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急救药品

合集下载

抢救室工作制度(5篇)

抢救室工作制度(5篇)

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二、值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

三、抢救药品与器材应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保证随时可用,不得外借。

四、抢救药品与器材用后随时补充、清洁、消毒和维修,以备再用。

五、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六、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灭菌日期重新灭菌。

七、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八、抢救完毕后立即进行室内消毒工作,以避免院内感染。

急诊抢救工作程序一、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

二、立即打开急诊室,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医生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或行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三、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尽快打开静脉通道(一般输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等。

四、严密观察病情,医生详细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

务必保存各种病历资料。

五、抢救工作应由主管医师主持,中抢救组长或主管院长主持,值班期间由值班医师主持;必要时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要报告有关部门。

六、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瓴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与医生加以复核,抢救结束后立刻补记书面医嘱。

七、如患者转院,可选120急救站,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转院。

八、危重患者,或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或院长报告。

九、抢救完毕应总结抢救经过,每周业务学习讨论急救病例,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2)是指在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科中设置合理的工作制度,以确保患者在急需抢救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急救药品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急救药品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急救药品一、引言抢救室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紧急救治病患及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职责。

抢救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急救药品是抢救室工作的核心之一,它们的合理使用和储备对于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管理制度和急救药品两个方面来探讨抢救室的管理与运作。

二、抢救室管理制度2.1 抢救室的组织架构抢救室的组织架构是抢救室管理的基础,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指导各个岗位的工作,保证医务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行动起来。

一般而言,抢救室的组织架构应包括以下岗位:•抢救室主任:负责抢救室的总体管理和组织工作,担任协调和决策的角色。

•医生团队:包括主治医师、急救医师、实习医师等。

负责诊断和治疗工作。

•护理团队:包括护士长、护士和护理助理等。

负责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照顾患者。

•科室协调员:负责抢救室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工作,确保抢救室与其他科室的顺畅沟通。

2.2 抢救室日常管理抢救室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内容:2.2.1 人员管理•抢救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和执业证书,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

•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急救设备和药品。

•抢救室应定期组织例行会议和讨论,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2.2 设备管理•抢救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

•对急救设备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技能水平。

2.2.3 急救流程•抢救室应建立完善的急救流程和抢救决策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抢救。

•急救流程应包括具体的抢救步骤和操作规范,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和配合机制。

三、急救药品3.1 急救药品的分类急救药品根据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类药物:如硝酸甘油、阿托品等,常用于心脏病急性发作等情况。

新版院前急救药品管理规程

新版院前急救药品管理规程

新版院前急救药品管理规程1. 总则1.1 目的为确保院前急救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急救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院院前急救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督及管理。

1.3 原则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

2. 组织结构成立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急诊科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院前急救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3. 采购与储存3.1 采购院前急救药品的采购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药品采购应根据临床需求、药品供应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计划。

3.2 储存院前急救药品应按照药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确保药品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如温度、湿度等。

同时,应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配送与使用4.1 配送院前急救药品的配送应遵循快速、安全、准确的原则,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送达临床科室。

4.2 使用院前急救药品的使用应遵循医师处方、药师审核的原则。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进行使用,确保患者的安全。

5. 监督与管理5.1 监督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小组应对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管理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小组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不断完善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6. 培训与教育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药品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药品合理使用的能力。

7. 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程不符的,以本规程为准。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8. 修订历史- 2023年1月1日:发布初始版本9. 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联系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小组。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以上为新版院前急救药品管理规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抢救药品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抢救药品

第二类:强心升压药
用法:皮下或肌肉注射0.25-0.5mg/次,必 要时心室内注射0.25-0.5mg/次,用生理盐 水稀释10倍。 氯丙嗪具有明显的α受体阻断作用,将肾上 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称为“肾上 腺素作用的翻转”。故使用氯丙嗪的病人 需要升压时禁用盐酸肾上腺素,可使用去 甲肾上腺素。
19
六、抢救药物



各类抢救药物全院统一编号,药物通用名及别名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抢救药物的编号、剂量、用 法、主要药理作用及禁忌症。以便在抢救病人时 ,能熟练取药,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保证 病人安全。 各种药物无过期、无变质、无混浊。用后及时补 充并放回原处,药物批号有效期与登记相符。高 危药品要有醒目标志着(如:10%kcl用红色标签 ,10%Nacl用黄色标签)。 做到班班交接,并做好记录。
12
三、抢救工作对护士的素质要求
7、对家属提供适当的心理安慰,指导他们 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及对病人给予关 心与支持。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 让家属陪伴病人,消除其孤独感与无助感 ,使病人心理得到支持与稳定。如有可能 抢救无效,应事先通知家属,使他们有一 定的心理准备。 8、对护理无效死亡的病人,做好家属的心 理疏导,严肃、认真地做好死者的善后护 理。体现出对死者的关爱、同情和尊重。
5
二、抢救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分 秒必争地对待抢救工作。 2、院、科或门诊、病区,必须建立有三级抢救小组 ,抢救工作必须有组织地进行,如抢救现场无抢 救小组组长或业务领导在场,则有资力最高的临 床医生担任抢救临时指挥者,切忌乱哄哄无秩序 地进行。 3、一般抢救应就地由值班医师或基层抢救小组进行 ,遇到困难或需他科配合时,得请示上一级抢救 小组或有关科室协助进行,被请求部门不得借故 6 拒绝,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进行协调。

抢救室管理制度

抢救室管理制度

抢救室管理制度抢救室管理制度(通用10篇)在当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抢救室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抢救室管理制度篇11、实行24值班制,按时交接班,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

2、为确保随时投入抢救工作,做到抢救室设备齐全,专人管理。

3、危重病人抢救时,当班医务人员应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一般抢救由该科值班医师及抢救护士负责,特殊抢救请示医务处或院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共同抢救,各级人员做到明确分工,密切合作。

4、一切物品实行四固定(定量、定位、定人、定期检查)制度,抢救室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5、抢救室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遵守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非参加抢救人员不得进入抢救室。

6、室内用物,使用后及时清洗、整理、补充和消毒,每日由专人检查。

7、患者经抢救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送至病房或手术室,因病情不宜搬动者,留急诊科继续观察。

8、每次抢救工作结束后,由负责医师及护士(长)做总结。

抢救室管理制度篇2(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在指定位置,确保完好无损,并有明显标志,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对药品还应经常检查,发现过期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报告并更换。

(4)每日班班交接时核对一次物品,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每周定期消毒灭菌,保证在有效期内。

(6)抢救室严禁烟火,每日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周须彻底清扫一次,保证整洁与安全。

(7)抢救时抢救人员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并做好记录。

(8)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及时清扫、消毒,并总结经验。

抢救室管理制度篇3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而设,非抢救病员一律不得占用。

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为了确保抢救患者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2.值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

3.抢救药品与器材应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保证随时可用,不得外借。

4.抢救药品与器材用后随时补充、清洁、消毒和维修,以备再用。

5.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6.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灭菌日期重新灭菌。

7.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8.抢救完毕后立即进行室内消毒工作,以避免院内感染。

急诊抢救工作程序为了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程序:1.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

2.立即打开急诊室,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医生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或行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3.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尽快打开静脉通道(一般输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等。

4.严密观察病情,医生详细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

务必保存各种病历资料。

5.抢救工作应由主管医师主持,中抢救组长或主管院长主持,值班期间由值班医师主持;必要时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要报告有关部门。

6.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瓴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与医生加以复核,抢救结束后立刻补记书面医嘱。

7.如患者转院,可选120急救站,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转院。

8.危重患者,或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或院长报告。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规定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规定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规定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修订于)一.急救物品专为抢救患者使用,不得随意取用。

二.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三.急救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四.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标签清晰、无过期。

五.急救物品、药品用后及时补充,每班交接、清点有记录。

六. 急救物品使用后按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及时处理。

七.急救车管理请参看《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

八.急救设备管理参看《急救设备配备及管理要求》。

急救车配备及管理要求(一)物品配备1.简易呼吸器一套;2.氧气吸入装置一套;3.开口器、舌钳(妇产科、急诊科以外科室可备口咽气道)、压舌板;4. 吸痰管、吸引器连接管;5. 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6. 电插板;7.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扳手、无菌导尿包、治疗盘全套(也可配置至治疗室固定位置);8.重症护理记录单、笔;9.专科抢救物品:各科室根据专科情况配备。

(二)药品配备抢救药品:药品、物品品类参照《急救车药品、物品配备基数》制定本科室的配备品种及基数,经科主任签字后交护理部及药剂科备案。

(三)管理要求1.急救车保持清洁、整齐,放于固定位置。

2.急救车应设有平面示意图,注明药名、规格、基数及有效期,并严格按示意图摆放。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左进右出,右侧为近效期药品)。

抢救物品完整无损,性能良好,在有效期内,确保应急使用。

4.抢救车内备抢救药品、物品交接及使用登记本。

抢救药品、物品每班清点有记录,当班护士签全名;分管护士每周检查数量、质量、有效期、及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并签全名;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药品、物品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救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출처: 정보통신부 자15료
四、抢救药物
各类抢救药物全院统一编号,药物通用名 及别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抢救药物的编 号、剂量、用法、主要药理作用及禁忌症 。以便在抢救病人时,能熟练取药,为抢 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保证病人安全。
各种药物无过期、无变质、无混浊。用后 及时补充并放回原处,药物批号有效期与 登记相符。高危药品要有醒目标志。
16
我院抢救药物顺序
1.肾上腺素 2.异丙肾 3 .阿托品 4 .洛贝林 5. 可拉明 6 .利多卡因 7. 多巴胺
8. 阿拉明
肾异阿洛可 利多拉西尿 去甲地氨钙
9. 西地兰
10. 速尿、 11 .去甲肾 12 .地塞米松 13 .氨茶碱 14 .葡萄t 糖酸钙17
第一类:呼吸兴奋药
5号: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支
抢救室管理制度及急救药品
1
学习目标
1 掌握抢救制度的基本内容 2 熟悉了解基本抢救药物 3 如何识别危重症-患--- 者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工具
2
一、抢救室布局设置及要求
1、抢救室有足够的空间、充足的照明 2、药械齐备 3、有抢救工作制度及抢救程序;抢救物
品、药品、器材、设备做到“四定三及 时”管理 4、挂钟
用法
3-10mg/次皮 下或肌肉注 射或静脉注 射。
19
第二类:强心升压药
1号肾上腺 素1mg/支
心搏骤停、
1)对心血管:
过敏性休克
2)舒张支气管;
支气管哮喘
3)促进代谢
与局麻药配伍、 局部止血。
20
第二类:强心升压药
11号去甲肾上腺素 2mg/支
作用
收缩血管、心肌 收缩性增强,心 律增快,心搏出 量增加,严防渗
2、抢救室内必须备有齐全完好的抢救器材、仪器 、药品等,各种物品做到四定、三及时,且随 时处于备用状态,急救车内物品放置有序,数 物相符,护士能背诵药品排列次序,抢救车不 上锁但需贴封条,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
未用每周也要清点。
8
二、抢救工作制度
3、护理人员人人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 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 术。
10
二、抢救工作制度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 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 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 药剂量、方法及患者情况。口头医嘱 要经复述核实后才能执行,所有药品 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 去,
11
二、抢救工作制度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 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 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 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 注明,仔细交班。

用法
2mg相当于去 甲肾上腺素1m g,一般以本品 2mg加入5%葡 萄糖液500ml
静滴,
21
第二类:强心升压药
7号:盐酸多巴胺 20mg/支
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 力。2、小剂量有 轻微舒血管作用 ,大剂量给药则 表现为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增加
,血压上升。
用法
20-160mg加入 5%葡萄糖液20 0-500ml内静滴 ,75-100mg/分 钟(20-40滴/
3
4
5
抢救室布局
6
二、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是指急性全身性疾病、中 毒或意外、或躯体、脏器严重损伤, 引起生命体征恶化,如不迅速采取措 施,短期内即将影响生命或严重致残 者,针对此项病情所采取的对原发病 及生命体征的应急治疗措施。
7
二、抢救工作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
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毒性反应:1、胃肠道反应:
2、神经系统反应:
3、心脏毒性反应(最严重):
可出现心律失常,
24
第三类: 强心药
预防: 1、应避免应用强心甙中毒的诱发因素:低
血钾、高血钙、低镁血症、心肌缺氧等。 2、警惕中毒先兆的出现:频发室早、二联
律、三联律、窦性心动过缓(低于60次/ 分)、视觉异常等应及时停用强心甙和排 钾利尿剂。 3、静脉推注前,一定要先稀释后在静注。 4、静脉注射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10、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
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 。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12
二、抢救工作制度
1
22
33
4
13
二、抢救工作制度
1
2
3
14
三、抢救工作对护士的素质要求
心理疏导 法律意识 护患沟通 医德高尚 业务娴熟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团队精神
25
第四类: 平喘药
13号:氨茶碱注射液250mg/支 作用:常用的平喘药,直接静脉注射时,应
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安全范围较小,静 脉注射太快易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停、 兴奋不安甚至惊厥。 用法:注射剂:0.25-0.5g加入5%葡萄糖液 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26
第五类: 激素类药
12号:地塞米松磷酸纳5mg/支 作用: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抗休克
分)
22
第二类:强心升压药
8号: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10mg/支
作用
升压作用可靠, 持续时间较长。
用法
肌肉注射10mg /次,或以10-2 0mg加入葡萄 糖液100ml静
滴。
23
第三类: 强心药
9号: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 0.4mg/支:
作用:加强心肌收缩性、减慢窦性频率。
用法:静注0.2mg/次,0.4-1.0mg/日。
作用。 用法: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5-10mg/次,
2次/日。
27
第六类: 利尿降压药
作用
直接兴奋延脑呼 吸中枢也可以刺 激颈动脉体化学 感受器而反射性 兴奋呼吸中枢。
用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下、肌肉或
静注0.375g/次
,必要时,每1
-2小时重复一
次或与其他中
枢兴奋药交替
使用
18
第一第类:一呼吸类兴奋药:呼吸兴奋药
4号:盐酸洛贝林 3mg/支
作用
通过刺激颈 动脉体和主 动脉体的化 学感受器, 反射性地兴 奋延脑呼吸 中枢。.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生未赶到现场前,护士 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给氧 、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配血、止 血及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5、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 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与操 作规程,
9
二、抢救工作制度
6、对原因不明的服毒或其他意外事件,应 一面抢救,一面迅速报告院部,由院部决 定是否需要报告公安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