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总复习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一、小草和大树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成两类,具备结石、坚硬、积极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作草本植物;具备比较密切、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作木本植物。
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是否喜恤,是否喜水或者分直立生长的植物(椰树、榕树、柳树、蟹爪兰)、攀爬生长的植物(爬山虎、黄瓜)。
4.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5.观测向日葵、牵牛花、爬山虎、吊兰花的茎,比一比存有什么相同。
请问:向日葵就是直立茎,牵牛花就是缠绕茎,爬山虎就是攀缘茎;吊兰花就是匍匐茎。
6.打声根据以下植物茎的样子,给茎起至个名字。
仙人掌(肉质茎)莲(根状茎)马铃薯(块茎)姜(根状茎)荸荠(球茎)洋葱(鳞茎)蒜(鳞茎)二、植物博览会1、银杏树就是我国特产,就是知名的活化石植物;珙桐称作中国鸽子一棵。
2、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⒙砦菜伞⒅砹草、含羞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寄生植物:金灯藤珍稀植物:银杏、珙桐最新栽培技术:蔬菜温室大棚、转基因番茄3.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我国特产,知名活化石植物。
珙桐(中国鸽子一棵),国家二级维护植物。
4.全世界的植物存有三十多万种,你晓得多少种?恳请你写下十种?答:松树、柏树、杨树、榕树、榆树、柳树、银杏、花生、向日葵、茶叶等。
5.恳请将以下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类。
棉花,茶叶,人参,甜菜,花生,油菜,橡胶,向日葵,麻,甘蔗,烟叶,咖啡,椰子。
纤维作物油料作物麻,棉花花生,向日葵,油菜糖料并作饮料作物爱好作物药用作物热带作物物甘蔗,椰咖啡,茶烟叶人参橡胶子,甜菜叶6.哪些方法可以使我们对植物世界介绍得更多呢?请问;玩游戏查阅,实地考察,亲自养殖,咨询有关人员7.筹备植物博览会的主要过程:1).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展览内容;,2).根据内容进行分工协作;3).布置展区必须有条理,尽可能努力做到多样、美观、主题注重,4).融合展出内容,写下解说词。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题附答案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毕业复习题第.1.课.小草和大树.....1、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 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2、列举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3、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 ;4、列举不开花植物绿藻水绵肾蕨苔藓5、植物的茎可以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四类;6、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须根、贮藏根三类;7、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8、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植物,称为木本植物;第.2.课.植物博览会.....1、银杏是我国特产,着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 ,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列举三种观赏植物郁金香含羞草猪笼草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1、简答:鸟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答: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3、根据鸟喙的特征将下列鸟和工具进行连线北美红雀沙椎鸟鹈鹕秃鹫镊子起钉器汤匙钳子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一、填空:1、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根据食性杂食性动物2、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 万种;包括脊椎动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类;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5、根据下列描述把序号填入括号内a哺乳动物 b 鸟 c两栖动物 d鱼 e 爬行动物 f昆虫①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e②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f③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b④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c⑤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d⑥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a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 第.5.课.细菌和病毒.....一、填空:1、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空气中,潜伏在食物中,寄生在土壤、水其它动物和人的体内;2、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药物消毒照射消毒等3、细菌的特点: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4、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6、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③分解动植物等;7、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8、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和设备巴斯德消毒法、晒太阳、把用品煮沸、使用消毒水、通风换气、洒石灰水、使用漂白粉、使用消毒柜等;二、简答:1、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健康答: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读书写字,不要做剧烈运动等;2、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答:器具消毒、牛奶消毒灭菌、加入的酸奶要新鲜、还需要适宜的温度;第.6.课.生活中的真菌......一、填空:1、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生物;2、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万种,可以食用的真菌:蘑茹、木耳、银耳、金针茹、灵芝、香茹、竹荪等3、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4、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5、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6、怎样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晒太阳、通风换气、真空密封、加热杀菌、降温、放在干燥的地方等;7、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动植物病毒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有药用功效;二、简答:1、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因为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答: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因为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的环境;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答: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一、填空:1、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繁衍生息;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3、生漆是我国的特产,它耐热耐磨并有绝缘作用,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涂料之王”;4、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二、简答: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答:温室栽培技术、滴灌及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栽培、繁殖的新技术;2、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答:人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其他生物,离开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其它生物的生存;3、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建议答: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4、怎样保护生物资源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等;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1、声能光能化学能热能磁能机械能电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2、食物和汽油储存着化学能;3、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4、能量单位是千焦1.千焦..=.1000 焦.耳;5、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6、能量的单位是千焦.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10032千焦;重体力劳动的成人11704千焦;7、举出生活中利用能量的例子:声能:声纳探测仪光能:太阳能热水器、电能:电灯、热能:做饭、风能:风车转磁能:磁悬浮列车、机械能:骑自行车、化学能:汽油燃烧、水能:水利发电、第.9.课.植物与能量.....一、填空: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淀粉中;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能量 ;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 ,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 ,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 ,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光能能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6、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7、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 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二、简答:1、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通过体内的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同时放出大量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了保障;2、怎样证明淀粉中含有能量答:①用燃烧的方法,燃烧可以使淀粉放出能量光和热;②人吃了淀粉类食物会产生热量;③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做汽车的燃料;3、什么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5、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调节气候、增加降水;④吸收毒物、杀灭病菌;第.10..课.动物与能量.....一、填空1、人和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2、写一个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至少有三个环节;3、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转化着;4、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二、简答:1、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a、草→蝗虫→青蛙→蛇→鹰b、松树→松毛虫→鸟→松鼠→鹰2、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答:如在食物链“草→兔→人”中,当太阳能通过草的光合作用进入后,则按照草→兔→人的顺序逐渐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为化学能;第.11..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一、填空1、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电扇风车等都是能量转化装置;2、能量可以通过装置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3、列举5种能量转化装置: ;4、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二、简答:1.自制风动小鼓是怎样工作的风动小鼓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答:风车在风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风车转动时带动金属片拨动鼓槌敲击小鼓,使小鼓发出声音; 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2、输入的能量能量转化装置输出的能量电能电吹风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电灯光能、热能电能电热水器热能风能风力发电机电能化学能摩托车机械能、热能、声能电能电视机声能、光能、热能机械能自行车机械能第.12..课.电铃响叮当.....1、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匝数串联电池的数量有关;4、实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采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5、制作电磁铁用的大铁钉必须要用火烧过否则会被磁化断电后仍有磁性;6、电磁起重机电话扬声器等都是使用电磁铁的装置;7、将漆包线缠绕在铁心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8、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系;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第.13..课.能量的控制.....1、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或材料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2、自动控制装置类型有声控光控热控时控等;3、科学家从蝴蝶身上受到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一样的装置,能吸收、释放能量,4、控制能量的装置有炉灶开关变色眼镜空调遥控器等第.14..课.常用的能源.....一、填空1、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 ;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2、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有:海洋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3、目前人类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源海洋能源地热能源氢能源等;4、第四代能源将以核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5、风能、光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 ;7、人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但这些能源的储量十分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8、解决能源问题,首先从节能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更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9、我国的能源问题主要是人均能源资源不足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10、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节能 ,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二、简答1、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那里获得的答:生活和生产中需要的能量有电能、光能、磁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这些能量都是从太阳那里获得的;2、使用煤这种能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答:煤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但在开采时会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农田、村庄塌陷、污染水源;使用时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的硫含量增加,空气浑浊;3、人们使用能源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答:第一代...新能...液体燃料—石油第四代...生物质第二代...化石燃料—煤第三代源—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4、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煤炭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油在开采和运输时,如果油管泄漏,造成大面积水域污染,水生物受到严重破坏;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5、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过程第一代:以生物为主; 第二代:以煤为主第三代:以石油为主; 第四代: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第.15..课.节约能源....1、人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2、我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3、我国的能源问题①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②、能源资源分布不均;4、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浪费能源的现象节能措施①洗完手脸不关水笼头①随手关掉水笼头②使用一次性筷子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③电灯开了不关③随手关灯④生活和学习用品乱扔④养成节约的好习惯⑤近距离开车上下班⑤骑自行车或步行5、怎样做可以节约电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使用节能灯、减少电视或其他电器开机时间等;第.16..课.开发..新.能源..一、填空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二是生物质能的气化、液化和固化 ;2、天然气水合物俗称燃料冰 ,有极强的燃烧力,往往分布于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中 ;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4、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5、新能源是近几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 ,例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6、制作太阳灶是根据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的原理制成的;7、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二、简答:1、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使用太阳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种装置为我们做哪些事情答: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热能;优点清洁无污染;缺点受阳光限制;为我们提供热水、做饭、洗涤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答: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①对环境污染小;②解决能源减少问题;③解决因能源分布不均引发的战争;④促进经济发展;3、新能源有什么优点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都是环保型能源;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一、填空1、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一定轨道围绕自己运动;2、太阳系八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体积由大到小排列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3、现在知道的太阳系家庭成员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几类星;4、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地球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冥王星;5、“哈雷”彗星每隔 76 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下一次我们看到哈雷彗星是在2061 年;6、第一次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哥白尼,由于传播“日心说”被判处死刑的科学家是布鲁诺;7、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吸引着八大行星围绕自己运动;8、这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9、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列;10、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天体,这就是彗星;11、“哈雷”彗星每隔76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填空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做自转;另一种在沿着椭圆形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 ;2、地球自传的时间是一天23小时56分4秒 ,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天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自转引起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天,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引起四季变化;4、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地球的地球的公转 ,另一个是由于地轴是倾斜的5、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春季和秋季,白昼和黑夜大致一样长;6、在极地,白昼会持续6个月,然后是长达6个月的黑夜;二、简答1、昼夜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2、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3、伴随四季变化,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黑夜与白昼大致一样长;4、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答:地球的自转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地球的公转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自传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第.19..课.美丽的星空.....填空1、国际上通用的星座一共有88 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天空分成不同的区域;2、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查阅图书、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星座;3、在不同季节里,我们看到的星座是不同的;同一星座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它们的位置也有不同;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座、夏季的牧夫座、座与天蝎座座、秋季的天鹅座座与飞马座座、冬季的金牛座座与猎户座座等较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4、光年是指光一年所走的路程 ;5、为了便于观察星空,古代人用一些假想的线把相邻的几颗恒星连接起来,并根据连接成的图案,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名称来给它们命名,这就是星座;国际通用星座有88个;6、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地球的自转,星座的位置在一天也会发生变化;7、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星空来观看星座,对星座有更多的了解;第.20..课.地球的近邻.......—月球一、填空1、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在广阔无边的天际中,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 ,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 ;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3、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我们看到月球的不同形状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4、人类研究太阳系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和利用太阳系中的能源和资源 ,最终到太空去安家落户;5、要开发一颗行星或卫星,要首先了解它在太阳系中的空间位置、运行轨道、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6、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7、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是月球,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只有环形山;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9、人类研究太阳系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和利用太阳系中的能源和资源,最终到太空去安家落户二、简答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答: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逐渐自西向东移动的,移动的轨迹是弧形的;2、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答: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每一个月里绕地球自西向东转一周,在转动过程中,在地球上看月球不仅有方位的变化,也伴随着月相变化;3、月相是怎样形成的答: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4、为宇航员设计宇航服,需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遇到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第.21..课.蔚蓝色的宝库......一、填空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2、大陆架是陆地在海中的延续,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陆架极其宽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矿藏;石油储量可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盐 ;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40米厚的盐层;6、海洋动物有17万种,植物有万余种;4、海洋资源包括哪几类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二、简答题:1、海洋中蕴藏着那些资源答:海洋中蕴藏着大量资源,如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潮汐能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砂矿、钛铁矿、磁铁矿等;2、按照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把海洋资源分为哪几类答:按照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把海洋资源分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量资源和化学资源四类;。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2、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是这________变化。
3、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4、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5、铁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6、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基本组件组合而成的。
7、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10、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所以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4、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B.圆顶形C.塔形5、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6、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7、认真观察下列现象,()可能会平衡。
A.B. C.8、在放大镜下,()是柱状的颗粒。
A.味精B.白糖C.食盐9、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B.变慢C.不变10、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六年级科学复习002判断题选

六年级科学复习题(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发热的感觉。
()2、月食有3种类别,日食有2种类别。
()3、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4、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面包里含有蛋白质。
()5、凸度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就越大。
()6、每逢农历初一,地球上的人们就能看到壮观的日食现象。
()7、我们用填埋方法处理垃圾时,需要微生物的帮忙。
()8、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不一样。
()9、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就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就不需要记录了。
()10、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11、各种垃圾处理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12、医院里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用优质塑料制成的,可以用来回收加工制造饮料瓶。
(错)13、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不能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4、我们只要把废旧电池埋的很深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15、恒星是永恒的,它不会发生变化。
()16、在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是倒立的。
()17、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18、导致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是一种微生物。
()19、米饭和面粉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20、盐酸滴在石灰岩上会冒气泡,这个变化时化学变化。
()21、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5。
()22、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23、我们可以用在校园的角落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箱里的垃圾。
()24、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5、自行车上的车把手、脚蹬子都运用了轮轴的原理。
()26、光年是一种时间的单位。
()27、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28、由于环境遭到破坏,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减少。
()29、蜡烛燃烧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30、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物质科学(二)》专题复习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物质科学》(二)专题复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C.测量的范围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D.观察弹簧的形状2 .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出()。
A.氧气B.水蒸气C.空气D.氢气3 . 下列物体()吸水能力最强。
A.筷子B.木勺C.塑料勺D.铁勺4 . 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A.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5 . 想要取三滴同样多的液体,我们可以用()来帮忙。
A.滴管B.吸管C.量筒6 . 鼓膜的作用是()。
第 1 页共 20 页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B.收集声波7 . 一个矿泉水瓶盖里的水大约是7()。
A.毫升B.升C.厘米8 . 在两把勺子里放水,其中的一把勺子下面放有点燃的蜡烛,哪一把勺子里的水会更快地蒸发?()。
A.下面有蜡烛的更快B.一样快C.没蜡烛的更快9 .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热胀冷缩的这种变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0 .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大小的工具。
A.运动量B.摩擦力C.力二、填空题11 . 伽利略在他所做的实验中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____________,从而证明____________。
12 . 水蒸气是(______)的水,(_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3 . 空气是一种(_____),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_____)可感知,没有形状,能(_____)。
2023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三)【含答案】

【详解】为了便于观察,人们把星空中相互之间 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叫做星座。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是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和天鹰座的牛郎星。
7.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8.米饭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_______变化,产生了一种_______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9.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同。
24.草蛉和它 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
25.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 )
26.沙和豆子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2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2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________
三、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蕃号填入括号内。
13.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
14.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1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________
16.月球不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
17.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 )
A. 嫦娥B. 阿姆斯特朗C. 杨利伟
44.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 )。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 (试题)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一.放大镜和显微镜1.(2021•余杭区)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象太小,为了使图象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2.(2020春•江干区期末)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A .石英晶体B .大肠杆菌C .蝶的口器3.(2021春•华州区期中)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A .红、黄、蓝B .红、绿、黄C .红、绿、蓝4.(2021•峨山县)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 )A .牛顿B .列文虎克C .达尔文D .爱迪生5.(2021春•沿滩区校级月考)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
A .光学显微镜B .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6.(2021•曹县)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 ④调整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 .②④③①B .②①③④C .②③④①7.(2021•青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8.(2021•郓城县)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9.(2019春•定陶区校级期中)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名稀(1)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5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的倍数是 倍 (2)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物镜或目镜)(3)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体图象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二.显微镜的观察10.(2021•浦城县)蟋蟀的“耳朵”在( )A .头部B .足的内侧C .腹部D .胸部11.(2020秋•乌苏市期末)已经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已知的昆虫达( )种。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常见的建筑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完毕了露宿原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19 世纪20 年月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消灭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很多的建筑材料3.人类的房屋经受了从自然地窖到现在的人造住宅;构造由简洁到简单;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4.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进展5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不一样,这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6.列举不同风格的房屋: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伊斯兰特色的房屋7.房屋在构成上有肯定的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房→一幢楼二、奇异的构造1..建筑物的构造有薄壳构造〔体育馆〕、实心构造〔大坝、桥墩〕、框架构造〔铁架桥〕等等2.在建筑物的构造中,拱形构造能00 够承重;空心构造可以减轻自重;三角形构造有稳定性的作用。
3.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4.蜂巢口是六边形的,雪花是六个角,生活中用到的泡沫块相当于蜂巢,5.依据建筑物构造特点,我知道赵州桥拱形构造金字塔三角形桥墩实心构造埃菲尔铁塔框架构造体育馆薄壳构造美国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构造DNA 双螺旋构造6.简答:(1)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
②支撑力强。
③扩大了桥的流水面积,削减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2)楼板、主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答:①节约材料②轻松. ③结实. ④支撑力强. 或者:由于空心既减轻自重三、秀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达在它的自身造型和颜色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四周环境及功能的协调全都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构造,还要考虑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美3.通过观看或搜集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可以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颜色、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
晶体:
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4、晶体的形状有立方体、金字塔、针状等。
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7、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要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不能直接观察。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
一。"
1
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1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7、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8、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9、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10、"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12、"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简答题
(1)自然界的岩石会发生那些变化?答:
①风化变成小石块;②变成土壤;③水流的腐蚀
(2)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
相同点:
形状发生变化;不同点:
火柴燃烧:
发光发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木条折断:
没有产生新物质。
选择题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
12、"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C)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13、"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C)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变颜色
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
1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变化属于(B)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15、"影响铁生锈的速度(C)
5、"
6、7课关于铁生锈、硫酸铜与铁钉反应
1、铁和铁锈的对比
颜色
空隙
光泽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性铁灰白色
无空隙有光滑
有韧性能能被吸引
铁锈
红褐色
有小孔
没有
粗糙
较脆
不能
不能吸引
2、硫酸铜与铁钉反应时出现的现象:
①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这是铜附在铁钉表面;②原来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13、"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14、"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15、"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16、"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17、"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8、"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9、"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12×,物镜上标40×,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480倍。
4、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
目镜、调节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5、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用于观察SARS病毒、大肠杆菌等。
3、物理变化的特点:
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
产生了新物质
判断题
1、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2、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3、铁生锈和水、氧气有直接关系。(√)
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红色的铜。(√)
5、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6、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C、无色液体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C)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10、"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B)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11、"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A)
1
2、"细胞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有功能单位。
1
3、"细胞的作用有:
生长、发育、呼吸、消化、排泄、繁殖、遗传。
1
4、"列文虎克在井水、雨水、河水中都能找到微生物。
1
5、"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
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判断题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①改变颜色。如米饭和碘酒;②发光发热。如蜡烛燃烧;③产生气体。如小苏打和白醋;④产生沉淀物。如硫酸铜与铁钉。
4、怎样防止和减缓铁生锈?答: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是最好办法。如涂上油漆、电镀等。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1、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4、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答:
白糖加热前:
白色、颗粒状
预测:
会变成糖水
加入后变化:
糖开始熔化,变成糖浆,逐渐冒气泡,有赤褐色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现,最后有焦味的有害物质产生。
◆连线题
在米饭上滴碘酒生成气体
物理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体积变少
水变成水蒸气发光发热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第一单元
第1课放大镜
填空题
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它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的作用。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就是放大镜的作用)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5、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淀粉,如:
大米、玉米、面粉、大豆、红薯等。
6、米饭里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7、米饭为什么越嚼越甜?答:
因为米饭里含有淀粉,咀嚼时,由于唾液的作用,产生淀粉酶,生成麦芽糖,就感觉甜了。
判断题
1、唾液能消化淀粉。(√)
2、淀粉和滑石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蓝色。(×)
3、土豆中含有淀粉,滴上碘酒会变黑色。(×)
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
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A)
A、变成了液态的糖
B、变成水
C、不变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C)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A)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1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醋+小苏打=二氧化碳(表示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当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产生。第
2、名词解释
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折叠纸张、铁丝弯曲、混合沙和豆子等
化学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铁钉生锈等。
3、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白糖熔化是物理变化,白糖碳化是化学变化。
4、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汽化是化学变化。
26、"淀粉遇到碘酒都会变黑色。(×)
27、"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28、"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2
9、"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31、"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4、肥肉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5、淀粉就是滑石粉。(×)
6、空气和声音看不到、摸不着,所以它们不是物质。(×)
7、马路、房屋等长久使用和居住,不变化。(×)
8、米饭、馒头遇到碘酒变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9、米饭遇到碘酒会发生蓝紫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9、我们不可以自己培养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