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自《周易》的成语

合集下载

周易的成语

周易的成语

周易的成语
请问周易里有哪些成语?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的预测术书。

根据这个经典,可以派生出一些成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周易成语:
1. 青云直上:出自《易经•大象》。

比喻立志高远,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2. 日中必较:出自《易经•系辞下》。

比喻争执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 小心翼翼:出自《易经•大象》。

形容谨慎小心,不敢轻举妄动。

4. 黔驴技穷:出自《易经•大有》。

形容本领或智谋极限,无法再继续发挥。

5. 福祸相倚:出自《易经•乾》。

比喻幸福与灾祸相伴相生。

6. 恰如其分:出自《易经•系辞下》。

指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不足。

7. 贵人相助:出自《易经•乾》。

指有贵人相助,事业顺利。

8. 不自由,毋宁死:出自《易经•系辞下》。

形容人宁愿死,也不愿牺牲自己的自由。

周朝的典故成语

周朝的典故成语

周朝的典故成语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有许多著名的典故和成语与其相关。

以下是一些周朝的典故成语:
1. 三思而后行:出自《周易·系辞下》,“三思”指的是慎重思考、审慎决策,这是周代智慧和谋略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处世准则。

2. 望梅止渴:出自《庄子·逍遥游》,“望梅止渴”比喻用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安慰自己,这个典故源于周代智士蒯聩的故事。

3. 善莫大焉:出自《周礼》,“善莫大焉”是周代礼制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善良和美德,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4. 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兵法》,比喻在战争中采取守势,利用敌人力量的虚弱来取得胜利,这种策略在周代战争中也有广泛应用。

5. 金戈铁马:出自《左传》,形容周代的战争场面,充满了铁骑冲锋、金戈铁马的气势,也成为后来形容战争的典型词语。

这些典故和成语都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出自 周易 中的成语

出自 周易 中的成语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 秦《易经·坤卦》。
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 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先秦《易经·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厚德载物”。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 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 四方诸侯首领说:“虞舜。”
云行雨施,汉语成语,拼音是yún xíng yǔ shī,意思是比喻广 泛施行恩泽。出自《周易·乾》。
施:施布。
《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作宾语、定语;指广施恩泽。
示例
曰:“如何是君臣之道?”师曰:“云行雨施,月皎星辉。”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七回:又听女音说道:“相公不要固执。 难得今日‘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上天尚有云行雨施,难道相公倒忘了 云情雨意么?”
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含 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先秦《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自强不息”。
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父亲虽然是个官,但是 为官清廉,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他的母亲贫困交加,孤苦无依,只好抱着 范仲淹改嫁给了一个朱姓男子。
出自《周易》中的成语
谦谦君子,汉语成语,拼音是qiān qiān jūn zǐ,意思是指谦 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出自《易·谦》。
《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俺这等~,须不比泛泛庸徒。(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源自《周易》的成语(四)

源自《周易》的成语(四)

源自《周易》的成语(四)参天两地:《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参武错综:错综:交错综合。

《周易·系辞上》:“参武以变,错综其数。

”大衍之数:《周易系辞上传》: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鼎折覆餗:《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

”观机而动:《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见几而作:几:苗头;作:行动。

《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进退触藩:触:碰撞;藩:屏障,篱笆。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精义入神:《周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亢极之悔:亢:至高的;悔:灾祸。

《周易·干》:“上九,亢龙有悔。

”枯杨生华:《周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履信思顺:《周易·系辞》:“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也。

”明罚敕法:罚:刑罚;敕:整饬。

《周易·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泣血涟如:涟如:血泪不止。

《周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前言往行:《周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阒其无人:阒(qù):空。

《周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

”上慢下暴:《周易·系辞》:“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神而明之:《周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省方观民:省:察看。

《周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思不出位:《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思过半矣:《周易·系辞》:“知者观其蒃辞,则思过半矣。

出自《周易》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周易》的成语有哪些?

[键入文字]
出自《周易》的成语有哪些?
《周易》成语释义
《周易》又称《易经》,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毛泽东很喜欢看《易经》,甚至有些书籍及一些工作人员的回忆录上还谈过有关他信教算卦的轶闻。

所以说这本书是值得大家去读一读的。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出自《周易》的成语。

注释及出处如下。

出自《周易》的成语.自强不息
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出自《周易》的成语.厚德载物
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语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出自《周易》的成语.谦谦君子
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而不因为位卑,就在品德方面放松修养。

出自《周易》的成语.履霜坚冰
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

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

1。

《周易》成语知多少

《周易》成语知多少

《周易》成语知多少《周易》成语知多少一、出自《易》经部分潜龙勿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蛟龙隐伏不为世所知。

比喻人才埋没而未被重用。

朝乾夕惕《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乾乾,自强不息貌。

形容从早到晚勤奋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懈怠。

飞龙在天比喻帝王在位。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亢龙有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

比喻盛极必衰。

亦作“亢龙之悔”。

群龙无首比喻人多而没有领头的人,形不成统一的行动。

《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履霜坚冰《易··坤》:“履霜坚冰至。

”踩在霜上,即可知冰冻的节令将至。

比喻从事物的征兆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结果。

亦作“履霜知冰”。

即鹿无虞《易··屯》:“即鹿无虞,惟入林中。

”即,接近,这里有追逐意。

虞,掌管山泽的官。

意思是追逐山鹿时,没有熟悉地形的虞官帮助,那只是空入山林。

后比喻做事如果条件不具备就草率从事,必然徒劳无功。

泣血涟如谓哭泣出血,悲痛异常。

《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拔茅连茹茅,白茅。

茹,草根互相牵连的样子。

比喻互相引荐,擢用一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汇,类。

谦谦君子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

《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衍生“谦谦下士”、“谦逊下士”、“谦恭下士”、“谦以下士”。

指谦虚有礼貌,尊重有才学的人。

无妄之灾无妄,出其不意,不能预料。

指意外的灾祸。

《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

”亦作“无妄之祸”。

出自《周易》里的成语,附出处及解释!

出自《周易》里的成语,附出处及解释!

1、自强不息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2、厚德载物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语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而不因为位卑,就在品德方面放松修养.4、履霜坚冰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

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出自《周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

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5、藏器待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器,用具,引申为才能。

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要根据时机根据条件确定行动的方式,时机不成熟,不可轻举妄动。

时机一旦成熟,应果断行动。

这便是《易传》这一思想的基本意蕴。

6、革故鼎新革:《周易》卦名,意为变革。

鼎:《周易》卦名,取象于鼎,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犹言破旧立新。

语本《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7、见仁见智《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就叫做“道”,但“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意谓仁者看见“道”,就说道有仁,智者看见“道”,就说道有智。

后来,凡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简作“见仁见智”。

8、物以类聚原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周易中的成语

周易中的成语

周易中的成语
周易中的成语,大多源于古代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寓意深刻。

以下是一些周易中的成语及其解释:
1、否极阳回: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出自《周易》中的“否卦”,卦象为乾上坤下,表示天地不交,上下不通,万物不生。

然而,当否运到极点时,阳就会开始回转,象征着时运将转变。

2、泰来否往:形容事物发展有起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出自《周易》中的“泰卦”,卦象为坤上乾下,表示天地相交,万物通泰。

而“否卦”则相反,乾上坤下,表示天地不交,万物闭塞。

因此,“泰来否往”意味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3、谦尊而光:形容谦虚的人会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出自《周易》中的“谦卦”,卦象为艮上坤下,表示山虽高耸,但能谦逊地处于低位,这种态度显得非常光彩。

4、枯杨生华:形容老树重焕生机,比喻衰朽的老人或家族重现生机。

出自《周易》中的“大过卦”,卦象为巽上乾下,象征着老树新芽,枯杨生华。

5、洗心革面:形容彻底改变过去的不良面貌,重新做人。

出自《周易》中的“坎卦”,卦象为坎上坎下,象征着水险重重,需要洗心革面才能摆脱困境。

6、云行雨施:形容顺应天时规律行事,滋润万物。

出自《周易》
中的“坎卦”和“震卦”,坎为水,震为雷,水雷相薄,云行雨施。

这些成语寓意深远,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它们至今仍被广泛运用,成为人们口头禅和文章中的常用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出自《周易》的成语
那些出自《周易》的成语周易文摘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在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质规律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

这些策略内容涉及、生存发展等方面,大多以成语的形式流传于后世。

人际交往
《周易》作为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生活指南,人际交往自然是它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周易》中涉及人际交往策略的成语主要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金兰之友”、“惩忿窒欲”、“厚德载物”、“信及豚鱼”、“卑以自牧”等。

《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

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源于《周易·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一语的“惩忿窒欲”,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

它强调的是克己、忍让对于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由《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一语而来的“信及豚鱼”,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讲信用。

语出《周易·谦》中有“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之语的“卑以自牧”,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方面,《周易》所提倡的是团结、忍让、宽容、诚信和谦虚的精神。

生存发展
人类究竟应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也是《周易》必须回答的问题。

《周易》涉及生存发展策略的成语特别多,主要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尺蠖之屈”、“龙蛇之蛰”、“藏器待时”、“待时而动”、“见机而作”、“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等。

“自强不息”和“持之以恒”这两条成语分别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之语,这两条成语强调的是进取精神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刚柔相济”源于《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语,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

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努力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周易·系辞下》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之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这三条成语均源于此。

“能屈能伸”比喻不得志时能忍耐,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

“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这两条成语均源于《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之语。

“藏器待时”是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见机而作”源于《周易·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一语,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安不忘危”源于《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语,意思是平安时不要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

“防患未然”是由《周易·既济》中“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一语变化而来,它所强调的是在祸患还没有发生时就采取防备措施。

《周易》中的上述成语,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生存发展策略:“自强不息”和“持
之以恒”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人生须臾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刚柔相济”和“能屈能伸”则是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智慧和总原则,在这个总原则指导下,顺境时“见机而作”,逆境时“待时而动”,以及无论什么时间不管什么情况都必须具备“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

更新完善
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就是如何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问题。

《周易》成语中,在这方面也有许多精彩之论,主要有“反躬自省”、“改过迁善”、“洗心革面”等。

“反躬自省”源于《周易·蹇》中“君子以反身修德”一语,指的是自我反省。

“改过迁善”源于《周易·益》中“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语,意思是改正过失,向好的方面转变。

“洗心革面”中的“洗心”出自《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之语,“革面”则出自《周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之语,这条成语的意思是洗去心上的污秽,改变面目。

这些成语表明,欲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并改正过失。

探索未知
作为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生活指南,《周易》还在如何探索未知方面,提供了许多智慧。

《周易》中,涉及探索未知的成语主要有“触类旁通”、“数往知来”、“履霜之戒”等。

“触类旁通”源于《周易·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之语,意思是接触某事物,掌握了有关知识,可以通晓同类其他事物。

“数往知来”源于《周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之语,意思是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

“履霜之戒”出自《周易·坤》“履霜,坚冰至”之语,意思是走在霜上就知道结冰的日子要到了,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警惕。

(周易文摘,湖南邵阳学院宁佐权,来自:风水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