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的哪个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叶C. 茎D. 花答案:B2. 以下哪种动物是群居动物?A. 狮子B. 老虎C. 大象D. 蚂蚁答案:D3. 太阳的光线是由哪种能量产生的?A. 火焰能B. 电能C. 化学能D. 核能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水的凝固点是__0℃__。

2. 植物通过__光合作用__来制造食物。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皮肤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水的三种存在状态。

答案: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

在低于0℃的温度下,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在0℃到100℃的温度范围内,水是液态;在高于100℃的温度下,水会变成水蒸气,成为气态。

2.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的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制造食物的重要过程。

第四部分:解答题1. 请列举三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案:- 关闭水龙头时,不要让水一直流下去。

- 洗澡时使用淋浴头,减少用水量。

- 使用水桶接雨水浇花。

2. 请简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影响肺部功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的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

试题一
1.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自转?
A.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B. 地球自己转动
答案:B
解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己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2.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个?
A. 地球
B. 木星
答案:B
解析: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体积是其他行星的数倍。

试题二
1. 下面哪个是食物链的正确顺序?
A. 植物-小鱼-大鱼-人类
B. 大鱼-小鱼-植物-人类
答案:A
解析:食物链中,植物是最底层的生物,其他生物依次以捕食关系连接。

2.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器官是什么?
A. 根
B. 叶
答案:B
解析: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试题三
1.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A. 月球
B. 太阳
答案:A
解析: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它围绕地球轨道运动。

2.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大气层?
A. 水
B. 空气
答案:B
解析:地球的大气层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其中主要成分是空气。

试题四
1.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最外层?
A. 地壳
B. 地核
答案:A
解析: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

2.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最大洲?
A. 亚洲
B. 非洲
答案:A
解析: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包括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电路。
5、我们利用( )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
方。
6、大多数电器都有( ),有些是( )的
,有些是( )。
7、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
),然后(
),用完后应先(
),后拔(
)。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
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时
3、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C ) A、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C ) A、回形针 B、钥匙 C、篮球 5、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其中A电路的灯泡比B电路的灯泡亮得多, 这个电路(③)。 ①、A是串联B是并联 ②、A是并联B是串联 ③不能确定
3、用三节电池串联起来,点亮一个小灯泡亮了一下 就再 也不亮了,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 A、电池串联太多 B、小灯泡质量不好 c、电池没电了
1、并联两节电池会比单独使用一节电池使
),然后(
),用完后应先(
),后拔(
)。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
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时
候,就会发生(短路)。
3、简单电路的组成有(电池)、( 小灯泡)、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家用220V)电路。
5、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流到人们不需
• 1、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 √ )

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_______℃,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_______会增大。

2、运动会_______我们的呼吸次数,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

3、我们利用________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________阻止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____,冷却后体积会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5、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在水中容易_______,较轻的物体容易____。

6、________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是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7、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_______和_______,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8、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这些_______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9、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_______;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_______。

10、弦的音高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2、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B.黑色C.棕色3、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

A.油漆B.水C.食用油D.白醋4、电路中能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是()。

A.开关B.导线C.用电器5、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会亮的是( )。

A.B.C.D.6、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A.水变成白色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7、我们通常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8、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9、下列动物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人教版四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A. 太阳- B. 月亮- C. 土星- D. 火星答案:B2. 以下哪个是食物链的第一级?- A. 植物- B. 动物- C. 真菌- D. 病毒答案:A3. 下列哪个是人类身体最大的器官?- A. 大脑- B. 心脏- C. 肺- D. 皮肤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动物的特征?- A. 光合作用- B. 呼吸- C. 蒸发- D. 发光答案:B5. 下列哪个是水的三态?- A. 固态、液态、气态- B. 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C. 固态、气态、等离子态- D.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太阳是地球的(1)光源。

答案:主要2. 植物通过(2)作用可以制造食物。

答案:光合3. 鸟类属于(3)动物。

答案:脊椎4. 人类的身体有(4)个基本部位。

答案:五5. 空气中的(5)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答案:氧气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答案:水的循环过程包括水蒸发、形成云、降雨和流入地面水源等环节。

当太阳能使水面变热时,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时,就会降雨。

降下的雨水会流入地面水源,形成河流、湖泊等。

2. 请简要解释食物链是什么。

答案: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链条。

它包括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被吃掉后,能量会传递给下一个环节。

食物链有助于描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3. 请简要介绍人类皮肤的功能。

答案:人类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防止外部物体和微生物的侵入。

其次,皮肤可以感知外界的刺激和温度变化。

此外,皮肤还有调节体温、排出废物和吸收营养等功能。

4. 请简要解释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动物的特征包括呼吸、运动、感知等方面。

动物能够通过呼吸器官进行呼吸,从而获取氧气。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得分一二三四五六总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我们可以给汽车安装_________来减少噪声。

2、如图所示,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铜帽一端是__________极,锌壳一端是_______极。

3、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___________,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4、____________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声音的器官。

5、解剖凤仙花需要用____________,按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解剖。

6、鼓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7、将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会使电池报废,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8、在一片面包上滴一滴碘酒,过一会儿,我们发现碘酒会变成________色,遢说明面包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

9、用击打过的音叉悄悄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_________。

10、在一朵花里只要雄蕊或雌蕊的花,叫_______。

如南瓜花、西瓜花等。

这种缺少一局部的花就是不完全花。

二、挑选题。

(共20分)1、胎生动物一般都用()的办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A.哺乳B.喂食C.放养2、流水的声音是由( )。

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3、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运动不异的间隔,所用的时间越长,速率越()。

A.小B.大C.无法确定4、用力曲折钢尺,钢尺不会收回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没有()。

A.振动B.遭到力的感化C.用力水平还不敷5、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

(多选题)A.吸气时胸腔扩大,腹部收缩B.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C.吸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6、水往低处流,是由于()。

A.风B.重力C.轻7、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胃8、以下物资在水中的消融进程与醋在水中的消融进程相似的是()。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复习题《力在哪里》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3、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二、判断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静止的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

(╳)《一切都在运动中》的练习题一、填空题1、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二、判断题1、参照物是相对静止的。

(√)2、世界上一切的物体都在运动中。

(√)3、“小小竹排江中走,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和青山互为参照物。

(√)三、选择题1、《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的睡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的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2、“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仰,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仰”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A)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3、端午赛龙舟盛况空前,龙舟竞技表演精彩纷呈,一会逆流而上,一会顺流而下,各龙舟或齐头并进或交替领先,龙舟上的指挥者稳稳的站在龙舟上指挥着队员们进行各种表演。

这里“指挥者稳稳的站在龙舟上”所选的参照物是(D)A河水 B岸上的景物 C周围的龙舟 D同舟的队员四、实例分析题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答:如果我是坐在车厢里的人,我会觉得在车厢里行走的旅客走的不快,是平常走路的速度,因为我是以车厢和自己为参照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3、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7、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
就被(污染)了。

8、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
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9、(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0、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
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1、空气是气体,具有()、()、()、()等性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三、问答题:
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
里吗?为什么?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1.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_热胀冷缩。

4.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及温度有关。

5.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6、腊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8、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凝结。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快
一、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1)
(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2.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是:(1)
(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3、深色物体升温(1),降温(1);浅色物体升温(2),降温(2)。

(1)快(2)慢
4.水(1)变成水蒸气,(2)变成冰。

水蒸气(2)变成水或冰。

冰(1)变成水或水蒸气。

(1)受热(2)受冷
5、铁球加热后,体积会(1)
(1)变大(2)变小
6、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1)
(1)热水(2)冷水
7、(1)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2)白
(1)固体(2)气体(3)液体
9、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3)。

(1)0℃(2)0℃以上(3)0℃以下
一、列举
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2、大自然中水的化身
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二、简答
1、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3、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4、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5、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
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
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
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

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
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
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

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