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河北省枣强中学——王丽娟【类型呈现】

一、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

图1为点状图,图2为柱状统计图,这两类图在判读时都要紧紧抓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条主线,从坐标图中正确读出数据进行计算即可,但读图时要认真仔细,弄明白坐标轴代表的含义及图例。

如图1可分别读出四个点对应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值,进而求出自然增长率,然后再去判断各点可能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以及推断四个地方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图2中横坐标代表了三个区域,从纵坐标中读出各自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再去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进而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

【同步练习】

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三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B.“高低高”模式和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2.影响c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以及影响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第1题,a区域:高出生率、高死亡

率、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b区域:较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第2题,c区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发达国家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答案:1.D 2.A

二、反映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的金字塔图

阅读金字塔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1)要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

(2)要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人口比重的大小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

如在甲图和乙图所示的金字塔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像呈现出下宽上窄的特征,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所占比重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像一个真正的金字塔。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从未来这种人口结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预测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口模式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丙图所示的金字塔底部收缩,说明人口结构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的比重小,反映出生育和生育潜力较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和死亡率的潜力较大,未来这种人口模式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会呈现相等,甚至出现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同步练习】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4.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鼓励人口迁移 C.调整人口政策D.奖励生育

5.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正三角形坐标图

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步骤:

(1)在正三角形外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所示。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中为①),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线。

(3)读出上述三条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所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所求点①的三个坐标:A轴的数值为10%,B轴上的值为20%,C轴上的值为70%。另外,①点三个数值的总和一定是100%。

如A轴代表0~14岁,B轴代表15~64岁,C轴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各自所占的比例,则此图就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正三角形坐标图。

在统计图中,只要是反映三个要素的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结构图表现的地理事物,都可以用此种方法去判读,且不容易出错。

【同步练习】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3.71亿人,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读图,回答3~4题。

5.我国0~14岁人口的比重大约是( )

A.93% B.17.0% C.33.3% D.60%

6.与十年前相比,我国人口构成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6.29%,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91%,总人口增加了近0.74亿。因此,21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解析:考查人口年龄构成及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第3题,利用上述方法可直接读出0~14岁人口的比重为20%多。第4题,从题干的陈述推测出新时期的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应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防止人口增长反弹。

答案:5.B 6.B

四.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

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另外两边共同表示

自然增长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读数按照直接坐

标系的读取方法读取;自然增长率读数

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

3. 如右图A点出生率大约为47 ‰;

死亡率大约为37 ‰;自然增长率为

10 ‰。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河北省枣强中学——王丽娟【类型呈现】 一、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 图1为点状图,图2为柱状统计图,这两类图在判读时都要紧紧抓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条主线,从坐标图中正确读出数据进行计算即可,但读图时要认真仔细,弄明白坐标轴代表的含义及图例。 如图1可分别读出四个点对应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值,进而求出自然增长率,然后再去判断各点可能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以及推断四个地方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图2中横坐标代表了三个区域,从纵坐标中读出各自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再去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进而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 【同步练习】 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三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B.“高低高”模式和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2.影响c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以及影响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第1题,a区域:高出生率、高死亡 率、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b区域:较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第2题,c区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发达国家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答案:1.D 2.A 二、反映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的金字塔图 阅读金字塔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1)要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 (2)要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人口比重的大小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 如在甲图和乙图所示的金字塔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像呈现出下宽上窄的特征,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所占比重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像一个真正的金字塔。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从未来这种人口结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预测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口模式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丙图所示的金字塔底部收缩,说明人口结构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的比重小,反映出生育和生育潜力较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和死亡率的潜力较大,未来这种人口模式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会呈现相等,甚至出现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 、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中的重要性 二、统计图表的类型 厂变化型统计图表一一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 (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 结构型统计图表一一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 (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 J 相关型统计图表一一点状图 属性型统计图表一一气泡图 厂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J组合型统计图表q 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I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 三、统计图表考查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

1 ?看图名 2 ?读题目,画关键词 3 .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 4 ?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 图表类型考点描述用语判读方法 变化型统计图 表 读数 用直尺读,留意最高点、最低点、 转折点等特殊点 注意点:单位、正方向 描述变化趋势 并分析原因 副词:一直、持续、大致、总体 动词:上升、下降、增多、减少、 稳定、不变、波动 观察数据大小变化和图形变化 描述变化速度 并分析原因 快、慢、变化率、变化幅度、增 长倍数等 斜率、计算 描述变化规律 并分析原因 周期性、季节性等观察图形变化特点 结构型统计图 表 读数有些统计图用减法读数 计算比例与数量比例、比重、XX率、占% 注意点:找准基数、结构是否完 整、比例与数量变化不一定同步分析主导因素比例最大的因素 相关型统计图 表 扌描述相关关系正相关、负相关画岀线性关系函数图像属性型统计图 表 判断所属类别根据类别标准判断 组合型统计图 表比较、综合 注意点:看清图例,注意图形与 坐标一一对应 五、专题训练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一生产成本一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 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1 —3题。 1 . 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B .乙、丙、甲C.丙、甲、乙 D .丙、乙、甲 2 .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 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 E、F B . F、G C. E、H D . F、H 3 .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D .总是收益最低 ,据此完成4—5题。(双

人口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 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 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 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 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人口金字塔图 (1)含义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2)人口金字塔图常见的三种类型 ①年轻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因此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增长型,如上面左图

②成年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这种类型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自然增长率在零左右。因而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稳定型,如上面中图所示。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老年型。 ③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人口缩减。从发展态势来看,该类型又叫衰退型或者缩减型,如上面右图所示。 这三种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形态都是稳定型,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人口生育和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图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形、葫芦形、圣诞树形等。通过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技巧 ①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 ②要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某一年龄段不同时期所占比重的变化。假设该地区是封闭的,不存在人口外流也不考虑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某一年龄段的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到上一年龄段内,男女所占的比重会随着人口的死亡而逐渐减少。 ③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某一时间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的含义。如年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较高的结果,该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传统型。这种类型的人口中育龄人群比重高,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就会不断扩张,将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再如老年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现代型,其问题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其未来的人口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这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会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④在分析时要结合某地实际,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发生大规模战争,会导致该时期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减少;某地区轻工业迅速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年轻女性到此务工,导致该时期女性青壮年比重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另外,某些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男女出生率或死亡率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同一年龄组男女所占比重。 (2009年天津)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20 40 60 80 0 2 4 6 2 4 6 年龄 男 女 (%) a 20 40 60 80 年龄 男 女 (%) b 20 40 60 80 0 2 4 6 2 4 6 年龄 男 女 (%) c 20 40 60 80 0 2 4 6 4 6 年龄 男 女 (%) d 6.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7.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d. 答案:6.C 7.B (2009年江苏)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12~13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6人口统计图(2)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6 人口统计图(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80分) 1. (6分) (2017高一下·九江月考) 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 .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 .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D . 2009年总人口数小于1982年 (2)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 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 (4分) (2017高一下·宜春月考)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读图,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 . “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 . “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 . “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3. (4分)(2017·连城模拟) 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图和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完整版)人口统计图专题.doc

人口统计图专题 一、人口坐标图 1.直角坐标系图 右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 图,回答 1— 4 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① B.② C. ③ D.④ 2.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 )A. ① B.② C. ③ D.④ 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 型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4.图中①与②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A. 战争 B. 疾病 C. 生活水平差 D. 老年人口多(2009 全国卷Ⅰ ) 甲市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9.67 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 10.7 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 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 此完成1~2 题。 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B .延安 C .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技巧归纳总结】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但在某一特定阶段,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表现为“高”或“低”。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 数值如下: 2.三维坐标系图 阅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回答1~2 题。 1.对图甲中A、 B、C 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 B. B 国人口死亡率高于 C 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C.与 B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D.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7 年为 5 .1 ‰) 相似的是 C 国 2.分析图乙中A、 B 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可以看出()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高中地理图表提升练习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知识点拨]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1.曲线图的判读 2.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Ⅰ处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类型特点例图判读方法 柱状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 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 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 比,用条形柱的长短或 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 的差异 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 一条形柱对应的数值, 然后进行不同数值的对 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曲线图(折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或 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能 直观地反映同一种地理 事物的变化趋势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 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 分析统计对象的值随时 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 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 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 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 点 三角形统计图由三个坐标轴,组成一 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 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 ①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 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 头,如左图中的箭头a

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b、c;②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③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四边形统计图该统计图呈现出一种动 态的发展趋势。 图中有4个坐标轴,左 边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出 生率,下面的横坐标表 示人口死亡率,右边的 纵坐标和上面的横坐标 表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判读: 从已知点作出生率或死 亡率的垂线,与出生率 或死亡率坐标的交点即 为所求。 自然增长率的判读:从 已知点作对角线的平行 线,与上坐标或右坐标 的交点数值即为所求。 扇形图反映某地理事物局部与 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 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 部结构 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 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 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 点,判断其性质。判读 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 心角的大小 饼状图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2018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常见人口统计图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 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

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

第一章 图表专攻系列(十二)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图表专攻系列(十二)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2015·福建卷)如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图形解码] [试做答案](1)D(2)B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左右,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人口统计图

学用地理统计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过程 人口抚养比为儿童人口(O ~1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为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之比。一般来说,人口就业比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图8反映我国人口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年份“人口红利”较明显的是 A .1965 B .1980 C .1995 D .2010 4.“人口负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①计生政策放宽 ②退休年龄提高 ③消费总体需求扩大 ④医疗支出增加 ⑤劳动力过剩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图1 2 4 6 8 0 0 5 10 15 20 25 ●安徽 ●江西 ●贵州 ●四川 ● 江苏 ● 天津 ●广东 ●浙江 ● 上海 ● 北京 迁出人口比重/% 迁入人口比重/%

右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6.图示时期,我国()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读“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据此完成7~8题。 7.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8.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②农村③发达省份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国家 2000~2010年人口年 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 比重(%) 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女性 中国0.6 143 19.5 72 75 印度1.4 389 30.6 63 66 法国0.7 118 18.4 78 85 美国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

(完整版)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常见人口统计图判断技巧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类型呈现】 一、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 图1为点状图,图2为柱状统计图,这两类图在判读时都要紧紧抓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条主线,从坐标图中正确读出数据进行计算即可,但读图时要认真仔细,弄明白坐标轴代表的含义及图例。 如图1可分别读出四个点对应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值,进而求出自然增长率,然后再去判断各点可能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以及推断四个地方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图2中横坐标代表了三个区域,从纵坐标中读出各自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再去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进而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 二、反映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的金字塔图 阅读金字塔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1)要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 (2)要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人口比重的大小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 如在甲图和乙图所示的金字塔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的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像呈现出下宽上窄的特征,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所占比重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像一个真正的金字塔。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从未来这种人口结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预测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口模式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丙图所示的金字塔底部收缩,说明人口结构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少年的比重小,反映出生育和生育潜力较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死亡和死亡率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课时达标21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课时达标(二十一) 读我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2050年为预测数值),完成1~2题。 1.若要绘制如上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则须具备的数据资料是( D) A.出生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 B.死亡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 C.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 D.各年龄段男性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 2.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突出特点是( C) A.劳动力比重增大B.性别比例平衡 C.老龄化趋势严重D.独生子女减少 解析第1题,该图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若要绘制该图,必须具备的资料是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和各年龄段男性(或女性)人口数量。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远远超过7%,所以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应是老龄化问题严重。 下图为2016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老年人口占该省级行政区域总人口比重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3~4题。 3.2016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C) A.京津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川渝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 4.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的成因是( A)

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低 C.医疗水平高D.迁入人口多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四川、重庆的人口老龄化比例最高,因此2016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川渝地区。第4题,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是在各省区中比例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A正确;出生率低,少年儿童少,老年人比例占的高,B错误;医疗水平高,老年人死亡率低,占的比例会增高,C错误;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低,迁入人口少,D错误。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含预测)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5~6题。 5.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C)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6.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D) A.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出生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第5题,2010年之前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导致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2010年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第6题,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15~64岁人口比重增大,说明劳动力供给充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就业压力大;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说明出生率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加重,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高中地理必修2:微专题一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微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 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 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 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 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 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答案 1.D 2.D 解析第1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B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第2题,由图乙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重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图完成3~5题。 3.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 4.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