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可以先将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改法不一定唯一.课时作业答案解析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知识梳理1.真假 陈述句 真 假 2.条件 结论 作业设计1.B [A 、D 是疑问句,不是命题,C 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2.A [④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⑤中语句为感叹句,不能作为命题.] 3.D [A 中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故是假命题;B 中若x 2=1,则x =±1,故B 是假命题;因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C 是假命题;所以选D.] 4.B [命题②④为真命题.]5.C [命题可改写为:如果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6.D 7.①④解析 ①④是真命题,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以是菱形,③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 8.若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9.②④⑤解析 ①③不是命题,①是祈使句,③是疑问句.而②④⑤是命题,其中④是假命题,如正数12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②⑤是真命题,x 2+4x +4=(x +2)2≥0恒成立,x 2+4x+7=(x +2)2+3>0恒成立.10.解 (1)假命题.反例:1≠4,5≠2,而1+5=4+2. (2)假命题.反例:当x =0时,x 3>x 2不成立.(3)真命题.∵m >1⇒Δ=4-4m <0,∴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 (4)假命题.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1.解 (1)若一个数是偶数,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真命题.(2)若m >14,则mx 2-x +1=0无实数根,真命题.12.解 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m ≤1; 若命题q 为真命题,则7-3m >1,即m <2.所以命题p 和q 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时,有p 真q 假或p 假q 真, 即⎩⎪⎨⎪⎧ m ≤1,m ≥2或⎩⎪⎨⎪⎧m >1,m <2.故m 的取值范围是1<m <2.13.D [①m =1时,l ≥m =1且x 2≥1, ∴l =1,故①正确.②m =-12时,m 2=14,故l ≥14.又l ≤1,∴②正确.③l =12时,m 2≤12且m ≤0,则-22≤m ≤0,∴③正确.]14.B[①由面面垂直知,不正确;②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知,缺少m、n相交于一点这一条件,故不正确;③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知,正确;④由线面相交、及线面、线线平行分析知,正确.综上所述知,③,④正确.]1.1.2四种命题【课时目标】 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2.认识四种命题的结构,会对命题进行转换.1.四种命题的概念:(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2.四种命题的命题结构: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綈p,綈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四种形式就是:原命题:若p成立,则q成立.即“若p,则q”.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若q,则p”.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若綈p,则綈q”.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即“若綈q,则綈p”.一、选择题1.命题“若a>-3,则a>-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 B.2 C.3 D.42.命题“若A∩B=A,则A⊆B”的逆否命题是()A.若A∪B≠A,则A⊇BB.若A∩B≠A,则A⊆BC.若A⊆B,则A∩B≠AD.若A⊇B,则A∩B≠A3.对于命题“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则a n≠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B.它的否命题是真命题C.它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D.它的否命题是假命题4.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其中的真命题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命题“当AB=AC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 B.3 C.2 D.06.命题“若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a2<0”的逆否命题是()A.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B.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C.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D.若log a2<0,二、填空题7.命题“若x>y,则x3>y3-1”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命题“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正整数,可以被3整除”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逆命题是_______;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②若a2+b2=0,则a,b全为0;③命题“若m≤1,则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命题“若A∩B=B,则A⊆B”的逆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10.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11.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1)正数的平方根不等于0;(2)当x=2时,x2+x-6=0;(3)对顶角相等.1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1)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2)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3)弦的垂直平分线平分弦所对的弧.【能力提升】13.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14.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则a2-4b≥0,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1.对条件、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可以先将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后再进行转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进行互换和否定,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1.1.2四种命题知识梳理1.(1)结论和条件(2)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3)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2.若q成立,则p成立若綈p成立,则綈q成立若綈q成立,则綈p成立作业设计1.B[由a>-3⇒a>-6,但由a>-6 a>-3,故真命题为原命题及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故选B.]2.C[先明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对命题进行转换.]3.D 4.C5.C[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6.A[由互为逆否命题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7.若x≤y,则x3≤y3-18.不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其各位数字之和不是3的倍数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各位数字之和不是3的倍数的正整数,不能被3整除9.②③10.解逆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c=d.假命题否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或c≠d,则a+c≠b+d.假命题逆否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或c≠d.真命题.11.解(1)原命题:“若a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不等于0”.逆命题:“若a的平方根不等于0,则a是正数”.否命题:“若a不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等于0”.逆否命题:“若a的平方根等于0,则a不是正数”.(2)原命题:“若x=2,则x2+x-6=0”.逆命题:“若x2+x-6=0,则x=2”.否命题:“若x≠2,则x2+x-6≠0”.逆否命题:“若x2+x-6≠0,则x≠2”.(3)原命题:“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它们相等”.逆命题:“若两个角相等,则它们是对顶角”.否命题:“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它们不相等”.逆否命题:“若两个角不相等,则它们不是对顶角”.12.解(1)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这个数是实数.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实数,则它的平方不是非负数.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非负数,则这个数不是实数.(2)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高.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高.(3)逆命题:若一条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则这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逆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13.B[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为“若綈p,则綈q”,而“是”的否定是“不是”,故选B.]14.解逆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2-4b≥0,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没有非空解集,则a2-4b<0.逆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2-4b<0,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没有非空解集.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课时目标】 1.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关系.2.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1)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真真真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假(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命题“若p 不正确,则q 不正确”的逆命题的等价命题是( ) A .若q 不正确,则p 不正确 B .若q 不正确,则p 正确 C .若p 正确,则q 不正确 D .若p 正确,则q 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B .“a >b ”与“a +c >b +c ”不等价C .“若a 2+b 2=0,则a ,b 全为0”的逆否命题是“若a ,b 全不为0,则a 2+b 2≠0”D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3.与命题“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2整除”等价的命题是( ) A .能被2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6整除 B .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2整除 C .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不一定能被2整除 D .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6整除4.命题:“若a 2+b 2=0 (a ,b ∈R ),则a =b =0”的逆否命题是( ) A .若a ≠b ≠0 (a ,b ∈R ),则a 2+b 2≠0 B .若a =b ≠0 (a ,b ∈R ),则a 2+b 2≠0C .若a ≠0,且b ≠0 (a ,b ∈R ),则a 2+b 2≠0D .若a ≠0,或b ≠0 (a ,b ∈R ),则a 2+b 2≠05.在命题“若抛物线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则{x |ax 2+bx +c <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结论成立的是( ) A .都真 B .都假C .否命题真D .逆否命题真6.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有如下的两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那么( ) A .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 .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 .①②都是真命题 D .二、填空题7.“已知a ∈U (U 为全集),若a ∉∁U A ,则a ∈A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命题.(填“真”“假”) 8.“若x ≠1,则x 2-1≠0”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命题.(填“真”、“假”)9.下列命题:①“若k >0,则方程x 2+2x +k =0有实根”的否命题;②“若1a >1b,则a <b ”的逆命题;③“梯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否命题.其中是假命题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0.已知命题:若m >2,则方程x 2+2x +3m =0无实根,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11.已知奇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增函数,a,b∈R,若f(a)+f(b)≥0,求证:a+b≥0. 12.若a2+b2=c2,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能力提升】1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a≥b>-1,则a1+a≥b1+b;②若正整数m和n满足m≤n,则m(n-m)≤n 2;③设P(x1,y1)是圆O1:x2+y2=9上的任意一点,圆O2以Q(a,b)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a-x1)2+(b-y1)2=1时,圆O1与圆O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14.a、b、c为三个人,命题A:“如果b的年龄不是最大的,那么a的年龄最小”和命题B:“如果c的年龄不是最小的,那么a的年龄最大”都是真命题,则a、b、c的年龄的大小顺序是否能确定?请说明理由.1.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假,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即0个、2个或4个.2.当一个命题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且不易判断其真假时,可以通过判断与之等价的逆否命题的真假来达到判断该命题真假的目的.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知识梳理1.若q,则p若綈p,则綈q若綈q,则綈p2.(2)①相同②没有关系作业设计1.D[原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只需写出原命题的否命题即可.] 2.D 3.D4.D[a=b=0的否定为a,b至少有一个不为0.]5.D[原命题是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6.D7.已知a∈U(U为全集),若a∈A,则a∉∁U A真解析“已知a∈U(U为全集)”是大前提,条件是“a∉∁U A”,结论是“a∈A”,所以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已知a∈U(U为全集),若a∈A,则a∉∁U A”.它为真命题.8.假9.①②10.解逆命题:若方程x2+2x+3m=0无实根,则m>2,假命题.否命题:若m≤2,则方程x2+2x+3m=0有实根,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3m=0有实根,则m≤2,真命题.11.证明假设a+b<0,即a<-b,∵f(x)在R上是增函数,∴f(a)<f(-b).又f(x)为奇函数,∴f(-b)=-f(b),∴f(a)<-f(b),即f(a)+f(b)<0.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原命题为真.∴a+b≥0.12.证明若a,b,c都是奇数,则a2,b2,c2都是奇数.得a2+b2为偶数,而c2为奇数,即a2+b2≠c2,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原命题也为真命题.所以a,b,c不可能都是奇数.13.B[①用“分部分式”判断,具体:a1+a≥b1+b⇔1-11+a≥1-11+b⇔11+a≤11+b,又a≥b>-1⇔a+1≥b+1>0知本命题为真命题.②用基本不等式:2xy≤x2+y2 (x>0,y>0),取x=m,y=n-m,知本命题为真.③圆O1上存在两个点A、B满足弦AB=1,所以P、O2可能都在圆O1上,当O2在圆O1上时,圆O1与圆O2相交.故本命题为假命题.]14.解能确定.理由如下:显然命题A和B的原命题的结论是矛盾的,因此应该从它的逆否命题来考虑.①由命题A为真可知,当b不是最大时,则a是最小的,即若c最大,则a最小,所以c>b>a;而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即“a不是最小,则b是最大”为真,所以b>a>c.总之由命题A为真可知:c>b>a或b>a>c.②同理由命题B为真可知a>c>b或b>a>c.从而可知,b>a>c.所以三个人年龄的大小顺序为b最大,a次之,c最小.§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时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会判断(证明)某些命题的条件关系.1.如果已知“若p,则q”为真,即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__________,q是p的__________.2.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________.这时p是q的____________条件,简称________条件,实际上p与q互为________条件.如果p⇒q且q⇒p,则p是q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一、选择题1.“x>0”是“x≠0”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p:x<-1或x>1;q:x<-2或x>1,则綈p是綈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设集合M={x|0<x≤3},N={x|0<x≤2},那么“a∈M”是“a∈N”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k=1”是“直线x-y+k=0与圆x2+y2=1相交”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l⊥α”是“l⊥m且l⊥n”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a<0”是“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二、填空题7.用符号“⇒”或“ ”填空.(1)a>b________ac2>bc2;(2)ab≠0________a≠0.8.不等式(a+x)(1+x)<0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2<x<-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9.函数y=ax2+bx+c (a>0)在[1,+∞)上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0.下列命题中,判断条件p是条件q的什么条件:(1)p:|x|=|y|,q:x=y.(2)p:△ABC是直角三角形,q:△ABC是等腰三角形;(3)p: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四边形是矩形.11.设x ,y ∈R ,求证|x +y |=|x |+|y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 ≥0.12.已知P ={x |a -4<x <a +4},Q ={x |x 2-4x +3<0},若x ∈P 是x ∈Q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 13.记实数x 1,x 2,…,x n 中的最大数为max{x 1,x 2,…,x n },最小数为min {}x 1,x 2,…,x n .已知△ABC 的三边边长为a ,b ,c (a ≤b ≤c ),定义它的倾斜度为l =max ⎩⎨⎧⎭⎬⎫a b ,b c ,c a ·min ⎩⎨⎧⎭⎬⎫a b ,b c ,c a ,则“l =1”是“△ABC 为等边三角形”的( ) A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1)2+c ,探究{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1.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常用的方法是验证由p能否推出q,由q能否推出p,对于否定性命题,注意利用等价命题来判断.2.证明充要条件时,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即证明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成立,但要分清必要性、充分性是证明怎样的一个式子成立.“A的充要条件为B”的命题的证明:A⇒B证明了必要性;B⇒A证明了充分性.“A是B的充要条件”的命题的证明:A⇒B证明了充分性;B⇒A证明了必要性.§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梳理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2.p⇔q充分必要充要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作业设计1.A[对于“x>0”⇒“x≠0”,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x>0”是“x≠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A[∵q⇒p,∴綈p⇒綈q,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B [因为N M.所以“a∈M”是“a∈N”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4.A[把k=1代入x-y+k=0,推得“直线x-y+k=0与圆x2+y2=1相交”;但“直线x-y+k=0与圆x2+y2=1相交”不一定推得“k=1”.故“k=1”是“直线x-y+k=0与圆x2+y2=1相交”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5.A [l ⊥α⇒l ⊥m 且l ⊥n ,而m ,n 是平面α内两条直线,并不一定相交,所以l ⊥m 且l ⊥n 不能得到l ⊥α.]6.B [当a <0时,由韦达定理知x 1x 2=1a<0,故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符合题意;当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时,a 可以为0,因为当a =0时,该方程仅有一根为-12,所以a 不一定小于0.由上述推理可知,“a <0”是“方程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7.(1) ⇒ (2)⇒ 8.a >2解析 不等式变形为(x +1)(x +a )<0,因当-2<x <-1时不等式成立,所以不等式的解为-a <x <-1.由题意有(-2,-1) (-a ,-1),∴-2>-a ,即a >2.9.b ≥-2a解析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当-b2a≤1,即b ≥-2a 时,函数y =ax 2+bx +c 在[1,+∞)上单调递增.10.解 (1)∵|x |=|y |⇒x =y , 但x =y ⇒|x |=|y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 △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3)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1.证明 ①充分性:如果xy ≥0,则有xy =0和xy >0两种情况,当xy =0时,不妨设x =0,则|x +y |=|y |,|x |+|y |=|y |,∴等式成立. 当xy >0时,即x >0,y >0,或x <0,y <0,又当x >0,y >0时,|x +y |=x +y ,|x |+|y |=x +y , ∴等式成立.当x <0,y <0时,|x +y |=-(x +y ),|x |+|y |=-x -y ,∴等式成立. 总之,当xy ≥0时,|x +y |=|x |+|y |成立. ②必要性:若|x +y |=|x |+|y |且x ,y ∈R , 则|x +y |2=(|x |+|y |)2,即x 2+2xy +y 2=x 2+y 2+2|x ||y |, ∴|xy |=xy ,∴xy ≥0.综上可知,xy ≥0是等式|x +y |=|x |+|y |成立的充要条件. 12.解 由题意知,Q ={x |1<x <3},Q ⇒P , ∴⎩⎪⎨⎪⎧a -4≤1a +4≥3,解得-1≤a ≤5.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5].13.A [当△ABC 是等边三角形时,a =b =c ,∴l =max ⎩⎨⎧⎭⎬⎫a b ,b c ,c a ·min ⎩⎨⎧⎭⎬⎫a b ,b c ,c a =1×1=1.∴“l =1”是“△ABC 为等边三角形”的必要条件.∵a ≤b ≤c ,∴max ⎩⎨⎧⎭⎬⎫a b ,b c ,c a =ca .又∵l =1,∴min ⎩⎨⎧⎭⎬⎫a b ,b c ,c a =ac,即ab=ac或bc=ac,得b=c或b=a,可知△ABC为等腰三角形,而不能推出△ABC为等边三角形.∴“l=1”不是“△ABC为等边三角形”的充分条件.]14.解当{a n}是等差数列时,∵S n=(n+1)2+c,∴当n≥2时,S n-1=n2+c,∴a n=S n-S n-1=2n+1,∴a n+1-a n=2为常数.又a1=S1=4+c,∴a2-a1=5-(4+c)=1-c,∵{a n}是等差数列,∴a2-a1=2,∴1-c=2.∴c=-1,反之,当c=-1时,S n=n2+2n,可得a n=2n+1 (n≥1)为等差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1.§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时目标】 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会用逻辑联结词联结两个命题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1.用逻辑联结词构成新命题(1)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2)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3)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p q p∨q p∧q綈p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真假真假假假假真一、选择题1.已知p:2+2=5;q:3>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q”为真,“綈q”为假B.“p∧q”为假,“綈p”为真C.“p∧q”为假,“綈p”为假D.“p∨q”为真,“綈p”为真2.已知p:∅{0},q:{2}∈{1,2,3}.由它们构成的新命题“綈p”,“綈q”,“p∧q”,“p∨q”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命题:①2010年2月14日既是春节,又是情人节;②10的倍数一定是5的倍数;③梯形不是矩形.其中使用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有()A.0个B.1个C.2个D.3个4.设p、q是两个命题,则新命题“綈(p∨q)为假,p∧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 A.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B.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C.p、q中有且只有一个为假D.p为真,q为假5.命题p:在△ABC中,∠C>∠B是sin C>sin 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q:a>b是ac2>bc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p假q真B.p真q假C.p∨q为假D.p∧q为真6.下列命题中既是p∧q形式的命题,又是真命题的是()A.10或15是5的倍数B.方程x2-3x-4=0的两根是-4和1C.方程x2+1=0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题号123456答案二、填空题7.“2≤3”中的逻辑联结词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命题.(填“真”,“假”) 8.若“x∈[2,5]或x∈{x|x<1或x>4}”是假命题,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9.已知a、b∈R,设p:|a|+|b|>|a+b|,q:函数y=x2-x+1在(0,+∞)上是增函数,那么命题:p∨q、p∧q、綈p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三、解答题10.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4+3=7,q:5<4;(2)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3)p:1∈{1,2};q:∅{1,2};(4)p:∅={0},q:∅⊆∅.11.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綈p”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真假.(1)p:1是质数;q:1是方程x2+2x-3=0的根;(2)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3)p:0∈∅;q:{x|x2-3x-5<0}⊆R;(4)p:5≤5;q:27不是质数.12.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3.命题p:若a,b∈R,则|a|+|b|>1是|a+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 =|x-1|-2 的定义域是(-∞,-1]∪[3,+∞),则()A.“p或q”为假B.“p且q”为真C.p真q假D.p假q真14.设有两个命题.命题p:不等式x2-(a+1)x+1≤0的解集是∅;命题q:函数f(x)=(a+1)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如果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1.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且”“或”“非”.设命题p:x∈A.命题q:x∈B.则p∧q⇔x∈A且x∈B⇔x∈A∩B;p∨q⇔x∈A或x∈B ⇔x∈A∪B;綈p⇔x∉A⇔x∈∁U A.2.对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当p、q都为真,p∧q才为真;当p、q有一个为真,p∨q即为真;綈p与p的真假性相反且一定有一个为真.3.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否定“或”“且”联结词的否定形式:“p或q”的否定形式“綈p且綈q”,“p且q”的否定形式是“綈p或綈q”,它类似于集合中的“∁U(A∪B)=(∁U A)∩(∁U B),∁U(A∩B)=(∁U A)∪(∁U B)”.§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知识梳理1.(1)p∧q“p且q”(2)p∨q“p或q”(3)綈p“非p”“p的否定”作业设计1.C[p假q真,根据真值表判断“p∧q”为假,“綈p”为真.]2.B[∵p真,q假,∴綈q真,p∨q真.]3.C[①③命题使用逻辑联结词,其中,①使用“且”,③使用“非”.]4.C [因为命题“綈(p ∨q )”为假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一真一假或都是真命题.又因为p ∧q 为假,所以p 、q 一真一假或都是假命题,所以p 、q 中有且只有一个为假.]5.C [命题p 、q 均为假命题,∴p ∨q 为假.]6.D [A 中的命题是p ∨q 型命题,B 中的命题是假命题,C 中的命题是綈p 的形式,D 中的命题为p ∧q 型,且为真命题.] 7.或 真 8.[1,2)解析 x ∈[2,5]或x ∈(-∞,1)∪(4,+∞),即x ∈(-∞,1)∪[2,+∞),由于命题是假命题, 所以1≤x <2,即x ∈[1,2). 9.綈p解析 对于p ,当a >0,b >0时,|a |+|b |=|a +b |,故p 假,綈p 为真;对于q ,抛物线y =x 2-x +1的对称轴为x =12,故q 假,所以p ∨q 假,p ∧q 假.这里綈p 应理解成|a |+|b |>|a +b |不恒成立,而不是|a |+|b |≤|a +b |.10.解 (1)因为p 真q 假,所以“p ∨q ”为真,“p ∧q ”为假,“綈p ”为假. (2)因为p 假q 假,所以“p ∨q ”为假,“p ∧q ”为假,“綈p ”为真. (3)因为p 真q 真,所以“p ∨q ”为真,“p ∧q ”为真,“綈p ”为假. (4)因为p 假q 真,所以“p ∨q ”为真,“p ∧q ”为假,“綈p ”为真. 11.解 (1)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p 或q :1是质数或是方程x 2+2x -3=0的根.真命题. p 且q :1既是质数又是方程x 2+2x -3=0的根.假命题. 綈p :1不是质数.真命题. (2)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p 或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垂直.假命题. p 且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假命题. 綈p :有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真命题. (3)∵0∉∅,∴p 为假命题,又∵x 2-3x -5<0,∴3-292<x <3+292,∴{x |x 2-3x -5<0}=⎩⎨⎧⎭⎬⎫x |3-292<x <3+292⊆R 成立. ∴q 为真命题.∴p 或q :0∈∅或{x |x 2-3x -5<0}⊆R ,真命题, p 且q :0∈∅且{x |x 2-3x -5<0}⊆R ,假命题, 綈p :0∉∅,真命题.(4)显然p :5≤5为真命题,q :27不是质数为真命题, ∴p 或q :5≤5或27不是质数,真命题, p 且q :5≤5且27不是质数,真命题,綈p :5>5,假命题.12.解 若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则⎩⎪⎨⎪⎧Δ=m 2-4>0,-m <0,解得m >2,即p :m >2. 若方程4x 2+4(m -2)x +1=0无实根, 则Δ=16(m -2)2-16=16(m 2-4m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三、选修2-1第一章综合复习1
一、选择题:.
1.如果输入n =2,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一个容量为1 00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 ). A .400
B .40
C .4
D .600
3.从1,2,3,4这4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 A .
6
1 B .
4
1
C .3
1
D .
2
1 4.通过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本的结果就是总体的结果
B .样本容量越大,可能估计就越精确
C .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平均状态
D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稳定 5.把11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 011(2)
B .11 011(2)
C .10 110(2)
D .0 110(2)
6.已知x 可以在区间[-t ,4t](t >0)上任意取值,则x ∈[-21
t ,t]的概率是( ).
A .
6
1
B .103
C .3
1
D .
2
1 7.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 输入的只可能是( ). A .4
B .2
C .±2或者-4
D .2或者-4
8.右图是根据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画出的茎叶图.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分别是( ).
A .31,26
B .36,23
C .36,26
D .31,23 9.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 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0.△ABC 中,sinA =sinB 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与命题“若a ∈M ,则b ∉M”等价的命题是( )
A .若a ∉M ,则b ∉M
B .若b ∉M ,则a ∈M
C .若a ∉M ,则b ∈M
D .若b ∈M ,则a ∉M 12.对于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a =b”是“ac =bc”的充要条件;②“a +5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③“a>b”是“a 2>b 2”的充分条件; ④“a<5”是“a<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3.若命题“∃x ∈R ,使得x 2+(a -1)x +1<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4.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坐标,求点P 落在圆x 2+y 2=16外部的概率是 .
15.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
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
8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1 500,2 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 人. 16.下列命题中_________为真命题.
①“A ∩B=A ”成立的必要条件是“A B ”;②“若x 2+y 2=0,则x ,y 全为0”的否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逆命题;④“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的逆否命题 三、解答题
17.按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操作:
(1)写出输出的数所组成的数集.若将输出的数按照输出的顺序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则得到数列{a n },请写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如何变更A 框内的赋值语句,使得根据这个程序框图所输出的数恰好是数列{2n}的前7项?
(3)如何变更B 框内的赋值语句,使得根据这个程序框图所输出的数恰好是数列{3n -2}的前7项?
18.(本小题满分8分)
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箭比赛,为此需要对他们的射箭水平进行测试.现这
两名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各射箭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1)
计算甲、乙两人射箭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较两个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名学生参加射箭比赛.
19.“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将此命题写成“若p 则q”的形式,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指出其真假.
20.已知命题:p 2
||6x x -≥,:q x ∈Z ,若“p q ∧”与“q ⌝”同时为假命题,求x 的值.
21.已知P ={x|a -4<x<a +4},Q ={x|x 2-4x +3<0},且x ∈P 是x ∈Q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2.在甲、乙两个盒子中分别装有标号为1,2,3,4的四个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子中各
取出1个球,每个球被取出的可能性相等.
(1)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为相同数字的概率; (2)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之积能被3整除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B
7.B
8.C
9.C
10.D 11.A
12.A
13.B
14.C
解析:
7.解:如x ≥0,则x 2=4,得x =2;
如x <0,则由y =x ,不能输出正值,所以无解.故选B . 14.解:点P(m ,n)的坐标的所有可能有6×6=36种, 而点P 在圆x 2+y 2=16内部只有8种,即
⎩⎨⎧ ⎩⎨⎧ ⎩⎨⎧ ⎩⎨⎧ ⎩⎨⎧ ⎩⎨⎧ ⎩⎨⎧ ⎩⎨⎧ 故点P 在圆x 2
+y 2
=16内部概率为92,而点P 落在该圆外部的概率为9
7

二、填空题:
15. 785,567,199,810.
16. 0.6.
17. 16 .
18.n ≤19?(或n <20?);S =S -n .
三、解答题:
19.解:(1)计算得甲x =8,乙x =8;s 甲≈1.41,s 乙≈1.10.
(2)由(1)可知,甲、乙两名学生射箭命中环数的平均数相等,但s 乙<s 甲,这表明乙的成绩比甲更稳定一些. 故选择乙参赛更合适.
20.解:(1)输出的数依次为1,3,5,7,9,11,13;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n ∈N*且n ≤7.
(2)将A 框内的语句改为“a =2”即可. (3)将B 框内的语句改为“a =a +3”即可.
21.解:设从甲、乙两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其数字分别为x ,y. 用(x ,y)表示抽取结果,则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6种,即
(1,1),(1,2),(1,3),(1,4),(2,1),(2,2),(2,3),(2,4), (3,1),(3,2),(3,3),(3,4),(4,1),(4,2),(4,3),(4,4). (1)设“取出的两个球上的标号相同”为事件A , 则A ={(1,1),(2,2),(3,3),(4,4)}. 事件A 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故所求概率P(A)=
164=4
1. (2)设“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的数字之积能被3整除”为事件B , 则B ={(1,3),(3,1),(2,3),(3,2),(3,3),(3,4),(4,3)} 事件B 由7个基本事件组成,故所求概率P(A)=
16
7.
m =1 n =3 m =1 n =1 m =1 n =2 m =2 n =1 m =2 n =2 m =2 n =3 m =3 n =1 m =3 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