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怎样能快速缓解腰痛呢

怎样能快速缓解腰痛呢
年龄大了之后呢身体疼痛也是越来越明显了,有的中老年人平时会出现一些腰痛的毛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耽误了疾病治疗难度就非常的大了,腰痛是很常见的一个疾病,对健康是非常的不利的,那么怎样能快速缓解腰痛呢,有哪些可以缓解的方法呢,下面就介绍一些好的按摩方法,希望对腰痛有好处。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
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
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 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 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怎样能快速缓解腰痛呢,腰痛是很普遍的,一些中老年人也是很常见的,一旦腰痛出现了之后,可以采取上面的一些按摩方法,坚持按摩的话肯定也是有效果的,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按摩,选择好按摩的部位,长期按摩腰痛肯定会很快的有所缓解的。
腰部经常痉挛和疼痛-个穴位助你更轻松(1)

腰部经常痉挛和疼痛-个穴位助你更轻松(1)
腰部疼痛和痉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能由于身体负担过重,
久坐或缺乏锻炼、姿势不正确等原因引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
绍一些常见的穴位来缓解腰部疼痛和痉挛,帮助你更轻松地享受人生。
穴位1:魁穴
魁穴(也称肾俞穴)位于腰部下方的第二腰椎棘突下方。
按摩这个穴
位可以缓解腰痛和肩痛。
首先,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舒展的状态。
通过双手按摩和轻揉腰部,逐渐移向魁穴处,每侧按摩2-3分钟。
这
个穴位也可以通过使用灸法刺激达到疗效,请使用灸杆对魁穴进行按摩。
穴位2:明堂穴
明堂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与脊椎相连。
它是一种具有调节背部气氛的
穴位。
按摩明堂穴会改善腰痛和痉挛,并使身体放松。
坐下或站立,
用拇指或食指按摩或揉捏明堂穴,直到感觉到舒适和放松。
穴位3: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脉,沿着背部和脊柱分布。
按摩膀胱经将
缓解腰痛和痉挛。
坐直,脚放在地上,根据膀胱经穴位图(有图可参考)找到对应的穴位,用手指进行穴位按摩或滚动。
穴位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部,是一种常见的缓解腰痛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
指出:“足三里穴处于脛骨前肌和胫骨外侧面肌之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部痉挛和疼痛。
坐直,将手指放在穴位上,轻轻按摩或揉捏穴位2-3分钟。
总之,每一天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腰痛和痉挛,并保持身体放松,身心健康。
请注意,如果问题持续存在,请咨询医生,在严格的医学指导下进行治疗。
推拿斜扳手法治疗腰腿痛32例

痛 。取 病变部 位所 在之 大陵穴 、 内关 温针灸 , 针达 病所 , 以阳溪温经 散寒 , 辅 疏经 导滞 , 祛瘀散 结 , 活
血 止痛 , 使腕 管通利 , 活动 自如 , 其症 自愈 。 两 组疗 效相 比较 , 统计 学 处理 X 一4 6 8 经 。 .1 , 尸<O 0 有显 著性 差异 。 .5 治疗 组疗效 优于 对照组 。
岁; 病程 最长 者 8月 , 最短 者 2 , 周 平均 约 4月 ;2 3
例 中均为 单侧 下 肢抽 痛 或腰 痛 的腰 腿 痛 , 部 屈 腰 伸不 利 , 活动 受 限 1 9例 , 肢 活动受 限 2 下 7例 , 有
向两 旁推揉 下胸段 至骶 尾部 的棘上 韧带及 两侧竖
脊 肌 3 , 后 两手 掌 自后 中线 向两 侧后 肋 部及 遍 然 软 腰部 推 抹 法 按摩 约 3 n。推 拿按 摩 使 肌 肉放 mi 松, 然后 行斜 扳 手 法 , 腿在 上屈 曲 , 患 健腿 在 下伸 直 , 者一手 扶住 患侧肩 部 , 术 另一手或 肘部 抵住患
例 , 为单 旁 侧 型 , 问 盘突 出< 5 均 椎 mm, 钙 化 , 无 无椎管狭 窄 、 体滑脱 等脊柱 病变 。 椎 治疗 方法 治疗 前全 面检查 以评估 患者耐 受
维普资讯
8 4 9
陕 西 中医 2 0 0 7年第 2 8卷第 7期 治 疗 结果 3 2例 治愈 1 8例 , 效 1 显 1例 , 有 效 2例 , 效 1 , 无 例 总有 效率 9 . %。 69 讨 论 祖 国医学认 为 , 腰腿痛 与气血凝 滞 、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1. 腰椎病基本手法腰椎病推拿疗法是通过不同大小、方向的外力,施于人体体表部位( 经穴),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活血化瘀、促进气血生成和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松解粘连、理筋复位的作用。
不仅是治疗腰椎病的常用方法,也是诊断方法。
腰椎病的基本推拿手法与颈椎病的手法相同,常用的有摩法、揉法、拿法、提法、扳法。
下面介绍另外两种腰椎病常用的手法。
(1) 腰部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侧面,用两腿夹住患者下肢,双手分别扶住双肩,用力向左右作旋转摇动。
此法具有滑利腰椎关节,松懈关节滑膜、韧带及关节囊粘联的作用。
能有效地缓解腰椎运动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
(2) 斜扳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者侧面,一手拇指指腹点压腰部患处,并向棘突旁推顶, 另一手臂握住对侧下肢膝关节前侧,令下肢伸直并后伸。
拇指的推力与下肢后伸的力量产生对抗,使腰部扭转。
操作中点压腰部时力量宜适中,斜扳拔伸的幅度应以患者耐受为度,一般需一分钟左右。
此法具有舒顺筋络,活血止痛作用,可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问盘突出症等。
2.“施氏三步九法”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是治疗背柱病的常用方法。
“施氏三步九法”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颈椎病,同样也适用于腰椎病,“施氏三步九法”基本步骤为:第一步:理筋第一法[ 摩法]:以手掌面在腰背部作直线或圆形的有节律的摩动。
摩动时不离开皮肤,动作轻柔,由浅入深,用力和缓,不带动深层组织,快慢适度,使按摩部位有微热舒适感为宜。
具有活血通脉、通经活络、发散解表。
第二法[ 揉法]:以手掌、掌根或手指指面置于患者腰背部,沿脊中线、两侧膀胱经线进行按揉。
并推动皮下浅层组织在深层组织界面上作轻快和柔和的回旋运动。
施术时,肩、肘、手臂放松,以肘为支点,前臂连同腕关节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摆功,手法轻快、柔和、深透,揉动幅度由小到大,着力持续均匀连贯。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多发病。
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4% ,腰痛患者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
目前认为,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10%~15%,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25%~40%。
本病自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理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已基本清楚。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好发,好发于L 4/5 和L 5 /S 1 节段,这与负重有关,也与腰椎下段的后纵韧带变纤细有关,也与下腰部承担主要的弯腰功能有关。
一、腰椎间盘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mm~10mm。
椎间盘是由10-20层胶原纤维围成的圆盘,我们叫它“纤维环”。
纤维环中间有一种果冻状的东西,我们叫它“髓核”。
上下面还有软骨板将椎间盘固定在骨面上。
二、腰椎间盘有以下作用:(1)连接上下椎体椎间盘连结上下相邻的两个腰椎椎体,并使两个腰椎椎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2)保持脊柱腰段的高度正常情况下,所有椎间盘的高度之和占整个脊柱高度的1/5,因此腰椎间盘维持了脊柱腰段的高度。
(3)保持椎间孔孔径、容积大小及关节突关节的间距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高度可使腰椎间孔与其间穿行的脊神经保持良好的空间关系,此时腰椎间孔的孔径通常为脊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但是一旦产生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失稳等现象时,腰椎间孔的孔径和容积变小,导致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出现腰痛等一系列症状。
另外,腰椎间盘变窄后,关节突关节的间距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逐渐出现关节突关节的松动和骨质增生。
(4)缓冲减震作用,椎间盘的弹性作用,特别是髓核所具有的形变作用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应。
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最拿手

这些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作用于人体皮肤细胞,令人脸色黯淡。
全科医生·身体管理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颈肩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包括肩周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足跟痛、踝关节损伤、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腰椎滑脱、滑囊炎、跌打损伤及扭挫伤等。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是急性损伤的后遗症、慢性劳损、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其病理改变是骨质增生、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椎体滑脱或者椎间盘突出,其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部、肩部、腰部、腿部、臀部、手臂、脚出现麻痹疼痛,同时伴有鼻炎、失眠、耳鸣、烦躁、月经不调、视力降低、痛经以及胸闷等,甚至由于病情迁延长时间得不到治愈而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心理精神问题。
颈肩腰腿痛,在中医看来是因为各种病因造成的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将其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
其中虚证是因为长期劳损、长期生病等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和气血两亏,造成筋脉没有得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到充分的濡养导致的不荣则痛;实证是因为外伤瘀血、外感风寒湿邪等原因造成的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
颈肩腰腿痛常见的人群是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的气血逐渐降低,不能对筋骨经脉进行充分的濡养,从而造成功能逐渐衰退,此时老年人处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疏的情况,从而容易被风寒侵袭,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受阻。
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可以舒经通络、益气活血、行气导滞、平衡阴阳、温经通脉等,有效改善症状,显著降低疼痛程度,是现阶段最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
针灸推拿治疗不同于药物治疗,是对全身经脉进行疏通,改善机体气血运行状况,对疼痛进行深层次的治疗,从而达到痊愈的效果。
针灸推拿治疗可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直接性的针刺治疗,起效快、无毒副作用,人们的接受程度较高。
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大汇集

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大汇集1、肩周炎、腰腿痛、坐骨、腰脱:将土元(上憋子)七个焙成灰,黄酒七两,共放一瓶内泡七天七夜,每晚七时喝七钱黄酒,并用拳头用力调皮打患处七七四十九下,病重者多服几疗程可痊愈。
2、倒行治腰痛病:找一平坦地,双手插腰,腰背挺直,两眼直视正前方,向后退着走,速度可适当加快。
在练倒行时,作几下腰部运动效果更好。
3、热药酒熏老寒腿:红花一两、透骨革一两放入瓦盆内,倒两平碗水,文火煎半小时后加入白酒一两,略放一会儿后趁热放在双腿膝盖下(坐在床上)用棉被蒙在双腿上盖严,以热药酒气熏腿(千万别烫着),最好在秋冬,每晚临睡前熏一次,持之以恒有效。
4、桑枝柳枝治腰腿痛:取桑枝、柳枝各一个把用水煮30分钟熏洗患处,可治腰腿痛尤其是由风寒引起的腰腿痛。
5、芥莱治腿痛:芥菜研碎后贴于患处,可治腿痛。
6、桔皮、茴香秆治闪腰岔气:桔子皮、茴香秆各一两,加两碗水,煮到剩下一碗水时,把药汤倒进碗里,加适量红糖,晚上睡觉前趁热服下,一天一次,服三四天一个疗程。
7、自制药酒治腿酸痛:一瓶白酒(二锅头即可),一瓶蜂蜜,再切上一把姜末,将酒与蜂蜜按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将姜未泡入其中。
10天后就可用,喝1小酒杯,同时吃一点姜末。
8、转体治腰痛:坐时两腿保持20一30厘米距离,以腰椎为中心,身体稍左倾,转动36次,身体再稍右倾,也转动36次,然后坐正,身体小范围的前倾后仰72次,整个活动,形成1个周期,大概用5一6分钟即可完毕。
每天早晚各1次,不过要注意身体左右倾转动时,向下以不低于腰带为度。
9、电熨斗治腰痛:功率500瓦的电熨斗通电一分半钟后拔掉插销,可使用半小时。
开始热度过高,可隔两层衣服,随着热度逐渐降低可减衣服直到直接接触患部。
9、红果(又名山楂)加红糖治腿痛:用一斤红果(去核)加一斤红糖,加水煮熬成糊状,趁热服用,以出汗为宜,并用棉被盖上双腿。
这样连服用3至5次即见成效。
10、核桃仁可祛风湿:每天空腹吃5至6个核桃,连吃三个月,四肢关节硬肿消失,伸屈自如。
腰腿痛保健推拿ppt课教材

目录
• 腰腿痛概述 • 推拿基础知识 • 腰腿痛推拿治疗 • 预防与保健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腰腿痛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腰腿痛是指腰部和腿部疼痛的症 状,通常由肌肉、韧带、椎间盘 等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
分类
腰腿痛可以根据病因、疼痛部位 、病程等进行分类,如腰椎间盘 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 。
综合推拿方案
综合推拿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推拿方案,包括腰部和下肢的推拿手法、力度、频率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综合推拿方案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提供舒适的 治疗环境。
04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坐姿
治疗经验总结
针对不同类型的腰腿痛,需采用 不同的推拿手法和技巧,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患者感受,避 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治疗后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腰腿痛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长 期坐姿不正、过度劳累、外伤、脊柱 退行性变等。
病理
腰腿痛的病理过程涉及炎症反应、组 织损伤、修复和再生等,不同病因引 起的腰腿痛可能有不同的病理机制。
症状与表现
症状
腰腿痛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和腿部疼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疼痛程度和 范围因个体差异而异。
况逐渐增加。
倒走
选择平坦的地方,倒走时注意 安全,保持身体平衡。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腰腿痛得推拿治疗
禁忌症:
1、开放性损伤得腰部,腰椎骨折得早期,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手法治疗。
2、孕妇得下腰部以及三阴交等有特定作用得穴位禁止做强刺激手法。
3、急性损伤手法治疗后一般不宜在局部进行热敷。
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医生站于患者一侧。
2、用滚法在患者得竖脊肌及下肢操作,上下来回3-5遍。
3、用一指禅推法在腰背部及膀胱经操作,上下来回3-5遍。
4、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半分钟。
5、患者仰卧,助手固定患者上半身,摇动患者腰部。
6、患者俯卧,助手固定患者上身,抖动腰部及双下肢。
7、用擦法竖擦腰部得督脉及膀胱经,擦下肢部。
8、搓下肢部。
9、取马裆法站立于一侧,用擦法擦腰及腰骶部。
注: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在基本手法上进行辨证加减。
一、急性腰扭伤
1、定义:因腰部脊柱两侧肌肉得急性损伤而引起得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症得一类病症。
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
椎关节、骶棘肌,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轻者第二天开始症状才逐渐出现。
2、临床表现:检查时患者腰部各个方向得活动均受限,棘上韧带损伤患者向前弯腰受限明显,棘间韧带损伤患者后伸受限明显。
损伤侧腰部肌张力增高,损伤处压痛点明显,根据压痛点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损伤部位,腰肌损伤时可在相应得脊柱关节旁约1、5cm处相当于腰椎横突处触及压痛点,棘上韧带损伤时可在棘突间触及压痛点。
仰卧挺腹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弹拨法:患者俯卧,在损伤部施以弹拨法20-30次,弹拨力量不可过重。
②后伸扳法。
③坐位旋转复位法。
④疼痛剧烈者可点按委中、承山、阳陵泉等以止痛。
⑤青壮年体质较强者可掐人中,拿捏跟腱,并可掐后溪,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4、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宜卧板床休息3-5天,并注意局部保暖。
二、慢性腰肌劳损
1、定义:因腰部肌肉等腰部组织得慢性损伤而产生得腰背部酸痛为主症得一种腰部疾病。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部、腰骶部一侧疼痛不适,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腰部活动尚可,但有牵滞不适感。
检查可见患者腰部活动基本正常,腰部肌肉得张力减低,腰部广泛压痛,叩击
腰部时患者有舒适感,跟臀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用掌根上下来回按揉腰部3-5分钟。
②沿背部及骶部用拍法进行治疗,以皮肤微红为度,也可用拳背击发在腰背部治疗2-3分钟。
③手法结束后可加热敷。
4、注意事项:①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工作。
②卧硬板床。
③稳定期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循序渐进得锻炼。
④劳动时以宽皮带或宽护腰束腰以保护腰部肌肉。
三、腰椎后关节紊乱
1、定义:就是指因腰椎间后关节错位而引起得腰部疼痛、活动不利得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部分患者腰部呈轻度前屈、侧屈得强迫体位,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得疼痛,但疼痛常不超过膝关节。
检查时腰部运动受限,局部肌肉痉挛,可在相应得椎体棘突旁出现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点揉阳陵泉、绝骨、太溪等穴,每穴约1分钟。
②患者俯卧,拔伸腰部,抖动腰与下肢。
③用坐位旋转复位法整复腰椎。
4、注意事项:①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
②整复不可强求响声,不可强求一次复位成功,以免加剧损伤。
③坐位旋转复位法就是治疗本病得关键手法,只有在患者腰部放松情况下成功率才高。
四、退行性脊柱炎
1、定义:就是以椎体得退行性改变与局部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慢性疼痛为主症得一种病症。
临床上以腰椎得病变最为多见。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患者行走不便,早期腰部酸痛无力,不能久坐,腰部僵硬,活动不利,或腰部有钝痛、胀痛或束带感,因劳累、着凉或阴雨天情况下加重,晨起症状加重,检查时局部腰肌痉挛,生理弧度变浅,腰部两旁,外侧轻度压痛,棘突压痛明显,跟臀试验阳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脊柱两旁,从上向下,紧按慢移,来回3-5遍,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得指腹弹拨脊柱两旁。
②掌根叠按脊柱部,从上到下3-5遍,按压时嘱患者呼气。
拍打腰背部2-3分钟,以腰骶部为重点进行拍打。
③患者仰卧,对患者施抱搂法,治疗10次左右。
4、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
五、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定义:各种原因引起得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得软组织损伤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所产生得一系列临床症状。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部得一侧或者双侧慢性间歇性得酸胀疼痛,部分患者得疼痛可向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肢放射至膝平面,甚至可至小腿外侧或大腿外侧。
检查时患者腰部得活动尚可,但前屈受限,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有明显压痛,有时可
触及条索状或圆形得硬块。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弹拨第三腰椎横突15分钟左右,以分解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此时手法不易太重,以免加剧损伤。
②按揉第三腰椎横突2-3分钟,一指禅推法在该部位2-3分钟。
③以马步站立于患者一侧,以手震法作用于患者第三腰椎横突部操作。
4、注意事项:①稳定期患者适当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②腰部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劳以及过度旋转。
③宜卧硬板床。
六、骶髂关节损伤
1、定义:就是指骶髂关节发生微小变化与相关软组织损伤而产生得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骶一侧及患者臀部疼痛,其疼痛可向下肢、足跟放射。
检查时患侧骶髂关节压痛明显,“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阳性,单腿屈髋屈膝时,另一腿也随之屈起,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摇法:摇动髋关节,并在摇动基础上用力挤压拔伸。
②对侧后伸扳法。
4、注意事项:整复后当卧床休息,勿站立,勿久坐,勿弯腰。
七、梨状肌损伤
1、定义:就是指因梨状肌受损后产生得臀部及下肢部疼痛为主得病症。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患者臀部疼痛,可为刺痛、酸痛或发
胀,多伴有神经压迫症状。
检查时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也有下肢得放射疼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双手拇指置于梨状肌垂直方向,缓缓弹拨3-5min,或用食指、无名指、中指三指弹拨梨状肌。
②肘压梨状肌体表投影区,肘推坐骨神经在大腿部得体表投影区。
③患者仰卧,施压腿敲击法治疗。
④热敷:用中药热敷梨状肌体表投影部。
4、注意事项:局部注意保暖。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1、定义:就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得以腰腿部疼痛、麻木为主症得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痛伴随着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感觉减退,部分患者下肢发冷、多汗。
椎骨由椎体与椎弓组成,椎间盘连接了上下椎骨得椎体,由椎孔组成得椎管内有脊髓与马尾神经,椎间盘由髓核与纤维环组成,其前后分别由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加强,棘突上有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附着,当髓核冲破纤维环后压迫脊髓与神经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站立时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体位改变困难,脊柱弯曲,常在病变腰椎棘突旁有压痛,叩击腰部时疼痛放射至下肢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足拇趾背伸、跖屈力量减弱,屈颈试验阳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滚法操作同时配合腰部后伸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
②掌根揉摩腰部,以发热为度。
③斜扳法:根据突出部位确定两手着力部位。
④仰卧位滚法在臀部及下肢外侧操作,用肘部点按环跳、居髎,肘推下肢外侧5-7遍。
⑤仰卧位,滚法在下肢前侧操作;内旋下肢,在下肢外侧用滚法操作。
⑥将下肢屈成4字,扳动髋关节,外展髋关节用滚法操作。
⑦点按股三角、解溪2-3min,使患者下肢有热感。
⑧摇髋关节并作适度拔伸运动。
脊柱侧弯时采用向反方向侧拉方法治疗,前屈困难时用抱揉法治疗。
4、注意事项:①卧硬板床,注意保暖。
②中央型巨大突出者一般不宜使用后伸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