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入侵报警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入侵防盗手机警报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入侵防盗手机警报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家庭入侵防盗手机警报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8-1班指导教师院系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12年6月20日家庭入侵防盗手机警报系统的设计摘要家庭入侵防盗报警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立一个有效、及时、安全的防盗报警系统尤为重要。

本文在现有的家庭报警器的基础上,将GSM模块引入报警系统,使系统可通过GSM网络向外界报警。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GSM短信模块和警情采集模块组成,借助最可靠、最成熟的GSM移动网络,当有非法入侵行为发生时,以直观的短消息形式直接把报警信息反映到您的手机屏幕上。

文中详细阐述了以上三个部分的核心芯片选择,硬件电路连接和程序设计方法。

与传统报警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实时、快速、可靠、安全的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单片机,GSM模块,家庭防盗报警,短信息Design of home anti-theft and alarm by mobile phone systemABSTRACTThe home anti-theft and ala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home.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lif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timely, secure anti-theft alarm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former alarm for family in which the GSM modem module is introduced. So the alarm can be set by mobile phone. The System is made up of MCU, GSM Modem and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alarm module. It will display the alarm content in message directly at your mobile screen, and it recurs to the most reliable GSM mobile network.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parts in detail, in which selecting suitable chips, the connection of hardware circui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larm system,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l-time, fast, reliable, secure and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words:MCU, GSM Module, the home anti- theft and alarm, short messag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防盗报警系统及其研究发展 (1)1.2 设计背景及目的 (2)1.3 系统应用 (2)第二章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4)2.1 方案选择 (4)2.2 主控芯片单片机选择 (4)2.2.1 STC89C52的主要性能 (4)2.2.2 STC89C52的功能特性 (5)2.3 通信模块的选择 (5)2.3.1 SIM300的主要功能 (5)2.3.2 SIM300的硬件电路 (6)2.4 传感器的选择 (7)2.4.1 HC-SR501的性能 (7)2.4.2 HC-SR501的工作原理 (8)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9)3.1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 (9)3.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型的建立 (9)3.3 人体感应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11)3.3.1 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的外引线连接图 (11)3.3.2 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的特点 (11)3.3.3 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的原理框图 (12)3.3.4 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12)3.3.5 BISS0001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的极限参数 (13)3.4 GSM模块及接口电路设计 (13)3.5 声光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14)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5)4.1 系统软件实现流程图 (15)4.2 GSM模块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流程 (16)4.3 串口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流程 (17)4.4 定时器和中断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流程 (18)第五章系统测试 (19)5.1 人体感应模块单独测试 (19)5.2 GSM模块与PC机间的串口调试 (19)5.3 GSM模块发送短信到手机的调试 (22)5.4 整机联调 (24)第六章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1 电路原理图 (28)附录2 源程序 (29)图表清单图 1 STC89C52引脚电路 (5)图 2 SIM300开发板核心板 (6)图 3 SIM300开发板的底板 (6)图 4 SIM300硬件原理电路 (7)图 5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8)图 6 最小系统原理图 (9)图 7 单片机电源电路原理图 (10)图 8 串口电路原理图 (10)图 9 人体感应模块原理图 (11)图 10 BISS0001的外引线连接图 (11)图 11 BISS0001的原理框图 (12)图 12 声光报警模块原理图 (14)图 13 系统软件流程图 (15)图 14 中断处理流程图 (16)图 15 GSM初始化流程图 (16)图 16 GSM软件流程图 (17)图 17 串口通信的软件流程图 (17)图 18 定时器和中断的软件流程图 (18)图 19 人体感应模块测试图 (19)图 20 串口测试GSM模块型号 (19)图 21 串口测试SIM卡状态、信号和提供商 (20)图 22 串口测试为发短信做之前的准备 (21)图 23 串口测试发送英文短信内容及用户号码 (21)图 24 串口测试发送英文短信最关键一步图示 (21)图 25 串口测试发送英文短信成功图示 (22)图 26 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发送英文短信主要程序 (22)图 27 ISP软件下载程序界面图 (23)图 28 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发送英文短信成功图示 (23)图 29 整机联调结果图示 (24)第一章绪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方案_小区居家_MT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方案_小区居家_MT
系统工程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 范等符合以下有关标准和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第 2/20页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解决方案——小区居家 博世(上海)安保系统有限公司
一、 系统综述
本方案中入侵报警系统包含居家报警主机、室内入侵防盗报警探测器、 RS485 中继箱、 CAN/RS485 总线转换器、中心总线报警接收机、中心报警管理软件和继电器输出模块等。 室内入侵防盗报警探测器保护小区住宅,满足用户对居家的保全控制需求。 这些住宅场所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室内入侵防盗报警探测器即会产生报警,报警信号经过居家 报警主机处理后通过系统总线传回至控制中心总线报警接收机,报警接收机迅速报告到控制中心报 警管理软件,与此同时报警管理软件会自动调出电子地图显示报警确切位置,方便中心值班人员及 时查看警情事件及报警方位等信息。 入侵报警系统还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当有警情发生时控制中心报警管理软件会自动控制 继电器输出,将相应报警点信号传输至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管理软件自动弹出相应报警点 的监控视频画面。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在报警线路被切断或短路,入侵探测器被破坏,剪断电源线等情况下均 能有效报警。 此外系统还具有在线自检功能, 能对所有总线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 并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和指示故障位置; 各子系统配备 UPS 应急电源,在市电交流电断电 2 个小时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能够可靠运行。
第 3/20页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解决方案——小区居家 博世(上海)安保系统有限公司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

家庭防盗报警方案设计报告一、引言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以实现家庭安全为目标的智能化设备,它通过各种感知器设备,如门窗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监控家庭环境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有效地提高了家庭的安全性。

本报告将设计一个家庭防盗报警方案,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系统架构设计1.主要设备-门窗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门窗上,用于监控门窗的开关状态。

-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用于检测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

-摄像头: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用于实时监控家庭环境。

-报警器: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用于发出警报声。

2.系统工作流程-当门窗传感器检测到门窗被打开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突然出现的人体热源时,系统开始录像,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手机上。

-用户在手机上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家庭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具体方案设计1.门窗传感器安装-门窗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每个门窗上,并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

-门窗传感器的位置应选择在门窗通常被人开关的地方,如门把手附近。

-门窗传感器应设置为高灵敏度状态,只要门窗开启角度达到一定值就会触发报警。

2.红外线传感器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客厅等。

-红外线传感器应放置在高于一般人高度的位置,以避免被家庭成员或宠物误触发。

-红外线传感器应设置为适度灵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摄像头安装-摄像头应安装在家庭的关键区域,如入口门廊、走廊等。

-摄像头应设置为广角或全景模式,以覆盖更大的监控范围。

-摄像头应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视频画面。

4.报警器设置-报警器应安装在家庭的显眼位置,如客厅墙壁上。

-报警器应设置为高声模式,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

-报警器应与主控制面板进行连接,当报警触发时发出警报声。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为了保障报警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入侵报警系统,用于监测和报警非法入侵。

根据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高效的入侵监测功能:对于潜在的入侵事件,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并发出警报。

2.可靠的报警功能: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安全的存储功能:系统能够将监测到的入侵事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调查和分析。

4.灵活的扩展性: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入侵监测需求。

二、系统设计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系统架构:1.传感器网络:将传感器部署在需要监测的位置,如门窗、墙壁等,用于感知周边环境的变化。

2.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给中心控制器。

3.中心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触发相应的报警措施。

4.报警设备:包括声光报警器、手机短信、邮件等,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5.存储与管理:将监测到的入侵事件记录下来,并提供查询、分析和管理功能。

三、系统实现1.传感器网络部署: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门磁传感器等,在需要监测的位置进行部署。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传感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起来。

2.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中心控制器,可以通过串口、以太网等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3.中心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后,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入侵事件。

当中心控制器监测到入侵事件时,触发报警措施。

4.报警设备: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报警设备进行报警。

可以使用声光报警器、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5.存储与管理:将监测到的入侵事件记录下来,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提供查询、分析和管理功能。

可以设计相应的界面和接口,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四、系统安全性设计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传感器数据加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

(完整版)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完整版)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系统概述入侵报警系统作为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的有力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中心控制设备部分构成。

前端探测部分由各种探测器组成,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味、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适于传输的电信号。

控制部分主要是报警控制器。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报警系统组成报警系统架构图报警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报警探测器:探测和执行设备,负责探测非法入侵;2)信号传输及供电线路:负责前端报警信号的传输及前端探测器的供电;3)报警控制中心:负责布防与撤防,响应报警信号,联动其他系统。

1.1.2.1 探测器报警探头作为系统的前端设备,报警探测器作为整个系统的原始信号源,是整个系统的报警信号采集器,其应用将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报警系统设备的稳定性、耐久性、抗干扰等其它技术指标和具体使用功能,应符合〖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的技术标准要求。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应符合C级要求(20000h),品质保证的使用寿命为8年以上(70000h)。

根据规范要求,各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至系统主机提示有警情发生的系统报警反应时间≤1秒。

探测器布置根据要求,报警前端探测器根据现场探测需要选择红外对射、报警按钮、三鉴探测器等,通过报警线缆接入到监控中心报警主机报警输入口,监控室还需要配置声光报警器。

系统在周界设置红外对射,根据周界的形状、距离配置相应型号的红外对射探测器,配合摄像机守好高校的第一道防线。

在财务室、重要机房等设置三鉴探测器,在无人值班时候布防,一旦检测到有人员进入,即刻报警。

在营业柜台设置报警按钮,当工作人员意识到有危险或发生事故时候主动报警,向中心寻求帮助。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
入侵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或区域安全的关键设备,其目的是在发生入侵行为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敏度和适用性。

一、引言
入侵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环境中并不罕见,这对于保护人员和财产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设计一个可靠的入侵报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二、系统概述
本报警系统将采用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

该系统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传感器、控制面板和报警器。

1. 传感器
传感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检测入侵行为。

在本设计中,我们将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
磁场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将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如入口、窗户和走廊等。

2.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行动。

它还与报警器和用户界面连接,以便在发生入侵事件时发出警报并显示相关信息。

3. 报警器
报警器是用于发出警报信号的装置,可以通过声音、闪光灯或无线通知的方式提醒相关人员。

本设计中,我们将使用多种类型的报警器,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三、系统特点
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强大的检测能力
本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并能够准确地检测到不同类型的入侵行为,如人体移动、窗户撬动和门磁被打开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系统对潜在入侵事件的感知能力。

《入侵报警系统》word版

《入侵报警系统》word版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述 (2)1.1. 系统概述 (2)1.2. 系统设计原则 (2)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1. 系统设计依据 (4)2.2. 系统设计 (4)2.3. 系统功能 (5)第三章. 设备选型 (6)3.1. AL-300总线报警主机 (6)3.2. 红外对射探测器 (7)第四章. 系统示意图 (9)第五章. 布线规则 (10)第一章工程概述1.1.系统概述1.1.1周界报警系统是目前园区安全防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个建筑群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与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和必要手段。

它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设备,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为园区营造一个安全、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

1.1.2住宅小区周界报警系统应该是对园区内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相互联系给予最优化考虑和综合,以达到最佳组合,从而获得投资合理、高效率的、高度安全、优雅舒适、便利快捷的环境空间。

要利用现代多媒体及数字化监测技术,形成一套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安全防范系统。

1.1.3我公司本着竭诚为用户服务的宗旨,结合我们多年来在安防系统专业工程中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依照“系统先进,功能齐全,投资经济,使用方便”的原则,在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具体需求后,我们为本工程做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

据此,设计系统方案满足先进、合理、成熟、安全、稳定、可靠、冗余、高效、高性能价格比、易扩展、易管理的原则,与其它安防系统共同组建成一个完整、先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安防体系。

所具性能如下:合法性:方案设计和图纸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要求;实用性:方案设计满足文件要求,充分考虑到园区管理部门的使用要求,使系统的功能尽可能完善并充分加以利用。

可靠性: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都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

先进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安防领域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发展,选择了国际知名的周界报警设备。

入侵报警系统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方案

3.9入侵报警3.9.1系统架构防盗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撤、设防键盘组成。

当发生闯入禁区的报警事件时,可以产生声、光信号以阻吓入侵者,同时控制室也将报警信号通知保安人员处理警情。

系统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报警信号处理,把该信号传到你所指定的电话、手机、甚至110报警中心。

按照现代化智能大厦标准,为加强整个营业用房的安全防范管理从而保证营业用房内的安全,结合营业用户的特点,有必要在营业用户内建立一套功能齐全的自动报警管理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防盗报警系统由现场探测器、现场控制器、监控中心及信号传输部分四部分组成。

➢现场探测器现场探测器(传感器)主要有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等。

此外,为了防止发生抢劫事件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报警,在有需要的地方安装紧急按钮。

随着用户对防盗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单纯的室内报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用户迫切希望能有一套将盗贼拒之于门外的防盗系统,因此,防盗报警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现代化红外及微波技术,对人体入侵及移动进行探测,同时产生声光报警及联动相关电子设备,阻止盗案的发生。

➢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或防盗控制主机是带微处理器的控制器,当它接收到现场的报警信号时,一方面对现场报警点进行操作和控制,另一方面向监控中心传送有关的报警信息,在监控中心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或在监控中心的打印机上把有关的报警信息打印记录下来。

现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有:✧接收带地址的报警信号✧有不同性质的防区,通过编程确定防区的性质✧可带控制键盘和液晶显示器,控制布防和撤防,有密码操作功能✧输出信号带动报警器和输出标准信号推动联动的设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功能➢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由高档微机(多媒体)、高分辨率的大型彩色显示屏、中英文打印机(可选)、不间断电源(UPS)以及与现场控制器的通信联接器组成。

此外,应有密码操作功能、图形功能、报警处理、报警、报表打印、资料处理以及与CCTV系统有联动功能的软件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入侵报警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
家庭报警系统,根据各类建筑中的的公共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防范区域及用户的具体需求条件,安装红外或微波等各种类型的报警探测器和系统报警控制设备,实现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火警等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可靠报警的安全防范系统集成。

1、 客户需求分析
客户要求整个系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发现案情,同时对犯罪分子具有威慑作用,可防范犯罪分子的作案,并协助人防担任警戒和报警任务。

具体客户要求如下:
(1)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模式采用分线制。

(2)所选用的设备其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3)系统具有自检功能。

(4)所选用的探测器应能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减少误报,杜绝漏报。

(5)每个探测器对应独个防区。

(6)所有的探测器由监控中心集中供电。

(7)系统具有联网功能,能够在有线或无线状态下都能报警。

(8)在系统的布线上,埋线应尽量与金属隔有一定的空隙。

(9)前端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客户安装位置要求。

二、入侵报警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1.系统的质量技术要求
从安全、可信性、环境适应、经济实用出发,即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保证实用者的人身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内无失效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保持和恢复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在自然环境、诱发环境、电磁辐射环境因素下,产品能经受住影响;在设计和安装,整个系统要考虑到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要在保证一定防护水平的前提下,争取最高的性能价格比。

2. 技术指标
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
1) 漏报率
2) 探测率
3) 误报率
4) 探测范围
3.前端设备布置
根据客户要求,前端设备主要有门磁开关、紧急按钮开关、商品防盗探测器、易燃气体探测器、遮挡式微波探测器等,在常规规定,对其
进行安装。

详见前端设备平面布防图。

4.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
整个系统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等。

前端设备主要有门磁开关、紧急按钮开关、商品防盗探测器、易燃气体探测器、遮挡式微波探测器等。

防盗报警系统传输设备主要是电话联网、电脑处理报警接收机。

控制设备主要是报警控制主机和周界报警控制器。

详见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5.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避免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6.系统主要功能
(1)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

1)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器探测到有入侵发生或触动紧急报警装置时,报警控制设备应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或地
址。

2)在设防状态下,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含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时,报警控制设备应依次显示出报警发出的区域或
地址。

(2)在下列情况报警发生后,系统应能手动复位,不应自动复位。

(3)在撤防状态下,系统不应对探测器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

(4)系统应具有报警、故障、被破坏、操作(包括开机、关机、设防、撤防、更改等)等信息的显示记录功能。

系统记录信息应包括时间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等,记录的信息应不能更改。

(5)系统具有自检功能。

(6)无线入侵报警系统的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时,发射机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应具
有重复发射报警信号的功能。

2)控制器的无线收发设备宜具有同时接收处理多路报警信号的功能。

3)探测器的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电源欠压本地指示监控。

三、图纸资料
1.家庭入侵报警系统场所前端设备平面布防图
2.家庭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图
3. 家庭入侵报警系统防区划分图
四、设备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