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线路图 史上最全

合集下载

天津地铁1号线小白楼至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

天津地铁1号线小白楼至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

天津地铁1号线小白楼至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一、工程概况小白楼~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是天津市地铁1号线(新建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处天津市中心区域,且盾构基本在南京路、大沽南路等路段下推进,沿线经过的区域有小白楼商业区、河西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以及天津市主要的办公区,其中区间隧道轴线上有百年历史的王仲山旧居(砖木结构),两侧有中国建设银行、亚太大厦(在建)等主要建筑物,并在隧道上方布有众多口径大、压力高的市政公用管线。

小白楼~下瓦房区间隧道双线全长2087.699m,在DK16400.000m处设左右线联络通道。

隧道外径6.2m、内径5.5m,管片宽1.0m,通缝拼装。

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0,整环管片分6块,由1块封顶块(F)、2块邻接块(L)、3块标准块(B)构成。

纵、环向均采用M30弯螺栓连接;管片接缝防水采用弹性密封垫(三元乙丙橡胶和遇水膨胀橡胶)。

二、工程地质情况该区间隧道区域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系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I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4al)、第I海相层(浅海相沉积层Q24m)、第Ⅱ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14al)、第四系上更新统第Ⅲ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c3al)、第Ⅱ海相层(滨海~潮汐带相沉积层Qd3mc)及第Ⅳ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c3al)。

盾构主要穿越④、④3、⑤和⑥4等土层,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物理力学指标三、盾构掘进机德国海瑞克土压平衡铰接式盾构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盾构机械设备。

盾构直径为6390mm,全长约48m,主体长8.47m,重约300t。

盾构机共有32个千斤顶(分为16组),行程为2.2m,单个千斤顶推力为1078kN,总推力为34511kN;14个铰接千斤顶,行程为150mm。

盾构拼装机有6个自由度,可以全方位运动;螺旋机功率为110kW,直径为700mm,最大扭矩为190kNm。

盾构还配备管片喂片机,可以放置3块管片。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

附件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一、线网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由2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380公里。

预测2020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36%,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40%。

二、本期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2015~2020年,建设M3线二期(南延)、M7线一期、M8线一期、M10线一期、M11线一期、Z2线一期、Z4线一期和B1线一期等8个项目,总长约228.1公里。

到2020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51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M3线二期(南延)工程自高新区至天津南站,线路长 3.9公里,设站3座,投资17.04亿元,已配合天津南站建成。

M7线一期工程自芦北路至普济河道站,线路长26.9公里,设站24座,投资257.0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8线一期工程自资阳路至淇水道站,线路长20公里,设站18座,投资200.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10线一期工程自梨园头至南淀站,线路长24公里,设站23座,投资232.0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M11线一期工程自晋宁道至七经路站,线路长25.4公里,设站25座,投资236.0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B1线一期工程自欣嘉园车辆段至新城四站,线路长31.3公里,设站22座,投资264.8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Z2线一期工程自金钟河大街至北塘站,线路长52.8公里,设站15座,投资299.7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Z4线一期工程自汉蔡路至中部新城站,线路长43.7公里,设站20座,投资286.9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M7、M8、B1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M10、M11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Z2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Z4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

天津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

天津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
3 种型号 ,分 别对应 3 米 、2பைடு நூலகம். 8 米 、2 . 6 米 的列 车宽度 。 凡 是选 用A型或B 型列 车 的轨道交 通线 路称 为地 铁 , 通 常采 用 5 节 8 节 编 组列 车 ;选用 C 型列 车 的轨 道 交 通线路 称 为轻轨 ,采用 2 节~ 4 节编 组列 车 。
。。。。。 。。。。。 。。。。。 。。。。。 。 。。。 ’’。 ’。‘。。 。。。。。 。。。。。 。。。。。 。。。。。 。。。_ 。 ●。 。-。。。 。。 。。 。。。。。 。。。。。 _。一
史 ,不能不提及天津著名的 “ 7 0 4 7 ”工程 ,当时是 以备 战为 目的 ,以墙子 河改 造工程 的名 义立项 ,于 1 9 7 0 年4 月 7日破 土 动 工 。那是 一 段 激 情 燃 烧 的岁
月 ,数 以万 计 的 津城 人 民 以建 设 新 中 国 的满 腔 热 情 ,人 拉肩 扛 ,成 就 了 中国 的第 二 条 地 铁 。 当 时
在载客量上 ,轻轨是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0 . 6 万~ 3 万人 次 的轨 道交 通 方式 。地 铁 的载 客 量更 大 , 比轻轨高出1 倍左右 ,每小 时单 向客流量为3 万 6
万人 次 。
的天津地铁 只有海光寺 、电报大楼 、营 口道和新 华 路4 个 站 ,后 来 通 过 2 次 扩 建 ,于 1 9 8 4 年1 2 月2 8 日开通 了西 站 至 新 华 路 站 7 . 4 公 里 线 路 ,直 至 2 0 0 1 年1 O 月 9日 ,随着 天 津 经 济 的 发 展 ,老 地 铁
董 【 专 稿 】
代 ,发 达 国家 的 主要 城 市 如 纽 约 、华 盛 顿 、芝 加 型钢 轨 ,而 如今 的轻轨 已采用 与地铁 相 同质 量 的钢 轨 ,因此钢 轨 的重 量 已不 再是 两者 的区别 了。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发布日期:2014-05-26 14:09:36 浏览次数:337 【我要打印】天津滨海新区计划在2015年至2020年建设B1、Z4、Z2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今年年底前将启动试验段建设程序,明年全线正式开工。

轨道交通示意图根据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全市远景控制规模为1380公里,由4条市域线和24条城区线组成。

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放射式结构,由8条城区线(含津滨轻轨)组成。

滨海新区近期将开工建设的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为B1、Z4和Z2线,都将采取地下和高架线路相结合的方式。

滨海建投集团轨道交通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B1和Z4线为南北走向线路,Z2线东段为东西走向。

其中,B1线将与津滨轻轨、Z2线分别在塘沽站、滨海高铁站实现换乘,Z4线与津滨轻轨、Z2线则分别在泰达站、北塘站进行换乘。

此外,Z2线与地铁2号线延长线在机场站衔接;B1和Z4线将汇入于家堡交通枢纽,与京津城际延长线进行有效衔接。

B1线起自黄港欣嘉园,终至临港工业区,连接滨海高铁站、海洋高新区、塘沽老城区、上海道商圈、于家堡、中部新城。

线路全长约38公里,其中从欣嘉园到中部新城区间为地下线路约28公里。

全线共设站2 4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6座。

全线设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控制中心1座。

Z4线中段起自汉沽,终至中部新城,连接起汉沽新城、中新生态城、北塘、开发区、于家堡和中部新城,线路全长约44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段为地下线约11.6公里,高架段约31.4公里。

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车站8座,高架车站10座,设中部新城停车场和汉沽车辆段各1座。

Z4线将塘、汉、大区域连接起来,真正意义上拉近了滨海新区各分区的时空距离。

Z2线东段滨海新区内线路起自机场,终至北塘,沿线经过机场、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加工区、滨海高新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铁站、北塘,线路全长37公里。

在空港和滨海西站区域为地下敷设,地下线约1 2.5公里,其余为高架线路。

地铁发展史及其影响讲解

地铁发展史及其影响讲解

编号:成绩:自然科学通识课研究项目结题报告地铁的发展史以及题目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姓名***指导老师***系、专业**系**专业学号************ 年** 月** 日内容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铁,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交通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特大型城市不断兴建起。

地铁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和高科技的投入,解决了很多城市的交通,环境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现代文明和财富的聚集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地铁是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周围商圈也带有辐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科技融入了经济。

地铁的发展史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1.走进地铁1.1. 什么是地铁1.1.1.地铁的概念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

地铁具有效率高、无污染、大运量等特点。

地铁和轻轨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在运量上。

通常衡量的标准是高峰时的每小时客流量,超过了3万人次就叫地铁。

1.1.2.地铁车辆简介地铁车辆是成列运行的。

一般情况下由4辆或6辆编成一列,少数情况下,也有8辆编成一列的1.1.3.车体设计车辆的车体,现在一般都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采用整体承载结构,以减轻自重。

一辆车的两侧均开有多个车门(一般为四个),车门的开关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司机手动控制。

1.2. 地铁路网的基本形式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

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

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版演示文稿(共62张PPT)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二版演示文稿(共62张PPT)
5、股道交叉与折返钢轨系统复杂。
2022/9/15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定义:由电气机车或内燃机车牵引,轮轨 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
市郊与市郊之间、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 地面专用轨道线路为主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
市域快轨主要为中长距离通勤者提供服 务,故有时也称为通勤铁路或地区铁路 ,运行组织与铁路干线不同。 市域快轨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00km/h 以上。
2022/9/15
世界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
1、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2、世界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
2022/9/15
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1、初始发展阶段(1863-1924)
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了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 开始在英国伦敦修建地下铁道,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 路全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
6、最低经济运输量:4000人(假设平均票价7.96元/人)
2022/9/15
磁浮系统
磁悬浮列车是依靠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悬浮 起来并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行驶的交通 工具,它分为常速、中速、高速、和超高 速等几种形式。轨道交通一般选用中低速 磁悬浮,运行距离较短。
上海磁悬浮列车目前是全世界唯一一 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它是从德国T R08列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列车运 行速度高达430km/h。
8、最浅的地铁我国的天津地铁,最浅处埋深仅2-3米,可谓世界上埋深最浅的地铁。
。 413、 、、世列界车噪城编声市组轨:小道9节交,(通高的可速发磁充展悬历浮分史)利3-8用节(地中低下速磁空悬间浮)
5、环境污染少 对城市景观影响 , 3、即可以采用列车无人驾驶、车站无人管理的方式。

天津地铁一号线临时用电施组

天津地铁一号线临时用电施组

一、工程概况第32合同段小白楼~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是天津市地铁1号线(新建段)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间隧道地处天津市中心区域,且盾构基本在南京路、大沽南路等路段下平行推进,沿线经过的区域有:小白楼商业区、河西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以及天津市主要的办公区,其中在盾构轴线上方的有百年历史的有王仲山旧居(砖木结构)为控制重点。

地面两侧的主要建筑物中国建设银行、亚太大厦(在建)以及河西骨科医院等。

该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整个区间用1台盾构机完成推进。

推进的方向为:盾构从下瓦房站北端头井始推,沿右线方向推进至小白楼站南端头井,然后在井内对盾构进行解体,吊运至下瓦房站北端头井安装调试后,沿左线方向推进至小白楼南端头井。

隧道贯通后,盾构解体吊出。

区间隧道全长1050.15m,双线全长2130.30m。

隧道在DK16+400.000m处设左右线联络通道,采用冰冻加固工艺施工。

电气方面:甲方在工地北大门处提供了二路10KV的高压电源;在生活区提供了二路容量为315KVA的低压电源。

二、配电设计标准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4、甲方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5、现场临时用电设备负荷和配置资料6、本工程配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电压、负荷等级分类1、电压等级分类:隧道盾构推进采用高压供电,电压等级10KV,盾构容量为1000KVA。

其它施工用电采用低压供电,电压等级0.4KV,采用三相五线制。

2、负荷等级分类一级负荷:盾构设备、隧道照明负荷。

其它用电设备一般归为三级负荷。

四、施工负荷统计1、盾构机负荷2、地面施工区、隧道内、生活区等负荷五、总体配电方案根据甲方提供的现场电源资料:(1)甲方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2)甲方提供二座315KV A的10KV/380V的低压电源,位置在生活区。

天津轨道交通7号线

天津轨道交通7号线
7号线开通运营初期仅开行一个大交路,不开行小交路。高峰小时开行列车12对,最小发车间隔为5min,设 计运营时间为5:00-23:00。近、远期开行大交路和小交路,大交路是赛达路站~新淀北道站,小交路是梅江会展 中心南站~景致西路站。近期最小发车间隔为3.3min,远期最小发车间隔为2.2min 。
谢谢观看
该线路是纵贯中心城区南北的骨干线。覆盖中山路、老城厢、鼓楼、八里台、卫津南路、大寺等大型客流集 散点,途经西青、河西、和平、南开、红桥、河北6个行政区,是天津未来的核心线路之一。
一期工程全长26.47公里,共设车站21座,均为地下站,换乘站11座。7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车,设计最高时 速为80km/h。
2019年6月3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与中建集团签署地铁7号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协议》,标志着 地铁7号线PPP项目签约成功 。
2019年7月12日,7号线一期工程开工 。
2022年9月,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铺轨施工。
2023年4月,天津地铁7号线系统机电1标赛达路站供电设备吊装进场,开始进入变电设备安装阶段。
8月15日,天津地铁7号线4标梅江会展中心南站~王兰庄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项目正式进入盾构掘进 施工阶段。
11月,随着直径6.81米的刀盘缓缓击破洞门,天津地铁7号线3标“超越5号”盾构机破土而出,标志天津地 铁7号线首个盾构区间实现贯通。
2021年12月,采取PPP模式建设的7号线一期正在开展主体结构、区间盾构施工。 13日,芦北路站~宏源 道站区间盾构右线通过了始发条件的验收。 16日,5标天塔站项目顺利通过深基坑开挖条件验收工作。 19日 晚,1标出入线段区间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成为天津地铁7号线第5个封顶点位。 20日,6标代建的11号线八里 台站顺利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盾构的顺利始发创造了条件 ;晚上,3标项目经理部芦北路站~宏源 道站盾构区间右线从宏源道站顺利始发,是7号线第4个盾构始发掘进的区间线路,是7号线第7台次盾构始 发。 21日,3标项目经理部宏源道站~兴华道站区间左线百环质量验收顺利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