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与2016年展望
201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下半年预测及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及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下半年预测及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及发展现状分析2015年7月2日一、201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2015年已经过半,纵观上半年楼市,房地产市场已由低潮期走向回暖。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改变,城市间的房价分化也日益加剧,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较为明显,甚至出现了“日光盘”,但多数三四线城市仍在持续下调。
楼市利好政策显效70城房价总体走势转而向上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尤其是在多个信贷“组合拳”的作用下,楼市升温明显。
“930新政”、“330新政”,涉及“认房不认贷”、“最低七折利率”以及“二套房最低首付四成”等实质性内容,此外,三次降息、两次降准,以及各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及放宽使用限制等等政策,均对楼市的回暖起到了实际的推动作用。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0城房价环比综合平均涨幅由四月份开始由跌转涨,五月份环比上涨了0.7%,出现上涨的城市个数也由年初的2个增加到了20个,下降的城市由64个降为43个。
由于一线城市的拉动作用,房价整体呈现出了回暖态势。
对于上半年70城房价环比综合出现增长的原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出台,是对过去房地产既有的政策逐渐放开,以恢复市场本来的面目,即用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这对于房地产来说是一个向好的转换。
正是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信贷政策日渐宽松,支持了自住和改善型购房人群,使得楼市的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
一线城市房价“跳涨”三四线房价仍下行值得注意的是,楼市的利好政策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刺激作用并不大,城市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环比普涨,4个城市环比平均分别上涨3.0%和3.8%,最高涨幅分别为6.7%和6.3%,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较为稳定,而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在下降。
今年“330新政”后,一线城市房价集体上涨,深圳和北京则成了“领头羊”,5月份的房价涨幅分别为6.7%和1.4%。
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一、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1、政策:金融财税政策频出力促消费,市场运行环境日趋宽松2015年房地产政策坚持促消费、去库存的总基调,供需两端宽松政策频出促进市场量价稳步回升,行业运行的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从需求端来看,中央多轮降准降息、降首付、减免税费等降低购房成本,推动需求入市;地方政策灵活调整,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取消限购限外等多措施刺激消费。
从供应端来看,土地供应控规模、调结构,并加大保障性住房货币化安置,改善市场环境。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和高库存压力下,政府更加重视房地产在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政策聚焦于挖掘房地产消费潜能,鼓励需求入市,进而恢复并带动投资信心。
在多重政策支持下,市场需求大幅释放,楼市总体回暖趋势基本明确。
从各线城市来看,政策对一线及部分二线重点城市的作用较为明显,房价已出现快速上涨势头,而三四线城市影响较小,库存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城市后续去化动力不足,仍需进一步宽松政策助力。
上书房信息咨询认为,在中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短期内未来政策仍将鼓励住房需求,继续放松货币信贷及财税政策,房贷利息抵个税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也将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鼓励产业地产、养老地产和旅游地产等发展。
同时,房地产供应端调节力度将加大,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加大对企业投资方面的政策支持,继续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而长期来看,三四线高库存区域去库存仍有赖于地方政府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机遇,推进多项措施发展产业吸引人口流入和就业保障,进而拉动地产需求。
2、价格: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39%,二手房累计涨幅超新房新房方面,今年以来在中央及地方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楼市信心不断增强,购房需求平稳释放,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多,1-11月百城均价累计上涨3.39%。
201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房地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
从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稳步提升。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64595亿元,增长0.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
2011-2015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额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9597995036860137180461797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整理201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56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1570万平方米,下降0.7%。
2015年,房屋竣工面积100039万平方米,下降6.9%,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777万平方米,下降8.8%。
从竣工率来看,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呈不断下滑趋势。
其中,2015年,竣工率仅为13.6%,为近年来历史最低。
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16.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9%。
我国2015-2016年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2015年-2016年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5月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监管体制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及央行等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制定和发布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研究拟订城市建设的政策等;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商务部主要负责外商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审批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综合研究拟订房地产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改革与发展;央行主要负责房地产信贷相关政策的制定。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管理的机构主要为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房屋交易和管理部门及规划管理部门,其机构设置和具体管理职能大致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管理体制主要分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管理两个方面。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统一由住建部负责。
根据住建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不得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各资质等级企业应当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不得越级承担业务。
其中,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二级资质及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管理,不同环节由不同行政部门进行审批监管。
由于各城市的机构设置和各管理部门的具体管理职能并非完全一致,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管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包括土地获取、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等,与行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
2015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2015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作者: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5年第08期下半年,预计房地产市场供应降幅收窄,需求将继续回升。
同时,库存将逐步去化,供大于求压力持续改善,房价有望企稳并小幅反弹,进一步推动市场整体回暖。
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刺激下,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成交量逐步回暖,其中一线城市回暖最为明显。
百城住宅均价环比止跌转涨,一线城市领涨全国,深圳涨势尤其显著。
但土地市场供求同比仍呈下降趋势,整体楼面价格与2014年同期持平。
品牌房企销售业绩在二季度快速回升,资金面有所改善,但企业拿地投资仍较为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房地产市场阶段性上行通道已经打开,结合历史规律预计,此轮上升空间将持续1年左右。
但由于目前主要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一定水平,增量需求空间有限,预计此轮回升力度将不及2009年。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格局继续演变,强强联合下中小房企生存空间继续受挤压;保险等金融机构加速投资房地产,助力房企轻资产转型,房企与保险等金融资本的联姻开启了新的战略合作模式。
此外,区域一体化继续推进,其中京津冀一体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将使环北京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全国市场中新的亮点。
1 上半年市场表现及特征1.1 货币信贷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在中央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的背景下,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调低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构建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完善。
地方也纷纷出台公积金放松、财政补贴等系列政策,刺激需求促进库存去化,改善性需求得到积极支持。
在多重政策效应叠加的影响下,楼市逐步回暖趋势基本确立。
1.1.1 定调稳定住房消费,完善市场环境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稳定住房消费。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消费、去库存成为2015年房地产政策的总基调。
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之行业篇

行业已显筑底之势,下半年将迎平稳回升文/克而瑞研究中心进入2015年,国内外经济挑战仍在加剧,地产新常态下,行业调整的脚步也在继续。
纵观整个上半年,在政策连番刺激下,行业正逐渐走出低迷,已有筑底企稳之势。
考虑到下半年经济仍要巩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政策环境仍将持续向好,各项指标能够延续上半年回升势头,但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平稳运行、稳步回升将是新常态。
外部环境: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直接受益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显示出内需的不足和外需的疲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表现均不佳,固定资产增速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一季度GDP勉强维持在7%,创下六年来新低。
二季度GDP增速能否达到7%还是未知数。
但总体来看,PMI连续三个月高于临界点,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经济已有筑底企稳的苗头。
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刺激加码,无疑对上半年经济反弹产生正向激励,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房地产行业已经从中受益。
上半年,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一方面在短期内缓解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为创新引擎的创建以及传统引擎的改造赢得时间,另一方面,也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稳增长“促使下,降准、降息等普惠性措施频频加码,稳定住房消费的政策陆续跟进,百城公积金额度调整、二套房首付下降等,都促使房地产行业加速走出调整,行业销售量等先行指标率先筑底回稳。
总结随着刺激房地产发展政策的不断落地,二季度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大部分指标都显示出筑底回稳的趋势,例如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先行指标有了向好的迹象。
但相对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
上半年主要是政策倒逼需求释放,但总体来看,需求调整依然不够充分,尽管二季度市场转好,但支撑力不够。
特别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在下滑,不仅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也使得行业调整的脚步放缓。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倒逼宽松政策加码2015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22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2015年房地产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稳妥的做好楼盘的持续销售工作
销售公司工作
下面,我先就2015年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项目整体销售情况
东区二期
东区三期
西区一期
东区一期
480套
售罄
1236套
售罄
1764套
完成98.55% 仅剩26套
493套﹡
目前已销
﹡备注
截止2016年1月20日,西区一 期开盘房屋584套,总销售493 套,完成销售84.4%
2016年 加紧去化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之销售执行
组织各类小区业主活动
为丰富小区业主文化生活, 今年,物业公司组织了近 十余次文体活动,在创建 “和谐社区、文明社区”, 共建美好家园的过程中发 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公司在不断发展自身业务 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 益事业,已经连续四年得 到XX市慈善总会表彰。 彰显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和 企业公民意识。
5、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之合同预决算管理
签证办理
审核、测量签证336份 始终坚持实测实量 及时相关费用统计
预算编制
及时完成工程量清单编制 及时完成预算造价编制 及时做好各类成本分析
施工记录
及时处理一二期结算争议 加大施工过程监督管理 对节省造价部位进行记录
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合同编制签订
全年签定合同61份 进一步细化相关内容条款 完善合同评审及会签流程
0
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房指数)

China Index Academy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中国指数研究院2015年6月1政策:货币政策逐步宽松,央行新一轮大幅降息降准,进一步强化对楼市回暖持续性的信心图:2008年以来五年期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及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走势图:2008年至今代表城市成交量与5年以上贷款利率、存准率变化走势事件:2015年2月4日和4月19日,央行公告决定分别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最新一次降准达1个百分点,为六年来降幅力度最大。
2014年11月21日、2015年2月28日和5月10日,央行分别发布通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后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5.65%,达到1991年以来最低水平。
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将进一步放大。
新一轮降准降息是央行通过适度微调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宽松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新一轮大幅降幅,将释放超过1万亿的流动性,促进企业融资与购房消费;降息则直接降低购房成本,刺激购房需求。
整体的量化宽松利好供需两端,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望受货币刺激继续受益。
未来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结合效果,将是真正决定市场回暖趋势与持续的关键。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CREIS ,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19.5018.506.155.905.654.0%5.0%6.0%7.0%8.0%9.0%0.0%5.0%10.0%15.0%20.0%25.0%08/0108/0408/0708/1009/0109/0409/0709/1010/0110/0410/0710/1011/0111/0411/0711/1012/0112/0412/0712/1013/0113/0413/0713/1014/0114/0414/0714/1015/0115/04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左)5年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右)4%6%8%10%12%14%16%18%20%22%0500 1000 15002000 25003000 3500 4000 08-0108-0408-0708-1009-0109-0409-0709-1010-0110-0410-0710-1011-0111-0411-0711-1012-0112-0412-0712-1013-0113-0413-0713-1014-0114-0414-0714-1015-0115-04万平方米50个城市成交量(左)5年以上贷款利率(右)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右)2政策:信贷政策积极调整,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促改善性需求入市事件:2015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四成,降低公积金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至两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位数
262万 242万 211万 121万 170万 130万 129万 127万 105万 98万 95万 78万 75万 74万 62万 57万 56万 54万 52万 91万 88万 88万 80万 57万 57万
高价位 (成交套数占10%)
814万(含)以上 511万(含)以上 580万(含)以上 325万(含)以上 454万(含)以上 307万(含)以上 299万(含)以上 284万(含)以上 227万(含)以上 177万(含)以上 250万(含)以上 136万(含)以上 116万(含)以上 148万(含)以上 99万(含)以上 97万(含)以上 104万(含)以上 96万(含)以上 100万(含)以上 153万(含)以上 170万(含)以上 137万(含)以上 111万(含)以上 89万(含)以上 82万(含)以上
土地改革 户籍改革 • 全面取消暂住证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 • 开展土地改革试点; •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落地。 不动产登记 • 不动产登记条例正式实施。
同发展为代表的城市一体化发展进
程不断加快,推动构建经济新增长 极。
区域一体化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逐步落实;
•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 • 力争完成房地产业营改增; • 推进消费税改革
图:2014年以来不同城市成交走势
120 100
一线
“930”政策
二线
三线
“330”政策
新“930”政策 “831”政策
80 万 平 60 方 米 40
20
0
降息0.4个 百分点
降准
降息 降准1个 百分点 降息 降息
双降 双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CREIS,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5
新房价格:2015年1-11月累计上涨3.39%,11月同环比第四个月双涨
2015年 1-11月 3.39% 15.10% -0.86% -1.22%
2014年 1-11月 -2.25% 0.65% -4.88% -4.38%
2015年 上半年 0.82% 5.17% -0.75% -1.25%
2014年 上半年 0.83% 2.64% -1.10% -0.88%
窄。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
月度成交面积 国五条
1-11月月均成交面积
930房贷新政 央行降息
持续政策放松
注:重点城市共50个,一线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二线包括天津、重庆、杭州、武汉、大连、苏州、厦门、成都、南京、三亚、贵阳、温州、哈尔滨、海口、长春、合肥、青岛、福 州、西安、南宁、郑州、沈阳、无锡、长沙、南昌25个城市,主要是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三线包括三明、莆田、中山、惠州、淮安、肇庆、汕头、镇江、绍兴、宿州、韶关、包头、佛山、徐 州、唐山、泉州、泸州、芜湖、东莞、扬州、南通21个城市,主要指地级市。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
9
各类城市成交:各类城市均增长,线城市增幅最为明显
图: 2010年来不同城市住宅成交量走势
120 100 80 万 平 60 方 米 40 20 一线 二线 三线
1-11月 一线城市月均成交约84 万 平 方 米 , 同比 增 幅 达 到 48%,在各类城市中增幅最 为明显。
10%
1991年以来 最低水平
12-07 12-10 13-01 13-04 13-07 13-10
08-01 08-04 08-07 08-10 09-01 09-04 09-07 09-10 10-01 10-04 10-07 10-10 11-01 11-04 11-07 11-10 12-01 12-04 14-01 14-04 14-07 14-10 15-01 15-04 15-07 15-10
20
10 0
一线
二线
三线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
10
成交结构:各类城市分化愈加显著,一线城市套总价高,且价格跨度大; 部分二、三线城市价格低于90万,市场需求较为集中
表:25个城市楼盘套总价的分类及其对应的成交价格区间
城市
均值
394万 321万 327万 174万 230万 179万 163万 160万 143万 115万 129万 90万 82万 92万 74万 66万 69万 62万 66万 103万 113万 99万 81万 63万 60万
图:2009年以来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及环比涨跌幅
十大城市均价(左) 35000 环比(右) 8%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6%
4% 2% 0%
元 / 平 方 米
10000
5000 0
-2%
-4% -6%
数据来源: CREIS中指数据、
8
新房成交:成交持续攀升,今年以来成交创历史新高
投资
保障房
下调除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外房地产行业其他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至25%。
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推广特许经营等各种政府与资本合作PPP模式。
已有商品房库存转化为保障房源;支持保障房和棚改房的货币化安置。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2
政策:降准降息降首付,构建宽松货币环境有利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持 续释放
中高价位 (成交套数占30%)
312万(含)-814万 277万(含)-511万 241万(含)-580万 138万(含)-325万 188万(含)-454万 155万(含)-307万 148万(含)-299万 144万(含)-284万 119万(含)-227万 106万(含)-177万 111万(含)-250万 86万(含)-136万 80万(含)-116万 83万(含)-148万 65万(含)-99万 63万(含)-97万 61万(含)-104万 60万(含)-96万 57万(含)-100万 96万(含)-153万 98万(含)-170万 97万(含)-137万 86万(含)-111万 62万(含)-89万 62万(含)-82万
6
各级城市:1-11月一线城市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5.1%,二三线城市下跌
图:2010年6月至今各级城市住宅均价环比涨跌情况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
4% 3% 2% 1%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深圳楼市需求旺盛,财富人群
聚集,宽松政策助力下,改善 性需求明显释放,并且多个豪 宅于今年入市,导致一线城市
0%
-1% -2%
房价明显上涨, 1-11月累计涨
幅达15.1%。
表:百城及各级城市住宅均价不同阶段累计涨跌幅情况
多数 二三线城市 虽在利好
政策推动下需求有所释放,但
由于库存压力较大,房价上涨 动力不足, 1-11 月呈累计下跌 态势,但跌幅较去年明显收
城市
百城 一线 二线 三线
2015年 11月 0.46% 1.41% 0.02% -0.3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财税改革
4
政策影响:新一轮政策刺激下,二三线城市受益将最为明显,年末暖冬 可期
2014年“930”政策以来,50个代表城市市场成交已经历两轮显著回升,市场需求大幅释放。从各 线城市月均成交走势看,政策对一线城市的作用明显强于二三线城市。今年8月以来,需求透支致 使一线城市成交显著回落,新一轮政策刺激下,一线城市需求提升幅度有限,新“930”政策后, 二线、三线城市需求释放值得期待。
8% 6% 4%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CREIS,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3
政策: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助力地产白银时代,长效机制建设 稳步推进
• 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政策放开,有利 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减缓老龄化压力,促进人口有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 对冲人口规模增速下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内符合要求城镇人口生育二孩将带来 1500-2000万左右的人口增长,生育高峰或将在2017年到来。对于地产而言,按人均30平方米 计算,将新增4.5-6亿住宅需求,长期来看,2030年后适婚人口增长也将使刚需进一步扩大。 • 今年以来,中央提出建立房地产健 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各项相关制度 和措施也积极推进落实。不动产登 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机构整合工 作进展顺利;户籍、土地、财税改 革均有新进展。另外,以京津冀协
2015年1-11月百城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39%(去年同期为下跌2.25%)。具体来看,一季度累计 小幅下跌0.18%;二季度止跌,累计上涨1.00%;三季度累计涨幅扩大至1.78%;10-11月累计上涨
0.76%。百城住宅价格环比于今年5月止跌,同比于8月止跌,之后持续双涨态势。
11月百城住宅均价连续第四个月双涨,环比上涨0.46%,涨幅较上月扩大0.16个百分点;同比上 涨2.93%,涨幅较上月扩大0.86个百分点。
• 稳消费、去库存贯穿全年中央层面表态始终,年内中央多次会议均提及稳消费。近期中央财经领 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更特别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 2014年11月以来,多轮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利好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当前长 贷基准利率为4.9%,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为17.5%。 • 同时年内三度调整首付比例,扩大首置刚需和部分改善需求释放。当前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最低 为25%,公积金为20%;二套房末还清贷款再购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40%。
0
图:2010年以来不同城市1-11月住宅成交及同比走势
1-11月 二线城市 月均成交约 74
90 80 70 60 万 平 50 方 40 米 30
月均成交(左)
同比(右)
60% 40% 20% 0% -20% -40% -6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