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学常识

必修三文学常识1、《红楼梦》曾被认为是(体例)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作者,代著名小说家。
全书共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所补。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回。
2、《祝福》写于1924年,选自先生的第二个小说集。
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3、(篇幅)小说《老人与海》的作者是国现代作家。
1954荣获文学奖,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形象,《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名字)就是此类形象的发展和升华。
4、《蜀道难》是(体裁)旧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雅号。
李白字,号,时期最杰出的主义(风格)诗人。
5、杜甫字,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主义(风格)诗人,被后世诗家尊为“”。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6、《琵琶行》是一首长篇诗。
作者,字乐天,号。
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著称。
他是中唐时期的倡导者,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7、李商隐,字义山,著名诗人。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8、《孟子》是记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姓名)言行的书,全书共篇,是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并称为“四书”。
9、《劝学》是(朝代)思想家所作,他是先秦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思想的集大成者。
10、《过秦论》是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所作。
课文选的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11、《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字,世称。
他是唐代“”的倡导者,称他“文起百代之衰”。
后世称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
12《苏武传》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
作者,(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必修三1、《红楼梦》曾被认为是章回体(体例)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常识归纳

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和之分;按照字数,词有、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本文将介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文学定义文学是运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歌- 散文:古代散文、现代散文- 小说:传统小说、现代小说- 戏剧:昆曲、京剧、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文学修辞- 比喻:用某种形象说法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意义,或为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 比拟:指用类似事物来比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强调其中一方的某种性质或思想感情。
- 借代:指用不同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意义。
- 排比:用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以加强修辞效果。
- 暗示:通过合理地安排语言,使句子的字面意义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相符合,使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理解。
- 省略:因语言表述方式的特殊需要,可以不按照语法规则来表达完整的语句,让读者推断出上下文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以表现诗人的心情。
- 擬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以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文章生动、形象。
- 反复:反复使用同一字符、同一词组或同一句式,以达到一种强调作用,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 夸张: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和鲜明的形象,有意或夸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更加生动。
- 借物: 把生物或非生物事物当成表达文学情感的形象符号,增强文章中的形象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定义、文学体裁、文学修辞和常用修辞手法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一、古代文学史】1.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盛产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代表性人物有杜牧、王之涣等,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登鹳雀楼》等。
2. 宋代文学:在唐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貌,代表性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等,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3. 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特点是自由散漫、抒发个人情感,代表性的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现代诗歌:注重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代表性的作家有徐志摩、胡适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构造:文白、多音字、义项的选择等。
例如:“感君王化龙,使我得为凤。
”(《木兰辞》)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典、比、夸、讽。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四、现代修辞方法】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描绘,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你是我的太阳。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思想,以达到表现目的。
例如:“大海在呼唤着我。
”3. 排比:通过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对以上四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10、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黏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2)1、《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选》
2、《相信未来》选自《食指的诗》。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等。
3、、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
4、《十八岁和其他》选自《台湾散文精粹》。作者:杨子,原名杨选堂,生于1923年,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季》。
5、蒋士铨:清代文学家。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吉辛:英国小说家。新月派;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新诗流派。惠特曼;美国诗人。肖洛霍夫;苏联作家。
6、《我的四季》作者;张洁,生于1937年,辽宁抚顺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城中的翅膀》。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语言文化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是针对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诗经》:《关雎》、《蒹葭》、《国风》等,了解其风格特点和作品内容。
2.《楚辞》:《离骚》、《九歌》、《天问》等,了解屈原的创作背景和写作风格。
3.《史记》: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体例和作品特点,并熟悉其中的名篇《满江红》等。
4.《文言文阅读》:熟悉古代文言文的基本文字、文体和修辞手法,如《岳阳楼记》、《论语》等。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红楼梦》: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其结构和艺术特点。
2.《骆驼祥子》:了解老舍的生平和《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3.《茶馆》:了解老舍的生平和《茶馆》的剧情构思、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等。
4.《红高粱家族》:了解莫言的生平和《红高粱家族》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和文学风格。
三、古代诗词知识点1.唐诗宋词:了解唐代和宋代的文学特点,熟悉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等诗人的代表作品。
2.古文观止:了解古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熟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文人的代表作品。
四、修辞手法知识点1.比喻与拟人:了解比喻和拟人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作用,如形容、夸张、拟人等。
2.修辞格:了解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能够分析和欣赏修辞手法的效果。
3.描写方法:了解描写的基本手法如具体描写、抽象描写、夸张描写等,掌握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和运用。
五、阅读策略知识点1.主旨大意: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提炼关键信息。
2.阅读解题技巧:掌握阅读理解题的常见题型如判断、选择、填空等,学会分析题干和选项,进行推理和选择。
3.文学常识:了解文学史、文学流派和作家的相关信息,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进行文学鉴赏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 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8.《小狗包弟》选自散文集《随想录》。
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合称“鲁郭茅,巴老曹”。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随想录》是巴金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9.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10.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1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12.《包身工》节选自《夏衍选集》下,作者夏衍,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赛金花》《在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必修2文学常识1.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郁达夫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诗经》又称为《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4. 《离骚》作者是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
《离骚》为中国古代最长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长的叙事诗)。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5.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6.《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7.《短歌行》作者是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8.《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9.《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世称“王右军”,又有“书圣”之称。
10. 《赤壁赋》作者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教材选取的“前赤壁赋”。
11.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临川人。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里。
12.《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4年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被人谋杀,年仅39岁。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发表的演讲词。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军,驻扎。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栓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肆其西封:肆,扩张。
3、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
削减。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损。
损害。
4、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既东封郑: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三、古今异义:今:现在。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四、固定句式:言于……曰:对……说。
“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短语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辞曰敢以(之)烦执事3、变式句(倒装句):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何有厌?六、重点虚词:之1、代词。
公从之2、助词:(1)“的”。
是寡人之过也(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邻之厚,君之薄也(3)提前宾语。
(4)补足音节,无实义。
3、动词,到,去,往。
以1、介词,凭借,用。
因人之力而蔽之2、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3、相当于“而”: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1)表并列(2)表转折(3)表递进(4)表承接(5)表修饰4、表目的,连词,来。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wéi动词,做。
wèi介词,替,给。
夫fū名词,男子;老师;丈夫。
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尾语气助词,表感叹。
悲夫!《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被八创:被,同“披”,遭受。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向北。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早晚。
函封之:函,用匣子。
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名词活用作动词: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2、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见,禀告。
3、意动用法:太子迟之:迟,以……为迟,认为……晚。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三、古今异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可以;以,用来。
涕】眼泪【信】信物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币】礼品【顾】回头【走】跑【郎中】宫廷的侍卫【股】大腿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2、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变式句(倒装句):(1)状语后置常痛于骨髓燕王拜送于庭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秦王购之(以)金千斤取之(以)百金(2)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五、成语: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
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成五采:采,通“彩”,色彩。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都。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使……进入,接纳。
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