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介绍;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3.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实例;4.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应用;2.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风扇、水槽、乒乓球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风扇吹风时,纸片飘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思考;2. 概念介绍:讲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推导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5. 应用实例: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翼的设计、潜水艇的浮沉等;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概念介绍流体的压强:流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流体的流速:流体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体积2. 实验现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3. 数学表达式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P = ρ v C (其中,P 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v为流速,C为截面积)4. 应用实例飞机翼的设计: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现升力潜水艇的浮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控制浮力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一个流量为Q的管道在流速为v时的压强P。

答案:P = ρ Q v / C2. 题目:一个飞机翼的面积为S,飞行时的流速为v,空气密度为ρ,求飞机翼所受的升力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教学内容1.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介绍;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3.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风扇、水泵、气球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风扇吹气球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概念,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 应用实例: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习题,让学生即时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概念介绍流体的压强:流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流体的流速:流体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体积。

2. 关系实验实验现象: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实验结论: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

3. 应用实例吹气球:风扇吹气球,气球膨胀;停止吹气,气球收缩。

船舵:船舵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现转向。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小明用风扇吹气球,当风速增大时,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释原因。

答案:气球会膨胀。

因为风速增大,流体压强减小,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所以气球会膨胀。

2. 题目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头向上翘起,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汽车行驶时,车底气流速度快,压强小;车头上方气流速度慢,压强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在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针对学生的错误,我会耐心讲解,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引导他们正确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伯努利定理的应用。然后,总结实验和习题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压强和速度的概念,为学生搭建起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首先,我会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两张纸竖直放置,向它们中间吹气,观察纸张如何运动。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2.着重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针对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理解的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开放性作业: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流体现象,拍摄照片或视频,并分析其涉及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下节课上分享,促进学生将物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布置一次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共同设计一个简单的流体实验,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并提交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整体设计说明★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看到现象,再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归纳表述该本质,再次回归到现象,即规律的应用。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研究的是液体和气体流动时的压强,比之前的知识更深一层次。

★教法建议★本课有两个内容:了解什么是流体,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由于本课研究的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的情况,似乎更深更复杂,但也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也就更多。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最好能通过生活的中的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通过分析现象理解其本质,从而轻松掌握本课的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对静态的固、液、气物体的压强特点已经掌握,这节课研究的是流动时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由于学生很少分析动态的过程,容易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

★学法引导★播放有趣的生活现象,吸引学生,引起探寻的兴趣,再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会用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进行解释。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出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奥林匹克”号惨案视频让学生观看。

教师:使“豪客”号着了魔似的撞向“奥林匹克”号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寻找惨案的元凶,我们也来当回警察做一个现场模拟,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凶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二)核心素养目标1.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感受流体的压强。

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延展素养目标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策略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学生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

因此,教学时尽量选取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直观且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把压力、压强跟流速联系起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飞机的升力,可以通过制作小小的机翼模型并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原理的价值。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纸、漏斗、乒乓球、流体压强演示器、纸杯、洗衣机排水通、机翼模型打印纸张、剪刀、胶带、铁丝。

的运动情况。

活动二:观察水流速变化时压强计示数变化活动三硬币“跳高”板书:一、伯努利效应: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活动四小组研讨案例❶如下图所示,把乒乓球放置于倒置漏斗里,向下用力猛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先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研讨,乒乓球会不会掉下去。

然后我们再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相同的,都等于大气压,吹气使纸间气流速度大于纸外面的气体速度,气流速度”内大外小”,而气体压强却“外大内小”了。

所以,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系,流速大时压强会变小。

学生思考:水不流动时,两液面相平(连通器),水在管中流动时,压强将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引入,如飞机起飞、风吹树叶等,提问学生:“你们观察过这些现象吗?它们与流体压强和流速有什么关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中流体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教师总结并肯定学生的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应用拓展,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汽车行驶时的阻力、风力发电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7.评价反馈,提高效果: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体的概念,掌握流体压强的定义及其与流速的关系。
2.学会使用伯努利原理解释生活中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相关的现象。
3.能够运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作业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作业,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作业布置要注重个性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分析生活中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相关的现象,如汽车行驶时的阻力、风力发电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么产生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难点:了解飞机机翼的形状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班级师生交流。

【教学用具】乒乓球若干个、大号注射器2支、水槽2个、若干张纸、硬币9个、笔、漏斗、飞机升力演示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吹风实验。

电吹风向上吹风,在气流的上方置一乒乓球,乒乓球悬在空中,可以向不同方向运动。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同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过程】课件展示两张图片:腾空而起的飞机、破浪前进的水翼船。

师:什么是流体?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图中有气体和液体,它们有什么共性?生:都具有流动性师: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板书)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液体内部的压强和大气压强,它们都是流体静止时的压强。

当液体和气体流动时,会产生奇特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观察几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你们看到的视频哪个现象是真的?(播放视频)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板书)师: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的看法?生:我认为第一个想象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师:怎么知道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生:通过实验。

师: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

二、互动新授你们桌面上有些材料,你们按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实验,验证你们的判断。

并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一)学生实验1.将一枚硬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硬币前方放一把刻度尺(或笔)架起一个栏杆,在硬币上方水平吹一口气,硬币能越过栏杆,这是真的吗?2.把注射器装满水,将两个乒乓球靠近些放在水槽中,用注射器向乒乓球中间喷射水流,乒乓球被水流推到两边了,这是真的吗?3.用一个漏斗,在漏斗下面放一个乒乓球,用力给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被吹下来了,这是真的吗?4.将两张纸拿起,让纸张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正上方,从上往下吹气,两张纸向外飞起了,这是真的吗?(二)现象汇总、得出结论师:同学们基本都完成实验了,刚才你们判断对了吗?哪位同学可以代表你们小组告诉老师?你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我们小组做的是硬币跳高实验:在硬币上方吹起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硬币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强差,进而有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硬币能跳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飞机起飞、风吹树叶等,引发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思考。
2.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解流体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流体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介绍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流速下流体压强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4.知识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知识巩固与应用:
-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讨论飞机翼型设计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流体现象,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解决,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5.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发思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流体概念:介绍流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流体的特性,如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等。
2.流体压强:讲解流体压强的定义,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流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阐述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视频和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一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降低理论理解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实践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改变流速观察流体压强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改进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相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角硬币、直尺、两个乒乓球、细线、蜡烛、火柴、两根塑料吸管、两张纸、机翼模型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硬币“跳高”比赛
(1)比赛设计:将一枚一角硬币放在离桌边5cm处,在硬币前10cm处用直尺架高约2cm。

(2)比赛规则:使嘴巴靠在桌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不准吹硬币),使硬币翻越直尺。

每个人都进行活动,使硬币成功翻越直尺或看谁硬币“跳”得更高。

(3)思考: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
2、思考并回答问题:
(1力有哪些作用效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硬币向上“跳”,说明硬币_________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硬币受到的_______改变了,这可能是由于硬币上下表面受到的__________改变的原因造成的。

(3)吹气,加快了硬币____________(回答上方或下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同学们做出了大胆回答,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推进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一、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我们知道,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我们说它们都是流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猜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系,那会有什么关系呢?
1、教师演示:用漏斗吹乒乓球。

2、探究“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流速越大,可能流体的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可能流体的压强越大。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两个乒乓球、细线、蜡烛、火柴、两根塑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自主探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利用各自小组中拥有的器材实验,每组至少采用两种方法。

实验方案一:用细线将两个乒乓球吊起,向两球中间吹气,发现两球靠拢。

实验方案二;点燃蜡烛,用吸管在蚀焰一侧吹,发现烛焰向有吸管的一侧倾斜。

实验方案三:将两根塑料吸管口对口成直角,一根竖直插入水中,向另一根中快速吹气,发现竖直管中的水面上升,甚至在两管靠近的一端喷出。

实验方案四: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

在两纸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纸靠拢。

如图所示。

(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6)交流评估:各小组把实验方法、看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说出来进行交流。

展示左下图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器。

3、问题:
(1)当阀门甲、乙都关闭时,这是什么装置?它有什么特点?
(2)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点的压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活动:回忆知识并回答。

这是连通器,三个竖直管中的液面都相平。

因为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点的深度都相同,所以压强都相等。

打开阀门,使装置中的水流动。

4、问题:
(1)三个竖直管中的液面还相平吗?
(2)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点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3)A、B、C三处的水流速度相同吗?有什么关系?
(4)通过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回答。

三个竖直管中的液面不再相平,依次降低。

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点的深度发生了变化,压强依次减小。

由于A、B、C三段的管子依次变细,所以三处的水流速依次增大。

如上图所示。

结论;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总结: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5、巩固练习
(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
(2)狂风发作时,经常会揭起屋顶的瓦片,这是为什么?
(3)夏季我们经常把门窗打开,“过堂风”让我们凉爽不已。

可是风却经常把门给关上,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4)1912年秋季的某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海轮——“奥林匹克号”正航行在大海上。

在离“奥林匹克号”100米远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着。

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小船好像被大船吸过去似的,完全失控,一个劲儿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如图所示。

小船怎么会被大船“吸”过去呢?
6、答案:
(1)当列车经过时,高速行驶的列车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靠近列车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如果人站得太近的话,会被后方较大的压强推向列车,造成事故。

(2)狂风发作时,屋顶上方经过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瓦下方室内的空气流速小,气压大,将瓦块掀起。

(3)夏季我们经常把门窗打开,“过堂风”流速大,压强小,门后空气较大的压强将门推过来,使门关上。

(4)两船平行行驶,海水相对船体向后流动,流经两船之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两侧较大的水的压强将两船推向中间,使船相撞。

二、飞机的升力
1、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飞机起飞的片断。

可是,沉重的飞机并不是像鸟一样扇动翅膀飞行的,它的“翅膀”不能扇动,是什么原因使飞机飞起来的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利用刚刚所学,发表意见。

飞机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一些,压强小一些;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一些,压强大一些,这样飞机就飞起来了。

同学们想得非常好,相信放在一百年前,你们能赶在莱特兄弟之前发明飞机。

3、问题:展示飞机的机翼,同学们观察机翼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讨论。

从上面看,机翼是梯形的。

从侧面看,机翼的上表面是凸起的流线型,下表面几乎是平的。

思考:难道,正是机翼的这种形状实现了飞机上升的梦想?
4、教师演示:利用机翼模型探究机翼上升与流速的关系。

(1)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
(2)教师讲解: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于飞机向后流动。

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下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此流速较大,对机翼的向下压强较小,向下的压力小,而下表面空气的流速小,机翼下表面受到空气向上的压强大,向上的压力大,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和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受到的向上的升力。

5、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方面的应用。

(1)展示赛车尾翼,如右图。

(2)问题:请同学观察赛车尾翼的形状,考虑它起什么作用?
(3)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讨论。

赛车尾翼与飞机机翼是相反的,这样可以使尾翼上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下方受到的压强,压强差把赛车牢牢的压在地面上,增大摩擦力,防止赛车打滑。

6、巩固练习:教材P93“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题
7、课时小结:
(1)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还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2)空气对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从而产生的压力差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

8、布置作业:练习册P55-57第2、3、4、5、6、7、9、10、11题
【板书设计】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2、飞机的升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