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有害气体检测记录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模版(4篇)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模版一、目的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制定本监测制度,规范井下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工作,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行井下作业的人员,包括矿井、地下建设、隧道等井下工作场所。
三、职责分工1. 作业单位负责制定井下毒有害气体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2. 作业单位应配备专职的检测人员,负责毒有害气体监测设备的维护、校验和记录。
3. 监测人员应进行相关培训,熟悉监测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4. 作业单位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作业人员应配合监测人员的工作,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6. 监测人员应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向作业负责人报告情况。
四、监测设备1. 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2. 监测设备应具备毒有害气体监测的能力,能够准确测量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浓度。
3. 监测设备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检测到超过设定的安全浓度的毒有害气体,应及时发出警报。
4. 监测设备的采样探头应安装在易受污染或有害气体聚集的位置,以便监测。
五、监测频次与方法1. 监测频次应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每班至少监测一次。
2. 监测方法主要有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
3. 定点监测适用于较大的井下工作场所,监测点的位置应覆盖整个作业区域。
4. 移动监测适用于较小的井下工作场所,监测人员可以根据作业的进展情况移动监测设备。
六、监测记录与报告1. 监测人员应对每次监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数值等。
2. 监测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
3. 监测人员应及时向作业负责人汇报监测结果,特别是超过安全浓度的情况。
4. 当发生有害气体超标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七、监测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1. 监测人员应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具体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分布情况。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为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减少或杜绝职业中毒事故,特拟定本检查规定。
井下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要求井下空气要求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高于0、5﹪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要求井下作业地点(无柴油设备的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下列规定:一氧化碳Co:最大允许浓度30mg/m3;氧化氮(换算成NO2)NOX最大允许浓度:5mg/m3;二氧化硫SO2:最大允许浓度:15mg/m3;硫化氢H2S:最大允许浓度:10mg/m3、施工作业检测在有自燃倾向或火灾危险(矿岩含硫量超过10~15%)的矿区施工作业前,各施工队务必配齐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器。
作业时每班至少应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一次。
发现超标,人员应立刻撤离危险区,并进行通风,直至达到上述允许浓度值以下,才能进行作业。
在已经发生自热,且有自燃趋势的矿区作业时,各施工队务必用自备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对相关的作业点,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检测,并保证通风状况,达到上述规定要求。
禁止冒险作业。
安全管理督察安全环保部下属安全科,有自燃趋势的矿区作业点,每周至少应测定一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其它矿区,每周至少应测定一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安全环保部、安全科,应督促各作业点,通风设施设置安装到位,特别是运行到位。
安全环保部、安全科应督促各施工队,检测、检查到位;对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作业点,有权停止作业,并责令整顿、整治合格后方能作业。
某某单位(人)202X年X月X日。
矿井空气的检测

矿井空气的检测一、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2、熟悉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掌握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3、熟悉矿井空气的物理参数和矿井气候条件,掌握矿井各气候条件的检测;4、掌握矿井空气风速的测定。
二、相关内容: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被称为矿井空气。
因此,矿井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
但是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会受到井下各种自然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旦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超出安全浓度,或者矿井气候条件恶化,将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使矿井空气的质量符合要求,必须创造良好的矿井气候条件。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氮、二氧化碳、氢、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组成,如图3-1所示。
矿井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在成分和性质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含氧量降低;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混入矿尘;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发生变化。
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氮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1、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
在一般情况下,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密度、特点、危害、中毒特征、防治措施及安全浓度见表3-1。
由于各矿的条件不一样,所以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完全一样。
2、矿井空气的物理参数1)基本参数(1)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kg。
(2)重量用符号G表示,单位是N。
质量和重量的关系是:G=mg,g=9.81 m/s2。
(3)体积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m3 , cm 3。
(4)密度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kg/m3。
2)主要参数矿井空气的主要参数有温度、压力和湿度(见表3-2)。
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制度

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造度之阳早格格创做
为包管采挖处事里仄安死产,防止处事里爆收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人体的妨害,防止不料事变的爆收,特造定以下造度.
1、加强对于瓦斯查看工的仄安管造,央供每班必须有博职瓦斯查看工对于井下综采里、采空区、掀空巷讲附近、钻孔内、空区等天面有毒有害气体举止检测.
2、瓦斯查看工必须携戴光搞涉瓦斯检测仪、光搞涉瓦斯报警仪、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对于有害气体举止检测,央供每班应起码对于瓦斯、一氧化碳、硫化氢查看三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没有超出下列确定:
4%
硫化氢H2S:最大允许浓度0.00066%
瓦斯CH4%
3、挖进巷讲掀空功夫,做业前必须由瓦斯查看工查看瓦斯、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决定无非常十分后圆可举止做业,查看时必须由回风心背处事里逐步举止查看.
4、挖进巷讲掀空时,必须由瓦斯查看工、班组少、仄安查看工三人共时正在场对于有毒有害气体举止查看,而且三人应脆持3m的距离,没有得盲目加进,对于空区有害气体浓度查看时,人员必须站正在处事里内,采与探杖深
进空区与样.
5、掀空前,若探眼与空区贯串,瓦斯查看工应使用探杖检测空区有害气体浓度,探明情况.
6、一朝创造出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瓦斯查看员要坐时背调动室、透气科、透气维建队、矿少透气帮理、总工程师及值班收袖报告,做业天面人员应坐时撤出伤害区,并坐时举止透气,曲至达到《煤矿仄安规程》允许浓度圆可举止做业,透气维建队技能队少要坐时构造分解事变、查明本果,防止事变夸大
7、瓦斯查看工屡屡检测截止必须上报,并要记录正在案,记录数据应与井上台账普遍,次日早调动聚会背透气科、矿少透气帮理、总工程师及分管收袖举止报告.。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第一章矿井空气一、教学内容:1、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2、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3、矿井气候条件标准、改善方法,二、重点难点:1、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标准 ;2、气体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3、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4、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测定方法。
三、教学要求:1、了解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基本性质;2、了解矿井气候条件的质量标准及改善办法;3、掌握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表及方法;4、掌握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方法。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 是混合气体, 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 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 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 6% ) 、氮气 7 9% 和二氧化碳 0 .04% 。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 , 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主要有 : 氧气含量减少;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 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风流分作新鲜风流(新风) 和污风风流 (污风或乏风) 。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一) 氧气( O 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1.10 5 。
氧气很活跃, 易使多种元素氧化 ,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 , 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 0 .4L / m i n ;在工作时为 1~ 3L / m i n 。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 1- 1 所示。
表 1- 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气浓度(体积) / % 人体主要症状静止状态无影响, 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1 7呼吸及心跳急促, 无力进行劳动1 5失去知觉,昏迷, 有生命危险1 0 ~ 1 2短时间内失去知觉 ,呼吸停止 ,可能导致死亡6 ~ 9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 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 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人员呼吸 ; 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编制与管理工作,确保矿井采空区气体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
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编制与管理的人员。
3. 管理标准3.1 采样和监测1.采样:依照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规程的要求,每个采样点必需进行3次采样,并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2.监测: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器对采空区的气体进行监测,包含重要气体成分(如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统一的格式要求编制报告,包含报告编号、采样点信息、监测结果、分析看法等内容。
2.报告内容:报告应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包含各种气体的浓度、采样时间、采样地方等信息。
3.报告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应由特地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都应依照肯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以便于后续查询和管理。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应分别进行备份和保管,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报告查询:任何人员在需要查询某份报告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4. 考核标准4.1 监测操作1.采样:采样点位置准确、采样过程规范、采样数量符合要求。
2.监测:监测仪器操作准确、监测数据记录完整、监测过程符合规定。
4.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规定的格式编制报告。
2.报告内容:报告中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看法。
3.报告审核:报告审核人员完成审核工作,并记录审核看法。
4.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依照规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进行备份和保管,并进行定期检查。
3.报告查询: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矿井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矿井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矿井有害气体的监测和防范,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维护矿业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矿井的有害气体监测工作,旨在规范有害气体检查工作程序,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第三条矿井有害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第四条矿企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加强有害气体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害气体超标情况。
第五条各级矿井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遵守本制度的矿企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章有害气体监测管理第六条矿企应当配备专业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第七条矿企应当规定有害气体监测的时间和频率,一般应当每日进行检测,遇有特殊情况时应当增加频率。
第八条有害气体监测工作应当有专门负责人指挥,负责监测仪器的操作和数据记录。
第九条在有害气体超标或异常情况下,应当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险。
第十条矿企应当加强对矿工的有害气体防护培训,提高矿工对有害气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三章有害气体应急处理第十一条矿企应当建立健全有害气体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第十二条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时,应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对于因有害气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矿企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章相关规定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矿井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
第十六条本制度未涉及的有害气体监测事项,参照相关法规和标准执行。
以上为矿井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的内容,相关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执行,确保矿工的安全生产。
煤矿瓦斯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煤矿瓦斯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检查制度为了强化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检查,防止瓦斯积聚和引起瓦斯灾害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瓦斯检查范围所有采掘工作面、碉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均纳入检查范围。
第二条瓦斯检查次数(一)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风流、回风隅角应经常巡回检查,挂牌每班填写瓦斯和二氧化碳次数不少于3次。
(二)有瓦斯涌出高冒点、孔洞、裂隙等异常变化的地点,每班至少检查填写3次。
有瓦斯涌出高冒点、孔洞、裂隙等无变化的地点,每班至少检查1次。
(三)当班未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风流和电器设备处至少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1次。
(四)采区回风巷、使用中的机电碉室及采区电器设备处、修护地点、大直径立眼高厢处,挂牌每班检查瓦斯1次。
(五)矿井的一翼及总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六)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1次;密闭墙外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1次;其它检查地点及次数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第三条瓦斯检查空间范围(-)巷道断面范围L支架巷道:在距支架顶梁和巷底各为50mm的巷道空间内检查;裸巷(锚喷、砌值支护):距巷道顶、帮、底各为20Omm 的巷道空间内检查。
2.工作面采场:若煤厚1.Onl及其以上时,则在距煤壁、顶、底板各为20OnInI和切顶线之间的空间内检查。
若煤厚小于LOnI 时,则在距煤壁、顶、底板各为IOOnInI和切顶线之间的空间内检查。
(二)高度范围:测定甲烷浓度时,应在检查空间的上部进行,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检查空间的下部进行。
第四条瓦斯检查请示报告制度(-)瓦斯检查工每班进班要将采掘工作面等检查地点的瓦斯浓度与甲烷传感器示值进行校对,当两者读数差大于允许误差时,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
(二)每次每一地点的瓦斯数据检查完毕后,瓦斯检查员必须立即将其记录在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记录牌上,并一一对应,不得在检查几个地点后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