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活动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202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精选6篇)《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1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不同感动人的事迹。

又拒绝治疗,坚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爱心,死后还要捐献器官的何玥,有隐姓埋名,当卧底替农名工找工作的陈家顺……。

而令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年纪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还在上小学的可爱女孩,他曾经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将一个月的工钱捐献出去,而当时他们家庭比较贫困,还想着救其他的人。

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时,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时,他一点也不害怕,不畏惧,战胜病魔给她带来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他死后要把他的器官捐给其他像他一样痛苦的人,当她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极力反对,但何玥还是坚持这样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后也只好完成他最后的遗愿。

就在他死的一天后,她的肾脏就被移植到两个尿毒症患者的体内。

看到他的事迹后,我应该学习他的乐观,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我懂得了要有爱心,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主动向前帮助,看到乞讨人员,要省点零花钱买吃的喝的,去帮助他们,如果遇到一些流浪猫,流浪狗,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位信得过的主人。

毕竟小猫小狗也是一条生命。

其次,还要坚强,不要遇见学习上的困难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无法面对,要从哪里跌下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现在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在人生路上的一点小风小浪,还没有真正的遇到暴风雨。

所以我们要一点点的去克服困难。

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拥有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和谐,更美丽。

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都会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泪。

都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酒精消毒过,看过以后,心里收获的不仅仅感人的颁奖词,和感人的事迹。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记忆消逝在流年里,岁月沉淀了人性的辉煌,离开的是一代代的人,离不开的是一代代的感动。

——题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听着这个铃声,突然就想起了初三那年第一次看《感动中国》时,感动的不得了,哭得一塌糊涂,那时候的自己第一次从自己的世界走出,然后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感受到了世间的大爱无私。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也许他们不是伟人,也许他们也不是在科研上有重大成果,可是他们就是拥有了一种能感动人间的力量,让整个国家拥有了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力量,让整个中国充满了爱与温暖,整个人间荡漾着感动的水波。

“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

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社会实践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感受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以期提升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通过实践,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岗位认识与见解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发现和表彰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物,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

我认为,实习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和流程,探究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1.实地调查:我选择了几个感动中国人物的所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了解当地文化和社会环境,深入了解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2.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探究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3.案例研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感动中国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

四、发现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内涵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导致一些地方对于评选结果的认同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在评选过程中更加注重地域多样性,让更多地区的人物有机会参与评选。

2.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和流程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一些优秀的人物无法获得表彰。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评选标准和流程,让更多优秀的人物得到发现和表彰。

同时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设。

2024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2024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2024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作为2023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观众之一,我深受震撼和感动,心中充满着激动的情绪。

这是一场充满了温情、感动和故事的盛会,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心、勇气和奉献精神。

下面我将详细描述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瞬间和感受。

首先,典礼伊始,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在舞台上展现,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真善美。

那些敢于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的事迹仿佛点亮了整个舞台,让人们感到无比温暖。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像是一道道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环节中,每一个被表彰的人物都让我为之动容。

他们或是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或是救死扶伤,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或是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家庭、社区甚至国家的命运。

他们用无私的爱心和辛勤的努力,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担当。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王志伟的年轻人。

他是一名消防员,曾在一次救援中不幸受伤,造成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在伤痛中,而是选择了再次投身到救援的事业中去。

他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他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勇往直前的信心。

另外,还有一位叫李小红的农村女教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自己的家乡从事教育事业,虽然环境艰苦,但她坚持不懈,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感染了每一个孩子。

她的故事让我感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也让我更加尊重和敬佩农村教师这个职业。

此外,音乐表演环节也是整个颁奖典礼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部分。

当我听到那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感受到那一曲曲温暖的旋律时,眼前浮现的都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音乐是跨越时空的语言,它能够打动人的心灵,让人思考生命的真谛。

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也被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所震撼。

总的来说,2023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是一场感人至深的盛会。

在这个典礼上,我看到了无数普通人们用心血和汗水编织出的感人故事,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情怀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_初中生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_初中生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在我们的身边,时常发生着一些细微但又令人感动的事情。

而这些小事串联起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社会。

2011年的感动中国活动已经举行完毕,我们在政治课上观看了全程视频。

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叫做孟佩杰的坚强女孩。

孟佩杰的童年很不幸。

在她五岁的时候生父去世了,生母无奈之下将她送了人,不久传来生母病逝的消息;八岁,照顾她的养母因病瘫痪,养父支撑不起家庭负担离家出走,家里面就只剩下孟佩杰和她的养母。

从此,孟佩杰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每个月两人只能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除了上学之外还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换洗尿布,帮助养母舒展筋骨……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孟佩杰也长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她照顾养母照顾了整整十二年。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我想,她感动中国,更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在感动中国活动的现场,当主持人问她的愿望时,她说:“2012年,希望妈妈健健康康的,很多帮助过我和妈妈的好心人,最想说的也是希望他们身体健康。

”再反观现在的我们,我们不是比孟佩杰幸福太多太多了吗?我们有着美好的童年,孟佩杰没有。

在我们咬着棒棒糖开心地看着电视玩的时候,孟佩杰可能在为她的母亲做饭。

我们有着优越的环境,孟佩杰没有。

我们可以衣食无忧的在准二代的学校里读书,享受着那些电子化的设备,而孟佩杰拥有的只是每个月母亲微薄的病退工资和照顾母亲的重担,以及那间破破的旧教室。

我们有着健康的父母,孟佩杰没有。

我们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从来没有吃过苦,父母天天娇惯着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给我们最好的。

孟佩杰只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养母,不能给她任何的帮助,但孟佩杰说,她的妈妈爱她就够了。

我们比孟佩杰幸福太多太多,我们有的东西,她没有。

可是,她却比我们坚强,比我们孝顺。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2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2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我觉得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人性的美好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众多、文化众多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但是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所表现出的品质和精神却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勇气、坚持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榜样。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用坚持和奋斗向我们传递着勇气和力量。

他们可能是一位医生,为了救人而奋力抗击疾病;也可能是一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而默默奉献;还有一些普通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看来,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勇气。

勇气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更大的目标勇往直前。

他们面对的问题可能并不比我们少,但他们选择了正面积极地面对它们,激励了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

另外,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展现出来的坚持精神也很令人敬佩。

在他们的事业或者梦想面前,他们从不轻易放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者挫折,他们总能保持初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的。

这一点提醒着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不懈,不畏艰难,不轻言放弃。

最后,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的奉献精神也很让人感动。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私地为他人付出。

他们以他人的需要为己任,无私奉献,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他们的奉献精神提醒着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多为社会贡献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综上所述,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体现出人性的美好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他们的勇气、坚持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着无限的潜力和力量。

《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

《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

《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5篇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让我们热泪盈眶。

那么《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2023感动中国》活动心得体会篇1_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数十年如一日艰苦训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出征太空再立新功。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通过了空军选拔进入长春飞行学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员。

翱翔蓝天,让她对更广阔的天空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2003年,当她在电视机前看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画面时,探索太空、为国争光的“飞天梦”让她更加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2013年6月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历时15天,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历时183天,王亚平创下了多项纪录。

作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不仅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还成为目前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

“我很幸运,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从事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

”谈及这些成就,王亚平总是心怀感恩,她说:“是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是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王亚平同乘组其他2名成员一起圆满完成数千项操作、数十项在轨科学实验。

一堂几十分钟的太空授课,背后是200多个小时的反复试讲;一项简单的太空实验,背后是数百次的精心操练;一次惊艳的太空行走,背后是上千次的严苛训练。

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她烂熟于心;数以万计的指令,化作条件反射式的肌肉记忆……在王亚平眼中,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如今的王亚平已经实现了漫步太空“伸手摘星”的梦想,但是她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023最新完整版7篇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023最新完整版7篇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023最新完整版7篇《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023最新完整版篇1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全网“沸”了。

6月17日,57岁的指令长聂海胜,和另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开始了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黝黑的皮肤是聂海胜一路携带的家乡印记。

这个少言寡语的农村少年,用田野里生长出来的韧劲和生命力,一步步走向太空。

10多岁时,汤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

当时,汤海秋承包了10多亩田,白天种水稻晚上烧砖,干活瞌睡了就吃个鸡蛋、喝几口补脑汁提神。

“双抢的时候,他跟在扮桶后面收谷子,满身都是禾灰,只看得清两个眼珠子。

”在父亲汤海秋眼中,儿子从不叫苦叫累,小时候干得最调皮的事,就是偷偷躲在田地里看小说。

“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烧柴火做饭,做完家务后才急急忙忙去上学。

因为怕耽误上课,他就抄近路,骑得比其他孩子快。

”汤海秋说。

高三那年,儿子第一次向父亲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飞入伍。

汤海秋这才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该出去闯闯了。

不久后,村里传来好消息:飞栏村出了个飞行员!“洪波伢子为国出力,是我们的骄傲!”,汤洪波成为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之一的消息传遍整个村子,许多村民聚集到汤洪波家。

70岁的老母亲伍兰清忙着招呼邻里乡亲,家门口“光荣之家”的牌匾,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位航天员的人生经历也有着惊人的相似:都从小在农村长大,青年时吃了很多生活的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读书,靠努力读书走出家乡;靠着过硬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意志力成为飞行员,最后成为一名航天员。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023最新完整版篇2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张桂梅了。

12年来,张桂梅同志为1804名学生圆了“梦”,她是大山里当之无愧的“圆梦者”。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圆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活动总结报告
随着第一次活动的落幕,第二次“四自论坛”系列团日活动紧接着展开
上次让大家了解了许多出名的伟大女性,这次的活动,我们想让大家明白真正伟大的女性并不是要做出多大的成就,有多英雄的事迹。

她们可能只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一员,但她们却能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诠释伟大。

因此在班上组织了支部成员观看“感动中国”中的女性的的视频和幻灯片。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

有公德心,并且帮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回报;但没有公德心,有伤害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唾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告诉我们还有这些人存在,我们的社会还有他们。

相信这一次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感触,情动时很多同学也流下了眼泪。

在这个平凡却又不普通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

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挚爱的人的不离不弃;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有的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需要帮助的人……各种各样的例子太多了,像这样的有社会公德心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不好的风气就会蔓延,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做这样的人。

不一定是要感动中国,至少无愧于天地良心。

无论是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总能深深触动我们,他们不会被忘记,然后又有更多的名字被我们记住了。

感动中国的,是他们或朴实无华,或艰难执著,或惊天动地,或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对孝道、对爱情、对诚信的朴素诠释;是他们因人而异,却共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穷人格魅力。

在他们身上,让支部成员们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甘为人梯,什么叫大爱无言。

多少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里书写着不朽的诗篇,多少人在艰难的逆境里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多少人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前放弃的自己的一切,多少人在这个人心冷淡的年代里,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中国。

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周围的人,为这个社会,也为这个国家。

我们身为大学生,更应该深入思考社会道德问题。

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

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我们的感动不应该只停留在当下,通过这次活动唤醒我们内心一些柔软的部分,我们应该拿出行动,真正做些什么。

中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