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与“解酒酶”
专家解答喝酒的六个为什么

专家解答喝酒的六个为什么Q:人的酒量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重医附二院感染科主任张大志告诉我们,人的酒量大小,其实是受遗传基因决定的。
这是因为,人之所以能解酒,是因为体内有解酒酶,而解酒酶的数量和活性决定人的酒量大小。
解酒酶数量越多,活性越高,分解代谢酒精的速度就越快,而解酒酶的数量,从你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无论你怎么练,解酒酶的数量都不可能增加。
张大志说,人喝一两白酒,肝脏就要忙碌4~6小时,喝三两白酒,肝脏辛苦工作一星期也难以完全将酒精分解排出体外。
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一次过量饮酒,相当于一次轻型急性肝炎。
Q:为什么有的人以前不能喝,慢慢喝多了后感觉能喝了呢?“其实这不是因为他的酒量增加了,而是身体越来越麻木,伤害的程度越来越厉害了。
”张大志说,长期的酒精刺激,会让人体的各个器官对酒精的伤害变麻木,比如胃,以前可能喝一杯就想吐,但多喝几次后,胃也被伤害得麻木了,所以感觉上不那么容易吐了。
但这并不代表你的酒量增加,这不是好事,是坏事。
Q:喝多少才会酒精中毒?因人而异。
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史忠说:酒精中毒其实就是俗称的醉酒,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解酒功能不一样,对酒精的敏感度也不一样。
因此,喝多少才能喝醉,这个量因人而异。
Q:怎么饮酒才是适量呢?啤酒每天控制在一瓶以内。
Q:酒量高低看“脸色”?有些人一喝酒就脸红,而有些人无论喝多少都面不改色,能不能以“脸色”反应来断定此人的酒量是高还是低呢?西南医院急救部主任任小宝说,喝酒脸红并不是能喝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告诉你不能喝了!Q:身体疲劳后更易酒精中毒?每个人的酒量不一样,就算一个人,在各种状态下的酒量也不一样。
同样是一斤白酒,有的人昨天喝没事,今天喝就有事。
就像有些人,以前大量喝没事,这次喝一点反而有事了,这和喝酒时的身体状态有关。
一般说来,人的年龄越大,喝酒时导致酒精中毒的酒量就越少;身体疲劳后,也更易酒精中毒;还有出现肠炎、胃炎等状况时,少量的酒也会导致酒精中毒。
酒解酒的原理

酒解酒的原理
酒解酒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的作用。
当人体摄入酒精后,酒精会通过胃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首先,酒解酒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肝脏内含有酒精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等酶类。
酒精脱氢酶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可以将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
这两个酶的活性水平会影响酒精的代谢速度与效果。
其次,乙醛被肝细胞内高效的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则进一步转化为乳酸或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在体内能被肌肉快速代谢,从而帮助加速酒精的代谢过程。
此外,酒解酒过程中,酒精亦会通过呼吸系统、皮肤和尿液排出体外。
小部分的酒精通过呼出空气即呼气中的酒精浓度来检测。
总体来说,酒解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肝脏中的酶类催化作用和代谢过程来逐渐转化和排出体内的酒精。
然而,解酒的过程需要时间,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酒精浓度、饮酒数量和速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饮酒后需要保持理性,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确保酒精完全代谢和体内解酒。
同时也需要注意,酒解酒的过程并不能加速,饮用咖啡、洗澡或其他方法都无法立刻解除酒精的作用和影响。
生化课PPT演讲-解酒酶

乙醛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缩写ALDH)(EC1.2.1.10)(CAS [9028-91-5]), 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 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 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 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 的成分)。
5.香蕉——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1 3根香蕉,能 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 酒目的。同时,它还能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 闷。 6.橄榄——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 胃热、促食欲的“良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 冰糖炖服。 7.酸奶——酒后烦躁。蒙古人多豪饮, 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 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 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7.酸奶——酒后烦躁。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 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 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 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 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 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 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 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 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 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 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喝酒与“解酒酶”
演讲:梁思慧 PPT制作:欧世倩
概述:
人的酒量大小,其实是受遗传基因决定的。这是 因为,人之所以能解酒,是因为体内有解酒酶, 而解酒酶的数量和活性决定人的酒量大小。解酒 酶数量越多,活性越高,分解代谢酒精的速度就 越快。能不能喝酒,这与各人体内的“解酒酶” 含量有关,而“解酒酶”是天生的,与遗传有关。 喝酒脸红,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 是乙醛引起的。
肝分解酒精的两种酶

肝分解酒精的两种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很强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在饮酒过程中,肝脏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分解酒精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肝脏中有两种重要的酶参与到酒精的分解过程中,它们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酸乙酰辅酶A合成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酶的作用机制以及在酒精代谢中的重要性。
乙醇脱氢酶是肝脏中分解酒精的关键酶之一。
酒精(乙醇)首先被氧化酶将其氧化成乙醛,然后乙醛被乙醇脱氢酶进一步氧化为乙酸。
这个过程伴随着氢离子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酒精代谢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的原因。
乙醇脱氢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催化乙醇的氧化反应。
这种酶的活性可以受到遗传因素、酒精摄入量、肝功能状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另一种重要的酶是乙酸乙酰辅酶A合成酶。
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后,乙醛会被乙酸乙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进一步转化为乙酸乙酰辅酶A。
这个过程是乙醇代谢向脑糖酵解通路转移的关键步骤,也是乙醛的排泄途径之一。
乙酸乙酰辅酶A合成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对酒精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两种酶的协同作用保证了酒精在体内有效且安全地代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酶的活性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酒精的摄入量、肝脏健康状况等。
当酒精的摄入量过大或肝脏受损时,这两种酶的活性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酒精代谢速度减慢,从而引起酒精中毒等不良后果。
第二篇示例: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对各种有害物质进行代谢和排泄。
酒精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物质,被摄入体内后,肝脏通过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进一步排出体外。
关于肝脏分解酒精的两种酶,即酒精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在酒精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种酶是酒精脱氢酶(ADH),它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肝脏代谢酒精的酶。
在酒精进入体内后,酒精脱氢酶能将其转化为乙醛,成为酒精代谢的第一步。
乙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但相对于酒精来说,对身体的危害要小得多。
酒精脱氢酶的活性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人体内的酒精脱氢酶活性较高,酒精代谢能力较强,而有些人则相反。
人体酶解酒的作用原理

人体酶解酒的作用原理
人体酶解酒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酒精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两种酶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首先,酒精脱氢酶(ADH)将饮酒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转化为乙醛。
这是一个氧化反应,ADH从酒精分子中剥离出一个氢原子,氧化了酒精的醇基(-OH),将其转化为乙醛的醛基(-CHO)。
其次,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
同样,ALDH从乙醛分子中剥离出一个氢原子,氧化了乙醛的醛基(-CHO),将其转化为乙酸的羧基(-COOH)。
乙酸是一种合成能量的基本分子,它可以通过柠檬酸循环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供身体使用。
这两种酶在人体中广泛存在,主要分布于肝脏细胞中。
饮酒后,酒精进入血液后很快到达肝脏,在肝脏中ADH和ALDH开始发挥作用,加速酒精的代谢和分解。
需要指出的是,人体酶解酒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有一个固定的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剩余的酒精将继续保留在体内,产生一系列影响,如酒精中毒。
同时,长期过量饮酒会使ADH和ALDH的活性下降,引起酒精耐受性
和依赖性的加剧。
人体分解酒精的两种酶

人体分解酒精的两种酶
哇塞!你们知道吗?咱们人体分解酒精居然靠两种酶呢!这可太神奇啦!
先说第一种酶,叫乙醇脱氢酶。
这就好比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位勇敢的“小战士”。
每次有酒精进入身体,它就第一个冲上去和酒精“打架”,把酒精变成乙醛。
这乙醛可不是个“好东西”,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比如脸红、心跳加快。
那第二种酶叫乙醛脱氢酶,它就像是一位“超级英雄”。
当乙醇脱氢酶把酒精变成乙醛后,乙醛脱氢酶就赶紧出马,把乙醛变成乙酸,最后乙酸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我给你们打个比方啊,如果把酒精比作一群调皮的小怪兽,那乙醇脱氢酶就是勇敢的战士,先和小怪兽们过招,把它们变成稍微不那么调皮的怪兽。
而乙醛脱氢酶呢,就是超级厉害的大英雄,直接把这些不那么调皮的怪兽彻底打败,赶出我们的身体。
我有一次看到我爸爸喝酒,喝得脸红红的,说话都有点大舌头。
我就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很难受呀?”爸爸笑着说:“是有点不舒服,这酒精在身体里捣乱呢!”我就跟他讲了人体分解酒精的这两种酶,爸爸还夸我懂得多呢!
我就在想,要是每个人身体里这两种酶都超级厉害,那大家喝酒是不是就不会难受啦?可这也不行呀,喝酒太多终归是不好的。
你们说,要是能发明一种东西,让这两种酶变得更强大,是不是很棒?但又一想,就算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喝酒,不然对身体还是不好。
反正我觉得,咱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可不能随便让酒精来捣乱,你们说对不对?。
人体解酒的原理

人体解酒的原理人体解酒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饮酒的代谢,酶的作用,水合作用和时间因素。
首先,饮酒的代谢是人体解酒的重要过程之一。
当人体摄入酒精后,它首先进入胃被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接下来,酒精进入肝脏并经过代谢。
肝脏中的酒精酶(酒精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将酒精转化为乙醛,之后再转化为乙酸进行排泄。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人体解酒并不是瞬间发生的。
其次,酶的作用对于人体解酒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是参与乙醇代谢的主要酶。
ADH将乙醇转化为乙醛,而ALDH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这两种酶的活性和数量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对酒精的代谢和解酒能力。
一些人体内的酶活性较高,可以更快地代谢酒精,从而更快地解酒。
相反,一些人体内的酶活性较低,代谢速度较慢,解酒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在人体解酒过程中,水合作用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酒精的代谢过程中会伴随着身体失水的情况,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尿频。
因此,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平衡,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水合作用可以帮助稀释酒精,并加速其代谢和排泄。
适量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从而加速酒精的排泄,缓解酒精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时间因素也是人体解酒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酒需要一定的时间,直到酒精完全代谢和排出体外。
根据个体的情况不同,解酒的时间长短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酒精的代谢速度是相对固定的,大约每小时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约0.015g/100mL。
所以,通过等待一定的时间,让人体代谢和排除酒精,可以达到解酒的效果。
人体解酒除了上述的原理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方法来加速酒精的排出。
例如,参加一些剧烈的运动可以加快代谢和汗液的排泄,从而加速酒精的排除。
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也可以促进酶的活性,提高酒精的代谢速度。
总之,人体解酒是一个涉及酒精的摄入、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综合性反应。
解酒酶要怎么补

解酒酶要怎么补解酒酶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种物质,一般情况下,在喝酒之后,解酒酶就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解酒作用。
当然,如果在饮酒之后,身体不能自动解酒的话,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些食物了,比如说西红柿、五味子、酸奶、西瓜、香蕉浓米汤、豆腐、蜂蜜、葡萄、生姜等,都是可以解酒的。
1、西红柿酒后吃几个新鲜的西红柿,能够解酒,缓解头晕症状,如果榨汁饮用效果会更好。
2、五味子中药五味子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快酒精分解,酒后饮用1杯热水泡的五味子,能快速解酒,也可服用含五味子的养肝片,喝酒前服用可提升一定酒量,并促进酒精分解,缓解头疼、恶心等醉酒症状,达到解酒护肝的效果。
3、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人体吸收酒精的时间,对酒后亢奋、缓解烦躁情绪十分有效,什么东西解酒最快,酒后喝酸奶能解酒,酒前喝酸奶可提升酒量。
4、西瓜西瓜是清热祛火的绝佳水果,有些人酒后浑身燥热,可适当的吃一些西瓜,能够排温降火,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
5、香蕉酒后吃几根香蕉,能够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的目的,还能缓解心悸、胸闷症状。
6、浓米汤米汤里富含的多种糖及B族维生素,有解酒、解毒的功效,酒后喝碗浓米汤能快速解酒。
7、豆腐喝酒时吃几块豆腐,不仅可以解酒,还能促进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8、蜂蜜蜂密能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醉酒带来的头痛症状,同时,蜂蜜还有安神催眠作用,喝酒后能吃上几口蜂蜜,是再好不过的了。
9、葡萄新鲜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和酒精中的乙醇结合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的目的。
10、芹菜芹菜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有分解酒精作用,对缓解酒后胃肠不适、脸红很有效果。
11、生姜生姜能解酒,酒后反胃恶心,可切一片生姜含在口中。
12、柚子酸酸的柚子也是解酒的好手,新鲜的柚子蘸白糖食用,对消除口腔中的酒气很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酒与“解酒酶”
能不能喝酒,这与各人体内的“解酒酶”含量有关,而“解酒酶”是天生的,与遗传有关。
喝酒脸红,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 循环而被代谢。
有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
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氧化酶P450慢慢氧化。
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
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
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这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
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
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
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点要提醒,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
红脸的人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