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规划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企业、学校等组织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网络应用需求,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网络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原则;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网络规划方法;3. 学会使用网络规划工具,如Packet Tracer等;4. 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Packet Tracer、路由器、交换机等;2.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规划工具等;3. 实验资料:网络规划与设计教材、网络设备手册等。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任务:为某公司设计一个网络,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2.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公司规模、部门分布、网络应用需求等,确定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2)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设备选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4)IP地址规划:规划网络IP地址,包括公网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5)配置网络设备:在Packet Tracer中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6)测试网络性能:测试网络性能,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7)总结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2. 设备选型:核心层采用路由器,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3.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规划,公网IP地址通过NAT转换;4. 网络连通性: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5.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报告一、引言在网络工程专业学习期间,实习是提升专业能力和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背景我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是在一家信息技术公司进行的。
该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构建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网络架构。
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网络设备配置和网络故障排除等工作。
三、实习内容和成果1. 网络设备配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安装工作。
通过与资深网络工程师的合作和指导,我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地连接和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配置方法。
通过这一经历,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对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网络故障排除在实习期间,我也负责处理一些网络故障的排除工作。
通过对实际工作环境中出现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进行故障定位和排查。
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如网络延迟、链路故障等。
这些经验对于提高我的故障排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非常有帮助。
3. 安全防护策略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公司的网络安全项目,并学习到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护策略。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实践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等能力。
此外,我也认识到网络工程行业的发展迅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感谢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网络工程领域深耕的决心。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是一门基础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通过该实训,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网络拓扑设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次实训以构建一套基于局域网的网络为主要目标,通过搭建网络,实现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加强学生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操作能力。
二、实训过程与步骤1.实训环境的搭建为了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实训,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践环境,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连接。
我们选用了模拟器软件Packet Tracer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添加相应的设备,并进行配置,构建了一套拓扑结构合理的实践环境。
2.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在实践环境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管理。
包括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域名服务器等网络参数,设置VLAN,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等。
这些操作既需要通过CLI命令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设备的WEB管理界面来实现。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CLI和WEB两种方式来学习和实践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3.网络拓扑的设计与实现在实践环境中,我们还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设计与实现。
通过合理的拓扑结构,可以实现数据的流通和通信的顺畅。
在设计拓扑时,需要考虑网络的层次划分、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等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公司办公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亲自搭建了这个拓扑。
4.网络安全的实践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些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对网络进行了安全实践。
我们学习了许多网络攻击和防御的知识,并亲自进行了模拟攻击和防御,并通过分析攻击原理,提升了网络防护的能力。
三、实践收获和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实践,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了解了网络拓扑的设计与实现,也掌握了一些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
网络实验报告范文

网络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以及数据分析,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
二、实验原理1.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之间传递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主要利用以太网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而无线通信则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无论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其基本原理都是将数据进行分组和编码,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2.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IP协议、TCP协议等。
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数据的封装、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解封装三个步骤。
具体而言,发送端将数据进行分组,并添加相应的头部信息形成数据包,然后通过传输层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
接收端通过解封装和重组的方式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化为原始数据。
3.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网络性能通常通过带宽、时延、丢包率和吞吐量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是衡量网络传输能力的关键指标;时延是指信息从发送到接收所花费的时间,包括传输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丢包率是指网络中发生丢包的概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三、实验内容1.构建网络拓扑本次实验使用GNS3软件构建网络拓扑,包括两台主机和一个路由器。
其中,主机A用作发送端,主机B用作接收端,路由器用作数据传输的中间节点。
2.进行网络通信测试在构建好网络拓扑后,可以通过ping命令进行网络通信测试。
首先,在主机A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命令并指定目标主机B的IP地址。
然后,在主机B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命令并指定主机A的IP地址。
通过分析ping命令的执行结果,可以得到网络的连通情况以及网络性能指标。
3.分析网络性能指标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网络的带宽、时延、丢包率和吞吐量等指标。
网络工程专业见习报告

网络工程专业见习报告一、实践单位介绍我所见习的单位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多个业务板块,主要涵盖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和在线教育等领域。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拥有一支庞大且专业的技术团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
二、实践内容与工作任务作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见习生,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参与互联网公司下属的技术研发团队,负责网络架构的设计与实施。
具体任务包括:1.参与公司内部网络架构的规划与设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服务器规划、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2.对已有网络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3.参与不同项目的网络部署工作,包括服务器购买与配置、网络故障排查与修复等。
4.协助开发部门与运维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提供网络支持与维护服务。
三、实践收获与成果1.加深对网络架构设计的理解:在见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公司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了解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劣之处,掌握了服务器购买与配置的知识。
2.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与修复能力:在实践中,我不断遇到各种网络故障和问题,通过与技术团队的沟通和合作,我学会了快速排查故障的方法,并能够迅速修复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3.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我经常需要与开发部门和运维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需要尽快解决网络问题和提供支持服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逐渐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并且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职责。
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问题:在项目部署过程中,遇到一些网络传输速度慢的情况。
解决方法:首先,我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沟通,确定了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通过分析和排查,找到了网络传输速度慢的瓶颈所在,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2.问题:在网络架构设计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通过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我对现有网络架构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安全改进方案,经过团队的讨论与修正,最终确定了一套安全可靠的网络架构。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工程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网络的构建、配置和管理,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硬件设备: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为_____。
网络交换机_____台,型号为_____。
网络路由器_____台,型号为_____。
网线若干。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
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层、一个汇聚层和一个接入层。
核心层由一台高性能的路由器组成,汇聚层使用了两台交换机,接入层则连接了多台计算机。
(二)IP 地址规划为了确保网络中的设备能够正常通信,进行了合理的IP 地址规划。
给每个网络段分配了不同的 IP 地址范围,并为每个设备设置了相应的静态 IP 地址。
(三)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设置路由器的名称和密码。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启用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实现网络的动态路由。
2、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的特权模式,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和密码。
配置交换机的 VLAN,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以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如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
(四)网络连通性测试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后,使用 Ping 命令对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连通性测试。
从接入层的计算机向其他设备发送 Ping 数据包,检查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五)网络性能评估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如 iPerf,对网络的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可能存在的网络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方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经过连通性测试,发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通信,Ping 数据包的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出现丢包现象。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报告篇一:网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层姓名:班级:带教老师:报告日期:20XX.12.9--20XX.12.13电子信息学院目录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二、综合实验的内容 (5)2.1校园网需求分析...........................................................................52.2校园网规划................................................. ....................................72.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析................................................. ...........9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17)3.1项目需求分析................................................. ............................173.2制定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目标方案.............................................17四、综合实验的要点.....................................18五、小组分工...........................................19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19七、问题.. (20)参考文献 (21)前言通过专业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完成从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设计、施工、组建,到测试、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贯穿网络工程全过程所有实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配置实现NAT/PAT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地址转换的3种实现技术,特别掌握动态NAT及PAT的配置方法;2.掌握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和跟踪方法;3.能按要求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并能实现拓扑的物理连接;4.熟悉配置NAT的3种方法及其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在存根网络中配置实现PAT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实验拓扑1.每人一台安装并配置有Cisco Packet Tracer V5.00模拟配置工具的PC机。
2.拓扑图三、实验容1. 利用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 模拟配置工具绘制出本实验的网络拓扑图;2总结3种实现技术,掌握Cisco Packet Trancer V5.00动态NAT/PAT的配置方法;3使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 和debug ip nat 等命令对路由器地址转换表容的各种查看方法和跟踪方法;4.在路由器上利用show ip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各个端口的信息:5.利用ping,traceroute,telnet,debug等相关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和配置结果测试。
四、实验步骤:Step1:选择添加3个2620XM路由器设备至逻辑工作空间;(提示:2620XM路由器需要断电后接插WIC-2T模块才有广域网互联用的高速同步串口)Step2:将Router0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London;将Router1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Florence;将Router2路由器的主机名命名为Denver;Step3:配置Florence的enable口令及VTY线路密码;(提示:将enable password设为shzu、将enable secret设为cisco、将VTY 线路密码设为cisco)Step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容(存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run命令,注意区分各种密码)Step5: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London路由器不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上配)Step6: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连接到Denver的Serial0/0端口;(提示:注意DCE/DTE端的划分:本题设定Florence路由器提供时钟速率,即:时钟频率在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上配)Step7:分别查看当前London、Florence、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Step8:配置London的Serial0/1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IP地址:10.3.3.1、子网掩码:255.255.255.0、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9:配置Florence的Serial0/0端口;(时钟频率、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时钟频率:clock rate 64000、IP地址:10.3.3.2、子网掩码:255.255.255.0、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10:配置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时钟频率、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时钟频率:clock rate 64000、IP地址:173.16.1.2、子网掩码:255.255.255.252、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11:配置Denver的Serial0/0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封装WAN协议帧格式、激活端口)(IP地址:173.16.1.1、子网掩码:255.255.255.252、封装WAN协议帧格式:encap PPP、激活端口:no shut)Step12:配置Denver的本地回环Loopback0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激活端口)(提示:IP地址: 202.1.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激活端口: no shutdown)Step13:测试相邻路由器设备节点的连通性。
Step14:分别查看当前3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注意路由表项类型字符、管理距离/度量值)Step15:配置London的默认静态路由表项;(提示:用ip route 0.0.0.0 0.0.0.0 命令)Step16:查看当前London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
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Step17:配置Florence的默认静态路由;(提示:用ip route 0.0.0.0 0.0.0.0命令,注意出了Florence的Serial0/1端口之外是互联网)Step1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
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Step19:配置Denver路由器(模拟作为互联网上某个ISP的设备)上的一条指回Florence路由器部网络的静态路由;(提示:假设London+Florence所在的组织机构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一块218.1.1.0/29合法地址;用ip route命令,注意子网掩码)Step20:查看当前Denver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
注意路由表项的类型、度量值等细节信息)Step21: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何现在还不能ping通?答:还不能识别.Step22:分别将Florence路由器的Serial0/0端口、Serial0/1端口配置为NAT 的部接口和外部接口。
(提示:进入端口子模式用ip nat inside命令、ip nat outside命令)Step23:在Florence上配置静态NAT;将10.3.3.1作为服务器对外发布出去,其部全局地址使用218.1.1.1(提示:用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命令)Step24:再次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何现在能ping通?答:配置了静态NAT,可以被识别。
Step25: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
注意路由表项的细节信息,尤其是管理距离/度量值)Step26:在Florence上配置动态NAT;将10.3.3.0/24网段中的所有人都使用地址池218.1.1.2~218.1.1.4中的地址访问Internet(提示:先定义地址池,再定义一个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最后让该列表动态使用地址池中的合法地址)Step27: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3,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问题Step2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Step29: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4,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什么时候将ping 不通?为什么?答:大于4个的时候就ping不通了,因为在前面的那个vty处的端口数设定的就是4个。
Step30: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Step31: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5,用London去ping 202.1.1.1。
Step32: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Step33:将London的Serial0/1端口地址改为10.3.3.6,用London去ping 202.1.1.1。
Step34: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Step35:使用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去掉NAT表中的动态映射条目,同时用no ip nat命令清除步骤27中配置的动态NAT;(提示: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命令必须在特权模式下使用,且必须该命令成功后才能用no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cisco清除动态NAT的ACL与地址池的绑定关系,否则会提示%Dynamic mapping in use, cannot remove)Step36:在Florence上配置超载PAT;将10.3.3.0/24网段中的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地址218.1.1.2访问Internet(提示:先定义地址池,再定义一个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最后让该列表以动态超载方式使用地址池中的唯一合法地址)Step37:再次用London去ping 202.1.1.1,记录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回答为什么是这一结果。
Step38:查看当前Florence路由器的NAT状态信息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及debug ip nat命令)Step39:查看当前各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状态并记录下来。
(提示:用show ip route命令及show ip protocols命令)Step40:测试当前各台路由器设备节点的连通性。
(提示:在London上ping Florence、Denver路由器设备的各端口)五、实验课后思考题1.3种NAT实现技术各自的使用场合?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a.静态NAT设置起来最为简单和最容易实现的一种,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