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7.《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
《论语》详解

《论语》详解如下:
《论语》是儒学经典著作之一,时贤析注《论语》,误读歧解之处甚多。
山西大学文学院白平先生憾于真义湮没,疾于歧解纷扬,故撰《详解》一书,列“注译”以通其文句,详“讲解”以析其奥义,冀能还原孔学之本来面目。
在《论语》中,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这表明了仁爱之心对于外在形式的重要性。
没有仁德,外在形式就失去意义。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而小人则对利益通晓(看重)。
在孔子的思想中,“死”也可以作为一种动用法,可以译作“为……而死”。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总之,《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通过阅读《论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
被人曲解的孔子十大名言

被人曲解的孔子十大名言「今天是孔子诞辰2566周年的纪念日。
关于孔子,他曾经被长期地供于神坛,也曾经被当作是反面教材。
在人们可以正视他的今天,他也终于以一个智者、令人尊敬的长者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管你承不承认,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体系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早已深入骨髓、根深蒂固,可以修正但不容抹杀。
今日,我们便一起回顾下,那些年被曲解的孔夫子。
一、言必信,行必果现常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可这个典故最早的意思却不怎么样。
《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则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当然比起被孔子鄙薄为“斗宵之人”(器量浅薄的废物)的“今之从政者”,那还是强很多的。
二、三思而后行我们常常用这句话劝别人或自己凡事要仔细斟酌。
其实孔子恰好是不赞成这样做的。
《论语·公冶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
就是说,考虑两次就行了,不必太谨慎。
三、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乍听确实符合仁者爱人的思想,但事实上呢?原文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应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
而不是姑息养奸,纵容犯罪。
四、愚不可及现多为愚蠢之意,但原意却是装傻充愣的意思。
语出《论语·公冶长第五》:“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在政治开明时则发挥才智,君主昏庸时则装傻充愣等待时机。
孔子是称赞宁武子处世有方,这种“愚智”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五、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让孔子背上了歧视女性的骂名,事实上,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卫国国君邀请孔子去卫国,而孔子发现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的目的却是以此抬高身望,公开炫耀,便愤而离去。
论语全文 详解

论语全文详解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是一部分《论语》的全文和详解: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到新的知识后,能够经常去复习和运用,这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这表明孔子认为学习并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聪明的。
这表明孔子认为我们应该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学习和提高。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领悟,这是可以作为老师的水准了。
这表明孔子认为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收获。
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自己的行为: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了呢?传授给他人的知识是否去实践了呢?这表明孔子认为我们应该自我反省,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
以上只是一部分《论语》的内容和解释,这部经典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智慧和见解,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
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 论语注释翻译以及解析

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论语注释翻译以及解析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注释】①焉:是兼词“于之、于此”的意思,这可理解为“在其中”。
②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③其:代“他们”。
④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⑤从:追随、跟从。
【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解读】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
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
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
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
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
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
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解读】此章说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礼法制度。
摆正人与人之间名分关系,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很重要的。
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西周时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已经遭到了破坏,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事发生。
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对此感受亦深,所以他十分赞赏孔子的“正名”主张,但他终究没有任用孔子,不立太子,导致继嗣不定,引发了陈氏弑君之祸。
3.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圣人之言——《论语》里人注释翻译

圣人之言——《论语》里人注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论语》与《易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目录《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论语》——八佾《论语》——里仁《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述而《论语》——泰伯《论语》——子罕《论语》——乡党《论语》——先进《论语》——颜渊《论语》——子路《论语》——宪问《论语》——卫灵公《论语》——季氏《论语》——阳货《论语》——微子《论语》——子张《论语》——尧曰《论语》——里仁【本篇引语】《里仁》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注释】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
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音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注释】①约:穷困、困窘。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
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创作背景《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钱穆: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李泽厚: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打算,这很难得。
详解:上面以及通常的断句都是“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按这种断句解释的逻辑,难道“百年学,不至於榖,更不易得也”?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何谓“至”,就是尽善尽美,“不至”,就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
上章中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
这种学问,不单单是书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实践中对照、校对。
因此,三年学而达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算不算一事无成呢?孔子不认为这样,只要能“於谷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谓“於榖不易”?“榖”,由于现在用简体字,都写成“谷”,就和山谷的“谷”给混在一起了。
而通常把这里的“榖”解释成粮食的总称,进而引申为俸榖。
其实,这里的“榖”应该解释为“生、活着”的意思。
《诗经》里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就是这个意思。
“於榖不易”,就是只要活着就不改变,一生不变,“易”是改变的意思。
“学”,有一个退转的问题。
“三年”,只是一个约数,不是实指三年,三五年、或七八年,甚至三、四十年,很多人的“学”就全变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达到不退转的地步,为五斗米折腰去了、为名色折腾去了、为新嘲玩意忽悠去了,他的学,并没有一个不退转的根基,风向一变、环境一变,全变了。
学,虽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在根本上透脱了,在根本上通达了,才有可能不退转,才可能“於榖不易”,这种状态,是“学”的一个重要的位次,是学有所成了,所以是“得也”。
而没达到这种对“圣人之道”之“学”不退转、“於榖不易”的状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孔子说:多年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能对“圣人之道”的“学”达到一生不退转的位次,这才算是“学”有所得啊。
缠中说禅2007-01-17 15:18:53前面已经说过如果出现次次级别的背弛就要走三角形,今天5分钟的背弛如此明显还看不出,那就要去好好补课了。
还有人寿在5分钟上也是典型的背弛。
大盘今天的震荡是5分钟的背弛引发的,一个绝好的短差机会,如果没把握好的,继续好好学习。
这么典型的走势必须要把握好。
没搞清楚的,就把上海和人寿的5分钟图弄出来好好研究。
其实,就算你看不懂大盘,看本ID阻击的股票今早开始就走得特难看,就知道今天要震荡了。
当然,本ID的快乐都是建筑在庄家的痛苦之上,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傻庄们。
缠中说禅2007-01-17 15:22:15[匿名] 无言2007-01-17 15:18:23缠姐.这次调整是会以时间换空间,还是以空间换时间?===就算真的突破,也需要这样的震荡洗盘,而且深圳昨天有缺口,这也是压力。
这种震荡是绝好的短线机会,具体分析看上面。
缠中说禅2007-01-17 15:25:18[匿名] 学习2007-01-17 15:19:29LZ,今天大盘在30分钟里算背弛吗?===没必须管30分钟,因为突破是日线的次级别走势,也就是30分钟,是否结束,要看5分钟是否背弛。
5分钟的背弛太明显了。
昨天本ID还特别说过,两段趋势,中间的MACD回抽0轴后背弛,自己去看看,是不是教科书一样精确。
缠中说禅2007-01-17 15:28:36各位如果对背弛没有什么直观感觉的,好好看看今天的上海大盘以及人寿的5分钟图,标准图形,这里本ID还要对人寿的庄家说声对不起,本ID也弄了他的短差,虽然本ID中线是看好他,但本ID见到背弛就要发狠,没办法,对不起了。
缠中说禅2007-01-17 15:31:43[匿名] 快2007-01-17 15:26:08牛市第一阶段结束的标志,数女能否再综合阐述一下?===还早着,第一阶段怎么会这么快结束?就算是大级别调整,也是第一阶段的中途调整。
第一段走势,走个08年都是正常的。
当然,中途调整几个月也是正常的。
对于高手来说,调整最好,来回的机会更多,更好玩。
调整的钱更好抢。
缠中说禅2007-01-17 15:32:42[匿名] 满目山河2007-01-17 15:29:00没错,一直记着LZ说的“可能走三角形”,故而保持较低的仓位。
但是,确实对“背驰”把握不好(几只股票卖得均比较早),还请LZ再详细说说。
===把今天这两个图好好看,印在脑子里。
缠中说禅2007-01-17 15:35:10[匿名] 无言2007-01-17 15:18:23缠姐.这次调整是会以时间换空间,还是以空间换时间?===已经调整很多天了,目前可探讨的是调整是否延续的问题。
这个在本周,最迟下周一就有答案。
但即使调整,个股行情不断,只要没启动的低价股,都有机会。
现在指数的意义不是太大。
缠中说禅2007-01-17 15:37:55[匿名] 小菜2007-01-17 15:27:54老师可以帮我分析一下600075吗?我不是太懂===如果你对ID的理论没搞清楚的,最简单就看均线,中线20天不破就拿着。
然后好好研究本ID的理论。
2007-01-17 15:40:07[匿名] 学习2007-01-17 15:37:34缠中说禅2007-01-17 15:25:18[匿名] 学习2007-01-17 15:19:29LZ,今天大盘在30分钟里算背弛吗?===没必须管30分钟,因为突破是日线的次级别走势,也就是30分钟,是否结束,要看5分钟是否背弛。
5分钟的背弛太明显了。
昨天本ID还特别说过,两段趋势,中间的MACD回抽0轴后背弛,自己去看看,是不是教科书一样精确。
--------------------------两段之间的回抽,大盘是以走势类型完成的,已经看的比较明显了。
是不是中间必须以走势类型进行回抽。
我的理解是如果不是以走势类型回抽就够不成两段趋势。
这样理解对吗?还是直接回抽将MACD回抽至0,就可以比较了?===当然,中间也是一个走势类型,可以明显看出三段来。
你看看那两个图,极为标准,教科书一样。
缠中说禅2007-01-17 15:42:33各位如果还不明白,就看看000002的15分钟图,也是一个标准走势,今天这个调整,完全可以提前避开。
2007-01-17 15:44:07[匿名] 悠悠悠哉2007-01-17 15:38:51大盘日线图macd现在也背驰了是吗?老大说啊==没有。
只是5分钟的,日线要背弛,还需要一个大的回抽0轴的过程。
缠中说禅2007-01-17 15:47:23[匿名] 妄语2007-01-17 15:41:09上海大盘的5分钟图的背弛,好象有点牵强,人寿的5分钟图背弛,就简直没看出来。
===这么标准的图都看不出来,把你对背弛的理解就是完全错误的,至少不是本ID所说的。
注意,是趋势之间的比较,而不是红柱之间的比较。
好好去研究,把以前的错误观念改过来。
否则永远也学不会。
缠中说禅2007-01-17 15:51:20[匿名] 新年好2007-01-17 15:45:21还有啊,缠姐,背驰是回抽0轴产生的,这个回抽是一定跌倒0轴以下才算吗?还是只要接触到就可以了?===上下一点都无所谓。
关键是分明的两个趋势之间的比较。
注意,背弛了并不是说就跌个没完了,只要次级别再出现买点,就又涨回去,现在关心的就是次级别的下一个买点了。
好好看看万科的15分钟,4日那次也背弛过一次,然后下跌,然后在1分钟出现买点,再次上涨,然后到昨天再次15分钟背弛出现卖点,太教科书了。
好好去研究。
缠中说禅2007-01-17 15:52:40[匿名] 新年好2007-01-17 15:50:08缠姐啊,000002除了看出是回抽0轴外,两段走势的macd红柱背驰并不明显啊,是不是只要回抽0轴就会产生背驰?===还不明显?左边趋势对应的面积比右边的大那么明显,肉眼都可以看出来。
缠中说禅2007-01-17 15:54:33不行了,今晚有饭具,刚才已经打电话来请了,本ID先下,有问题放下来,晚上回来回答。
先下,再见。
缠中说禅2007-01-17 21:23:00刚饭局回来,发现这里太多人对背弛还是一团酱,明天本ID就写一个“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大家看文章好好再学习,今天就不对有关背弛的问题再回答了。
大家请多看今天大盘的5分钟图,以及人寿的5分钟图,为明天的学习准备一下。
缠中说禅2007-01-17 21:27:25本ID突然发现,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对背弛有点感觉的,你看这位,本ID可以给他戴一个大红花。
[匿名] 过客2007-01-17 13:06:23[匿名] 赚到了2007-01-17 13:01:29[匿名] 勇敢的心2007-01-17 12:35:49楼主你好:601628现在30分钟背离了.我下午开盘就出对吗?急盼中......-------------哪里有背驰,看来你没学明白-1分钟有[匿名] 过客2007-01-17 13:08:41说错了,是5分钟有,很明显的。
缠中说禅2007-01-17 21:31:13各位注意了为了鼓励大家学习的热情,本ID现在颁发一个大红花给上面叫“过客”的,他在今天13点的留帖,明确说了人寿是5分钟的背弛,证明背弛这东西,还是有人能通过学习在实战中把握的。
大家都要向这过客学习,彻底把技术上的疑点弄清楚。
大家注意了,你的学习会有回报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努力而且彻底把本ID的理论学清楚。
缠中说禅2007-01-17 21:42:49吃饭时喝了不少水井坊,那破酒真难喝,唯一的原因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惜本ID没什么病,想消费一点药都没机会。
各位慢慢聊,趁着酒兴,本ID要和李白他们玩玩,就不陪各位了,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