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中药辨证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分析

1 4 -l 5 . 9 1 2 1
【 参考文献】
[】 培 增 . 萄 膜 炎 的 研 究 进 展 【 . 华 眼 科 杂 志 ,0 5 4 1杨 葡 J 中 ] 2 0 , 1(1 : 2)
[】 培增 , 2杨 张震 , 王红 , . 萄膜 炎 的临床 类 型及 病 因探 讨 [. 等 葡 J 中华 眼底 病 ]
玻璃 体 、 眼底等 3项 以上指标 减轻 ; 有效 : 视力提高 2 以上 , 行
角膜后 K 前房房水 、 P、 玻璃体 、 眼底 等 2 以上指标减轻 ; 项 无效 : 与治疗 前 比视力无变化或 提高少于 2 , 行 角膜后 K 前房房水 、 P、
玻璃体 、 眼底 等无变化或加重或改 善少 于 2 。总有效率 = 治 项 ( 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 0 , 0 %。
准 。治愈 : 视力恢 复 1 、 . 角膜 后 K 一)房水 清 、 0 P( 、 玻璃 体无浑
10中 蕾 村 HN E IIE N H R A Y 一 药 荸C I M D N DP A M C 0 A C A
・
中医中药 ・
2 年5 0I 2 月第 2 卷第 9 期
药 具有 改善脂 质代 谢 , 制外 源性脂 质 吸收 的功效 , 抑 三七具 有加 强活血 的功效 , 甘草调 和诸 药 , 方共奏健 脾养肝 , 全 活血 化
注 : 对 照 组 比较 ,尸 < O0 与 . 5
瘀之功 , 可有效 减轻酒精性脂肪肝 的症状 。 综 上所 述 , 者采用 自拟 醒酒 消脂 汤治疗 酒精 性脂 肪肝 , 笔
至 3 0m 分两 次早 晚服至痊愈 。 0 L, 122 电控 离 子 导 入 .. 使 用 仪 器 :西 安华 亚 电子 公 司生 产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葡萄膜炎临床观察张隽左立镇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葡萄膜炎临床观察张隽左立镇发布时间:2023-07-06T05:39:02.7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8期作者:张隽左立镇[导读]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证急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急性葡萄膜炎患者66例79只眼,按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7只眼)局部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及抗生素滴眼液交替滴眼,每日6-8次,双氯芬酸纳滴眼液,每日6次。
治疗组34例(4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视力、眼痛、流泪、畏光、睫状充血、前房闪辉、房水细胞等情况。
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中有效者32例(93.1%),对照组有效者27只眼(84.4%)。
两组疗效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证急性葡萄膜炎,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副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北京大兴 102618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证急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急性葡萄膜炎患者66例79只眼,按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7只眼)局部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及抗生素滴眼液交替滴眼,每日6-8次,双氯芬酸纳滴眼液,每日6次。
治疗组34例(4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视力、眼痛、流泪、畏光、睫状充血、前房闪辉、房水细胞等情况。
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中有效者32例(93.1%),对照组有效者27只眼(84.4%)。
两组疗效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火炽证急性葡萄膜炎,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急性葡萄膜炎;肝胆火炽;龙胆泻肝汤加减急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属眼科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葡萄膜炎PPT课件

44
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降低循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 抑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 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
慢性葡萄膜炎 炎症持续3个月以上
8
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组织学上有肉芽肿改变,羊脂状KP、虹膜结节或
肉芽肿、雪堤样改变、脉络膜肉芽肿 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急性发病、尘状KP、前房内大量炎症细胞、绒毛 样Koeppe结节、视网膜或脉络膜的弥漫性炎症
9
葡萄膜炎的分类
1. 解剖位置
前、中间、后、全葡萄膜炎
药物及给药频度
严重炎症 1%阿托品、2%后马托品眼膏 Bid
地塞米松、强的松龙悬液 15分钟-1小时点眼1次
双氯氛酸钠
q2h
中等度炎症 2%后马托品眼膏 qd
0.1%醋酸氟米松龙 4-6次/天
轻度炎症 2%后马托品眼膏 隔日或隔2-3日一次
0.1%醋酸氟米松龙 1-3次/天
轻微炎症 托吡酰胺
qd or qod
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王红
1
尽管葡萄膜炎是一个小的不起眼的疾病,但在医学上,它包括了所有的眼 内炎症,如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睫状体平坦部炎、后葡萄膜炎、脉 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尽管它还是这样一种小的不起眼 的疾病,可是,它像癌症一样,其本身不但可以摧毁患者的生命,还可 破坏患者的整个家庭生活,这是因为它不但是“掠走”了患者的视力, 还可通过其旷日持久的炎症进展,造成患者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耗竭。
6
后葡萄膜炎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治疗于晋懿;卢弘【摘要】葡萄膜炎是一种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免疫抑制治疗.现有的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激素和激素替代制剂.常用的激素替代制剂包括:抗代谢药、磷酸酶抑制剂、烷化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及一些正在研制的新药.当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应用激素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该考虑应用激素替代制剂.每种免疫抑制剂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所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达到提高治疗葡萄膜炎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可能减轻副作用控制并发症,提高葡萄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4(034)007【总页数】6页(P695-700)【关键词】葡萄膜炎;免疫抑制剂;激素替代制剂;联合治疗【作者】于晋懿;卢弘【作者单位】10002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10002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葡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玻璃体及视神经的炎症总称。
据统计,目前我国葡萄膜炎患者有(300~400)万,其中35%患者视力受到严重损害[1]。
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提出的病因学分类将葡萄膜炎分为:感染性葡萄膜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创伤性和中毒性葡萄膜炎、伪装综合征四大类,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
目前治疗所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激素和激素替代制剂,激素仍然是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但是当需要连续超过1个月使用大剂量激素(>60 mg或每人>1 mg·kg-1)来控制炎症,或者出现副作用需要停用激素时,就要应用激素替代制剂,也就是替代激素疗法[2]。
本文对国内外目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免疫抑制疗法作一综述。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如NF-κB和AP1的活化实现的,给药方式包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2]。
葡萄膜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葡萄膜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一、介绍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指激活的血管组织代谢失调引起眼球后部葡萄膜发生的非感染性炎症。
本文将探讨葡萄膜炎的病因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
二、病因1. 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是导致葡萄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眼部组织,导致眼睛受损。
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生的风险因素。
2. 感染性原因尽管多数情况下,葡萄膜炎不是由感染引起的,但有时也可以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
特别是在已经存在其他感染性眼部问题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感染性葡萄膜炎的风险更高。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患者发生葡萄膜炎起到一定影响。
例如,吸烟、暴露在强烈阳光下或工作在有害化学物质中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葡萄膜炎。
三、治疗方法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且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包括使用非处方抗眼部过敏药物、类固醇或非类固醇消除眼部红肿和不适感。
局部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可以减轻眼睛不适和红肿。
2. 光敏性控制如果葡萄膜炎是由于强光引起的,控制光线暴露是重要且简单的防止复发的方式。
戴上紫外线阻挡剂,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3. 护理眼部良好的眼部护理对于减少葡萄膜炎症状非常重要。
保持眼睛的清洁和湿润,使用温暖的盐水清洗眼球,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以及定期检查眼部健康是关键。
4. 免疫调节剂对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免疫调节剂可能被用来控制免疫系统对眼球组织的攻击。
这些药物可以调整免疫反应,减少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的眼部损伤。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且难以通过其他方法控制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
例如,如果有视网膜剥离或严重视力损伤,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6. 中医治疗中医草药、针灸、艾灸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也被一些患者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这些方法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验证。
葡萄膜炎药物治疗进展

葡萄膜炎药物治疗进展葡萄膜炎的定义葡萄膜炎是一种视网膜和葡萄膜的炎症性疾病。
它是一种症状和治疗都很复杂的眼病,通常会引起视力损失和失明。
该疾病可以影响人们的视野,造成视野模糊,出现光幻觉和眼压降低等视觉症状。
药物治疗葡萄膜炎葡萄膜炎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炎症和减轻症状。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膜炎的炎症和减轻症状。
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或眼部使用等途径给予。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和改善葡萄膜炎的症状。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达谷珠单抗等。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它们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某些关键分子来抑制炎症反应。
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
药物治疗进展随着生物制剂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生物制剂作为一线治疗目前,对于一部分葡萄膜炎患者,生物制剂已成为一线治疗的首选。
与传统的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相比,生物制剂具有更快的疗效和更小的副作用。
应用范围逐渐拓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制剂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比如,在某些原因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中,生物制剂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治疗效果。
新型生物制剂的研发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生物制剂的研发也将持续推进。
这些新型生物制剂将具有更精准的治疗作用和更小的副作用。
结论总之,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水平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葡萄膜炎的治疗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遵循个体化、足量、足疗程等原则,根据患者 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新型诊疗技术介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
OCT技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眼部组织结构图像,有助于葡萄膜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技术
FFA技术可观察视网膜血管病变情况,对于诊断葡萄膜炎的并发症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葡萄膜炎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视 网膜、视网膜血管以及玻璃体的 炎症性疾病,也称为眼内炎症。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 反应、感染因素引发的免疫反应 等。同时,氧化应激、遗传等因 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 下降等症状。眼部检查可发现睫状充 血、房水闪辉、瞳孔缩小等体征。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02
观察视网膜血管病变情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3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评估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
其他辅助检查手段
前房穿刺术
获取房水进行细胞学、生物化学 等检查,辅助诊断葡萄膜炎。
玻璃体切割术
对于严重病例,可通过玻璃体切割 术获取玻璃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处理白内障
对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根据病情选 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应对视网膜脱落
对于高危患者,加强视网膜监测,一 旦发现视网膜脱落迹象,立即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
全身性疾病管理
对于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风湿 性关节炎等,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 葡萄膜炎复发风险。
XX
PART 04
局部用眼药物治疗方案介 绍
前葡萄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前葡萄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前葡萄膜炎是指虹膜和睫状体的炎症,又称虹膜睫状体炎,为临床常见的重要眼病。
其发病率占葡萄膜炎总数的1/2~2/3。
多发于青壮年。
本病病因复杂,可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和继发性。
内源性前葡萄膜炎的主要原因系细菌抗原、免疫复合物和自家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外源性前葡萄膜炎主要是外伤、手术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微生物感染;继发性前葡萄膜炎是继发于眼部邻近组织或全身的其他感染。
患者自觉症状有眼痛(特别是睫状部压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及眼睑痉挛等。
其体征主要有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严重者可伴有结膜充血、水肿。
眼前房房水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裂隙灯检查房水闪光阳性(Tyndall现象),有时可见浮游细胞或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者有前房积脓或出血。
角膜后壁常出现角膜后沉着物(KP),呈灰白色点状或羊脂状,沉着物多位于角膜后壁的下方,呈三角形分布。
虹膜充血水肿,颜色晦暗、纹理不清,有时于虹膜表面或瞳孔缘部可见虹膜小结节。
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
大量的前房渗出,可导致虹膜后粘连,严重时可造成轮状后粘或瞳孔膜闭,并由此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由于虹膜睫状体炎的影响,晶状体前囊常可见炎性渗出物及色素沉着,同时后房及玻璃体腔亦可出现炎性细胞。
本病的治疗应及时以阿托品散瞳,必要时可球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
同时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激素。
病情严重者可结合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本病属中医学“瞳神紧小”或“瞳神干缺”范畴。
其病因多为肝经风热,肝胆实火,风湿夹热,或阴虚火旺所致。
治宜祛风清热,清肝泻火,除湿清热,或滋阴降火等法。
治疗方剂1.新制柴连汤【组成】柴胡10g,川黄连3g,黄芩6g,赤芍10g,蔓荆子10g,山栀6g,龙胆草5g,木通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4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前部葡萄膜炎证属肝经风热者。
症见起病较急,眼痛,视物模糊,羞明流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导读: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
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以下请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
局部治疗对前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常用疗法为:
(1)散瞳:应用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使眼休息和止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瞳孔开大,防止虹膜后粘连,或及时拉开后粘连,保持瞳孔的活动性。
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后马托品、新福林、托品卡胺等。
为充分散瞳、拉开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如1%阿托品、4%可卡因和0.1%肾上腺的混合剂或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和1%普鲁卡因的等量混合剂,每次0.1~0.2ml,注射于靠近虹膜后新粘连部位的角膜缘附近的结膜下。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滴眼与注射用药。
①滴眼剂:主要用于前葡萄膜炎。
常用的有0.5%醋酸可的松液、0.025%地塞米松液、0.1%艾氟龙液、点必舒(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液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②结膜下注射:用于严重的前节炎
症。
如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3~0.5ml(25mg/ml),可每周注射1次,因吸收慢,注射1次可保持2 ~3 周的效果;急性病人也可用地塞米松,每次2.5~5mg,每1~2日注射1次。
③眼球周围注射:用于全葡萄膜炎或后节炎症。
为全身用药的辅助疗法或慢性炎症不能长期服药者,可间断做眼球周围注射,常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5~1.0ml,每周或隔周注射1次;急重病例,则用地塞米松2.5~5mg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
④地塞米松离子透入法:可用于治疗眼前节炎症。
(3)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
常用于不能使用皮质激素的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炎。
常用佳贝眼液、欧可芬眼液等。
(4)热敷:有湿热敷、干热敷、蜡疗,以及超短波透热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毒素和炎症产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有止痛作用。
全身治疗。
常用激素类、非激素消炎类、免疫制剂等药物及相应方法。
(1)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
适应症:局部治疗无效的严重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
注意有无全身用药禁忌症,小儿和老人要慎用。
用药方法:要根据炎症程度和发病急缓以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药量,尽量采用短期应用,但对严重病例要早用,用量要足,以便及时控制炎症,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在2周以上者
不要突然停药,以防反跳,必须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决定最小的维持量,长期用药者必须用中效强的松,不能用常效地塞米松。
一般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可先采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静脉点滴,5~7天以后改为相应剂量的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减至每日20~30mg以下改为隔日给药,然后根据病情减至维持量。
(2)非激素类消炎药:是对某些化学炎症介质如组织胺、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的拮抗剂,可缓解炎症代谢物质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阿斯匹林0.3~0.6g、消炎痛25mg,每日2~3次,布洛芬200mg、保泰松0.1mg,每日3次等。
(3)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细胞和抗体产生。
本剂毒性很大,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必须慎用,仅用于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有失明危险、并能追踪观察者。
使用时应每周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如严重下降当考虑停药。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瘤可宁、硫唑嘌呤、环胞霉素A、秋水仙碱等。
(4)免疫增强剂:是通过非特异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或激活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用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补充治疗;有时用于久用免疫抑制剂者。
常用药有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血浆置换疗法等。
(5)病因治疗:这是最理想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化验、X 线等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疾病性质,进
行更有效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按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
肝胆实热予清热泻火,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蕴积予清热除湿,选三仁汤加减;阴虚火旺予滋阴降火,选知柏地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