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学生活动手册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感受空气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三、教学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索: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游戏一:感受空气1.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哨子、1个气球,你们分别会怎么玩?2.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尤其是透明袋子的,学生示范装空气的方法(打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不能松开袋口)。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1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1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①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②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1、根据“银河”光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颗亮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 )不是“夏季大三角”的成员。

[单选题] *A.织女星B.牛郎星C.心宿二星(正确答案)2、下列物质中,传热能力最强的物质是( )。

[单选题] *A.铁(正确答案)B.塑料C.卡纸3、用弹珠来模拟船上面的货物时,我们会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所以可以将船舱设计成分格结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儿童热能供给量可知,正在读五年级的妙妙(11岁)每天应摄入()能量。

[单选题] *A. 1700千卡B. 2200千卡(正确答案)C. 2700千卡5、为了保护( ),我国在可可西里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单选题] *A.熊猫B.藏羚羊(正确答案)C.丹顶鹤6、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是()。

[单选题] * A.阳光B.温度(正确答案)C.水7、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8、观察校园生物时要边观察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何一种动植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猫咪可以从很高的地方安全地跳下来,这是因为()。

[单选题] *A.猫爪的肉垫坚硬结实B.猫爪的肉垫有利于排汗C.猫爪的肉垫有缓冲作用(正确答案)10、设计制作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单选题] *A.经费预算B.材料和结构C.安全可靠11、公安机关可以利用( )侦破各种案件。

[单选题] *A.人遗传物质的独一无二B.人指纹的独一无二C.两者都可以(正确答案)12、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的迁徙是为了适应环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下列科学家对生物进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 )。

[单选题] *A.阿基米德B.奥斯特C.达尔文(正确答案)15、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是( )。

三上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最新经典通用教辅资料

三上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最新经典通用教辅资料

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水沸腾了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记录表2.水沸腾时的观察记录表3.水结冰了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冰融化了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冰融化过程观察记录表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记录表6.加快溶解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比较记录表7.混合与分离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比较沙和食盐的特征。

沙和食盐特征比较记录表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物质的变化记录表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橡皮泥揉捏形状变化是纸撕碎大小变化是水搅拌流动是第二单元空气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画出三个杯子内水的变化。

我的解释:在杯底扎孔,杯内气压降低,杯内水位上升,水占据空间;用打气筒从杯底注入空气,空气占据杯内空间增加,水往外排,水位下降。

3.压缩空气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画出注射器的活塞位置。

实验现象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水不可以被压缩。

4.空气有质量吗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1.调节天平平衡。

(右边加豆子,直至平衡)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5颗回形针7枚20我的解释:选择的标准物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重物越重,平衡空气的质量时所用的数量就越少。

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颗绿豆或者7枚回形针的质量。

6.我们来做“热气球”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6.我们来坐热气球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用画图或文字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解释:空气受热膨胀,变轻,慢慢上升,从密封箱上方的小孔流出,纸条摆动;冷空气从侧边的小孔流入,带着蚊香吸入,形成了风。

第三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日期观察、记录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形成一张我们自己的天气日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练习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课堂达标:1.填一填(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观察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看,还包括、、、等感官的运用以及____的运用。

(2)我们在观察大树时是按从到的顺序进行的。

2.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2)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观察就是()。

A.随便看看B.带着目的看C.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2)观察一棵大树,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A.感官B.观察C.测量2、校园的树木课堂达标:1.填一填(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1)树是由__、__和__等几部分组成的。

(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六个部分。

2.辨-辨(对的打“V",错的打“x")(1)用图画、拓印的方法进行记录,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2)树的简图的画法,可以是先画树冠,再画树干,大致画出轮廓即可。

()3.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

A.由近及远B.由远及近C.由整体到局部(2)观察一棵树的方法有()等。

A.画简图B.测量树干粗细C.拓印树皮4.分析简答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简单写出拓印的方法。

3、大树和小草课堂达标:1.填一填(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不同、茎的不同、叶的不同。

(3)狗尾草是生杂草,分布在全国各地。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2.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2)一般情况下,叶子的形状特点是辩认野草的主要标志。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课(P2)一、1.闻、听、尝、摸放大镜2.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二、×√√三、B B四、略第二课(P5)一、1.树冠、树干、树根2.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二、√×三、B C四、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突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第三课(P7)一、1.生命体2.高矮、粗细、形状3.一年二、√√√三、1.BA 2.ABC四、樟树狗尾草茎粗、硬、高大细、软、矮小叶椭圆形扁长果实大、少小、多第四课(P9)一、1.根茎叶水分阳光空气2.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二、√√三、AB ABC四、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有膨大的海绵状的气囊结构。

第五课(P11~12)一、1.生命活力活死2.叶片叶柄叶脉3.共同二、×√×三AB C C四、注意:收集到植物的叶要先清除表面杂物,然后夹在书本中压平整,阴干。

第六课(P13)一、1.大小 2.颜色二、×√三、略第七课(P15~16)一、1.水生、水生 2.水分空气阳光营养3.生命周期二、×√√×三、C C C四、1.植物都有生命周期。

2.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应该正确认识它。

第二单元第一课(P18)一、1.多样环境2.保护环境二、×√三、1~4 D C C B四、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第二课(P20)一、1. 2 短 2.触角身体二、√√√×三、B C四、略第三课(P22)一、1.放入水中 2.吃食排泄二、√√三、C A B四、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的身体扭动时,就能看到壳的上部出现一个小孔,这就是蜗牛的呼吸孔。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 干净的抹布、黑板, 一杯清水]出示一杯清水, 提问:这是一杯清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 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 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 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 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 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小结:哦,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生举例)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 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 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 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三年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三年级

封面[学校名称][年级]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手册目录一、活动目标二、活动内容1. 自然探索活动2. 社会实践活动3. 科学实验活动4. 艺术创作活动5. 体育健康活动三、活动实施1. 活动准备2. 活动步骤3. 活动评价四、活动总结五、家长反馈六、附录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和合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1. 自然探索活动- 活动主题:走进森林,探索自然- 活动内容:观察植物、动物,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所见所闻。

3. 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

2. 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关爱社区,从我做起- 活动内容:了解社区环境,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社区公益活动的意义。

2. 学生分组,选择社区公益活动,如清洁街道、帮助老人等。

3. 实地参与活动,记录感受和收获。

3. 科学实验活动- 活动主题:小小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 活动内容: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3. 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和问题。

4. 艺术创作活动- 活动主题:小小艺术家,展现创意风采- 活动内容: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

3.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 体育健康活动- 活动主题:健康快乐,阳光体育- 活动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 活动步骤:1. 教师讲解体育活动的规则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我看到了什么1. 填一填(1) 观察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看,还包括()()()和()等感官的运用以及()的运用。

(2 )我们在观察大树时是按)的顺序进行的。

2. 辨一辨(对的打W”,错的打“x”)(1 )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2 )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 )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观察就是()。

A.随便看看B.带着目的看C.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2) 观察一棵大树,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 )工具。

A.感官B.观察C.测量2校园的树木1. 填一填(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1) 树是由()()和()等几部分组成的。

(2) 树的器官一般包括()()()()()和()六个部分。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用图画、拓印的方法进行记录,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2 )树的简图的画法,可以是先画树冠,再画树干,大致画出轮廓即可。

(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

A.由近及远B.由远及近C.由整体到局部(2 )观察一棵树的方法有()等。

A.画简图B.测量树干粗细C.拓印树皮4. 分析简答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简单写出拓印的方法。

3大树和小草1. 填一填(1)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的共同特征。

(2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不同、茎的()不同、叶的()不同。

(3) 狗尾草是()生杂草,分布在全国各地。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2. 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X”)(1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2) 一般情况下,叶子的形状特点是辨认野草的主要标志。

()(3 )维恩图的作用是梳理我们的观察、比较结果。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像狗尾草的茎一样的茎叫()。

A.草质茎B.木质茎C.缠绕茎(2)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A.阳光B.水分C.空气4. 填表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不同,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4水生植物1. 填一填(1 )水生生植物都有()()和().它们的生长需要()()和()。

(2) 水生植物有()()()和()等。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膨大,有气嚢。

()(2) 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和()。

A.水生植物B.陆生植物C.海洋植物(2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相同点是()。

A.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B.都有根、茎、叶C.都会繁殖后代4. 实验探究水葫芦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研究水葫芦的叶柄,观察里面的结构,说说其中的道理。

^5植物的叶1. 填一填(1) 长在树上的新鲜叶和落叶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的不同:新鲜叶是()的,落叶已经完成生命历程,是()的。

(2) 植物的叶一般由()和()组成,叶片上有()。

(3)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的基本特征。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樟树秋天不落叶,它的叶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2) 叶也是有生命的,从小叶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1死亡,完成一生。

()(3) 新鲜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植物的叶由()和()组成。

A.叶片B.叶柄C.叶脉•(2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

A.叶纹B.叶线C.叶脉(3)只要两种树叶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A.形状和大小B.大小C.形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1. 填一填(1) 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

(2) 从一片树叶的()变化过程中,我们知道叶会衰老直至死亡。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树叶都是绿色的。

()(2)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7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1. 填一填(1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和()植物。

(2) 植物的生存需要()()()和()(3)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植物形态各异,没有什么共同特点。

()(2) 金鱼藻生长不需要泥土。

()(3) 植物都会生老病死。

()(4) 向日葵和树木的主要区别是寿命不同。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生长离不开水的植物是()。

A.水生植物B.陆生植物C.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2)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A.寿命长短不同B.种子不同C.植株不同(3 )用根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A.柳树B.大蒜C.甘薯4.分析简答从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动物1寻访小动物1. 填一填(1) 动物具有()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2) 保持动物生存环境的原貌,就是要求我们()2. 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x”)(1) 熊猫、老虎等快要灭绝的动物,我们要倍加珍惜保护,小虫子、小蚂蚁等小动物多得很,不必爱惜。

()(2) 在认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同时,要注意安全。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下列动物中,属于小动物的是()。

A.猪B.牛C.象D.蝗虫(2) 适宜寻访小动物的地点是()。

A.大河里B.深山老林中C.校园中和田野里(3)对于不知名的小动物,正确的做法是()。

A放弃观察B.捉住后请教别人C.记下特点或画图记录(4 )对于观察不易接近的小动物,如小鸟,合适的做法是()。

A. 用网子套住后再仔细观察B. 先观察一下,然后悄悄地接近几步,再悄悄地观察4. 分析简答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珍惜生命、保护环境,并确保自身2蜗牛(一)1.填一填(1) 蜗牛的触角有()对,()的触角的顶部有眼,()的一对触角上没有眼。

(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伸缩、()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2•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蜗牛的足是腹足,齿是舌齿。

()(2) 蜗牛的眼长在它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并会留下黏液的痕迹。

()(4) 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蜗牛在玻璃板上爬行,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状的运动。

A.直线B.细波浪C.线状(2) 蜗牛遇到危险时,做出的反应往往是()。

A.乱蹦乱跳B.逃走C.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里3 蜗牛(二)1.填一填(1) 唤醒正在休眠的蜗牛,可取的做法是()(2) 蜗牛的()和()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形式。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A.水果B.面包C.菜叶D.糖块(2) 蜗牛用()来呼吸。

A.气孔B.皮肢C.嘴D.触角(3) ( )是蜗牛休眠时的表现。

A.仍然在少量进食B.用黏液封住壳口,不再活动C.身体微微扭动24. 实验探究观察蜗牛的呼吸,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请写出来。

4蚯蚓1. 填一填(1)蚯蚓特殊的身体结构适合生活在()的土壤中。

(2) 蚯蚓的身体是()的,它属于()动物。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2 )观察完毕后的蚯蚓应放入垃圾箱。

()(3) 在蚯蚓运动时,用笔尖去碰触它,它会运动得更快。

( )(4) 下大雨时,蚯蚓会从土壤中爬出来。

(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最适合蚯蚓生活的环境是()。

A.石子中B.水中C.菜园中(2) 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是为了()。

A.晒太阳B.呼吸C.游泳(3) 属于蚯蚓食物的是()。

A.树叶B.泥土C.小石子(4) 蚯蚓是依靠()向前爬行的。

A.身体收缩B.腹足运动4.分析简答蚯蚓是怎样运动的?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5蚂蚁1. 填一填(1) 蚂蚁用()交流信息。

(2) 蚂蚁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2) 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3) 观察完蚂蚁后就把它踩死。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仔细地观察。

A.眼睛B.放大镜C.显微镜(2 )蚂蚁有( )条腿。

A. 2B. 4C. 6(3)和蚂蚁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A.蝗虫B.田螺C.蚯蚓4. 实验探究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请写出你的观察研究方案。

.6金鱼1. 填一填(1) 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身体表面有()(2) 鱼鳍能够帮助金鱼()。

(3) 金鱼进食的方式是()。

2. 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金鱼和蚂蚁没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 )(2)金鱼用尾游泳,用嘴呼吸。

()3. 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鱼鳃在不停地开合,它是在()。

A.喝水B.呼吸C.休息(2) 鱗片是保护鱼体的,它可以保持鱼体表面(A.干燥B.湿润C.清洁4. 填表金鱼鳃的观察7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1. 填一填(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的物体。

(2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2.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 )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2) 生物学家用画图的方法帮助他们观察动植物。

()(3) 动物具有多样性,它们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3.实验探究如何知道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我们周围的材料1我们周围的材料1填一填_1纯棉的衣服都是由()加工而成的。

2 做饭的锅一般用用()(填材料名称)来制造。

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六种材料包括()()()()()()2辨一辨,对的打“V”,错的打“X”)1所有的衣服都是由棉布做成的。

()3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燃料、化学原料、食物、药物一般都不称为材料( )(3 汽车玻璃与门窗玻璃都是一样的玻璃,只不过汽车玻璃厚一些。

()(4 )塑料袋结实、轻便,都可以用来包装食品。

()3.选一选^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 绸缎都是由()加工而成的。

A.棉花B.蚕丝C.人造纤维(2) 吃饭用的筷子用()来制作最好。

A.金属B.竹子C.木头(3) 锅把最好用()来制造。

A.木头B.金属C.塑料(4)不能称为材料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