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4张)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精品课件(共24个文件)6(共10张)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精品课件(共24个文件)6(共10张)

[例2] (2009· 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诗歌的第二联,上句写从溪水中没有浮萍的地方可以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 解以及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 理解时,抓住“撚花”“放花”两个关键动作并 体会其中包含的词中人物的微妙情感。从“手撚 花枝”到“放花无语”,虽是如此自然,如此无 意,如 • 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却全出于内心敏锐深 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爱花之情是何 等深切;当其“放”却花枝时,惜花之情又是何 等无奈。而“放花”之后,继之以“无语”,正 源于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幽微的感动。 •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 (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 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 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 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达技巧 描写手法
学习目标
• 1、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 2、练习,感悟,领会方法; • 3、掌握解答古代诗歌“描写手法”题 目的方法。
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 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和白描等。
当堂训练 题组二 描写手法类
• 4.(2008·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 画 堂 春 • • 秦 观 •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 此恨谁知? • [注] 撚(niǎn):持取,捻弄。 •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 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形象意境类ppt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形象意境类ppt


形象
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 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 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 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 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 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 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 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 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 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这也是一道结合意象分析感情的题目。“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 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 半死枫树,这些形象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显得暗淡朦胧,从而 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 绪。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请简要分析。

考查方向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1.题目类型: “╳╳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解题格式: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3.案例见《立体课堂》P194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1.题目类型: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 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 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2.解题格式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 释诗句)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分析意象意境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分析意象意境 PPT精品课件

分 析 意 境 型
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 词作一赏析。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形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 事、景、物等诸要素。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 形象以及写景诗中所写的那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诗歌的意象。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 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 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 的思维流程进行。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 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 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 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 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 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 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 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 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 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 多人。

高考复习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ppt

高考复习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ppt

鉴赏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 2.提炼所写事物特征的词语,重点是抓住事 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等来概括 事物的特点。 3.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精神,抓住物与志 的“契合点”,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自然特 点去透视作者赋予其的精神属性,即作者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
11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12蝉 ——栖高饮露、品行高洁 13寒蝉——叫声凄切、离思愁绪 14猿啼——哀鸣婉转、凄凉悲愁 15南浦、长亭——离别之所(离情别绪) 16芳草——离别与离恨
17芭蕉——凄凉之音(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18流水——愁丝愁绪(离愁)
练习: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 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 开不合阳春暮。
这两首诗都抓住了梅花的什么特征进行歌咏? 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傲然独立的风姿。 •王“凌寒独自开”歌咏了梅花不怕困难、倔 强不屈的风骨。 •陈“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 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寂寞开放 的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洁的 情怀。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思路:①写的是什么物象? ②最能体现其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它品行的词语是 哪些?③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试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什么形象。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孤独寂寞、傲然不屈、芳香永 存的梅花形象。梅花寂寞无主,黄昏独愁,在风 雨中凋零,被践踏碾为尘土,但是芳香如故。作 者以梅自喻,抒发了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独自为国 事忧愁,遭受谗毁,仍主张抗金,坚贞不屈的思想 感情。

古诗鉴赏之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古诗鉴赏之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亲人形象
思亲诗中常有对亲人形象的描绘,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诗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历史人物和神仙鬼怪形象
历史人物形象
怀古诗中常有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 古》,通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诗 句,塑造了一个英俊潇洒、年轻有为的周瑜形象。
的敬畏。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通过描绘虫鱼来展现春天的生
机和活力。
时令节气类意象欣赏

春在古诗中常作为新生、希望的象征,诗人常通 过描绘春景来表达喜悦、憧憬之情。如“迟日江 山丽,春风花草香”展现了春天的明媚和生机。

秋在古诗中常作为丰收、成熟的象征,同时也常 用来表达萧瑟、悲凉之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以秋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 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 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苏轼
意境悲壮激昂
边塞战争诗派的意境往往悲壮激昂,给读者带来 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感受到诗人们内心的激荡 与豪情。
豪放婉约风格意境对比
豪放风格意境特点
豪放风格的诗歌意境开阔恢宏, 气势磅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 情感奔放而热烈。诗歌中多运用 夸张、想象等手法,营造出一种 豪迈、奔放的艺术效果。
婉约风格意境特点
诗人在诗篇中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 使得诗篇的意境更加深远、广阔。
以实为虚,化虚为实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精品课件(共24个文件)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精品课件(共24个文件)

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 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证2] (2008· 琼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 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优秀课件(共24个文件)9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PPT优秀课件(共24个文件)9

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扬州慢》中的“比拟”(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李煜《虞美人》中
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上片写大江,写江山
3.密切联系课文,引入源头活水 古诗的数量可谓恒河沙数,我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对 其“大面积”鉴赏,因此,精心选择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诗 歌进行重点赏析,应是我们高三古诗鉴赏备考行之有效的手 段和方法。在选择此类诗歌的时候,不应忽视教材中那些经 典性的课文诗歌,它们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对象。
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 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并不鲜
如画,写豪杰,写乱石穿空,旨在为下片写周瑜功业),刘
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不一而足。鉴赏时我们 可把它们作为“样板”诗歌加以细心体会,精心揣摩。
当然,我们还可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工作——把
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钩连”在一起鉴赏,也
可从课文诗歌联系到课外诗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采 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而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 红青杏小》等一些课外篇目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我们 就可以把它们“合并同类项”——这种“钩连”课内联系
二、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型答题模式 1.命题形式 (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解题指津 分析表达手法,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
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古诗词鉴赏意境优质课件

古诗词鉴赏意境优质课件

古诗词鉴赏意境优质课件汇报人:日期:•古诗词基础知识•古诗词鉴赏技巧•古诗词意境分析目录•古诗词情感体验与审美享受•古诗词创作与教学建议•古诗词鉴赏实践与案例分析01古诗词基础知识定义古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古代人们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景象的艺术形式。

特点古诗词具有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形式优美等特点,它通过形象的语言和意象来表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起源古诗词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和民间歌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时期。

发展古诗词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其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古诗词按照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类别。

分类古诗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豪放派、婉约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流派古诗词的分类与流派02古诗词鉴赏技巧是诗人借助具体事物,融合主观情感,以反映和呈现作者思想、情感和意趣的艺术形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意象意象与意境VS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其中描写和抒情是古诗词鉴赏的重点。

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增强诗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了解古诗词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变化和创作风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趣。

文化背景作者生平文化背景与作者生平等03古诗词意境分析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总结词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详细描述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出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特征( 幽深、幽僻等)和场面 大小(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意境鉴赏常用术语
类别 用语 壮阔类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阔大悠远、富丽堂皇 明丽类 瑰丽、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幽静、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 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暗淡、幽暗、 昏暗
• (2005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第二联用 了“片云”“孤月”二个意象,第三联用了“落 日”“秋风”二个意象,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 别赏析二、三两联。
学以致用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此诗选取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 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山秀丽,花草飘香,燕子 筑巢,鸳鸯暖睡的初春美景图,(步骤一)营造 了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 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答案:氛围:幽静、清冷;
心情:孤单、寂寞。
换个问法: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 怎样答?
这两句诗选取了露水、青苔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微风吹落枝头的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的画面, 营造了幽静、清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孤单、寂 寞的情怀。
意境题的设题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古诗词意境鉴赏
学习目标:
1.明确“意境”内涵,体悟诗句意境。 2.学会概括氛围特点,掌握“意境题”答题 方 法。
• 考纲要求: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考点阐释: •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 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 想感情。 • “古诗词意境鉴赏”就是指对形象和 情感的鉴赏。
意?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 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指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 观物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 意象=物象×情思 • 意境=意象+氛围+情感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银白的地面,树上的栖鸦,飘洒的 冷露,芳香的桂花。通过这些景的描写, 营造了一幅安静、凄凉的秋夜景色,表达 了作者对家乡和友人思念的感伤之情。
修改答案?
江 汉
杜甫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 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 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象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 意(作家情思)的组合。意境则是诗人的 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 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 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
• 典题引路:
怎样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怎么看出“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氛 围特点是“幽静、清冷”的呢?
角度一:听声响
常用词语:寂静、清幽、静谧、喧嚣等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幽静空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凄清悲凉
角度二:感冷暖
常用词语:萧条、冷落、繁华、热闹、萧瑟、 凄冷、 冷清、凄凉、恬静优美、怡人、封闭 压抑、生机勃勃等。
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 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 一声。”
清幽静谧
角度三: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 呈现的效果。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 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新明丽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荒凉单调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
景交融的意境。
• 方法小结
• 意境题答题三步走: 1.绘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几个双音 节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荒寒类 肃杀、萧条冷落
悲凉类 慷慨悲壮、悲壮苍凉、凄凉、孤寂冷清

和谐静谧 幽清明净
连 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概 括 “ 意 境 ” 特 点 的 角 度
声响
冷暖 色彩
注意从整体 考虑;注意 所选的意象 及其表现出 来的综合特 征。
空间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bì tí)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 参考答案:诗歌选取沙漠、飞雁、晨日、铁衣等意 象,描绘了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日出东南、铁衣 生寒的画面,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戍边 将士战罢归来时慷慨悲壮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