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广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广场设计方案

广场设计方案
3.生态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绿化覆盖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可持续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提高广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设计方案
1.总体规划
广场总体布局分为入口景观区、市民休闲区、文化活动区、生态景观区、公共服务区五个部分。
(1)入口景观区:以主题雕塑为核心,打造广场标志性景观,设置导视系统,引导市民和游客参观游览。
(2)市民休闲区:布局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市民休闲、健身、交流需求。
(3)文化活动区:通过地面铺装、景观小品、主题雕塑等元素,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4)生态景观区:种植多样植物,打造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提高生态效益。
(5)公共服务区:设置服务中心、公厕等设施,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5.积极开展市民参与活动,广泛征求民意,优化设计方案。
五、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充分挖掘广场的潜力,力求打造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城市广场。在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计理念,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休闲活动空间。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市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2)公共设施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
(3)选用环保、耐用、易于清洁和维护的材料,提高公共设施品质。
四、实施策略
1.加强项目策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进度等。
2.完善项目审批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3.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4.建立健全广场管理制度,保障广场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城市精神。
3.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4.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广场使用效率。

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城市中心广场是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地标,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也是人们休闲、交流、聚会的重要场所。

一个合理规划与精心设计的城市中心广场,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还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功能完善的场所。

首先,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

广场的位置应选择在城市的交通便利的地段,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同时,要考虑周边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设施的连通性,确保广场的交通流线顺畅。

此外,广场的规划还需要与周边的建筑物、景观进行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其次,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需要考虑广场的功能定位。

根据城市的需求和特点,广场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例如,可以配置供人们休息、活动的座椅、广场中央可以设置音乐喷泉、喷泉边可以摆放绿化植物等。

同时,应该还设置一些商业设施,如餐饮店、商店等,方便市民购物和用餐。

此外,广场还可以设置一些文化、艺术展示设施,例如雕塑、艺术展览等,以提升广场的文化氛围。

接下来,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需要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效果。

广场的设计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布局,以方便人们的活动和交流。

广场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容纳更多的人群。

同时,广场的景观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包括路灯、座椅、绿化等的选择。

应该注重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同时,广场的设计还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特色建筑元素,加强广场的地域特征。

最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与设计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广场的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减排,使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同时,要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广场的设计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灯、风能发电设备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任务。

规划者和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广场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景观效果、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城市道路广场总体规划

城市道路广场总体规划

城市道路广场总体规划1. 引言城市道路广场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空间,具有交通流动、交通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制定城市道路广场的总体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交通效率,增强交通安全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安全性;•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3. 规划内容3.1 道路布局优化根据城市道路广场的交通量和交通流线,对道路布局进行优化。

首先,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宽度、道路连接性以及车辆通行能力。

通过增加车道、改善道路交叉口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2 交通设施建设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需要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安装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方向;•构建人行过街设施,提供行人安全过马路的便利;•划定停车位和停车区域,规范车辆停放。

3.3 公共空间改造要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可以考虑以下措施:•增加绿化带和休闲设施,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设计人性化的步行街和广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引入文化和艺术元素,丰富城市道路广场的内涵。

3.4可持续发展考虑在规划城市道路广场时,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包括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出行方式等。

可以通过建设充电桩、推广电动车辆、鼓励共享交通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实施计划4.1 阶段性目标为了顺利实施城市道路广场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设立阶段性目标。

根据项目的复杂性和可行性,将实施计划分为不同阶段,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时间表。

4.2 资金来源为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

可以通过政府拨款、合作伙伴投资、民间投资和借款等方式来获得资金。

4.3 监督与评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城市广场规划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城市广场规划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城市广场规划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城市广场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中心的重要节点,也是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

因此,合理规划城市广场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广场的功能、环境设计、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城市广场规划。

一、城市广场的功能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城市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了供人们散步、游玩、聚会的空间。

其次,城市广场也是社交互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广场上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增进社会联系。

此外,城市广场还承载着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功能,为城市注入了文化氛围。

因此,在城市广场规划中,需要兼顾这些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一个多样化、有趣且有活力的空间。

二、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环境设计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景观绿化、道路交通、噪音控制等。

首先,景观绿化是城市广场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花坛种植等手段,可以使城市广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其次,道路交通也是城市广场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需要在广场附近设置合适的道路,保证交通的便利性,并且要注意交通流线与广场活动区域的合理连接。

此外,噪音控制也是城市广场环境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噪音屏障、控制周边环境的噪音源,可以为广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三、城市广场的空间布局城市广场的空间布局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使广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首先,需要考虑广场的大小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关系。

广场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周边建筑物的高度、规模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以保持整体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

其次,空间布局需要考虑广场内部的功能分区。

可以通过设置游憩区、活动区、文化展示区等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活动的需求。

广场建设方案

广场建设方案

广场建设方案摘要:广场是城市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方案对于城市的形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广场建设方案为题,探讨广场设计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方案,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文化社交活动的场所。

一个良好的广场设计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增进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广场建设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升城市形象:广场作为城市的“门面”,其设计应体现城市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为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促进社会交流:广场应设有合适的座椅、绿化和景观元素,以吸引人们驻足休息和交流,创造良好的社交氛围。

3. 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广场应兼具文化、体育、娱乐等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性。

三、原则1.人性化设计:广场设计应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无障碍设施,确保广场的可访问性和舒适性。

2.生态环保:广场应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广场的生态价值。

3.可持续发展:广场的建设应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性,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四、具体方案1.景观设计- 绿化布局:合理规划植被空间,增加绿色元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化视觉效果。

- 水景设置:引入水景元素,如喷泉、水池等,增加广场的观赏价值和宜人性。

- 艺术装置:设立艺术品雕塑、壁画等装置,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艺术氛围。

2.功能设施- 休闲座椅:设置各类舒适的休息座椅,供市民和游客放松身心。

- 娱乐设施: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 亭台楼阁:建设一些亭台楼阁,供人们观景休息,增添广场的文化氛围。

3.交通规划- 交通便利:合理规划进出广场的交通流线,确保广场的交通便利性,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 非机动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机动车辆对广场周边环境的影响。

广场的规划与设计

广场的规划与设计
城 市广 场绿地设 计应按 广场 类型 ,性质 ,功能 ,因地 制宜 地进行 。城市广场按 性质 ,功能划分 为纪 念性 广场 ,交通广场 等 。这些 广场在 特大城 市 中多见 ,中小 城市 中视条件 而设计 成 若干 种 ,各类 的广场对 绿地 和方案。
2.集团式种植 ,也 是整形式 的一种 ,为避免成 排种植 的单 调感 ,把几 种树 组成 一个 树丛 ,有 规律 地排 列在 一定 的地 段 上。这种 形式有丰富浑厚的感觉 。
3.自然式种植 ,在一定 的地 段内 ,花森种植不受统一 的株 , 行距 限制 ,疏散 地布 置 ,从 不 同的角度望 去有不 同 的景致 ,生 动活 泼 ,在管理 工作 上要求 很高 。不 受场 地大小 和形状 的限 制 ,可 七妙地 解决 与地下管 线之 间韵 矛盾 。 自然 式树丛 和布 置要密切结合环境 ,才能使 每一种植物茁壮生长 。
2.空气 中含 有有 害气 体 ,如二 氧化碳 ,氟 化氢 ,等有 害气 体 ,降低 了光 照的强度 ,减少 了光照时 间 ,影 响植物 的光合作 用 ,降低了抵抗病虫 害的能力 。
3.光 照和温度 ,受到城市污染状况 ,建筑 物和街道方 向的 影 响 ,街 道两 侧 的行 道树 往往 生长 也发育 不一 ,北侧 生长茂 盛 ,南侧 生长缓慢 。城市 内温度一般 比郊 区要 高 ,因为城市 中
城市道路广场树种 的选择 城市 道路 ,广 场绿 化树 种 的选择 要 掌握树 种 的原 则 ,要 求 ,因地制宜 ,才能达到全理最佳 的效 果。 1.道路 广场与土壤的环境要求土壤透气透水 ,有 的土壤相 对偏酸性 ,有 的偏碱 性 ,不 适合种植 。城市 土壤 由于人为 的因
素 ,致使土壤板结 ,孔隙度较小 ,透气性差 ,经 常由于不 透气 不 透水 ,使 植物根 系窒息或腐 烂 。另外 由于各地 区地理位 置不 同,土壤情况也有差异 。要综合考 虑。

广场规划设计

广场规划设计

(2)组织交通的作用 例如:在道路中间设置绿化分隔带可以减 少对向车流之间互相干扰 ; 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设置绿化分隔 带,则有利于解决快车、慢车混合行驶的 矛盾; 植物的绿色在视野上给人以柔和而安 静的感觉,在交叉口布置交通岛,常用树 木作为诱导视线的标志,还可以有效的解 决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
绿地的楼房附近,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地 区,都应发展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公共 建筑前的绿地或者发展林阴路、滨河路, 以弥补城市公园不足或分布不均衡。
(5)生产作用 道路绿化在满足各种功能要求的同时, 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如有 些树木可提供油料、果品、药材等经济价 值很高的副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 等。还有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供薪材 之用。 (6)防灾、减灾、战备防御 道路绿化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 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搭棚,洪灾时 用作救命草,战时可砍树搭桥等。
很多世界著名的城市,优美的街道绿化,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法国巴黎的七叶树, 使街道更加庄严美丽;德国柏林的椴树林 阴大道,因欧洲椴树而得名;澳大利亚首 都堪培拉处处是草地、花卉和绿树,被人 们誉为花园城。
法国巴黎 香榭丽舍大街
德国柏林的椴树 林阴大道
澳大利亚首都 堪培拉
(4)市民休闲场所 城市道路绿化除行道树和各种绿化带以外, 还有面积大小不同的街道绿地、城市广场 绿地、公共建筑前的绿地。这些绿地内经 常设有园路、广场、坐凳、宣传廊、小型 休息建筑等设施,有些绿地内还设有儿童 游戏场,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场所。市民可 以在此锻炼身体、散步、休息、看书、陪 儿童玩耍、聊天等。这些绿地与大公园不 同,距居住区较近,所以利用率很高。在 公园分布较少的地区或在没有庭院
池盖属于人行道路面铺装材料的一部分, 可以增加人行道的有效宽度,减少裸露土 壤,有利于环境卫生和管理,同时可以美 化街景。 树池营养面积有限,影响树木生长,增加 了铺装面积,提高了造价,利用效率不高, 而且要经常翻松土壤,增加管理费用,卫 生防护效果也差,故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 采用种植带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10/24/2020
10
城市道路设计
★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非机动车坡度
2%
10/24/2020
11
城市道路设计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立交尺寸 300—500米 • 交叉与交织 交织距离 150—200米 • 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 300—500米 • 间距1—1.5公里
10/24/2020
13
五、城市广场和停车场
★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 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 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双向
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 交通量的种类分布
• 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
10/24/2020
16
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出行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
▲人流、车流、物流 ▲出行目的 ▲交通预测
第六讲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道路规划 ★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广场规划
10/24/2020
1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
★1、城市道路交通概念
■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的功能
• 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 • 城市四大功能之一 • 城市的骨架 • 城市避难的场所
▲交通 车流、人流、物流 ▲各国汽车保有量和普及率的比较
▲道路密度
道路线密度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道路面密度 国标:8—15%,国外:20%以上
10/24/2020
5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10/24/2020
17
城市交通规划
★2、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的种类 公共汽车、中巴、出租汽车、地下铁道(轻轨)
■各类交通工具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10/24/2020
18
城市交通规划
★2、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系统规划
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
• 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 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
• 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
■公共活动广场 ■集散广场 ■商业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广场
10/24/2020
14
城市广场和停车场
★2、停车场库
■停车场的布置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10/24/2020
15
六、城市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调查
■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
▲树木 古树名木,比较突出的绿化群
▲建筑物 文物建筑、标志性建筑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货运、客运(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轻轨)
10/24/2020
4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
▲联系各功能用地 ▲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 ▲路网间距
主干路 600—1000米,次干路 300—500米, 支 路 200—300米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
■放射式
华盛顿
• 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 • 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混合式
成都
■人车分行系统
10/24/2020
7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10/24/2020
8
四、城市道路设计
★1、城市道路红线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 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线路平均长度
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
■公交场站规划
▲公交车场
▲公交枢纽站
■地下铁道规划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10/24/2020
19
七、城市道路景观规划
★1、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
■主景
城市道路景观中起主导作用的视觉对象
▲山景 比较独特的山峰、山上的建筑物(亭、台、楼、阁、塔)
▲水景 独具特色的水面及水中的岛屿、岛上的建筑物等
■交叉口交通分析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左转弯车辆组织 ▲环形交叉口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10/24/2020
12
城市道路设计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4000辆/小时以上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立体交叉的净空
4.5米—5米
■立体交叉的间距
10/24/2020
2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10/24/2020
3
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3、交通系统分类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10/24/2020
6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10/24/2020
9
城市道路设计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