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语言文字工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幼儿的语言文字素养,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一、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指导时,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方言、俗语和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3、各类教学资料、教案、教具等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书写工整、规范,不出现错别字、繁体字和异体字。
二、语言文字教学与培训1、将语言文字教育纳入幼儿园教学计划,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2、培养幼儿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的能力,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3、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和教学能力。
4、鼓励教师开展语言文字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语言文字环境创设1、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在园内张贴标语、宣传画等,提醒师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2、班级设置语言角,提供丰富的图书、图片、卡片等材料,供幼儿阅读和交流。
3、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放儿歌、故事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四、家园合作1、向家长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倡导家长在家庭中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为幼儿树立榜样。
2、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发展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五、语言文字监督与评估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园内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3、定期对幼儿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行评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活动开展1、组织幼儿参加各类语言文字竞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制度(多篇)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奖惩制度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校园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规定下列奖惩制度:一、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后,凭证书由学校报销考试报名费。
二、普通话合格应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内容之一,50岁以下教师若达不到有关文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不得上岗,并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行为规范评估体系,并跟教师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优挂钩。
四、在推普周活动或其他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各项活动中评出的先进班级和个人,学校予以表彰鼓励。
幼儿园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制度为全面推进我校使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法》、《教育法》,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学校全面推广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准),推行规范汉字(以《汉字简化方案》为准)。
二、建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主抓教学的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班主任为组员,明确职责分工。
三、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必须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
四、学校橱窗、墙报、校训、班训、标语牌匾,以及校园网页、校内通知、布告栏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五、学校公文、教师教案、讲义、课件、板书、试卷、批语、评语等必须用规范汉字,学生作业必须用规范汉字。
六、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语言。
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必须用普通话;校园广播站必须用普通话播报。
七、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竞赛,如诗歌朗读比赛、幼儿讲故事比赛等,提高师生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
八、积极配合语委部门精心组织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推普教育活动。
九、建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评比制度,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录用、业务考核、评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幼儿园语言文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加强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提高幼儿园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幼儿。
第三条幼儿园语言文字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普通话为主,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三)注重实际应用,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四)结合幼儿园实际,创新语言文字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幼儿园设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三)组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四)监督、检查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五)总结、交流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经验。
第六条幼儿园各班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班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职责:(一)宣传、贯彻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二)组织开展班级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三)监督、检查班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四)及时向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班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情况。
第三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内容第八条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普通话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二)普通话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三)普通话测试:鼓励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争取达到相应等级;(四)规范用字:规范使用汉字,杜绝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现象;(五)语言文字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如张贴宣传标语、设置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栏等。
第四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措施第九条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第十条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4篇)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规范幼儿园语言文字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教职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不得违反。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的所有教职员工。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原则第四条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原则是:1. 使语言文字表达准确、清晰、生动,符合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伦理;2. 注重幼儿园特有的幼儿教育目标,使语言文字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3. 提倡幼儿园教职员工以身作则,做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榜样。
第五条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是:1. 语言文字表达要准确、清晰,避免含糊、模棱两可的表述;2. 语言文字要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3. 语言文字使用时要注意礼貌,尊重幼儿的个人尊严;4. 不使用侮辱、歧视性的语言文字;5. 语言文字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安全规定,不传递危险信息;6. 语言文字要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可以积极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
第三章幼儿园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第六条幼儿园教职员工在与幼儿交流时应当:1. 使用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2. 表达清楚,使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词语和短句;3. 避免使用幼儿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和难懂的长句。
第七条幼儿园教职员工在书面材料的撰写上应当:1. 用规范的汉字书写,避免错别字和乱码;2. 注意段落的组织和逻辑,表达要准确、清晰;3. 语句要通俗易懂,避免过度繁琐和冗长;4. 使用活泼生动的描写手法,激发幼儿的兴趣;5. 避免使用简写和俚语,确保语言文字的整体规范。
第四章幼儿园语言文字的监督管理第八条幼儿园将建立语言文字监督管理机制,对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九条幼儿园语言文字的监督管理方式包括:1. 定期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水平;2. 设置监督岗位,对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3. 制定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或违规的教职员工进行奖励或处罚。
2023年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2023年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升幼儿园的语言文字水平, 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幼儿园的所有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 在幼儿园内和校外活动中必须遵守。
第三条幼儿园鼓励幼儿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 禁止使用方言、地方俚语或不文明的用语。
第四条幼儿园倡导师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使用标准化的汉语, 禁止使用不文明、恶意攻击或诋毁他人的言论。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应经过幼儿园的专业教师、语言文字专家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审定, 并及时予以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规章制度和语言文字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规范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第七条幼儿园鼓励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注意发音准确、语法正确、词汇丰富。
第八条幼儿园倡导使用文明、礼貌、友好的用语, 禁止使用粗俗、不雅或冒犯性词语。
第九条幼儿园鼓励幼儿进行交流表达, 倡导互相尊重, 不得嘲笑、挖苦或羞辱他人。
第十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正确引导幼儿, 示范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
第十一条幼儿应当尊重师长和同学, 不得使用不文明、恶意攻击或诋毁他人的言论。
第十二条家长应当配合幼儿园的语言文字规范要求, 与幼儿一起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第十三条幼儿园鼓励幼儿多读书、多听故事, 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章执法与处罚第十四条幼儿园设立语言文字纪律监察小组, 定期检查和监督幼儿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 幼儿园将根据情节轻重, 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六条违反规定的幼儿, 将根据情节轻重, 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等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涉及严重违规行为的幼儿, 幼儿园将以家长会议、书面警示等方式进行处理, 必要时可将其劝退。
第四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并适用于本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
第十九条对于本规章制度未尽事宜, 将根据需要制定细则,并及时通知全体相关人员。
2024年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____进一步加强学校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____》和教体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园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抓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师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幼儿园的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组织与网络一、成立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执行园长任组长,保教主任和后勤主任为副组长,由全园教职工为组员组成。
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二、健全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在园长领导下,由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安排协调。
第三章管理及职责为确保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相关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一、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及各种规范标准,负责幼儿园的整体工作,管理幼儿园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
2.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推普周活动计划。
3.制定各级目标,实行分级目标责任制,建立幼儿园推广普通话,规范用字检查制度,督导、检查各年级组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做好学校用字规范化工作。
4.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5.布置幼儿园“推普”宣传环境,创设推普宣传氛围,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
6.强化校园用语,把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交流和交际用语。
7.做好幼儿园年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推普周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8.做好幼儿园网站语言文字的栏目。
二、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职责1.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幼儿园的语言文字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工作的顺畅进行,保障广大幼儿的权益,制定本《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二、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幼儿园教职工使用的一切语言文字行为,包括口头和书面。
三、制度制定程序:1. 确定编写组成员;2. 收集并分析幼儿园内部员工在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规范的方面;3.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教职工在幼儿园内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4. 申请领导审批通过后,制定正式的《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四、相关法律法规:1.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续订、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2.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职工福利等方面的内容;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职责、权力、程序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4. 《行政管理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力和限制等方面的内容。
五、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1. 制度名称:《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2. 制度范围:适用于幼儿园内部员工在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一切行为;3. 制度目的:规范幼儿园的语言文字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 制度内容:(1)教职工应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及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语言文明、文本规范;(2)教职工之间的交流要体现尊重和理解,不得使用粗口、辱骂等语言;(3)教职工与家长和社会交流要遵守规范,不得发表不当言论,不得泄漏保密信息;(4)书面文件须注重文本规范、格式规范、语言规范、用词准确;5. 制度责任主体:各级管理者、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6. 执行程序:各级管理者应当按照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7. 责任追究: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将被依法予以相应处罚。
幼儿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准规定

幼儿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本标准。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第二条幼儿园应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幼儿园整体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措施,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落实。
第三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语言文字规范化激励与惩罚等制度。
第四条幼儿园应加强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第五条幼儿园应注重幼儿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文字兴趣和能力。
第六条幼儿园应加强环境创设,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园内应设置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标识,利用墙饰、展板等方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第七条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如诗歌朗诵、故事比赛、幼儿剧团等,激发幼儿的语言文字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与评估第八条幼儿园应定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评估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成效。
考核内容包括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幼儿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环境等。
第九条幼儿园应根据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水平。
第十条幼儿园应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价和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争取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励。
四、激励与惩罚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对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幼儿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和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对违反语言文字规范化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附则第十三条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章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和教体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园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抓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师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幼儿园的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组织与网络
一、成立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为副组长,由为组员组成。
领导小组中由团支书担任语言文字工作联络人和专管员。
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二、健全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在园长领导下,由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安排协调。
第三章管理及职责
为确保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相关人员应履行的职责:
一、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及各种规范标准,负责幼儿园“创建迎检”的整体工作,管理幼儿园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
2.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推普周活动计划。
3.制定各级目标,实行分级目标责任制,建立幼儿园推广普通话,规范用字检查制度,督导、检查各年级组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做好学校用字规范化工作。
4.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5.布置幼儿园“推普”宣传环境,创设推普宣传氛围,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
6.强化校园用语,把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交流和交际用语。
7.做好幼儿园年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推普周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8.做好幼儿园网站语言文字的栏目。
二、语言文字工作专管人员职责
1.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
2.切实采取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班级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3.对推普工作和用字规范的班级、个人进行推荐表扬。
4.督促普通话尚未达标的老师积极自培,争取早日达标。
5.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
6.积极完成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7.做好各项档案资料整理工作。
三、各年级组长职责
1.落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任务。
2.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
3.组织好年段和班级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活动。
4.监督执行校园文明语言的实施。
5.组织安排年段、班级的各项普通话比赛活动。
6.及时向上级反映班级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问题。
7.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第四章基本内容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幼儿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幼儿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等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老师、幼儿、家长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幼儿园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5.幼儿园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幼儿园转发的各级各类公文、文件文头和园刊、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家庭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教案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2.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的条件、新教师上岗的条件、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四、幼儿的管理
1.幼儿在校园内讲普通话。
2.幼儿中开展多层次的讲故事、朗诵等活动。
五、德育教育
1.教师和幼儿中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讲故事及规范字知识竞赛。
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幼儿园网站每学期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容5次以上,每学期举行2次以上的语言文字活动,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文件精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开展普及普通话专题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课题化
教师应积极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学校语言文字的工作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奖惩制度
一、教师要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语水平,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二、幼儿园拨出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对本校师生开展各类常规活动竞赛的奖励。
三、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中,对于做得好的个人和班级作为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的依据之一。
四、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中工作不力,不规范用语、用字的个人,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度的评先、评优资格,并罚奖金每次5元。
五、本规定由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