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严选参考)
五种中医按摩手法,“推”走腰腿痛!

五种中医按摩手法,“推”走腰腿痛!对于腰痛有一个效果很好的穴位:腰阳关。
它就好像是腰部的一个咽喉要道,找到腰阳关就找到了治疗腰痛的重要战略要地。
腰阳关位于髂骨的位置上,关于髂骨就是每天系腰带的地方,用手从腰向下摸,在腰下方的那块骨头就是髂骨。
然后拇指按在髂骨边缘.食指向后交会在背上中点就是腰阳关穴了。
因为腰阳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所以腰部的所有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例如坐骨神经痛、腰的急性扭伤等都能明显缓解。
2手疗法可以分成五个方面来区分,对症治疗:(1)能伸不能弯,以“伤气”为主的腰痛,要重在调督脉:胸椎、腰椎、骶椎各向心推按50次,加腰椎手部牵引,同时活动腰部,牵引左手腰椎反射区时腰部向左转10圈,牵引右手腰椎反射区时腰部向右转10圈,两肾分离按揉72次,肝逆时针按揉49次,脾顺时针按揉64次,胭寓滚动3分钟。
(2)能弯不能伸,以“伤血”为主的腰痛,重在调任脉:中指下方手掌中心上敏感点用重力点按24次,骶椎离心推按50次,再加骶骨反射区牵引,疼痛点再按揉81次,两肾相对按揉72次,肝逆时针按揉49次,脾顺时针按揉64次,大腿内侧向心推按50次。
(3)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胸椎、腰椎、骶椎各离心推按50次,同时让前俯后仰10次,腰椎两侧离心推揉64次,两肾点按72次,肝逆时针按揉50次,脾顺时针按揉64次。
(4)下肢肌肉酸痛:脑垂体点按81次.肾上腺点按81次,甲状腺捻揉5分钟,两肾相对按揉72次,肝逆时针按揉49次,脾顺时针按揉72次,腿部捻揉5分钟,然后用指背从腿根到脚部拍打5分钟。
3足疗法肾、输尿管各推按1分钟.膀胱点按1分钟,心脏轻按1分钟,胸椎、腰椎、骶椎、髋、膝、臀、坐骨神经各推按3分钟,肝、胆、脾、胃、小肠、大肠各推按1分钟,子宫、卵巢或男性前列腺、睾丸各推按1分钟。
4耳压疗法耳压疗法相对简单,只要选择神门、皮质下。
如果腰部疼痛者加腰痛者,腰骶部疼痛者加腰椎、骶椎、腿部疼痛者酌情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1]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1]](https://img.taocdn.com/s3/m/f0a12c1459eef8c75fbfb3cf.png)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1、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
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2、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
头部可配合前倾
后仰。
3、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
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4、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
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5、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
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6、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
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7、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
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
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 36次。
8、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
下抖动 15-20次。
9、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
分钟。
10、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
穴(膝关节后),点按 1-2分钟,直至被按
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腰疼怎么办 8方法解决腰疼

腰疼怎么办 8方法解决腰疼很多人都会有腰疼的毛病,你知道腰疼怎么办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种治疗腰疼的方法,你想不想学习一下,那就马上跟着小编去看看吧!腰疼的治疗方法:1、按摩穴位腰疼的时候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缓解治疗,可以按摩环跳穴,该穴位位于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的中点,也可以按摩委中穴,在大腿后面中央、腘窝中央偏外处,还可以按摩小腿肚中央的承山穴,内踝后方的太溪穴。
每天可以按摩着五个穴位3次,每个穴位按摩1分钟,一直按摩至有酸胀、麻的感觉为止。
2、抖腿先站好,用健侧腿维持重量,患侧腿则放松下来,将手掌放在大腿后面按住,然后将腿部肌肉左右地抖动,大约抖动1到2分钟。
每天都可以这样抖动多几遍,能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
3、公鸡治腰痛把刚啼叫的公鸡宰杀,取鸡肉加油翻炒,然后加500克的米醋,就这样焖至剩下半杯醋才起锅,之后再加入适量的红糖。
一只公鸡一天分成3次服下,连续服用6天。
注意此方法不适合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服用。
4、逆行缓解治疗腰痛可以采用逆行的方法,找个平整的地方倒退走,走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膝盖弯曲,腰部放松,两手握拳,用四指手指包住拇指,走的时候手臂自然摆动。
每次逆行大约100到200步,每天走2到3次。
5、捏跟腱先跪在床上,然后用自己两手的拇指还有食指中节部位在脚后跟上方跟腱部位进行拿捏,捏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些,常常这样捏能缓解腰疼症状。
6、爬行爬行法也可以缓解治疗腰痛,可以在床上或者是在地面上,向前方、后方、转圈爬行运动。
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连续做几天能缓解腰痛,可以有效治疗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症。
腰疼是怎么回事:7、热水瓶塞法此方法需要借助他人帮助,首先先把患者的腰部用手按压住,当寻找到腰痛的点时,另外的瘦则取下热水瓶塞,然后垫2层纱布,接触在有痛感的点上,大约2到3秒钟再拿开。
采用此法水壶中的水温度应在90摄氏度左右,注意小心不要被烫伤,每次连续换用3到5次,一天一次,连续进行一星期。
腰痛按摩手法教程

腰痛按摩手法教程
以下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腰痛按摩手法,让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放松身心。
1.10指双掌按摩法:
- 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保持正坐姿。
- 将双手合十,十个手指交叉,双掌向外翻转。
- 用指腹轻轻按摩腰部附近的穴位,以顺时针方向做圆圈状按摩。
- 按摩力度适中,既不要过轻也不要过重。
可以根据个人的舒
适感调整力度。
- 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时间。
2.拇指揉捏法:
- 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腰部两侧的肌肉,以小圆圈的方式揉捏。
- 从腰部向下按摩至臀部,然后再返回腰部。
- 按摩时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调整力度,但避免过度用力,以
防加重疼痛。
- 进行每个穴位的按摩约1-2分钟,可根据需要重复数次。
3.巧搓腰法:
- 站起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挺直上体。
- 将右手掌放在腰部右侧,用力向下推搓腰部,重复约10次。
- 然后换手,左手放在腰部左侧,向下推搓腰部,也重复约10次。
- 搓揉时力度要适中,根据个人的舒适感调整。
- 可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帮助缓解腰痛。
以上按摩手法可以帮助缓解腰部疼痛,但请注意,如果腰痛严重或无法缓解,建议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建议。
腰痛按摩手法及治疗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
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
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理筋手法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
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腰部劳损的药物治疗【治法】舒筋活络,补肝益肾,佐以行气活血。
【方药】1.主方①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
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
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
腰腿痛常用推拿手法PPT课件

案例总结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治疗,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部活动度 增加。
经验总结
对于长期坐姿导致的腰腿痛,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并注意操作细节。同时,预防措施如定期运动、保持良好 的坐姿等也非常重要。
THANKS FOR WATCHING
症状描述
腰部疼痛,伴有右下肢放射痛,不能长时间站立 或行走。
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案例分析
病因分析
长期坐姿导致腰椎间盘承受压力过大,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腰椎 间盘突出。
推拿手法选择
针对患者的症状,选择舒缓腰部肌肉紧张、缓解疼痛的推拿手法, 如揉法、捏法、弹拨法等。
注意事项
推拿过程中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同时配合患者呼吸进 行操作。
沿一定方向推动皮肤
详细描述
用指腹或手掌在皮肤上做直线或曲线推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疲劳。
拍法
总结词
用手掌或指腹轻拍皮肤
详细描述
用掌心或指腹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适用于背部、腿部等部位。
压法
总结词
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固定部位
详细描述
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固定部位,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适用于各个部位的按摩。
患者体位
选择舒适的体位,如俯卧 位或侧卧位,以便于推拿 操作。
环境准备
确保治疗环境安静、整洁, 温度适宜,避免不必要的 干扰。
推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以患者感到 舒适为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
痛或损伤。
遵循经络
推拿时应遵循经络走向,按照一定 的顺序进行操作。
中医推拿缓解腰腿酸痛的手法

中医推拿缓解腰腿酸痛的手法腰腿酸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于许多办公室工作人员和长时间站立的人来说尤为常见。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腰腿酸痛与肾脏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缓解腰腿酸痛。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推拿手法,帮助缓解腰腿酸痛。
1. 按摩肾俞穴肾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方,是缓解腰腿酸痛的关键穴位之一。
使用手指按压该穴位,可以刺激肾脏的功能,增加血液循环并缓解疼痛。
按摩时可以用适度的力量,轻轻旋转或反复按压穴位3-5分钟,每天2次。
2. 推拿背部膀胱经背部是膀胱经络的重要走向,通过推拿背部的膀胱经络,可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
可以用手掌从脊柱两侧的腰部向上推拿至肩部,然后再沿着肩部的手臂走向推拿至手指,重复数次。
这种手法能够有效缓解腰腿酸痛,并且还有助于放松肩颈部位的紧张肌肉。
3. 按压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弯曲时,腓骨头下方一个指压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腿酸痛,并刺激人体的气血循环。
按压时可以用拇指或中指适度用力,每天按压2-3次,每次持续1-2分钟。
4. 推拿腰部骨盆区域推拿腰部骨盆区域有助于缓解腰腿酸痛,并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用手掌从腰部开始,沿着骨盆的下方推拿至臀部,再返回腰部,重复进行几次。
可以在推拿过程中用力适度,根据个人感觉调整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腰腿酸痛的推拿手法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手法要轻柔温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受伤;其次,要注意手法的节奏和顺序,以产生舒适感和放松感;最后,对于慢性腰腿酸痛患者,推拿手法应该结合其他中医疗法综合治疗。
总之,中医推拿是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腰腿酸痛。
通过按摩肾俞穴、推拿背部膀胱经、按压足三里穴和推拿腰部骨盆区域等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
然而,对于严重的腰腿酸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按摩九招

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按摩九招
作者:倍轻松
按摩之一招:抖两手置腰部,掌根按于腰眼处,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摩之二招:捏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
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按摩之三招:揉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这是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按摩中的其中一点。
按摩之四招:点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按摩之五招: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按摩之六招:叩用双手半握拳,用两拳的背面轻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这也是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按摩中的一点。
按摩之七招: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到骶部顺序进行,两侧各抓36次。
按摩之八招: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热感。
按摩之九招:滚两手握拳,用手背突出部分从腰部向上下滚动、按摩。
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复多次。
上身可配合前倾、后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禁忌症:
1、开放性损伤的腰部,腰椎骨折的早期,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手法治疗。
2、孕妇的下腰部以及三阴交等有特定作用的穴位禁止做强刺激手法。
3、急性损伤手法治疗后一般不宜在局部进行热敷。
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医生站于患者一侧。
2、用滚法在患者的竖脊肌及下肢操作,上下来回3-5遍。
3、用一指禅推法在腰背部及膀胱经操作,上下来回3-5遍。
4、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半分钟。
5、患者仰卧,助手固定患者上半身,摇动患者腰部。
6、患者俯卧,助手固定患者上身,抖动腰部及双下肢。
7、用擦法竖擦腰部的督脉及膀胱经,擦下肢部。
8、搓下肢部。
9、取马裆法站立于一侧,用擦法擦腰及腰骶部。
注: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在基本手法上进行辨证加减。
一、急性腰扭伤
1、定义:因腰部脊柱两侧肌肉的急性损伤而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椎关节、骶棘肌,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轻者第二天开始症状才逐渐出现。
2、临床表现:检查时患者腰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受限,棘上韧带损伤患者向前弯腰受限明显,棘间韧带损伤患者后伸受限明显。
损伤侧腰部肌张力增高,损伤处压痛点明显,根据压痛点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损伤部位,腰肌损伤时可在相应的脊柱关节旁约1.5cm处相当于腰椎横突处触及压痛点,棘上韧带损伤时可在棘突间触及压痛点。
仰卧挺腹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弹拨法:患者俯卧,在损伤部施以弹拨法20-30次,弹拨力量不可过重。
②后伸扳法。
③坐位旋转复位法。
④疼痛剧烈者可点按委中、承山、阳陵泉等以止痛。
⑤青壮年体质较强者可掐人中,拿捏跟腱,并可掐后溪,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4、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宜卧板床休息3-5天,并注意局部保暖。
二、慢性腰肌劳损
1、定义:因腰部肌肉等腰部组织的慢性损伤而产生的腰背部酸痛为主症的一种腰部疾病。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部、腰骶部一侧疼痛不适,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腰部活动尚可,但有牵滞不适感。
检查可见患者腰部活动基本正常,腰部肌肉的张力减低,腰部广泛压痛,叩击腰部时患者有舒适感,跟臀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用掌根上下来回按揉腰部3-5分钟。
②沿背部及骶部用拍法进行治疗,以皮肤微红为度,也可用拳背击发在腰背部治疗2-3分钟。
③手法结束后可加热敷。
4、注意事项:①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工作。
②卧硬板床。
③稳定期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循序渐进的锻炼。
④劳动时以宽皮带或宽护腰束腰以保护腰部肌肉。
三、腰椎后关节紊乱
1、定义:是指因腰椎间后关节错位而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不利的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部分患者腰部呈轻度前屈、侧屈的强迫体位,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但疼痛常不超过膝关节。
检查时腰部运动受限,局部肌肉痉挛,可在相应的椎体棘突旁出现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点揉阳陵泉、绝骨、太溪等穴,每穴约1分钟。
②患者俯卧,拔伸腰部,抖动腰和下肢。
③用坐位旋转复位法整复腰椎。
4、注意事项:①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
②整复不可强求响声,不可强求一次复位成功,以免加剧损伤。
③坐位旋转复位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法,只有在患者腰部放松情况下成功率才高。
四、退行性脊柱炎
1、定义:是以椎体的退行性改变和局部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慢性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临床上以腰椎的病变最为多见。
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患者行走不便,早期腰部酸痛无力,不能久坐,腰部僵硬,活动不利,或腰部有钝痛、胀痛或束带感,因劳累、着凉或阴雨天情况下加重,晨起症状加重,检查时局部腰肌痉挛,生理弧度变浅,腰部两旁,外侧轻度压痛,棘突压痛明显,跟臀试验阳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脊柱两旁,从上向下,紧按慢移,来回3-5遍,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弹拨脊柱两旁。
②掌根叠按脊柱部,从上到下3-5遍,按压时嘱患者呼气。
拍打腰背部2-3分钟,以腰骶部为重点进行拍打。
③患者仰卧,对患者施抱搂法,治疗10次左右。
4、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