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上海市南洋中学科技活动学生获奖情况
化学复习课氯

时间:2005年5月30日星期一9∶35~10∶15 地点:上海市南洋中学求实楼二楼210室(仿真实验室)执教:上海市南洋中学化学教研组高级教师汪兴源对象:上海市南洋中学2007届高一年级⑽班全体学生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熟悉氯气的重要化学性质,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各种类型。
能力培养:通过仿真化学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化学仪器,正确装配化学实验装置,并以对氯气性质的研究为载体来初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操作实验使学生树立热爱科技的思想,建立科学技术在研究中将不断地发展的理念。
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参与,不怕困难,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学习自然科学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方法仿真化学实验操作,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三、教学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后记本课在2007届高一年级开课具有的难度是学生和我相互不熟悉,但上下来倒觉得还不错,因为学生们都很认真,也很配合,看得出他们在上这堂公开课之前进行过思考和准备,有些问题的提出,学生的临场发挥还是有点拘谨和没展开,这给我留下了更大更多的思考:要成为一名十分优秀和出色的老师,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应该怎样上好课?《化学复习课:氯气》详案【引言】氯气泄漏事件的提出(E-School系统广播教学)【提问】结合图片新闻提出四个问题(仿真化学实验cem文件网络传送和学生演示)答:氯气与铁点燃能发生反应。
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因此可用钢瓶贮存液氯。
Cl2 +H2O HCl +HClO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答: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潮湿的氯气产生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比较将氯气贮罐放进水池中稀释剩余的氯气和向池塘中投放烧碱进行化学处理哪一种方法更有效?答:氯气遇碱产生了盐,更容易被吸收,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l2 +2 NaOH →NaCl +NaClO +H2O(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后者更有效,氯气可以被吸收完全。
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05年本市高三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05年本市高三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05年本市高三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有关局、公司教育处: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5]2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沪教委学[2005]43号)的精神,现对2005年本市高三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2005年高考具有加分条件的对象是2004学年度举办的部分市级学科类竞赛和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中获个人一等奖的高三学生(见附件)。
二、本市2005年高三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活动高考加分审批程序1、各竞赛主管单位在4月22日前将属于本通知附件所规定获奖加分范围的学生名单汇总预审后送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基教处)审定,审定后名单在上海教育门户网站上公布。
2、由竞赛主管单位向已上网公布的属于加分对象的学生发放《200()学年度市级竞赛活动加分证明表》(绿色,一式四份;以下简称《证明表》)。
3、考生自行填写《证明表》并持获奖证明(原件)到就读学校盖章后于4月29日前送竞赛主办单位;竞赛主办单位集中审核、盖章后送竞赛主管单位;竞赛主管单位集中审核、盖章后于5月20日前送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盖章。
4、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基教处)审定后的《证明表》通过竞赛主管单位反馈至竞赛主办单位和学生。
——南洋中学2005,2005年科技教育总结

发展科技教育特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南洋中学2005、2005年科技教育总结一、学校对科技教育提出了新的构思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洋中学的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最鲜明的特色,对推动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2005、2005年中,科技教育仍然是南洋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我们将在科技教育的内容、范围、形式上有新的拓展并逐步形成系列。
经过总结多年的科技教育经验,反思学校科技教育模式,思考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对科技教育提出了新的构思。
1、科技教育不同年级的分层要求●高一年级了解:学校校史、王培孙校长的科学救国思想,南洋中学科技教育名师奚天敬老师,校园科技景点,学校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项目、内容、规则,拓展课、研究课的科技校本课程。
参与:学习科学知识,科技景点主题班会,科普讲座,科学家采访,科技实践活动,科学普及活动。
培养:科技兴趣,科技意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方法。
●高二年级了解:科学发展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科技创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参与:学习科学知识,科技景点主题班会,科技专题讲座,科学家访谈,校友院士精神演讲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科学普及活动,科技活动的组织,科技教育进家庭活动。
培养: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思维方法。
●高三年级了解:理科知识在科技中的应用,科技创意设计方法。
参与:学习科学知识,综合科技讲座,科技实践活动,科学普及活动,科技创意设计方案或作品制作,科技教育进社区活动。
培养: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
三个不同年级在科技教育的内容、方式、培养目标上有不同的要求,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分阶段发展的科技教育框架。
2、科技教育实施方式的多样化学校科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就需要调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实施科技教育。
●环境化校园科技人文景点:建设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动植物、化学、环保、地理、科学史、校史各个领域具有观赏性、科学性、参与性的几十个科技人文景点,并根据学校发展情况不断增添新的科技人文景点,如筹备建成国内学校中最大的“太阳能屋顶”。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人)的决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
步奖获奖项目(人)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02.23
•【字号】沪府发〔2006〕4号
•【施行日期】2006.02.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
奖项目(人)的决定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按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的要求,在评审专家网络初评、复评和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终审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授予蒋锡夔院士、汤钊猷院士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年产10万吨乙酸乙酯新型成套技术”等44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水稻优质、抗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109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全数字化控制的柔性印刷机”等165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和人员在上海科技网站()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公布)。
市政府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向上述获奖者学习,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为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获奖 - 上海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项目 投篮 项目 投篮 学校 徐汇中学 徐汇中学 世界外国语中学 西南位育中学 上师大附中 上师大附中 西南位育中学 徐汇中学 上师大三附中 西南位育中学 上师大三附中
姓名 沈冬毓 江怡雯 杨一心
组别 中学 组别 中学 指导教师 徐有祥 徐有祥
等第奖 1 2 2 2
钱 隆 孙晓彬 潘龑 陈 诚 程晋崑 郁安伦 陈 林 杨朔
组别 组别 中学 指导教师 等第奖 叶新建 2 吴江 2 叶新建 2 徐有祥 2 吴江 2 徐有祥 2 徐有祥 3 戴红勤、雍慧敏 3 吴江 3 叶新建 3 吴江 3 戴红勤、雍慧敏 3 徐有祥 3 戴红勤、雍慧敏 3 戴红勤、雍慧敏 3
比赛获奖名单汇总
组别 无组别 组别 无组别 指导教师 等第奖 巢坚 1 叶新建 1 钱靳戚 1 叶新建 2 叶新建 2 戴红勤、雍慧敏 2 戴红勤、雍慧敏 2 叶新建 2 吴江 2 钱靳戚 3 吴江 3 巢坚 3 戴红勤、雍慧敏 3 戴红勤、雍慧敏 3 戴红勤、雍慧敏 3 门唯一 3 门唯一 3 门唯一 3 门唯一 3
组别 小学 组别 小学 指导教师 王建荣 王建荣 王建荣 王建荣 王建荣
等第奖 1 2 2 3 3
项目 海底探宝 项目 海底探宝 学校 姓名 南洋模范中学 郭博君 西南位育中学 沈培仑 上海市第二中学 扬辰兮 西南位育中学 左殷翔 西南位育中学 龚章孝文 上师大三附中 张和华 上师大三附中 宋一鸣 西南位育中学 曾朝曦 上师大附中 黄立 上海市第二中学 胡嘉元 上师大附中 李仕益 南洋模范中学 陈思彧 上师大三附中 林晨辉 上师大三附中 南煜 上师大三附中 杨朔 徐汇中学 俞圣涵 徐汇中学 陈逸任 徐汇中学 严啸 徐汇中学 单天祥
项目 短跑 项目 短跑 学校 姓名
组别 小学 组别 小学 指导教师 等第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批准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批准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公布日期】2005.10.17•【字号】•【施行日期】2005.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批准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各高等学校: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的403项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已经过异议审理,全部有效。
现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将经批准的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布如下: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复旦大学李大潜等申报的开拓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物理学与偏微分方程》课程与教材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等申报的《创建机械大类本科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华东政法学院何勤华等申报的《外国法制史课程建设》3项成果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经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东华大学郁崇文等申报的《坚持特色、适应发展、依托优势、充实内涵—纺织工程大专业的深化改革与实践》等120项成果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劳帼龄等申报的《多渠道宽口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等129项成果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财经大学王惠玲等申报的《新一代对外汉语课程建设》等151项成果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的检阅和展示。
本次获奖的项目是上海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所获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在总体上代表了当前上海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上海高校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
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4.12.16
•【字号】
•【施行日期】2004.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
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高校: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沪府发[1998]17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04]42号)的精神,经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403项,其中市级特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120项;市级二等奖129项;市级三等奖151项。
现予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公布的教学成果权属持有异议,可在评审结果公布之日起90天之内向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简称市奖励办,设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地址:大沽路100号,邮编:200003)书面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公章,凡不符合此规定和要求的异议,一律不予受理。
所提异议由市奖励办负责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报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裁决。
特此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佚名
【期刊名称】《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创建于1901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
其前身是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为中国“公立小学之始”。
200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285.1
【相关文献】
1.中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为例
2.中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为例
3.醒狮明志模范立校——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建校110周年简介
4.中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为例
5.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3月27日
李寅侃、赵阳鸿、沈晨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机器人创意设计——新型钻矿车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三等奖
2005年3月27日
赵阳鸿、马培翀、居昀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机器人创意设计——新概念采煤平台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三等奖
徐汇区教育局
徐汇区“明日科技之星”评选组委会
2005年5月15日
郑知楠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模型创意比赛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科技馆
上海教育电视台
一等奖
汤介筠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月球车制作越障比赛
二等奖
童童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月球车制作越障比赛
刑逸如 徐骁
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徐汇赛区)校园水质环境调查研究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等奖
2005年6月17日
姚立洲 胡欣 黄圣清
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徐汇赛区)应用图形计算器考察绍兴柯岩回音壁发声原理及结构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等奖
2005年6月17日
马培翀
2005徐汇区“明日科技之星”
优秀奖
团体
一等奖
2005年1月
何俊荣
2004年上海市“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高三年级组)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
鼓励奖
2005年3月27日
崔隽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论文——应用图形计算器研究高二男女同学左右手臂血压值的异同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2005年3月27日
叶星宇、居昀、毛一帆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机器人创意设计——自主定位、展开医疗车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三等奖
2005年6月17日
第20届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徐汇赛区)图形计算机在户外与家庭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等奖
2005年6月17日
三等奖
2005年3月27日
孙依南、张馨予、方园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论文——家庭实验——植物酸碱指示剂的研究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三等奖
2005年3月27日
马培翀
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发明作品——有趣的自动太阳能浮沉舱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三等奖
马慧丽
钟家伟
唐文君
吴安琪
刘谦
苏
2006年1月
李树慧何磊
2005年“中国中学杯”暨徐汇区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等奖
陈晓、陆宇翔
刘谦
三等奖
李涛、竺斯轩
三等奖
2006年1月
倪志勇
2005年上海市“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高三年级组)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一等奖
周唯婷
三等奖
管理
优胜奖
郁诺
优胜奖
李雷
优胜奖
俞欣怡
优胜奖
丁云洁
优胜奖
团体
三等奖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2005年6月17日
王 珏
2005徐汇区“科技希望之星”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2005年4月10日
毛晓波
2004年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高中组)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等奖
王珏
二等奖
宗昊杰
二等奖
罗炯
三等奖
2005年5月
马培翀
2005年徐汇区“市二杯”明日科技之星
2005年度上海市南洋中学科技活动学生获奖情况
日期
学生
项目
主办单位
奖第
2005年1月28日
王瑞华
2004年上海市青少年新闻摄像大赛
高中组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一等奖
俞欣怡
一等奖
赵家吉
二等奖
范馨
二等奖
陆婷婷
三等奖
杨筱黎
三等奖
陈梦轶
三等奖
林琳
三等奖
周唯婷
优秀奖
章萃风
优秀奖
李康渊
优秀奖
郁雯婷
优秀奖
张天垠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
三等奖
2006年1月
章嘉艺
第八届徐汇区“上中杯”环保金点子设计与实施竞赛高中组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银点子
李哲伦
好点子
2006年1月
黄维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高中组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三等奖
2006年1月
王瑞华
2005年“奉贤中学杯”上海市青少年新闻摄像大赛(高中组)
二等奖
朱佳齐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月球车制作越障比赛
三等奖
李元尨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小车直线行走比赛
二等奖
汤介筠
“夏普杯”青少年太阳能模型动手做大赛——太阳能小车直线行走比赛
二等奖
2005年7月
周旻翔
2005年第二届全国大中小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系列比赛活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三等奖
2005年7月
张海博刘谦
蔡烨平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慧鱼杯”机器人创新大赛——机器人举重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二等奖
李哲伦朱佳齐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慧鱼杯”机器人创新大赛——创意机器人
三等奖
2005年10月
上海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课例评选教材
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中小学办公室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探究网上行活动论文方案
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
三等奖
2005年12月
杨筱黎
2005年“宜川中学杯”上海市青少年电视专题片竞赛(高中组)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一等奖
王瑞华
二等奖
高娴
二等奖
俞欣怡
优胜奖
周唯婷
优胜奖
团体
优秀组织奖
2005年12月
吴子平
2005年徐汇区第五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B组
三等奖
2005年11月
王思雯
2004年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区级)复赛(高中组)
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活动组委会
二等奖
黄维
三等奖
陆宇翔
三等奖
陈晓
三等奖
2005年12月
刘谦
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科学课题研究论文评比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力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
三等奖
2005年12月
刘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