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操作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吸氧法ppt课件

[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 2、病人的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鼻腔情况 5、环境整洁、安静、安全,周围无烟火及
易燃品
评 估 用 物
[计划]
1、用物准备:
(1)氧气筒、氧气表、湿化瓶、湿化液、 通气导管、吸氧连接管包、扳手、空满标 志。
氧气筒可耐高压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MPa,容纳氧约6000L。 其配套装置包含有总开关、气门。氧气压 力表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 安全阀组成。
氧气管道化供氧
• 医院内的氧气供应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 管道通至各病区、门诊、急诊室。供应站 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配有氧气 表。当停用时,先拔出鼻导管,再旋紧氧 气开关。
鼻导管给氧法
• 定义:将一根细吸氧管(鼻导管)插入一 侧鼻腔,经鼻腔到达鼻咽部,末端连接氧 气的供氧方法。
• 目的: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 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
氧气筒
氧气表
湿化瓶 湿化液 通气导管
吸氧连接管包 扳手
装好的氧气表
(2)治疗盘内:有盖无菌罐1只(内盛鼻导 管、纱布)、无菌持物镊1套、换药碗1个 (内盛消毒镊)、清水、弯盘、棉签、胶 布、别针橡皮筋、用氧记录本、笔、松节 油。
• 2、护士准备
[实施] 一、装表
1、检查氧气筒及各部位 2、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 氧气,以冲掉气门上的灰尘,立即 关好 3、安装氧气表,将表后倾斜15度, 用手初步拧紧旋纽,再用扳手旋紧, 使氧气表直立,打开总开关检查装 置有无漏气 4、湿化瓶装1/2~1/3湿化液 5、接通气导管、湿化瓶、吸氧连接 管,打开流量表,检查是否通畅、 漏气,关闭流量表备用
吸氧ppt课件

氧气使用场所
氧气使用场所应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避免与明火接触。
氧气使用方法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好流量,再吸氧;吸氧时应注意湿化,避免氧气 过于干燥。
氧气使用安全
氧气使用时应避免接触高温、明火或金属,以免发生爆炸;氧气筒 应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感谢观看
THANKS
防油措施
吸氧设备表面应保持干净,避免油脂污染, 防止发生火灾。
防热措施
吸氧设备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影 响设备正常工作。
吸氧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2 3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恶心 、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氧,给予对 症治疗。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长时间吸氧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引起咳 嗽、咽痛等症状。应适当控制吸氧浓度,保持呼 吸道湿润。
吸氧的常用方法
01
02
03
经鼻导管吸氧
将导管插入鼻腔,通过鼻 咽部吸氧。
面罩吸氧
通过面罩覆盖面部,提供 高流量的氧气。
呼吸机辅助吸氧
使用呼吸机提供氧气,适 用于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 患者。
吸氧的技巧
调整氧气流量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氧气 流量。
注意氧气湿化
使用湿化瓶,避免氧气干燥刺激呼 吸道。
定期更换氧气导管
吸氧方式的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 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等。
吸氧浓度的调节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调 节合适的吸氧浓度。
吸氧时间的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情况,记录 吸氧时间。
吸氧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措施
吸氧设备附近严禁烟火,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确保电线、插头等无破损。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完整版

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 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吸氧ppt课件

促进新陈代谢
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各系 统的正常运转,提高身体免疫力。
缓解疲劳
吸氧能够缓解脑力、体力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工作 效率,有益于身心健康。
吸氧对人体的影响
80%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 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骨后 疼痛等症状。
100%
呼吸抑制
过度依赖吸氧可能导致呼吸肌萎 缩和呼吸抑制,使患者陷入危险 境地。
心绞痛
通过吸氧增加心肌氧供应,缓 解心绞痛症状。
心肌梗死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病 情。
呼吸衰竭
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吸氧可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 症状。
吸氧的禁忌症
未经处理的张力性气胸 :吸氧会增加胸腔内压 ,加重病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过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 毒。
未来吸氧技术的应用场景
医疗领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吸氧技术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等。
航天领域
在航天领域,吸氧技术对于保障宇 航员的生命安全和提高航天器的性 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吸氧技术可用于提高 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钢铁、化 工等行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二氧化碳潴留:吸氧会 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未经治疗的低氧血症: 吸氧前应先治疗低氧血 症。
特殊人群的吸氧注意事项
02
01
03
孕妇
吸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
儿童
儿童吸氧需严格控制流量和浓度,避免造成损伤。
老年人
老年人吸氧需注意心肺功能状况,合理调整流量和浓 度。
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各系 统的正常运转,提高身体免疫力。
缓解疲劳
吸氧能够缓解脑力、体力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工作 效率,有益于身心健康。
吸氧对人体的影响
80%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 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骨后 疼痛等症状。
100%
呼吸抑制
过度依赖吸氧可能导致呼吸肌萎 缩和呼吸抑制,使患者陷入危险 境地。
心绞痛
通过吸氧增加心肌氧供应,缓 解心绞痛症状。
心肌梗死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病 情。
呼吸衰竭
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吸氧可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 症状。
吸氧的禁忌症
未经处理的张力性气胸 :吸氧会增加胸腔内压 ,加重病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过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 毒。
未来吸氧技术的应用场景
医疗领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吸氧技术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等。
航天领域
在航天领域,吸氧技术对于保障宇 航员的生命安全和提高航天器的性 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吸氧技术可用于提高 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钢铁、化 工等行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二氧化碳潴留:吸氧会 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未经治疗的低氧血症: 吸氧前应先治疗低氧血 症。
特殊人群的吸氧注意事项
02
01
03
孕妇
吸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
儿童
儿童吸氧需严格控制流量和浓度,避免造成损伤。
老年人
老年人吸氧需注意心肺功能状况,合理调整流量和浓 度。
吸氧ppt课件(最新整理版)

提高了对吸氧治疗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吸氧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对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掌握了吸氧设备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练掌握了各种吸氧设备的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积极交流、分享经验,不仅增 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04
吸氧在医疗领域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辅助手段
1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吸氧可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
吸氧有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症状。
3
肺纤维化 吸氧可改善肺部氧合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过程支持
01
02
03
心肌梗死
吸氧可减轻心肌缺氧,降 低死亡率。
氧气帐篷吸氧法
优点
可提供高浓度氧气,适用于多人 同时吸氧或需要较高氧浓度的场
合。
缺点
设备笨重、价格昂贵,使用不便。
使用方法
将帐篷搭建好,患者进入帐篷内, 通过管道连接氧气源和帐篷内的 氧气出口。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帐篷密闭性和氧气浓度, 确保安全使用。
不同方法适用场景及优缺点比较
鼻导管吸氧法适用于长期吸氧及家庭 氧疗,面罩吸氧法适用于严重缺氧患 者,氧气帐篷吸氧法适用于多人同时 吸氧或需要较高氧浓度的场合。
不同吸氧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氧方 法。
03
吸氧注意事项与禁忌
吸氧前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病情及吸氧需求
01
在吸氧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
的吸氧需求,确保吸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吸氧操作ppt课件

确保用氧安全。
吸氧操作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保持通风
在进行吸氧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氧气面罩、护目镜等,以保护 操作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良好通 风,以降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浓度 ,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避免长时间暴露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因吸氧操作引起的健康问题。
吸氧操作案例三:高原缺氧环境的应对措施
总结词
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
详细描述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病。通过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游客和居民快速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的发 生,保障身体健康。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吸氧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吸氧操作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 要意义。
Part
02
吸氧设备与操作流程
吸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储存氧气的压力容器,通常配有 压力表、减压器和阀门。
吸氧管
连接吸氧面罩和氧气源的管道, 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
流量计
测量氧气流量的装置,确保氧气 流量符合患者需求。
吸氧面罩
提供氧气给患者的直接接触面罩 ,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吸氧操作流程
确认氧气瓶压力
在使用前,检查氧气瓶的压力, 确保足够供给。
打开氧气瓶阀门
1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排出瓶内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连接吸氧管和面罩
2
将吸氧管连接到氧气瓶,并将面罩放置在患者口鼻处。
调节氧气流量
3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使用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吸氧操作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保持通风
在进行吸氧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氧气面罩、护目镜等,以保护 操作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良好通 风,以降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浓度 ,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避免长时间暴露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因吸氧操作引起的健康问题。
吸氧操作案例三:高原缺氧环境的应对措施
总结词
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
详细描述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病。通过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游客和居民快速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的发 生,保障身体健康。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吸氧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吸氧操作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 要意义。
Part
02
吸氧设备与操作流程
吸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储存氧气的压力容器,通常配有 压力表、减压器和阀门。
吸氧管
连接吸氧面罩和氧气源的管道, 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
流量计
测量氧气流量的装置,确保氧气 流量符合患者需求。
吸氧面罩
提供氧气给患者的直接接触面罩 ,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吸氧操作流程
确认氧气瓶压力
在使用前,检查氧气瓶的压力, 确保足够供给。
打开氧气瓶阀门
1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排出瓶内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连接吸氧管和面罩
2
将吸氧管连接到氧气瓶,并将面罩放置在患者口鼻处。
调节氧气流量
3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使用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吸氧法ppt课件

吸氧后的处理
关闭氧气设备
确保安全关闭氧气设备,避免 泄漏。
清洁吸氧装置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吸氧装 置,以备下次使用。
观察患者情况
继续观察患者情况,评估吸氧 效果。
记录吸氧效果
记录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和效果 ,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4 吸氧法的应用案例
医疗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02
03
急性高山病
在高海拔地区,吸氧可以 帮助缓解因缺氧引起的头 痛、恶心等症状。
长跑和马拉松
对于这些耐力运动,吸氧 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提 高运动员的表现。
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航天领域
在航天飞行中,吸氧可以模拟高 海拔环境,帮助宇航员适应太空 环境。
军事领域
在高原和山地作战中,吸氧可以 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耐力。
05 吸氧法的注意事项与风险
吸氧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 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等症 状。
可能引发氧中毒
过量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对肺、脑等器官造成损害。
费用较高
吸氧设备及氧气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对未来吸氧法的研究与发展的展望
深入研究吸氧机制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吸氧法的机 制,为优化吸氧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个性化吸氧方案
针对不同疾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 化的吸氧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畅。
安置患者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 位,如半卧位或坐位。
吸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调整氧流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调整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 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PaO2↓,PaCO2↑ 预防: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5)插胃管病人: 氧气管放到另一侧鼻腔, 剪掉鼻塞; (6)张口呼吸:氧气管放 到嘴里。
15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2、及时添加湿化用水; 3、调节氧流量前,先分离氧源; 4、病人及家属参与安全管理:告知病人及家属吸 氧流量、时间,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氧气表上 禁止挂物品,禁止在病室内吸烟;
20
临床使用氧气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禁止剧烈冲击。 2.因为储存氧气的钢瓶是高压容器请不要在高 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直射。 3.由于氧气的助燃性质,请不要靠近火源或 接近油脂;氧气自身不会燃烧,但它会辅助一 些易燃物燃烧,所以请不要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21
22
23
规范的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避免纠纷!!!
11
吸氧相关知识
8、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低浓度 给氧,即1-2升/分。 原因: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 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 使之兴奋,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吸氧,则通 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引起患者嗜睡、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12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1、无效吸氧 2、气道粘膜干燥 3、氧中毒:持续吸入60-80%的氧气24小时或 者100%的氧气6小时。 4、腹胀 5、肺组织损伤 6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3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1、无效吸氧的预防: (1)氧气装置连接紧密, (2)保持氧气管通畅:正 确方法试验氧气管通畅-将氧气管末端放到水里; (3)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氧气吸入技术
吸氧目的 适应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吸氧相关知识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吸氧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 饱和度,纠正缺氧。
2
吸氧的适应症
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
3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前准备
操作前准备 1、处理并核对医嘱; 2、洗手;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氧气湿化水一瓶、氧气装 置一套、氧气表、胶布、 棉签、治疗碗一个(内盛温开水)、弯盘、手消毒液 ---无中心供氧装置的另备氧气桶、扳手、挂四防牌。
4
吸氧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评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识、病人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解释用 氧目的; 2、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3、环境:宽敞明亮,符合用氧要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询问病人感受---了解病情、意识、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心理反应;
看病人口唇、四肢末梢、体位(取舒适卧位)---了解缺氧程度 按压一侧鼻翼,让病人用另一侧鼻腔通气---了解鼻腔内状况。
5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 1、撕胶布备用; 2、清洁鼻腔; 3、吹尘装表(解释声音大,勿紧张)(中心供氧关流量表, 连接氧源),连接氧气管; 关流量表---装表---开氧气桶开关---开流量表 4、调节氧流量,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插入鼻塞,胶布固 定; 5、记录用氧时间,交代注意事项;(告知吸氧流量和时间、 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不要悬挂物品、有不适联系医生 护士)
16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5、预防压疮: (1)双鼻导管吸氧:耳朵 (2)面罩吸氧:鼻梁、耳朵 解决方法:要经常变换受压点,或保护受压点。
17
双鼻腔吸氧管、吸氧面罩导致的压疮
18
双鼻腔吸氧管、吸氧面罩导致的压疮
19
临床使用氧气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缩短患者停氧时间 :更换氧气 桶,将上表的氧气桶推到患者 床边再更换氧气桶; 抢救危重症患者,注意保持氧 气通畅,关注氧气管两端的连 接,注意剩余氧气的压力; 氧气筒的固定。
6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
需调节氧流量:将氧气管与氧气表分离,再调节; 停用氧气,先解释,拔除鼻塞,用纱布清洁鼻翼,
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 (中心供氧只关流量表)
记录停氧时间; 缷表、缷湿化瓶;
7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后
操作后 1、爱护体贴病人,整理用物:按照医院规定做消毒
2
10
吸氧相关知识 4、湿化瓶内的湿化用水:1/2到1/3满 5、未用的和用完的氧气桶分开放置, 悬挂“空”“满”标识; 6、挂四防牌: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防火---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物品,至少距火源5m以上; 防热---氧气桶放于阴凉处,距暖气1m以上; 防油---氧气表或螺口上勿涂油,避免引起燃烧; 防震---搬运时应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
24
处理(一次性湿化瓶、氧气管属医疗垃圾,放到黄色塑 料垃圾袋内);
2、消毒手。
8
吸氧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 1、清洁哪一侧鼻腔,用哪 一侧鼻腔吸氧; 2、流量表,使用前检查开 关否关闭; 使用氧气桶,各开关的开 关流程;
9
吸氧相关知识
1、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一次性氧气湿化 瓶每5天更换一次,在瓶上标时间; 2、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3、氧气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5kg/cm 或0.05MPa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5)插胃管病人: 氧气管放到另一侧鼻腔, 剪掉鼻塞; (6)张口呼吸:氧气管放 到嘴里。
15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2、及时添加湿化用水; 3、调节氧流量前,先分离氧源; 4、病人及家属参与安全管理:告知病人及家属吸 氧流量、时间,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氧气表上 禁止挂物品,禁止在病室内吸烟;
20
临床使用氧气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禁止剧烈冲击。 2.因为储存氧气的钢瓶是高压容器请不要在高 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直射。 3.由于氧气的助燃性质,请不要靠近火源或 接近油脂;氧气自身不会燃烧,但它会辅助一 些易燃物燃烧,所以请不要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21
22
23
规范的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避免纠纷!!!
11
吸氧相关知识
8、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低浓度 给氧,即1-2升/分。 原因: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 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 使之兴奋,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吸氧,则通 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引起患者嗜睡、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12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1、无效吸氧 2、气道粘膜干燥 3、氧中毒:持续吸入60-80%的氧气24小时或 者100%的氧气6小时。 4、腹胀 5、肺组织损伤 6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3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1、无效吸氧的预防: (1)氧气装置连接紧密, (2)保持氧气管通畅:正 确方法试验氧气管通畅-将氧气管末端放到水里; (3)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氧气吸入技术
吸氧目的 适应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吸氧相关知识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吸氧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 饱和度,纠正缺氧。
2
吸氧的适应症
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
3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前准备
操作前准备 1、处理并核对医嘱; 2、洗手;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氧气湿化水一瓶、氧气装 置一套、氧气表、胶布、 棉签、治疗碗一个(内盛温开水)、弯盘、手消毒液 ---无中心供氧装置的另备氧气桶、扳手、挂四防牌。
4
吸氧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评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识、病人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解释用 氧目的; 2、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3、环境:宽敞明亮,符合用氧要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询问病人感受---了解病情、意识、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心理反应;
看病人口唇、四肢末梢、体位(取舒适卧位)---了解缺氧程度 按压一侧鼻翼,让病人用另一侧鼻腔通气---了解鼻腔内状况。
5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 1、撕胶布备用; 2、清洁鼻腔; 3、吹尘装表(解释声音大,勿紧张)(中心供氧关流量表, 连接氧源),连接氧气管; 关流量表---装表---开氧气桶开关---开流量表 4、调节氧流量,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插入鼻塞,胶布固 定; 5、记录用氧时间,交代注意事项;(告知吸氧流量和时间、 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不要悬挂物品、有不适联系医生 护士)
16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5、预防压疮: (1)双鼻导管吸氧:耳朵 (2)面罩吸氧:鼻梁、耳朵 解决方法:要经常变换受压点,或保护受压点。
17
双鼻腔吸氧管、吸氧面罩导致的压疮
18
双鼻腔吸氧管、吸氧面罩导致的压疮
19
临床使用氧气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缩短患者停氧时间 :更换氧气 桶,将上表的氧气桶推到患者 床边再更换氧气桶; 抢救危重症患者,注意保持氧 气通畅,关注氧气管两端的连 接,注意剩余氧气的压力; 氧气筒的固定。
6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
需调节氧流量:将氧气管与氧气表分离,再调节; 停用氧气,先解释,拔除鼻塞,用纱布清洁鼻翼,
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 (中心供氧只关流量表)
记录停氧时间; 缷表、缷湿化瓶;
7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后
操作后 1、爱护体贴病人,整理用物:按照医院规定做消毒
2
10
吸氧相关知识 4、湿化瓶内的湿化用水:1/2到1/3满 5、未用的和用完的氧气桶分开放置, 悬挂“空”“满”标识; 6、挂四防牌: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防火---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物品,至少距火源5m以上; 防热---氧气桶放于阴凉处,距暖气1m以上; 防油---氧气表或螺口上勿涂油,避免引起燃烧; 防震---搬运时应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
24
处理(一次性湿化瓶、氧气管属医疗垃圾,放到黄色塑 料垃圾袋内);
2、消毒手。
8
吸氧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 1、清洁哪一侧鼻腔,用哪 一侧鼻腔吸氧; 2、流量表,使用前检查开 关否关闭; 使用氧气桶,各开关的开 关流程;
9
吸氧相关知识
1、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一次性氧气湿化 瓶每5天更换一次,在瓶上标时间; 2、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3、氧气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5kg/cm 或0.0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