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血清蛋白电泳典型图谱分析.pptx

血清蛋白电泳典型图谱分析.pptx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时,主要是α2 区的α2巨球蛋白增加,β1 区的ApoB增加所致。
遗传基因突变;或服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导致药物与 白蛋白结合。
低丙球蛋白血症
常见于先天性缺陷或继发性因素(如免疫抑制剂治疗)
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高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 感染等
M蛋白
γ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淋 巴瘤等疾病
β区M蛋白
因IgA位于β区后部或β和γ区之间,所以单克隆IgA 升高常出现这样图形,主要见于IgA型骨髓瘤 。
M蛋白
M蛋白
即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 ,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 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 质是一种(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重 链,轻链等)。
--毛细管电泳
血清电泳原理
➢ 蛋白质等电点
由于蛋白质含有羧基 “-COOH”和氨基 “-NH2”可 解离成带电荷基团,所以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 离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该溶液的pH值就 是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值。
每种蛋白质pI大小是特定的,只与该蛋白质结构有关。
➢ 从正极起依次为白蛋白、a1、a2、b( b1, b2)、g。 ➢ 区带经丽春红等染料染色后,由光密度扫描仪检测
并自动画出吸光度积分曲线。
血清蛋白电泳正常图谱
Albumin α1 α2 β
γ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白蛋白
a1: a1酸性糖蛋白, a1抗胰蛋白酶,甲胎蛋白等 a2: 结合珠蛋白, a2 巨球蛋白, a脂蛋白, 铜蓝蛋白等 b : 转铁蛋白, b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补体,b2微球蛋白等 g : 免疫球蛋白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蛋白电泳(SPE)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蛋白电泳(SPE)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简介:
7~9β7~1110~13γ9~1817~22白蛋白: 54%--65%;α1球蛋白:1.4%--3.3 %α2白蛋白:7.3%~12.0%β球蛋白: 8.2%~13.8%γ球蛋白:10.5%-23.5%。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医学检验·各论 血清蛋白电泳(SPE)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简介:
血清蛋白电泳即用电泳方法测定血清 中各类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对于肝、 肾疾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意义。
血清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 pH7.5以下,若置于pH8以上的缓冲液电泳 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再向正极移动。由于 其等电点,分子量和分子形状各不相同, 其电泳速度就不同。故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简介:
可将血清中蛋白质区分开来。分子量小, 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最快。按其游动速 度顺序把血清蛋白粗略分为清蛋白,α1、 α2、β及γ球蛋白。正常值见表,临床 上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高为肝病 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所共有的现象,其减少 与增加的程度和肝炎的损伤的范围相并行。 急性肝炎早期无变化,发病
正常值: 。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相关检查: 溶解酶、血小板凝集试验(PAgT)、尿微 量清蛋白(mA1B)、土拉伦斯杆菌凝集试 验。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蛋白电泳(SPE) >>>
相关症状: 膨胀性肝脏搏动、肝星状细胞增生、肝区 摩擦音、血清丙肝病毒RNA(HCV-RNA)阳性、 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肝被膜血肿破裂。

实验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pt

实验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pt
指南:



电泳仪由电泳槽和稳压电源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有专门的连 线连接。稳压电源用于调节电压和通电时间。当电泳槽和稳压电 源连接好后,将点好样的醋酸纤维薄膜搭在滤纸桥上,盖上盖子, 通电,调整好电压,进行电泳。注意电泳槽的电极方向,负极应 与醋酸纤维薄膜上的点样原点在同一侧。目前,该电泳仪已改进 为数显式的DYY-6C型。 浸泡:将2×8 cm醋酸纤维薄膜迎着光辨别光泽面和无光泽面。 在无光泽面距短边一端1.5 cm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条点样线,将之 置于盛有缓冲液的平皿中,浸泡30 min方可用于点样。 点样:用镊子取出浸透的薄膜,夹在两层粗滤纸内吸干多余的缓 冲液,然后平铺在玻璃板上(无光泽面朝上)。在另一 载玻片 上滴一滴血清,点样器(用盖玻片的一边)在血清上蘸一下(可 来回移动一次),再将点样器轻印在加样线上,使血清渗透到薄 膜内,形成均匀的直线。
4. 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按电泳速度分为5条区带, 从正极端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 球蛋白,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三、实验器材
1. DYY-6C型 双稳定时电泳仪和 DYY-Ⅲ型电泳槽,均为北京市六 一仪器厂生产 2. 醋酸纤维薄膜(2 cm×8cm) 3. 培养皿:一排桌子公用5套,包括 平衡、染色各用一套,漂洗用3套。 4. 点样器 5. 滤纸 6. 载玻片 7. 镊子 8. 玻棒
5.染色:
电泳完毕后将薄膜取下, 放在含氨基黑10B染色液的培养 皿中浸泡5 min
6.漂洗:
将薄膜从染色液中取出后移置漂洗液中漂洗数次,直至背 景蓝色脱尽,条带清晰为止,可得到色带清晰的电泳图 谱 。
7.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漂洗完毕后将薄膜取出, 放在滤纸上。将薄膜上的5条色带根据其颜 色深浅、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进行描述、记录在预习本上,并判断 分析其结果。

血清蛋白电泳课件

血清蛋白电泳课件
➢ 电场强度的影响 ➢ 溶液的pH值 ➢ 溶液的离子强度 ➢ 电渗 ➢ 温度、分子大小、吸附作用等
PPT学习交流
9
电渗
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由 缓冲液的水分子和支持介质的表面之间产 生的一种相关电荷所引起。如果电渗与电 泳方向相同,V变大;反之变小。
PPT学习交流
10
血清蛋白醋酸 纤维素薄膜电泳
❖按支持介质的不同: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 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泳
❖按支持介质形状不同:薄层电泳、板电泳和 柱电泳
❖按用途不同:分析电泳、制备电泳、定量免 疫电泳和连续制备电泳。
PPT学习交流
8
影响电泳的因素
在电泳中,电场,带电粒子和促使带电粒子移 动的介质是产生电泳的三大要素.因而,影 响电泳的主要因素有:
5.9*10-5
α1-球蛋白 5.06
20万
5.1*10-5
α2-球蛋白 5.06
30万
4.1*10-5
β-球蛋白 5.12
9万~15万 2.8*10-5
γ-球蛋白 6.86~7.30 15.6万~30万 1.0*10-5
PPT学习交流
13
电泳结果示意图
γ
β α2 α1 清蛋白
PPT学习交流
14
染色时染料与蛋白质特异结合而不与醋纤膜结 合,染色深浅与蛋白质的量成正比
❖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创建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
PPT学习交流
4
电泳和电泳技术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 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泳技术指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 分离分析的技术。
PPT学习交流
5
应用

蛋白电泳-轻链病PPT演示幻灯片

蛋白电泳-轻链病PPT演示幻灯片
2、其他检查:高钙血症,晚期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磷可显 著升高,由于骨髓瘤主要是骨质破坏,而无新骨形成,血清碱 性磷酸酶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此与骨转移癌有显著区别。
3、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肾功能异常,BUN>10.71mmol /L(30mg/dl),血清Cr>176.8μmol/L(2mg/dl)。
13
2020/5/20
14
免疫球蛋白重链、轻链及其结构域
•Ig轻链的分子质量约25kD,轻链有 两种:κ链和λ链,κ链:λ链比值约为
2:1。
•Ig重链的分子质量为50-75 kD,重 链有5种,分别是
μ、δ、γ、α、ε链,这五种重链决
定了Ig的类别,即
IgM、IgD、IgG、IgA和IgE。
2020/5/20
免疫球蛋白电泳及轻链沉积病
2015年
2020/5/20
1
2020/5/20
2
2020/5/20
3
首先澄清“蛋白及电泳”几个概念
• 血清蛋白:白蛋白(A)+ 球蛋白(G)
• 血清球蛋白定量:分为IgG、A、D、E、M五带。
• 血清蛋白电泳:分为A、α1、α2、β、γ五带。
• 如果出现单克龙蛋白γ –(M带-姚明),则需做免疫固相 蛋白电泳(见下文)。----否则不做!!!!!!!
2020/5/20
17
轻链病与轻链沉积病-临床表现
• 轻链病与轻链沉积病起病多缓慢,临床可 表现贫血、发热、周身无力、出血倾向,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大,继而出现局限性 或多发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局部肿瘤。 X线检查有局限性骨质破坏或缺损。
• 部分LCDD发展为骨髓瘤,有的存在淋巴 浆细胞性B细胞病变,如淋m
2020/5/20

蛋白质电泳分析PPT课件

蛋白质电泳分析PPT课件

蛋白质组学研究
蛋白质电泳分析在蛋白质组学研 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分离 和鉴定蛋白质,揭示蛋白质的表
达模式和功能。
生物标志物发现
通过蛋白质电泳分析,可以发现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助
于疾病的早期诊用于药物靶点 的筛选和验证,以及药物作用机
制的研究,有助于新药研发。
绝对定量
通过灰度扫描电泳图谱中蛋白质条带, 可以计算出各蛋白质条带的相对含量。
通过标准品或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样品, 可以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对未知浓度 的蛋白质样品进行绝对定量分析。
相对定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中蛋白质条带的灰 度值或亮度,可以计算出各蛋白质的 相对表达量。
04
蛋白质电泳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
03
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解读
电泳图谱的解读
01
02
03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电泳图谱中通常会有一条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用于 参考和标定蛋白质的分子 量。
蛋白质条带位置
通过观察电泳图谱中蛋白 质条带的位置,可以判断 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 大小。
蛋白质表达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中蛋白 质条带的亮度或密度,可 以判断蛋白质的表达量。
在食品安全和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食品成分分析
蛋白质电泳分析可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的鉴定和含 量测定,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污染物检测
蛋白质电泳分析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污 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转基因食品检测
通过蛋白质电泳分析,可以检测转基因食品中的 外源蛋白质,保障消费者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蛋白质电泳分析PPT 课件
目录
• 蛋白质电泳分析概述 • 蛋白质电泳分析实验操作 • 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解读 • 蛋白质电泳分析的优缺点 • 蛋白质电泳分析展望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缓冲液液面要保证一定高度 标本:血清应新鲜,不得溶血 染料:对蛋白质的各组分亲和力相同,
水溶性好,稳定,吸光度敏感,形成的 染料蛋白质复合物稳定且易洗脱比色
.
注意事项
电泳后区带拖尾、各区带分开不明显原因: 点样过多 点样不均匀、不整齐 样品触及薄膜边缘;薄膜过湿,样品扩散; 薄膜未完全浸透或温度过高导致干燥或水分
.
临床意义
肝病型:
➢ Alb降低 ➢ β和γ-球蛋白增高 ➢ 出现β和γ难以分离,出现 “β-γ桥”,此
现象往往是由于IgA增高所致, IgA与肝 纤维化有关。见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
临床意义
M蛋白血症型 ➢ Alb轻度降低 ➢ 单克隆γ球蛋白(M蛋白)增高 ➢ 在β与γ-球蛋白区或γ-球蛋白区出现一条致密
.
电泳结果示意图
γ
β α2 α1 清蛋白
.
染色时染料与蛋白质特异结合而不与醋纤膜结 合,染色深浅与蛋白质的量成正比
染色一段时间后脱色,将各蛋白区带剪下,经 脱色、比色即可计算出各蛋白质组分的相对百 分数。
如同时测定出总蛋白浓度,还可计算出各蛋白 组分的绝对浓度
.
正常血清电泳扫描图谱
.
试剂
用520nm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各管吸光度
.
计算
设各部吸光度分别为AA、Aa1、Aa2、 Aβ、Aγ。吸光度总和(AT)为:
AT= AA+Aa1+Aa2+Aβ+Aγ ❖ 白蛋白(%)=(AA *2 AT)*100% ❖ a1-球蛋白(%) = (Aa1 AT)*100% ❖ ……
.
注意事项
通电时,不得接触槽内缓冲液或CAM, 以防触电
占总蛋白的百分数(%) 57~68 1.0~5.7 4.9~11.2 7.0~13.0 9.8~18.2

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共16张PPT)

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共16张PPT)
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离血清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掌握(zhǎngwò)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的操作技术。 3.比较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
胶 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效果。
第一页,共16页。
二、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dān tǐ)(monomer)丙烯酰胺(acrylamide, 简称Acr)和交联剂(crosslbisacrylamide, 简称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由于这种凝胶具有分子筛的性质, 所以对样品的分离作用不仅决定于
第六页,共16页。
不连续体系由电极缓冲液、浓缩胶及分离胶 所组成,它们在直立的玻璃管中(或2层玻璃板中) 排列顺序依次(yīcì)为上层浓缩胶(大孔胶)、下层 分离胶(小孔胶) 。浓缩胶是核黄素催化聚合而成 的大孔胶,分离胶是由AP催化聚而成的小孔胶, T=7.O%~7.5%,C=2.5%。凝胶缓冲液为 pH8.9 Tris—HCl,大部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 此 pH条件下,按各自负电荷量及相对分子质量 泳动,此胶主要起分子筛作用。
维网状结构。催化剂和加速剂的种类
很多,目前常用(chánɡ yònɡ)的有2
种催化体系。
第四页,共16页。
2.核黄素一TEMED 光聚合作用
TEMED可加速凝胶的聚合,但不加也可聚合。 光聚合作用通常需要痕量氧原子存在才能发生, 因为核黄素在TEMED及光照条件下,还原成无 色核黄素,后者被氧再氧化形成自由基,从而引 发聚合作用。但过量氧会阻止链长的增加,因此 应避免过量氧的存在。
❖当电场通过(tōngguò)垂直的凝胶柱时,样品成分就根据它所带的电荷、分子的大小、形状,以特定的泳动率迁移分离成带(盘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 Alb降低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所致。α 1-球蛋白增加, 主要是小分子量的α 1糖蛋白增加,可能是为了补偿由于Alb降低引起 的低渗透压,虽然α 1糖蛋白也大量丢失于尿中,但体内合成量超过 排泄量,故仍可增高。α 2-球蛋白明显增加是由于α 2-球蛋白和低密 度脂蛋白相对增加所致。β 球蛋白降低主要是分子量小的转铁蛋白排 泄于尿中所致。γ -球蛋白降低主要是由于漏出于尿中及体内分解亢 进所造成,而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γ -球蛋白增加,可能是由于 免疫刺激,使IgG增加所致。
15
肾病型:由于肾小球受损引起低蛋白血症,蛋白尿,高脂血症
以及全身性水肿。
主要特征: Alb明显降低,α 1-球蛋白轻度增加,α 2-球蛋白明显增 加,γ -球蛋白降低、正常或增高。小儿类脂样肾病时,γ -球蛋白可 降低,有时可降低至零;成人肾病综合症时,γ -球蛋白通常增加, 特别是狼疮性肾病。
区带电泳(按支持介质):淀粉凝胶电泳 滤纸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按支持介质形式:水平式电泳、垂直电泳
按缓冲液pH值:连续pH和不连续pH电泳
3
临床电泳项目
临床上以琼脂糖电泳法开展的电泳项目: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尿蛋白电泳 同工酶电泳 脑脊液寡克隆电泳 本周氏蛋白电泳 脂蛋白电泳
9
血清蛋白电泳区带
白蛋白区带:主要由白蛋白构成。 α 1-球蛋白区带: α 1-抗胰蛋白酶、 α 1-脂蛋白、 α 1-酸性糖蛋白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凝血酶原等。 α 2-球蛋白区带: α 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 α 2-脂 蛋白、红细胞生成素等。 β -球蛋白区带:主要含铁蛋白、β -脂蛋白、补体C3、C4、β 2-微球 蛋白等。 γ -球蛋白区带含IgG、M、A、D、E免疫球蛋白。
16
弥漫性肝损伤型
主要特征: Alb明显降低, α 1-球蛋白在轻度时可略增加,但肝细胞 破坏严重时,则α 1、α 2和β 球蛋白通常均降低,在胆汁郁积性肝炎 时,α 2和β 球蛋白可增高,γ -球蛋白轻度或中度增高。
病理生理: Alb虽合成减少,但其半衰期长,其浓度减少多出现于发 病后十天,随病情恢复而至正常,若为慢性则逐渐减少,其减少程度与 肝炎的严重程度相一致。α 1-球蛋白在肝炎初期,作为急性期反应物 质常增加,而肝损伤严重时则降低,在致命的肝功能衰竭时,α 1-球 蛋白可降低到很低水平。α 2-球蛋白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结合珠蛋白 合成降低所致,但胆汁郁积性肝炎时,由于脂蛋白增加,可见到α 2球蛋白部位增高,当急性肝坏死时,α 2-球蛋白则明显减少。β 球蛋 白在肝炎早期几乎无变化,当肝细胞损伤严重时合成减少。几乎所有 肝脏疾病γ -球蛋白因合成亢进均增高,其增加的范围与疾病的严重 程度相一致。
6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结果
7
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 平均相对分子量、及正常含量
清蛋白
A
α1
pI
4.88
5.06
相对分子量 6.9
20
(×104)
含量(%) 57~72 2~5
球蛋白
α2
β
5.06
5.12
30
9~15
γ 6.85~7.3 15.6~30
4~9
6.2~12 12~20
8
正常血蛋白质电泳图谱
17
肝硬化型
主要特征: Al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α 1、α 2和β 球蛋 白正常或降低,γ -G明显增高且宽度增加,可见β -γ 桥。
病理生理: 肝细胞受损导致Alb明显降低,β -γ 桥的出现 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A、IgM、IgG同时增加有关, 其中以IgA影响较大,当IgA和IgM泳动在β 和γ 之间,使β 区带与γ 区带融合而形成β -γ 桥。
电泳分析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1
电泳技术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电泳技术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的特性,对混合物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的 一项技术。
2
电泳的分类
按分离目的:分析电泳和制备电泳 按电场强度:常压电泳和高压电泳 按电泳媒介:自由电泳和区带电泳
18
原发性肝癌
主要特征: 在Alb与α 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小的区带,称 为甲胎蛋白带。 病理生理; 肝癌时,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浓度为正常人的 数十乃至数万倍。
10
正常参考值
A:32~50g/L(60.3~71.4%) α 1:10~40g/L(1.4~2.9%) α 2:6~10g/L(7.2~11.3%) β :6~13g/L(8.1~12.7%) γ :7~15g/L(8.7~16.0%)
11
12
13
临床意义
1、M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 在β-球蛋 白区、γ-球蛋白区或两者之间,出现区带细而浓 ,有时呈波浪状,在光密度计扫描图上呈尖陡高 峰的M蛋白带。 2、蛋白质缺乏症 3、肾病 4、急慢性炎症 5、肝病:肝硬化出现“β-γ桥”
4
血清蛋白电泳(SPE)
检测蛋白质水平病理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主要用于肝病、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多 发性骨髓瘤等蛋白质紊乱疾病的诊断。
电泳图谱不能直接对临床疾病进行确诊,但可通 过特征性图谱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类,评估疾病的 进程和活动状况,评价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5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
是一种包括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和免疫沉淀两个 过程的操作,是免疫沉淀反应的一种混合技术。 优势:将血清蛋白电泳、高分辩率、抗原-抗体特 异性免疫反应等有机结合,对蛋白进行分离和定 型,形象地观察Ig的各类重链和轻链分型。
原发性肝癌在Alb与α 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小 的区带,称为甲胎蛋白带。
14
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及临床分析
急性炎症及应激型:当机体受到各种损伤或炎
症刺激时的病理现象。
主要特征: Alb减少或正常,α 1、α 2-球蛋白增高,γ 球蛋白增高不明显,当炎症转为慢性时,可明显增加。
病理生理: Alb下降主要是由于蛋白分解亢进所致,α 1和 α 2-球蛋白增加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α 1糖蛋白增加有关, β 区带减少是由于转铁蛋白分解代谢增加所致。新生儿由 于结合珠蛋白合成功能不完全,当有炎症病灶时,α 2区 带无明显增高,而α 1区带可明显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