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网络规划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企业、学校等组织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网络应用需求,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网络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原则;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网络规划方法;3. 学会使用网络规划工具,如Packet Tracer等;4. 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Packet Tracer、路由器、交换机等;2.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规划工具等;3. 实验资料:网络规划与设计教材、网络设备手册等。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任务:为某公司设计一个网络,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2.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公司规模、部门分布、网络应用需求等,确定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2)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设备选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4)IP地址规划:规划网络IP地址,包括公网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5)配置网络设备:在Packet Tracer中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6)测试网络性能:测试网络性能,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7)总结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2. 设备选型:核心层采用路由器,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3.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规划,公网IP地址通过NAT转换;4. 网络连通性: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5.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网络工程综合实例

实验七网络工程综合实例此文件为个人手打,会有一些小错误,请大家谅解=-=。
重点改错在文章的最后。
一、实验目的路由在小型网络中使用的非常广泛,掌握和理解静态路由的配置是网络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
二、实验内容学院新建两栋教学楼,为实现相互通信,需要安装相关的设备并加以调试。
所需设备为2台CISCO2501路由器,每台有2个Serial口, 2台S2950交换机,两台计算机等。
其拓扑结构图如图2.1。
图2.1 网络拓扑结构图三、实验步骤3.1 绘制实验拓扑图首先,利用 Boson Network Designer 绘制实验网络拓扑图。
绘制好的拓扑图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实验网络拓扑图在绘图过程中注意,按照“够用为度”的原则,本实验主要用CISCO 2501来练习动态路由RIP的工作原理。
同时,在给两台路由器间布线时要选择点到点类型。
另外,对于DCE端可以任意选择。
不过在实验配置时,对于DCE端路由器的接口(se rial 0)不要忘记配置时钟信号(这里我们选用R1的serial 0接口作为DCE端)。
3.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在绘制完实验拓扑图后,可以将其保存并装入 Boson NetSim 中开始实验配置。
通过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栏按钮“eRouters”选择“R1”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基本参数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 R1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R1(config-if)#ip address 10.1.1.5 255.0.0.0(R1的S0地址)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R1的E0地址)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exitR1(config)#ip route 192.168.23.0 //[R2的E0]// 255.255.255.0 10.1.1.6 //[R2的S0](静态路由)R1(config)#ip route 192.168.23.0 255.255.255.0 10.1.1.6(静态路由,上面的指令为解释)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1.1.6 [R2的S0](缺省路由)动态路由:R1>enableR1(config)#router rip #选择RIP路由协议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R1的E0网络号)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1.0 (S0网络号)R1(config-router)#end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所有路由法都需要输入这条指令,此指令为保存)通过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栏按钮“eRouters”选择“R2”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参数的基本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 R2R2(config)#interface Serial 0R2(config-if)#ip address 10.1.1.6 255.0.0.0(R2的S0)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3.1 255.255.255.0(R2的E0)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exitR2(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R1的E0] 255.255.255.0 10.1.1.5[R1的S0](静态路由)R2(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0.1.1.5 (静态路由,上面的指令为解释)R2(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1.1.5[R1的S0](缺省路由)动态路由:R2>enableR2#configure terminal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3.0(R2的E0网络号)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1.0 (S0网络号)R2#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所有路由法都需要输入这条指令,此指令为保存)通过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栏按钮“eSwitches”选择“S1”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参数的基本配置: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1S1(config)#exitS1#vlan databaseS1(vlan)#vlan 10S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端口)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1(config-if)#no shutS1(config-if)#exitS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端口)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1(config-if)#no shut通过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栏按钮“eSwitches”选择“S2”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参数的基本配置: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2S2(config)#exitS2#vlan databaseS2(vlan)#vlan 40S2(vlan)#exitS2#conf tS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S2(config-if)#no shutS2(config-if)#exitS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S2(config-if)#no shut3.3 配置 PC 机基本参数通过Boson NetSim中的工具栏按钮“eStations”选择“Host 1”并按照下面的步骤配置Host 1的相关参数:键入”回车键”继续。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工程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网络的构建、配置和管理,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硬件设备: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为_____。
网络交换机_____台,型号为_____。
网络路由器_____台,型号为_____。
网线若干。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
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层、一个汇聚层和一个接入层。
核心层由一台高性能的路由器组成,汇聚层使用了两台交换机,接入层则连接了多台计算机。
(二)IP 地址规划为了确保网络中的设备能够正常通信,进行了合理的IP 地址规划。
给每个网络段分配了不同的 IP 地址范围,并为每个设备设置了相应的静态 IP 地址。
(三)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设置路由器的名称和密码。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启用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实现网络的动态路由。
2、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的特权模式,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和密码。
配置交换机的 VLAN,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以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如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
(四)网络连通性测试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后,使用 Ping 命令对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连通性测试。
从接入层的计算机向其他设备发送 Ping 数据包,检查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五)网络性能评估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如 iPerf,对网络的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可能存在的网络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方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经过连通性测试,发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通信,Ping 数据包的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出现丢包现象。
现代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现代网络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全面掌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故障排除等网络工程的核心技能。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从事网络工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3月20日至2023年4月10日实训地点:学院网络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1)网络布线材料的选择与准备(2)线缆的剥皮、剪线、打线、连接等操作(3)信息模块的安装与测试(4)网络配线架的安装与测试2. 网络设备配置(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3)VLAN的配置(4)端口镜像与流量监控3. 网络故障排除(1)网络连通性测试(2)网络性能优化(3)网络故障诊断与解决四、实训过程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1)首先,我们学习了网络布线材料的选择与准备,了解了各种线缆、信息模块、配线架等材料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然后,我们进行了线缆的剥皮、剪线、打线、连接等操作,掌握了网络布线的基本技能。
(3)在信息模块的安装与测试环节,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线缆与信息模块正确连接,并使用测试仪进行测试。
(4)网络配线架的安装与测试环节,我们掌握了配线架的安装方法,并使用测试仪对配线架进行测试。
2. 网络设备配置(1)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环节,我们学习了交换机的初始配置、VLAN配置、端口镜像与流量监控等。
(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环节,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初始配置、路由协议配置、VLAN配置等。
(3)在VLAN配置环节,我们学习了VLAN的划分、端口分配等。
(4)端口镜像与流量监控环节,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端口镜像功能进行网络监控,以及如何配置流量监控。
3. 网络故障排除(1)网络连通性测试环节,我们学会了使用ping、tracert等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2)网络性能优化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调整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配置来优化网络性能。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层姓名:班级:带教老师:报告日期: 2013.12.9--2013.12.13电子信息学院目录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二、综合实验的内容 (5)2.1 校园网需求分析 (5)2.2校园网规划............................................................................... ...... 7 2.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析 ............................................................ 9 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 (17)3.1项目需求分析 .............................................................................17 3.2制定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目标方案 (17)四、综合实验的要点 ..................................... 18 五、小组分工 ........................................... 19 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19 七、问题 ............................................... 20 参考文献 (21)前言通过专业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完成从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设计、施工、组建,到测试、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贯穿网络工程全过程所有实验任务。
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满足网络工程专业的“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的四年培养目标。
因此,专业综合实验对学生的网络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中小型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

综合实验:中小型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实验(设计)内容实施目标:为某企业构建一个高性能、可靠的网络。
简要需求:(1)该企业主要包括三个建筑:行政楼、销售部、生产厂区,中心机房设在行政楼。
(2)对外提供WWW服务、对内提供文件传输服务、内外均可访问的Email服务。
(3)行政楼上的用户约120人(每人一台计算机),分成若干部门,不同部门的用户可能处在不同楼层,每一层可能有不同的部门用户。
要求部门之间内部可以相互通信,不同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独立性和信息隔离。
【建设经过调研可知:部门为5个。
其中,部门1有1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2有30人,在不同楼层;部门3有2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4有3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5有30人,在不同楼层】(4)销售部门约150人(每人一台计算机),分成5个团队。
要求不同团队之间保持通信的独立性和隔离性。
【经过调研可知:每个团队30人,每个团队的人员都在同一个楼层,不同团队可能在不同的楼层】(5)生产厂区分成三个车间,每个车间约60个用户。
根据需求进行简要分析,可知:(1)划分VLAN,行政楼的部门需要跨交换机的VLAN划分。
(2)子网划分,不同的VLAN使用不同的子网,将子网和VLAN重叠使用。
(3)路由配置,不同子网(VLAN)之间的路由配置。
(4)WEB、DNS、DHCP、FTP、E-Mail等服务器放在中心机房的DMZ区。
设计与实现过程:(1)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企业对网络的需求。
(2)概要设计: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说明报告中主要功能的实现过程。
(3)详细设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过程和清单。
(4)调试分析:路由、交换之间进行通信测试。
实验(设计)步骤1、(共20分)网络拓扑设计请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为该企业设计网络拓扑图(可以用手绘制或者请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绘制),要求按照分层结构进行设计。
要求:(1)每个VLAN/子网画出2台终端主机即可,跨交换机的VLAN需要说明或标识。
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报告篇一:网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层姓名:班级:带教老师:报告日期:20XX.12.9--20XX.12.13电子信息学院目录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二、综合实验的内容 (5)2.1校园网需求分析...........................................................................52.2校园网规划................................................. ....................................72.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析................................................. ...........9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17)3.1项目需求分析................................................. ............................173.2制定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目标方案.............................................17四、综合实验的要点.....................................18五、小组分工...........................................19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19七、问题.. (20)参考文献 (21)前言通过专业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完成从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设计、施工、组建,到测试、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贯穿网络工程全过程所有实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系(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浩学号:指导教师:邱林中举设计时间:2013.12.16 - 2010.12.27设计地点:4#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课程设计目的网络工程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该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学习掌握网络设计中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熟悉并掌握运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技术。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与选型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网络工程》课程中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并选用相应的网络连接技术。
(4)根据设计容与具体要求,实现园区网的连接,并在成功测试的基础上实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并能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访问。
(5)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需求分析、网络设计、设备调试安装以及设计心得等几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三、课程设计容用一组实验设备(4个路由器、二台交换机、二台三层交换机、一台防火墙)构建一个园区网,通过防火墙与校园网相联,实现到Internet的访问。
具体要求如下:(1)在一台两层交换机SW1上划分2个VLAN(Vlan 100和Vlan 200,用户数均为100)。
要现:两个Vlan均能通过路由器访问外网,但两个Vlan之间不能通信。
(2)在一台三层交换机SW3上划分2个VLAN(Vlan 300和Vlan 400,Vlan300用户数100,Vlan400用户数200),两个Vlan之间能够通信。
要求:两个Vlan均只能通过路由器访问校园网(10.X.X.X),而不能访问Internet。
(3)另外一台两层交换机SW2和一台三层交换机SW4之间使用冗余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均划分两个Vlan(Vlan 500和Vlan 600,Vlan500用户数200,Vlan600用户数100),要求Vlan500可以访问网所有VLAN,Vlan600既可以访问网,又可以访问Internet。
(4)园区网全网通信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路由设计要求有路由汇聚。
(5)SW1 、SW3、SW4分别和三台接入级路由器DCR1700相连,三台路由器和部门级路由器DCR2600相连。
然后DCR2600路由器通过防火墙实现此园区网与外网(校园网)相联,要求网通过防火墙上配置NA T协议访问外网。
(6)画出网络拓扑图,并给各VLAN划分IP地址、掩码、网关,以及各网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7)需要在SW1中的VLAN100里面安装WWW、FTP、电子等基本服务。
用访问控制列表使VLAN300和VLAN500中的用户在上班时间(9:00~17:00)不允许访问FTP 服务器和WWW服务器,但可以访问EMail 服务器。
(8)IP分配规则:根据以上需求设计IP地址。
(9)IP分配规则根据实验室分区划分):A区:IP围:192.168.0.0 -192.168.7.255192.168.254.0-192.168.254.15 (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1(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1 (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B区:IP围:192.168.8.0 -192.168.15.255192.168.254.16-192.168.254.31(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2(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2 (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C区:IP围:192.168.16.0 -192.168.23.255192.168.254.32-192.168.254.47 (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3(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3 (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D区:IP围:192.168.24.0 -192.168.31.255192.168.254.48-192.168.254.63 (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4(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4 (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E区:IP围:192.168.32.0 -192.168.39.255192.168.254.64-192.168.254.79 (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5(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5(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F区:IP围:192.168.40.0 -192.168.47.255192.168.254.80-192.168.254.95 ( 路由器Serial口用)202.103.0.16(防火墙连互联网用IP)10.206.207.16 (防火墙连校园网用IP)总体设计:试验拓扑:试验步骤:1 单臂路由:在交换机9上划分vlan100和vlan200,分别划分端口到两个vlan中,将f0/24口设置为trunk与R4的f0/0口相连SW10009(config)#vlan 100 //创建vlan100SW10009(config-vlan)#exSW10009(config)#vlan 200 //创建vlan200SW10009(config-vlan)#exSW10009(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4SW10009(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 //将端口f0/1-4划归到vlan200中SW10009(config-if-range)#exSW10009(config)#interface range f0/5-8SW10009(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0 //将端口f0/5-8划归到vlan200中SW10009(config-if-range)#exitSW10009(config)#int f0/24SW10009(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接口设置trunkSW10009(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设置trunk允许所有vlan通过SW10009(config-if)#在R4接口f0/0上划分子端口,f0/0.1和vlan100关联,f0/0.2和vlan200关联R10004(config)#interface f0/0R10004 (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端口f0/0R10004 (config-if)#int f0/0.1R10004 (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128 //在子端口f0/0.1上设置IP地址R10004 (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0 //将子端口和交换机的vlan100相关联注意:dot1Q后面接的数字一定要跟交换机中vlan号对应R10004 (config-subif)#int f0/0.2 //在子端口f0/0.2上同理R10004 (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129 255.255.255.128R10004 (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00R10004 (config-subif)#设置一台主机AIP地址为192.168.1.11/25 网关为192.168.1.1 接在交换机的vlan100上另一台主机BIP地址为192.168.1./25 网关为192.168.1.129 接在交换机的vlan200上用主机A ping的结果PC>ping 192.168.1.1 可以ping通f0/0.1,也就是vlan100和f0/0.1相关联Pinging 192.168.1.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32 time=94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32 time=49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32 time=62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 bytes=32 time=33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33ms, Maximum = 94ms, Average = 59msPC>ping 192.168.1.129 可以ping通f0/0.2Pinging 192.168.1.129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1.129: bytes=32 time=31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29: bytes=32 time=62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29: bytes=32 time=49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1.129: bytes=32 time=62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129: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31ms, Maximum = 62ms, Average = 51msPC>ping 192.168.1. 可以ping通vlan200上的主机,也就是vlan200和f0/0.2相关联Pinging 192.168.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1.: bytes=32 time=109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1.: bytes=32 time=109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1.: bytes=32 time=109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1.: bytes=32 time=64ms TTL=127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64ms, Maximum = 109ms, Average = 97ms此时单臂路由成功2.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相连用到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三层交换机上划分两个vlan300和vlan400,分别分配IP,将属于vlan300的接口与路由器相连一种是在三层交换机上划分两个vlan500和vlan600,分别分配IP,另外给默认的vlan1也分配IP地址,将属于vlan1的接口与路由器相连方法一:用交换机SW7和R6实现SW10007(config)#vlan 300 //创建vlan300SW10007 (config-vlan)#exSW10007 (config)#vlan 400 //创建vlan400SW10007 (config-vlan)#exSW10007 (config)#int range f0/1-4SW10007 (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0 //将端口f0/1-4划归到vlan300中SW10007 (config-if-range)#exSW10007 (config)#int range f0/5-8SW10007 (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0 //将端口f0/1-4划归到vlan400中SW10007 (config-if-range)#exSW10007 (config)#int f0/24SW10007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0 //将端口f0/24划归到vlan300中SW10007 (config-if)#exSW10007 (config)#int vlan 300 //进入vlan接口配置模式SW10007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分配IPSW10007 (config-if)#no shutdownSW10007 (config-if)#exSW10007 (config)#int vlan 400 //vlan400同理SW10007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SW10007 (config-if)#no shutdownSW10007 (config-if)#exSW10007 (config)#ip routing //开启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SW10007 (config)#此时三层交换机两个vlan可以相互通信配置一台主机C 地址192.168.2.11/24 网关192.168.2.2 //vlan300的地址配置一台主机D 地址192.168.3.11/24 网关192.168.3.1 //vlan400的地址用主机C ping的结果PC>ping 192.168.2.2可以ping通vlan300,也就是网关Pinging 192.168.2.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2.2: bytes=32 time=47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2.2: bytes=32 time=31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2.2: bytes=32 time=15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2.2: bytes=32 time=32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2.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5ms, Maximum = 47ms, Average = 31msPC>ping 192.168.3.1 可以ping通vlan400,也就是三层交换机部两个vlan可以相互通信Pinging 192.168.3.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3.1: bytes=32 time=18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3.1: bytes=32 time=31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3.1: bytes=32 time=18ms TTL=255Reply from 192.168.3.1: bytes=32 time=31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3.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8ms, Maximum = 31ms, Average = 24msPC>ping 192.168.3.11 可以ping通主机DPinging 192.168.3.1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3.11: bytes=32 time=62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3.11: bytes=32 time=62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3.11: bytes=32 time=47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3.11: bytes=32 time=62ms TTL=127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3.1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47ms, Maximum = 62ms, Average = 58ms连通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命令R10006(config)#int f0/0R10006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10006 (config-if)#no shutdownR10006 (config-if)#exR10006 (config)#router ospf 1 /在路由器R6上配置OSPF协议R10006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area 2 //声明网段和区域,拓扑图给出R10006 (config-router)#SW10007 (config)#router ospf 1 //在交换机SW7上配置OSPF协议SW10007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area 2 //声明网段和区域SW10007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255.255.255.0 area 2 //声明网段和区域SW10007 (config-router)#此时主机C和主机D都可以pingt通R6的f0/0接口R10006#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O 192.168.3.0/24 [110/2] via 192.168.2.2, 00:50:20, FastEthernet0/0路由表中有R6学习交换机vlan400的路由方法二用交换机SW8和R5SW10008(config)#vlan 500 //创建vlan500SW10008 (config-vlan)#exSW10008(config)#vlan 600 //创建vlan600SW10008 (config-vlan)#exSW10008 (config)#int range f0/1-4SW10008(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500 //将端口f0/1-4划归到vlan500中SW10008 (config-if-range)#exSW10008 (config)#int range f0/5-8SW10008(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600 //将端口f0/1-4划归到vlan600中SW10008 (config-if-range)#exSW10008 (config)#int f0/24SW10008(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 //将端口f0/24划归到vlan1中SW10008 (config-if)#exSW10008 (config)#int vlan 500 //进入vlan接口配置模式SW10008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7.1 255.255.255.0 //分配IPSW10008 (config-if)#no shutdownSW10008 (config-if)#exSW10008 (config)#int vlan 600 //vlan400同理SW10008(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1 255.255.255.0SW10008 (config-if)#no shutdownSW10008 (config)#int vlan 1 //vlan1同理SW10008(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2 255.255.255.0SW10008 (config-if)#no shutdownSW10008 (config-if)#exSW10008 (config)#ip routing //开启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SW10008 (config)#此时SW10008中的vlan500,vlan600和vlan1 之间都是互通的主机E 192.168.7.11/24 网关192.168.7.1 //vlan500IP地址主机F 192.168.6.11/24 网关192.168.6.1 //vlan600IP地址主机E ping结果PC>ping 192.168.7.1Pinging 192.168.7.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7.1: bytes=32 time=63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7.1: bytes=32 time=32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7.1: bytes=32 time=13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7.1: bytes=32 time=31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7.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3ms, Maximum = 63ms, Average = 34msPC>ping 192.168.6.1Pinging 192.168.6.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6.1: bytes=32 time=17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6.1: bytes=32 time=16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6.1: bytes=32 time=15ms TTL=255 Reply from 192.168.6.1: bytes=32 time=32ms TTL=255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6.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15ms, Maximum = 32ms, Average = 20msPC>ping 192.168.4.1Pinging 192.168.4.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4.1: bytes=32 time=31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4.1: bytes=32 time=63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4.1: bytes=32 time=63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4.1: bytes=32 time=63ms TTL=254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4.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31ms, Maximum = 63ms, Average = 55msPC>ping 192.168.6.11Pinging 192.168.6.1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6.11: bytes=32 time=46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6.11: bytes=32 time=63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6.11: bytes=32 time=63ms TTL=127Reply from 192.168.6.11: bytes=32 time=30ms TTL=127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6.1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30ms, Maximum = 63ms, Average = 50ms连通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命令R10005(config)#int f0/0R10005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10005 (config-if)#no shutdownR10005 (config-if)#exR10005 (config)#router ospf 1R10005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255.255.255.0 area 3R10005 (config-router)#SW10008#confSW10008 (config)#router ospf 1SW10008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255.255.255.0 area 3SW10008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6.0 255.255.255.0 area 3SW10008 (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7.0 255.255.255.0 area 3SW10008 (config-router)#R10005 #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O 192.168.6.0/24 [110/2] via 192.168.4.2, 00:13:55, FastEthernet0/0O 192.168.7.0/24 [110/2] via 192.168.4.2, 00:13:55, FastEthernet0/0路由表中有R5学习交换机vlan500和vlan600的路由此时三个边缘区域已经成功创建,开始创建骨干区域骨干区域通过R1分别连接R4,R5,R6R10005(config)#int s2/0R10005 (config-if)#clock rate 9600注意:Seral口在链路上是up,但是在协议上是down,那就是缺少这条命令,声明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