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本(3篇)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文化习惯,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普及性、原则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出适合幼儿园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
二、总体要求1.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核心,以协助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目标。
2.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活动。
3.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并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基本要求1. 语言文字表达要准确清晰,避免使用错别字和口头表达不规范的词语。
2. 语言文字使用要得体,不使用粗俗恶劣的语言,不进行人身攻击和诽谤他人。
3. 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有序,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
4. 语言文字交流要和谐友好,注重互相尊重和合作,不进行辱骂和羞辱他人的言行。
四、具体措施1. 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和正确的语法结构。
教师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语感。
2. 日常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幼儿多方面参与语言交流。
3. 书写规范: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握笔姿势,教授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规范的字体。
定期组织幼儿书写评比活动,鼓励幼儿爱写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 言行规范: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遵守规章制度,不做语言上的恶劣示范。
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不规范的言行,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
5. 家园合作:幼儿家长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家长要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关注他们的语言发展。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一、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
1.教师备课时书写用字要求: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贴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教师上课教学用语,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3.教师与家长进行交谈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4.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求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贴合要求。
5.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要使用普通话,在幼儿用书、家园联系册等中写规范字。
6.教师有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本事。
二、幼儿园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本事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基本资料和条件之一。
三、幼儿园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本事作为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资料。
四、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五、幼儿园将普通话的应用本事作为对幼儿的管理要求。
六、全体师幼在任何场合要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七、每学年在幼儿园内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并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八、充分发挥语言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幼儿普通话应用本事的培养。
九、日常各科教学有机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和普通话教育。
十、师幼积极参加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
十一、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等文件精神。
十二、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新教师上岗条件。
把语言文字应用本事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资料。
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本事纳入教师业务学习、教师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资料。
十三、把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同全体教师及领导班子成员的业务考核、晋级、评优等工作结合起来。
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小组每学期将以各种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
篇二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进一步推进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依据《河池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我园特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一、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全园的语言文字工作。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4篇)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幼儿园的语言文字使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幼儿园全体幼儿、教职工以及与幼儿园有直接联系的家长。
第三条幼儿园的语言文字使用应当遵循科学、规范、文明、健康的原则。
第四条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和规范幼儿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其良好的习惯养成。
第五条教职工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遵守本规章制度并培养幼儿遵守。
第二章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第六条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语言文字表达应当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第七条幼儿应当学习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避免使用难懂的方言、俚语以及粗鲁的语言文字。
第八条幼儿应当尊重教职工和同学,不得进行恶意嘲笑、侮辱、辱骂等行为。
第九条幼儿应当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表达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发音、语法和词汇使用能力。
第三章教职工的语言文字规范第十条教职工应当以文明、规范、正确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第十一条教职工应当积极引导和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严禁使用粗俗、低级的表达方式。
第十二条教职工应当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第十三条教职工应当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耐心倾听和正确引导幼儿的语言表达。
第四章家长的语言文字规范第十四条家长应当在与幼儿交流时使用文明、规范、恰当的语言文字。
第十五条家长应当尊重教职工和其他幼儿家长,不得使用恶意言辞或辱骂。
第十六条家长应当与幼儿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充足的语言文字交流机会,促进幼儿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第十七条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和培训活动,让幼儿、教职工和家长都能充分了解并遵守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幼儿园要建立相关的宣传材料和培训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教职工的互动交流。
第十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幼儿、教职工和家长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了推动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水平,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1、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2、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使幼儿园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示范场所。
3、加强语言文字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认读能力。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1、教师方面(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语调自然。
(2)教师的书写应规范、工整,板书设计合理,避免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3)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树立良好的形象。
2、幼儿方面(1)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
(2)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汉字,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3)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3、环境方面(1)园内各类标识、宣传橱窗、标语等使用规范的汉字。
(2)班级环境创设中,文字的使用要规范、美观。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措施1、加强培训(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教学水平。
2、教学管理(1)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等文字材料。
(2)开展语言文字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活动开展(1)组织幼儿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举办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4、家园合作(1)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与幼儿一起阅读、交流。
幼儿语言文字规范规章制度

幼儿语言文字规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幼儿使用语言文字,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幼儿园幼儿使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师长,礼貌待人。
第三条幼儿园幼儿语言文字规范规章制度是适用于本园所有幼儿的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的语言文字教育,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五条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幼儿语言文字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第六条幼儿园幼儿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语言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不用恶意词语;(二)尊敬他人,不损人的名誉和尊严;(三)真实正直,不传播虚假信息,不编造谣言;(四)合理有序,不乱发言、乱用语,不随意插嘴、打断别人发言。
第七条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语言文字规范的教育,定期组织言语交际活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用语观念。
第八条督促家长、老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语言文字引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第三章语言文字规范管理第九条幼儿园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幼儿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第十条制定幼儿园幼儿的语言文字记录管理制度,对幼儿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第十一条建立幼儿园幼儿的语言文字违规处理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幼儿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严重者可予以处罚。
第四章语言文字规范检查与评估第十二条幼儿园要定期对幼儿园幼儿的语言文字表现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第十三条组织开展幼儿园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评比活动,激励幼儿增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质量。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规定所称语言文字,指的是幼儿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语言文字。
第十五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幼儿园所有。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标准规定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标准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为了提高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制定本规定。
2.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的原则。
3.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幼儿园。
二、工作目标4. 提升幼儿的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惯,让幼儿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
5. 提升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语言教学。
三、工作要求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方言。
7. 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行动示范规范语言的使用,引导幼儿模仿。
8. 教师应注重语言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根据幼儿的情况灵活调整,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研究语言。
四、工作措施9.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定期进行教师的语言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
10. 丰富教学资源。
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源等,为教师和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语言研究环境。
11. 加强家校合作。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方针,引导家长在家中也使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五、工作评估12. 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评估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
13. 通过定期的语言测试,评估幼儿的语言研究进步。
1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满意度。
六、工作效果15. 幼儿能够流畅、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16. 教师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语言教学。
17. 家长满意幼儿园的语言教学。
以上就是对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标准规定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幼儿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规范化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标准

规范化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标准一、前言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
对于幼儿园儿童来说,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其认知发展、智力提升、社会性交往能力增强的重要基础。
为了加强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二、目标与原则2.1 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语言文字素养,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普通话。
2. 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和运用语言。
3.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语言文字工作应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特点进行。
2. 实用性原则:语言文字工作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应用能力。
3. 规范化原则:语言文字工作应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确保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标准化。
4. 情感性原则:语言文字工作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激发幼儿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3.1 教师语言文字素养提升1.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发音标准,用词得当。
2. 教师应定期参加语言文字培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3.2 幼儿语言文字教育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文字教育内容,如儿歌、故事、诗歌等。
2. 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墙面、玩具、游戏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和运用语言。
3. 注重幼儿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3.3 家园合作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家长语言文字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语言文字素养。
2.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语言文字学习,与幼儿园形成良好的互动。
3. 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开展语言文字主题活动,如亲子阅读、讲故事等,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幼儿园规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标准

幼儿园规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标准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标准,确保幼儿
园内语言文字的正确与规范,促进幼儿良好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
工作标准
1. 使用标准普通话:幼儿园教职员工应使用标准普通话与幼儿
进行交流和教学。
避免使用方言或口音过重的普通话。
2. 简明清晰的表达:在与幼儿交流时,教职员工应使用简明清
晰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3. 正确发音和语调:教职员工应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调,示范
正确的语言模式,引导幼儿正确学习和模仿。
4. 避免使用粗俗语言:教职员工应避免使用粗俗、低俗的语言,以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5. 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教职员工应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网络用语。
6. 鼓励幼儿参与语言活动:教职员工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如故事讲解、歌唱、对话等,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7. 纠正语言错误:教职员工在发现幼儿语言错误时,应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示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语言习惯。
8. 语言文字环境创设:幼儿园应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如悬挂标准普通话拼音表、中英文单词卡片等,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
9. 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应加强沟通,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家长也应在家庭环境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结论
通过制定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标准,我们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社交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将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第二学期推普工作计划
1、指导思想
说好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
为提高我园全体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照市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特制定本计划。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通过举办宣传橱窗、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提高全园教职工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意义的认识和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提高幼儿说规范话,写规范字的能力。
组织两次学习活动,主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做好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结合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师教案书写和上课用语的管理:对使用汉字不规范的教师提出错误,限期改正;教研组开展读书纠错,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
举行青年教师的演讲活动和教师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展评活动。
4、教研组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强化母语教育,强化用字规范性,使教师成为幼儿园“推普”工作的排头兵。
5、加强对各班级家园宣传栏和橱窗使用汉字规范性的检查。
班主任和教师加强对幼儿上课回答问题的指导、检查,使幼儿逐步养成说普通话、教师使用规范字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要加大课外渗透的力度。
6、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普通话档案管理工作。
按要求进行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档案整理,尽量使其完善、齐全、实用。
7、做好迎接检查的一切准备工作。
8、两周进行一次教师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三、推许推普小组相关成员
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