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手册1.1+1.2+1.3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小学生活动方案手册

小学生活动方案手册

小学生活动方案手册《小学生活动方案手册》第一章体育活动1.1 跑步目的: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方案:每周进行两次跑步训练,每次15分钟。

可以选择校园操场或户外场地进行跑步。

跑步结束后,适当进行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1.2 游泳目的:强化全身肌肉群,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协调能力。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游泳训练,每次45分钟。

选择游泳池进行游泳,可以选择自由泳、蛙泳、仰泳等不同方式。

游泳前需进行热身运动,游泳结束后适当进行伸展运动。

1.3 球类运动目的: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协调能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球类运动活动,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可以进行分组比赛或进行训练。

每次活动时间为60分钟,包括热身、实际训练和比赛。

第二章艺术活动2.1 绘画目的:培养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加艺术感觉。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绘画活动,选择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

可以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和工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

活动时间为60分钟。

2.2 手工制作目的: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巧,增强创造力。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手工制作活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主题,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可以制作纸艺、折纸、手工卡片等。

活动时间为60分钟。

2.3 音乐欣赏目的: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增加对音乐的了解。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学生欣赏。

可以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活动时间为30分钟。

第三章科学活动3.1 科学实验目的: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科学实验活动,选择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参与。

可以进行化学、物理、生物等不同方面的实验。

活动时间为60分钟。

3.2 自然观察目的:培养观察力,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增加对生物、地理等知识的了解。

方案:每周进行一次自然观察活动,选择适合的场地进行观察。

可以观察花草、昆虫、鸟类等。

活动时间为60分钟。

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手册

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手册

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手册
以下是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手册示例,供参考。

活动1:认识校园植物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植物,增加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和了解。

活动时间:一周
活动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包括树木、花草等。

●记录植物的特点和名称,可以画图或拍照。

●收集一些植物样本,如树叶、花朵等,进行简单的观察和了解。

●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相关题目和作业。

活动2:垃圾分类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活动时间:两周
活动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
垃圾等。

●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在学校内参加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如将可回收物品收集起来卖掉。

●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相关题目和作业。

活动3:学习礼仪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和学习,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

活动时间:一周
活动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问候、道谢、道歉等。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礼仪知识,如见到长辈要问好、接受帮助要道谢等。

●在学校内参加礼仪实践活动,如为老师和同学服务。

●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相关题目和作业。

2023年国庆节活动手册:学校、生活、习题全覆盖

2023年国庆节活动手册:学校、生活、习题全覆盖

2023年国庆节活动手册:学校、生活、习题全覆盖嗨!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准备好迎接2023年的国庆节了吗?国庆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10月1日我们庆祝我们伟大祖国的诞辰。

作为一名学生,你可能正在寻找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别担心!在这份2023年国庆节活动手册中,我将为你们提供一些在学校、生活和习题方面的建议,让你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国庆节。

一、学校活动1.1 国旗下讲话在学校,参加国旗下讲话是国庆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你可以准备一篇演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向全校师生分享你的观点和体会。

这是一个展示你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也能让你更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1.2 举行校园文艺表演利用国庆节这个机会,组织一个校园文艺表演,展示学生们的才艺。

你可以准备一个舞台剧、歌曲、舞蹈或其他节目,向同学们展示你的才华,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这样的文艺表演不仅可以丰富你的学校生活,还能展示你的艺术风采。

1.3 举行校园运动会国庆节也是一个体育盛会,你们学校可以组织一个校园运动会,让学生们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

无论是跑步、跳远还是篮球比赛,都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运动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享受运动的乐趣。

二、生活活动2.1 家庭聚餐国庆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好机会,你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一起举行一场丰盛的家庭聚餐。

可以准备一桌丰富多样的菜肴,享用美食,互相交流彼此的近况和心情。

这是一个增进亲情和友情的时刻,也能给你父母一个特殊的感谢。

2.2 旅行你还可以选择出游,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探索祖国的美景。

你们可以选择自驾游或搭乘火车、飞机,前往你们一直想去的目的地。

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让你的国庆节别具特色。

2.3 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国庆节是一个学习历史的好时机。

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前往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感受祖国的繁荣和发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错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方案1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对3.3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内里有良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长了照旧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展越省力但费间隔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间隔:自行车上的简单机器1.1A。

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位外形与结构第一课:抵抗曲折1.1增长宽度增长厚度改动资料1.2一个2.1B。

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长抗曲折本领第二课:外形与抗曲折本领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气力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C2它们都很强的抗曲折本领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不乱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上面一个在上面而且上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外形和结构1.1 B,D。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2019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有理数1.1 负数的引入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走进初中的数学世界,这里将带大家继续感受数学的成就,探索数学的奥妙,让我们揭开第一课的序幕吧! 活动一在小学,我们曾学习了几种类型的数,请辨认一下哪些是你在课本上学习过的数,哪些是没有学习过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0.25;1;0.35;0; ; ;-1;0.66666;1100;-3000……; 1.学过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学习过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2中的数大家虽然还叫不上它的名字,也不曾学习过,但是在生活中却常见,例如1:下图的天气预报、存款的明细单,请在两图中各找出一组数,说一说它的意义图1中的一组数: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的一组数: 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发现,仅依靠小学中学过的数是不够用的,我们还需要学习新的类型 活动二通过阅读书上P 2页 最后一段和P 3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误差控制在±0.02 mm 是什么意思: 2.净胜球数是 -3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负数”也是用来表示一类量的多少的.这类量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一定存在着和它们___________的量。

例:某商场的某月盈利是“-10万元”,意味着商场这个月_____10十万元;盈利与_____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12℃”、“-0.02 mm ”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怎样说明它们的意义?21720活动三 通过阅读书上P 3页,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例:___ 2.负数是如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1)负整数:____________;(2)负分数:_____________4.“0”是如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和“5”在表达的意义上有区别吗?_______________6. 我们原来认为, “0”表示的是“没有”. 在我们引入了“负数”以后,它是否又有了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是什么?新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通过阅读书上P4页,完成下面的填空.事实上, 我们知道的数可以分为整数( 包括正整数、 零和负整数 )和分数( 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两大类 . _____和_______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有理数尝试将有理数按照下面的标准进行分类: 有理数整数 分数活动五 完成书上P4、P5页的练习活动六1.“赤字”的由来。

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2.“负数”的争议。

世界各国对负数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

如1484年法国数学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但他不承认它,说负数是荒谬的数。

1545年卡尔丹承认方程中可以有负根,但认为它是“假数”。

直到1831年还有数学家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还特意举了一个“特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父亲56岁,他儿子29岁,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通过列方程解得x=―2,他认为这个结果是荒唐的,他不懂得x=―2正是说明两年前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

有理数1.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第1课时)活动一直尺和温度计都是用来表示“量”的多少的,请结合图片从“数”的角度说出他们有什么不同?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温度计向两方无限延伸,这个温度计上的点就可以表示出所有的________ 如果把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温度计抽象成一条直线,直线上的一些点就可以和有理数对应起来,这就是数轴活动二用纸、笔和刻度尺完成下面的操作:(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再在直线的右端画一个指向右方的箭头,我们规定,它所指的方向为正方向.(2)在这条直线上确定一个点,这个点叫做原点,并用原点表示数字0.(3)选择一个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开始,在直线上原点的两侧,连续截取和单位长度相等的线段,可以得到多个分点.(4)在原点右侧各分点下面从左向右顺次写出1,2,3,4,…;在原点左侧各分点下面从右向左顺次写出-1,-2,-3,-4,….我们就得到了如图1-1所示的一条直线.思考:上面我们得到的这条直线都做了哪些规定?我们把具有这些规定的直线叫做数轴 可以参考书P6页完成下列空白。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2.数轴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有了数轴,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确定一个表示它的点,各有理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就可以由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来表示,研究各有理数之间的这些关系就有了直观的形象.注意:数轴上的单位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取值呦 例活动三 1. 你能读出数轴上的点A ,B ,C ,D ,E ,F ,G 表示的数吗?例:A 表示1(注意:不能写成A=1)B: C: D: E: F: G: 2. 怎样在数轴上确定表示3,- 2,0,,,7,…的点?3. 在以厘米为单位长度的数轴上,是否有表示1 光年、- 1 纳米的点?如果有,请描述一下怎样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的位置 .4. 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活动四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2. 完成教材P7页练习1、2题练习1:A: B : C: D: E: 练习2:-3.53/2 E G C B F A D 12345–1–2–3–4–5–6–7①②③ ④1.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第2课时) 活动一负数和正数、负数和零、负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将是怎样的?(借助数轴思考)1.联想温度计(横着放),零上温度在右侧,零上高于0、零下低于0,右边的温度总比左边的温度高,由此类比数轴,可以得到正数______0; 负数_______0; 正数_______负数;2:任意两个正数比较大小:右面的正数_______左面的正数任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右面的负数_______左面的负数任意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_________左边的数活动二1.将―5、2.5、212、―4、3.25、21、―4、0、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并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些数进行排列. 用数轴表示各点:比较大小: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2.如图你能比较a 、b 、c 、d 的大小吗?____ <______ < ____ < ____说明:直线、点是几何图形,数轴就是将数与几何图形结合,这样抽象的数就直观了,这是数学中的一种思想方法,我们称为“数形结合”思想.活动三通过活动1得到的结论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1) ―10, 2,―14; (2) ―100,0,0.01; (3) 543,―4.75,3.75。

(1) (2) (3) 活动四完成教材p8页的练习1.3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活动一阅读书上P8页试着举出一对新的相反数的例子,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话给相反数下个定义1.例子:2.定义:活动二用纸、笔和刻度尺完成下面的操作:1. 画出数轴;2. 在数轴上分别确定表示± 1,± 3,,± 6,± 10 的点;3. 观察这5对点,说一说每对点在位置上有怎样的特征(提示:从数轴上的位置与原点的距离分析)活动三 1.通过活动二的操作,你对最初给相反数下的定义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吗?(提示:(1)与原点的位置;(2)到原点的距离)定义:2.请思考“0”有相反数吗?如果有,“0”的相反数是谁?3.由于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所以,我们可以认为:(1)一个数前面放上一个“+”,得到的仍是这个数;(2)一个数前面放上一个“- ”,得到的就是它的________.例1:+(- 8) = -8 ; -(-3)= + 3.+(-9)=______;- ( -11 )=________1、+6.2的相反数;例2:(1)分别写出5、―17、―321的相反数是____;+6.2的相反数是___ 5的相反数是―5;―17的相反数是_____;―32(2)指出―2;4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2是______的相反数;―4是______的相反数活动四与 1. 你认为应当怎样化简具有多重符号的数,如2. 化简有多重符号的数时,怎样能够迅速确定最终所得有理数的符号?说说你的理由.活动五 1. 化简下列各数:(1)―(+1); (2)+(―0.35); (3)+(+97); (4)―(―20)(5) a2. 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4,6,0,,,+ 37,,0. 001.3. 化简下列有理数的表达式(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活动六1.化简: - ( - ( - ( - …( - 1 )… ) ) ) ( n是大于0 的自然数 ).2n个负号2.化简: - ( - ( - ( - …( - 1 )… ) ) ) (m是大于0 的自然数 ).m个负号1.3相反数和绝对值(2)——绝对值活动一与 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2.5,0及它们的相反数所对应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