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标志物血清学实验及检验报告的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2018年重庆第一次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B室间质评活动小结

2018年重庆第一次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B室间质评活动小结

2018年重庆市第一次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B室间质评活动小结2018年重庆市第一次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B室间质评活动共有219家实验室参加,本次有216家参评实验室按时回报了结果。

请各实验室注意回报时间,不要迟报和漏报。

表1. 样本的预期结果项目编号201811 201812 201813 201814 201815抗HCV R(约2 NCU/ml) R (1 NCU/ml) N N R (约1 NCU/ml)抗HIV R (约>4 NCU/ml) N R (约>4 NCU/ml) N R (约2 NCU/ml) 梅毒(非特异)N R(1:1/1:2/1:4) N N N梅毒(特异)N R (约>24 mIU/ml) R (4 mIU/ml) R (12 mIU/ml) N表2. 各项目的检测情况项目样本编号总实验室数正确实验室数错误实验室数正确率% 错误率%抗HCV 201811 213 212 1 99.5 0.5 201812 213 210 3 98.6 1.4 201813 213 211 2 99.1 0.9 201814 213 213 0 100 0 201815 212 207 5 97.6 2.4抗HIV 201811 209 208 1 99.5 0.5 201812 209207 2 99 1 201813 209206 3 98.6 1.4 201814 209208 1 99.5 0.5 201815 209202 7 96.7 3.3梅毒(非特异)201811 169 169 0 100 0 201812 173 170 3 98.3 1.7 201813 173171 2 98.8 1.2 201814 173 167 6 96.5 3.5 201815 169 169 0 100 0梅毒(非特异凝集效价)201812 162 151 11 93.2 6.8梅毒(特异)201811 208 208 0 100 0 201812 208 208 0 100 0 201813 208 200 8 96.2 3.8201814 208 208 0 100 0201815 208 208 0 100 0存在问题及建议:1、本次室间质评抗HCV、抗TP、抗HIV结果均较好,与预期结果的符合率均大于90%;2、个别实验室在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回报时,仍存在特异与非特异概念不清的情况。

35345例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35345例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35345例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6年某院就诊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感染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35345例就诊患者的血清HBsAg、抗-HIV、抗-HCV及抗-TP的检测结果。

结果35345例就诊患者中总阳性有5033例,阳性率为14.24%,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四项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HBsAg(12.36%)、抗-TP (1.32%)、抗-HCV(0.73%)及抗-HIV(0.24%);抗-HIV阳性率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段HBsAg、抗-HIV、抗-HCV及抗-TP总阳性率及各项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HBsAg、抗-HIV、抗-HCV及抗-TP的检测有利于所在地区掌握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其传播率。

关键词感染性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Analysis of 35345 cases of infectious markers detection results FENG Yue-p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Yunfu City People’s Hospital,Yunfu 527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the infection condition of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HIV),anti-hepatitis C virus (anti-HCV)and anti-treponema pallidum (anti-TP)in 2014~2016 in some hospital. Methods Test results of serum HBsAg,anti-HIV,anti-HCV and anti-TP in 35345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5033 positive cases in 35345 patients,with positive rate as 14.24%.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le and female positive rate (P<0.01). The positive rate of four infectious markers from high to low were respectively HBsAg (12.36%),anti - TP (1.32%),anti - HCV (0.73%)and anti - HIV (0.2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 -HIV between the years (P<0.05).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HBsAg,anti -HIV,anti -HCV and anti -TP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each marke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HBsAg,anti-HIV,anti-HCV and anti-TP detection is conducive to mater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region,so as to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its transmission rate.【Key words】Infectious markers;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nti-hepatitis C virus;Anti-treponema pallidum艾滋病(AIDS)、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屬于乙类传染病,均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等传播,感染后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03-18T16:41:26.6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徐淼玲陆灶其梁大立[导读] 可使医务人员对孕产妇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携带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加强自我保护,预防职业暴露,在防止医院院内感染及避免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徐淼玲陆灶其梁大立(广东省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11500)【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对孕产妇四项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诊的孕产妇5586例,分别在产前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

结果 5586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者648例(11.60%),丙肝抗体阳性者9例(0.16%),艾滋病病毒1/2抗体初筛阳性者1例(0.02%),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阳性者50例(0.90%),其中TRUST阳性者18例(0.32%)。

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源,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对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85-02 Maternal serum marker infectious pathogens test results analysis Xu Miaoling, Liu Zaoqi, Liang Dali. Qingy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Jinan university, Guangdong Qingyuan, 511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natal maternal four infectious pathogen det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marker. Methods Our college in July 2013 to June 2013 of 5586 cases of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women,respectively the second liver two half-and-half in prenatal, hepatitis c antibody (anti - HCV), HIV 1/2 antibody (anti - HIVl / 2),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anti - TP). Results Of 5586 cases of maternal, HBsAg positive for 648 cases (11.60%), and hepatitis c antibody was 9 cases (0.16%),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HIV 1/2 antibody screening positive for 1 case (0.02%),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TPPA) was 50 cases (0.90%), the TRUST was 18 cases (0.32%). Conclusions For prenatal maternal serum marker detection,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source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other-to-child vertical transmission, to avoid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hospital infe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近年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孕产妇,一旦感染上述感染性疾病,不单自身受影响,还可能传播给下一代。

某院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某院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某院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王广荣【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孕产妇的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对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进一步检测乙肝5项〔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观察所有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000例孕产妇.HBsAg阳性率为5.0%(300/6000);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1%(6/6000);HIV 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7%(4/6000),均经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实验室确认;梅毒阳性率为0.03%(2/6000),均经滴度试验确认.\"小三阳\"阳性率为50.33%,\"大三阳\"阳性率为37.67%;其中HBcAb阳性率最高(90.24%),其次为HBeAb(50.65%)和HBeAg(46.49%),HBsAb阳性率最低(0.72%).结论本院存在一定程度的孕产妇感染,尤其以HBsAg阳性患者居多,做好检测和预防是控制感染的重要途径,临床应引起重视.【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9(011)002【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孕产妇;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感染性病原体【作者】王广荣【作者单位】274000 山东菏泽,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日益提高,为了能够生育健康的婴儿,及时判断胎儿在母体内的感染情况,孕妇产前检查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逐渐受到重视。

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作者:谭轩孟庆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患者输血前病毒性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359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同时用生化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阳性者用ELISA法确证。

结果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为1.96%(164例),再经ELISA法确证阳性率为1.69%(142例),HBsAg、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2.2%(1020例)、1.15%(96例)、0.38%(32例),ALT>40 U者为7.5%(627例)。

结论 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对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及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安全;感染性血清标志物为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

现将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8359例输血前患者5项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住院及门诊患者8359例,男、女比例正常分布,年龄0~92岁。

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送检。

1.2 试剂与方法 HBsAg、抗-HCV、抗-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均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P抗体采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阳性者用ELISA 法确证,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抗-HIV初筛试验采用酶联双抗原夹心法,试剂购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出现阳性结果则送广西区疾控中心确诊。

住院病人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浅析

住院病人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浅析

住院病人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浅析发表时间:2012-11-13T14:19:05.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陈佳[导读] 对被阳性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应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对控制传染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陈佳(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铜仁5543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65-02【摘要】目的确定病人是否在入院前有病毒性疾病的感染,一是为了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二是为临床输血病人和手术病人第提供一手资料,尤其是为了防止医疗纠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方法对我院住院病人2009年1-12月3762例住院病人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我院2009年1-12月3762例住院病人中,总感染人数433人次,其中乙型肝炎病毒309例,丙型肝炎病毒4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3例(待复检),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抗HAV-IgM)9例、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诊断试验(TRUST)54例。

结论在住院病人中存在着不少血液性传播疾病,提醒广大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在各种操作过程中,做到规范操作,是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输血病人和手术病人,在输血或手术前进行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是预防血液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必要手段,对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HbsAg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HIV TRUST 抗HAV-IgM 血清流行病学检测对住院病人进行必要的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确定病人是否在入院前有病毒性疾病的感染,一是为了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二是为临床输血病人和手术病人提供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为了防止医疗纠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对我院部分住院病人进行了HBsAg、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TRUST抗HAV-IgM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现报告如下。

住院及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住院及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趋势 , 由于医务人员长期接 触各种患者 和被 污染 的血 液和物 品 , 最易造成 院内交叉感染 , 醒医务人员 要加 强 自我保 护 , 提 同时保 护患者不被感染 , 在对患者的医疗活动中产生 的废 物和被血液污 染的器械应严格进行消毒灭菌 , 避免传染和传播 。
司生产 ; 甲肝 、 丙肝 、 一H V初 筛及抗 一T 抗 I P试 剂 由北京 万泰 生 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13 方法 . 所有项 目的检测均 按试剂 说 明书及 《 国临床检 验 全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0 1 1年 2月 S A C HI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影 窍之 检 鲁 与 岔 ∥ ≯ ≯ l ≯ ≯ ≯ ≯ 爱 蟊曩 ≯ ≯ ≯ ∥ ≯
2 1 5月 1日 ~2 1 00年 0 1年 4月 3 0日共 1 6 93 8
例笔者所在 医院住院输血前患者 , 由病房静脉采集患者血液 标本 12 试剂 乙肝表面抗原试剂 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 限公 .
地区差异 等有关 , 据铜仁地 区疾控 中心实验 室的记载 , 自从 能在 血清 中检测 出 H V 以来 , I 本地 区就是 H V的高发 区。改革开放 I 以来 , 随着外来人员 、 流动人员的增加 , V感 染率有逐 年上升 的 HI
19 9 8年 1 0月 1日起实施无偿献血 以来 , 已明显降低 了经输 血而
之一 。但近 年来 医患关 系 的 日 紧张 , 趋 医疗 纠纷不 断升级 , 外加
卫生行政部 门对 医院管理 的加 强, 从而提醒医务人员要加强 自我 保护,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消毒灭菌 , 控制 医源性 感染 。为了减少
阳性 28例 ( .8 ) 2 11 % 。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

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质量保证一、定义•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为一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质量要求提供充分可信性所必要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措施。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工作的精密度,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以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可否发出报告的一项工作。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为客观比较一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由外单位机构,采取一定的办法,连续、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的结果,发现误差并校正结果,使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这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回顾性评价,而不是用来决定在实时的测定结果的可接受性。

当EQA 用来为执业许可或实验室认证的目的而评价实验室操作时,常描述为实验室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 PT )。

在以前的文献中,EQA 常描述室间质量控制。

•批( Run):在相同条件下所获得的一组测定。

•均值(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或s)•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正态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当一质控物用同一方法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多次测定,当测定数据足够多时,如以横轴表示测定值,纵轴表示在大量测定中相应测定值的个数,则可得到一个两头低,中间高,中为所有测定值的均值,左右对称的“钟形”曲线,亦即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的基本统计学含义可用均数()、标准差(s)和概率来说明。

二、临床实验室常规检验步骤(一)标本收集:选择测定项目、标本收集和保存。

(二)实验室测定:标本接收、贴标签、样本处理、检测、测定的有效性和临床诊疗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丙肝
报告解读11
报告解读12
报告解读13
感染标志物的方法学选择
• 5、TPPA(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
• 优点: TP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WHO公认的梅 毒抗原血清学试验的金标准。 • 缺点:操作繁琐,速度较慢,不适合批量检测。
关于梅毒
梅毒血清学检查
•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周~10周左右,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 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反应素(主要是IgM和IgG)和抗梅毒螺旋 体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两大类: • 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应用于梅毒的筛查盒疗效观察 • 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用于确证试验,不用于疗效观察
报告ELISA阴性结果,化学发 光结果
阳性
阴性
报 告 ELISA 或 化 学 发 光 阳 性 、 TRUST阳性及滴度
报告ELISA或化学发光阳性、TRUST阴 性
应用策略
• (二)
应用策略
如果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采用的是ELISA、化学发光等方法, 在遇到ELISA和化学发光阳性(+)而TRUST试验为阴性(-)时,
感染标志物的方法学选择
(1)技术性假阳性反应 由于标本保存不当(如细菌污染或溶 血)、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试验操作错误等所造成。 (2)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采用的抗 原为脂类混合物,所检测的抗心磷脂抗体亦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老 人、怀孕的妇女、麻风病、肝硬化等等。甚至个别健康人也可出 现生物性假阳性,这类假阳性的滴度一般较低(1:8以下)
传统的ELISA结果只报告“阳性”或者“阴性”,但不能解决“灰区”的问题。ELISA CO值的设置不能 区分所有正常和异常的人群,尤其是位于CO值附近的人群,并且ELISA检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检测变异大(18-65%);不同试剂盒CO值附近存在一个临床意义可疑的区域被称之为“灰区”。 因此对结果的说明和解读尤为重要。
推荐采用TPPA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其 阳性结果。
我院梅毒检测方式:
• 1、化学发光(查特异性抗体) • 2、ELISA(查特异性抗体) • 3、胶体金(查特异性抗体) • 4、TRUST(查非特异性抗体) • 5、TPPA(查特异性抗体) • 当特异性抗体阳性时,建议做TPPA+TURST,请注意:TPPA用于确证, 而非确诊!对疗效和疾病的发展过程意义不大!TRUST用于疗效 观察!
关于梅毒,结合我们目前做的,还想说
无论使用哪一种策略,出具结果报告时,均需要注明采用的具体 方法。 作为临床医生,在取得检验报告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进行分析和下诊断结论。比如: 1、患者虽没有明显的皮肤表现、但近期有高危性行为、在接到 TPPA阳性、TRUST阴性结果时该怎么解释?(既往感染已治愈? 近期感染早期梅毒?) 2、患者否认高危性行为,在接到TPPA阴性、TRUST阳性结果时, 怎么解释?(生物学假阳性、其他免疫性疾病
2、艾滋
3、梅毒 4、丙肝 2、艾滋 3、梅毒
• 感肝
• 感染性标志物C:1、艾滋 • 2、梅毒 • 3、丙肝
感染标志物的方法学选择
• 1、胶体金 • 优点:快速、简单、可单份检测 • 缺点:假阴性率高(灵敏度低,低滴度的阳性检测不出来;钩状 效应:太高滴度的阳性检测不出来) • 用途:急诊手术,规避医务人员院感风险 • 2、ELISA: • 优点:灵敏度高于胶体金、钩状效应远远低于胶体金。 • 缺点:速度较慢 • 用途:辅助诊断,适合批量检测。
感染标志物的方法学选择
• 3、化学发光 •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灰区的检出能力强、可单个或批 量上机、速度快。 • 缺点:高灵敏度易导致假阴性。 • 用途:辅助诊断。 • 4、TRUST(用于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 用途: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梅毒活动期、疗效及先天梅 毒的判断。 • 缺点:有假阳性(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即非梅毒患者的梅毒 血清反应呈阳性的现象。
• 梅毒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医生 应在掌握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及体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梅毒血清 学检测结果,排除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应用策略
• (一)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以ELISA和化学发光为例)
阳性
阴性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 血清定性/定量试验(以 TRUST为例)
感染性标志物血清学试验 及检验报告的经验分享
简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检验科 刘芳
我们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及组合
• 感染性标志物项目: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nti-HIV、Anti-TP、 Anti-HCV。 • 感染性标志物A: 1、乙肝两对半

• • • •
• (2)Anti-TP(化学发光),用于门诊、住院患者。 • 2、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 TRUST:目前一般作为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的指标。(在一般人群中的假阳性率是1-3%。 假阳性血清抗体滴度常<1:4,但低滴度不能排除梅毒)。
临床提示
• 临床应同时检测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来确诊梅毒。
关注点:
• 反复检验、用药治疗、职业暴露、性病传染病、孕产妇、新生儿、 老年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报告解读1
报告解读2
报告解读3
报告解读4
报告解读5
报告解读6
报告解读7
报告解读8
报告解读9
报告解读10
与历史结果不符???
• 关注点:自我检讨、反复检验、用药治疗、注射疫苗、职业暴露、 肝胆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新生儿、亚型感染等 • 还有说法: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循环过程中,结合、分离、结合、 分离?
以梅毒为例,我们实验室的梅毒检测选择
• 1、特应性抗体检测Anti-TP: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感染梅毒,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即特应性抗体检测)阳性可保持数年,甚至终生。主要用于对梅毒的诊断试验,对疗效 及疾病的发展过程观察意义不大。
• (1)Anti-TP(ELISA),用于免费项目检测,如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婚检、孕优等公共卫 生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