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33篇

世说新语33篇

世说新语33篇《世说新语》是一部汉语文学经典著作,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共包含33篇,记录了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历史人物、典故和谚语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世说新语》的33篇。

1. 重名(褚先生令重名)这篇主要讲述的是晋代褚允谟在担任兰陵令时,命令收集百家姓并让当地百姓改名,以避免重名混淆。

褚允谟将姓名改为隶属于对应生肖的名字,这种改名法被称为“令重名法”。

2. 共产(谢康乐二事共产)这篇讲述的是谢安和康乐两人因为奔丧相遇,谈话中发现彼此都对一些事情有兴趣,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同学习和研究。

他们的友谊被称为“共产”。

3. 御寇(滕王阁序)这篇是《滕王阁序》的原文,叙述了晋代丞相王羲之在御寇时前往滕王阁写下的一篇文章,赞美了诗人与往事的相遇与交融的美妙。

4. 简帛(樊夫人字子华)讲述的是樊夫人以其博览群书而受到重视,并且她的文章富有文学风格,甚至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一种“简帛”风格,即简洁而生动。

5. 省事(孔子避地金滑故乡人送)这篇讲述的是孔子流亡时前往金滑,金滑人为了避免孔子费事,将来往路上一切有可能会让孔子费事的东西全部清除干净,以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之情。

6. 十七(韩昭侯问陈轸十七事)这篇讲述的是韩昭侯与陈轸的对话,其中包括了陈轸经历的七年流亡、十年收集苏张文章的经历,十七件事情涉及到了诗、书、礼、乐等多个领域,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7. 轩冕(琅琊王诏冠冕注)这篇讲述的是琅琊王在袭位时,尚书郎裴楷草拟的冠冕诏文,声称要承担天下重任,让人感受到了隆重的气氛。

8. 逸民(芝崔馆启)这篇讲述了逸民的故事,逸民是指隐居山林、不受世俗束缚的人,他们在文化传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9. 京华(刘琨楼题)这篇讲述的是刘琨在建筑楼阁时所赞美的景色,文中对京华地方的美景以及瑶华宫楼的精致细腻刻画得非常生动。

10. 坚贞(陆云南逢嘉)这篇讲述的是陆云因王允妻子的死而自杀殉节的故事,表现了忠贞不渝的品质。

世说新语重要人物

世说新语重要人物

世说新语重要人物《世说新语》重要人物《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言行轶事的经典著作,描绘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涵盖了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隐士及僧侣等多个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魏晋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世说新语》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包括曹操、曹丕、王粲、刘义庆、刘孝标、陈仲举和周处等。

帝王风采曹操(魏武帝)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被后世尊称为魏武帝。

在《世说新语》中,曹操的形象被描绘得英勇而富有智慧。

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以其独特的文学造诣成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曹操被匈奴使节称为“床头捉刀人”,这一称号不仅彰显了他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他在外交场合的威严与自信。

曹操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他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的军事策略灵活多变,善于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常常以少胜多。

此外,曹操还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广泛招揽贤才,为其政权的稳固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文学方面,曹操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曹丕(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次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还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尤其擅长五言诗。

在《世说新语》中,曹丕的形象被描绘得既文雅又风趣。

例如,他曾在为王粲送葬时建议吊客学驴叫,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怀念。

曹丕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魏国的统治。

他注重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此外,曹丕还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倡文人学士的创作和交流,为魏晋时期的文学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文学创作方面,曹丕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受到后世的赞誉。

最新《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精彩9篇】

最新《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精彩9篇】

最新《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精彩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精彩9篇】《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广陵散绝)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广陵散绝)
《世说新语》(雪夜访戴、 广陵散绝)
《世说新语》是一部古代中国文学名著,本演示文稿将深入介绍其中两个脍 炙人口的故事:雪夜访戴和广陵散绝。
《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简介
《世说新语》是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间的历史人物和典故为素材的一部文 言小说。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情世故,被誉为古代文言小说的瑰宝。
两个故事的主题与启示
雪夜访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机会,不要因为聊天而错过良好的时机。 广陵散绝的故事则提醒我们不要只关注自己的表演,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这些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手法
《世说新语》以其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描写和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作者通过巧妙的对白和描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生活,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戴伯在雪夜被朋友邀请到家中饮酒的情景。在饮酒过程中,戴 伯因聊天太过起劲,坐失良机,错过了娶亲的良好机会。
广陵散绝的故事
广陵散绝是《世说新语》中另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荀德与刘伶在广陵自弹琴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但 在演奏结束后,荀德却继续自娱自乐,使刘伶感到十分沮丧。
《世说新语》在文学领域的地 位和影响
《世说新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对后世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文学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也被广泛地阅 读和传播。
结论及对观众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介绍《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和广陵散绝两个故事,我们能够从中获 得深刻的启发和思考,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情,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优秀 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影响力。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之《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式;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文本解读】一、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3.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篇幅简短;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基础知识(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三)词类活用(四)特殊句式三、主题思想《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四、写作特色《咏雪》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_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_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阅读精选(1):《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关东汉到南朝刘宋人物轶事的杂史。

作者是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梁朝的刘峻(字孝标)作注。

在汉代时,刘向曾写《世说》,但已散失。

阅读精选(2):<<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

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事情的笔记小说,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行<<世说新语>>,它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说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深情""口若悬河"等。

阅读精选(3):《世说新语》的作者、书名及版本关于《世说新语》的著者,自《隋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著录所记,均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1),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异议。

鲁迅先生认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亦未可知也。

”[1]自鲁迅先生“成于众手”之说一出,至今聚讼多多,难有定论。

能够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其余作者还有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

两书均有超多考证分析,此处不敢妄断。

由于《世说新语》乃“采缉旧文”之作,遍寻当世同类型作品(如西晋郭颁《魏晋世语》、东晋裴子遐《语林》、郭澄之《郭子》),魏晋史书(如《魏书》、《晋阳秋》等等)以及相关杂著(如《高士传》、名门大族的家谱),[2]所涉材料宏富。

义庆广招文学之士,他在编撰《世说新语》一书时,手下诸彦为之搜罗材料,乃至润色整饰,是合乎情理大有可能的,因此,折衷地说,能够视为此书乃刘义庆担任主编,袁淑等人或有参与的一部著作,而义庆的主持之功当是无疑的。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 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 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 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 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 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 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 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 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 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 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 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 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 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 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 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 尚。
作品选登
•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 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入 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 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 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 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 文尚小,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刘宋
徐震堮 世说新语
人名 德行
政事
世说新 语
魏晋
学者
下品
人物
方正
仇隙
卷上
内容摘要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 写的。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 门,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是研究魏晋历史、人物、文学、语言的极好史料。这次整理,选取光绪十七年王先谦思贤讲舍所刻本为底本,校 本则用宋本、唐写本、沈校本等为主,并征引了李慈铭、李详、程炎震、余嘉锡、徐震堮等学者的校语。书后附 人名释名和龚斌的《人名索引》,以便读者阅读。
读书笔记
1王敦初尚主,①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鲁迅先生点评过魏晋风度度,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里专门评述魏晋风度,让我们能正确识时人为 何具有那样的风度、言行举止。 有些没有翻译还真看不懂。 历数日,读罢,两晋名士俱在点墨之间。 早就知道《世说新语》这本书,之前也断断续续的看过几则短小的故事,恰如佛祖讲学,而我未能拈花一笑, 所以就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寒门真正的崛起在于武则天时代,士大夫政治又等到北宋时代。 “一般”只是针对这个版本,原著没问题,毕竟是经典古典名著。 魏晋政治乱世分裂而文化多元交融,社会动荡而名士尽显,生活苦难而英雄辈出。 最推荐的还是余嘉锡先生的版本,其他业余看看还行,做学问肯定不能选这个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故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jí)。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
①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

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②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③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④仆:我,谦称。

⑤先君,死去的祖先。

⑥乃通:才(予以)通报。

【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

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

登门拜访的必须是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内外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

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是是世交了。

”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惊奇赞叹。

太中大夫陈韪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了未必出众。

”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

”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二)
【成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
①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了:完全。

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

完:完整。

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
株连。

【译文】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

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

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三)
【故事】王长豫为人谨顺
【原文】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

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

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qiè)。

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lù),封而不忍开。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
①王长豫:王悦,字长豫,是王导的长子,名望很高,能承欢膝下,得到王导的偏爱,官至中书侍郎。

色养:指侍养父母有喜悦的容色。

②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导的次子,放纵好武,不拘礼法,曾任魏郡太守。

③台:中央机关的官署,这里指尚书省。

按当时王导录尚书事。

④曹夫人:王导的妻子,姓曹。

并当:也作屏当。

整理;收拾。

箧:小箱子。

⑤簏:竹箱子。

【译文】
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恪尽孝道。

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高兴,看见敬豫就生气。

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

王导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

长豫常常替母亲曹夫人收拾箱笼衣物。

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四)
【故事】殷仲堪既为荆州,处之不易
【原文】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
①处:居于高位。

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

④五碗盘:每套由一个圆形托盘及盛放于其中的五只小碗组成,故名。

⑤率物:为人表率。

⑥豁:放弃。

⑦尔曹:你们。

存:谨记【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之后,正赶上水涝欠收。

殷仲堪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别的饭菜。

饭粒掉在餐桌或坐席上,就捡起来并且吃掉它们。

这样做虽然是有心给大家做表率,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

他常常告诫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的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

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也不会改变。

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做了官,就抛弃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五)
【故事】陈仲弓为太丘长
【原文】
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令吏杀焉。

主簿请付狱考众奸,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
①主簿:官名。

②考:查究。

③众奸: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
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

主簿请求交给诉讼机关查究其他犯罪事实,陈仲弓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

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些吗!”
(六)
【成语】管中窥豹:指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原文】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chū pú),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

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
①樗蒱;:古代玩类似掷色子之类的游戏。

②南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

原指楚军战不能胜。

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译文】王献之,小的时候曾经看几个人正在玩樗蒲,看到快分胜败时,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

”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