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
初中八年级政治《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政治《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本课程将探讨隐私和隐私权,为学生提供了解隐私权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通过案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维护个人隐私。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定义和概念,理解个人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
2.探讨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了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3.培养学生维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隐私泄露。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介绍隐私和隐私权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探讨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3.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介绍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从加强自我保护、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隐私和隐私权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探讨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案例:通过现实案例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隐私泄露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听一首与隐私安全相关的歌曲,并展示一张隐私泄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隐私安全的思考。
知识讲授隐私和隐私权的定义1.隐私:指个人生活和活动范围内自然形成的事物和活动不被外人干扰和侵犯的一种权利。
2.隐私权:指个人对自己的私人事物和活动不受外界侵犯和干扰的权利。
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个人隐私泄露的影响:可能受到财产、信誉、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2.社会隐私泄露的影响: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数据泄露、商业机密泄露等情况,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1.加强自我保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注意个人信息在使用互联网时的保护。
2.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保障公民隐私权利。
3.法律保护:依法制定隐私保护法规,保障个人隐私合法权益。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
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讲解了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内容,保护隐私的意义,是第五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和学生经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现实,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隐私及隐私权的内涵;(2)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3 )明确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及隐私权2.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运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及隐私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
教学难点:隐私不是丑事。
四、说教法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1)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2)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比、启发、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五、说学法(1)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
(2)采用阅读讨论、参与学习等合作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生活问题调查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典型案例,设置情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得出结论:(1)分析情景故事------小红的困惑,得出隐私的含义、内容;(2)学生讨论,比较,明白隐私不是丑事;(3)阅读材料(教案后附)、观察漫画(课本47页),懂得保护隐私的意义;(4)案例分析(课本48页),掌握隐私权的含义、内容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学会保护隐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沟通与交流。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MicrosoftWord文档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5课的第一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框内容承上启下,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知识目标: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保护隐私的意义;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得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能够自主的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本课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代性比较强,但比较难解,公民教育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义务意识、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公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隐私权属于人身权的一种,通过教案活动对隐私权进行分析以及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的方法,来达到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既树立对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学会如何理智处理隐私权保护问题3.教案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教案难点:澄清隐私并非是丑事的观念我确立重难点的依据是:(1)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有许多人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的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必要。
(2)学生的隐私时常受到侵犯的事实:生活中经常有父母老师以关心为由,私拆学生信件,偷看日记,偷看聊天内容等侵害未成年人的隐私的事情发生,处理不好,亲子关系会受到影响。
通过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正确维护个人隐私权。
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

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2014-02-17 13:03:56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欢迎来到宁夏教师招聘网,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宁夏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应试者作答摘录】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1)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2016年辽宁教师招聘面试备考之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发展,开始有了权利义务观念。
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辩证地分析。
但在实际情况中,容易受到错误观念影响,存在认知偏差。
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期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在知识方面,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隐私的含义,能够说出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据:学生在隐私权的认识方面,存在认知偏差。
而且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存在隐私权被侵犯的事实。
五、说教法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模板

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模板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要怎么写?下面小编就以初中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1) 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 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

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应试者作答摘录】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1)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荆门)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荆门钟祥市南湖中学邓远梅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来自荆门市钟祥南湖中学,我叫邓远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的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对这一框的内容,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八年级下册教材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分为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板块。
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内容的具体化。
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格权是公民人身权的重要内容,而我今天要说的隐私权就属于公民的人格权。
学生已学习了公民人格权的部分内容,本课将学习人格权的最后一个内容:隐私和隐私权。
通过学习,将为学习后面一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
具体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和隐私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隐私的含义,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和隐私权的内容。
确立这个重点,是基于学生对隐私和隐私权的模糊认识以及该知识是学好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关键。
教学难点:准确辨别现实生活中涉及隐私和隐私权的现象。
确立这个难点,是基于长久以来公民对隐私权保护的忽视,公民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现实,以及学生对隐私认识的一些偏差。
二、教法与理念对本框的教学我采用情景介入导学法,这是我自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里向各位评委做简单介绍,请各位专家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教考试面试训练——说课真题示例三之《隐私
和隐私权》说课稿点评
【应试者作答摘录】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
(1)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
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
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二、说教法
1.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隐私意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学
在讲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
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喜欢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1.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共同归纳出隐私的内涵。
在澄清“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进行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2.探究学习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针对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报社侵权案、拆信风波等,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说明
理由。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做有何意义等。
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得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案例导入)让学生看完案例后,老师提问: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
(2)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1)什么是隐私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学生回答:“隐”是隐藏,不为人所知或不欲为人所知的意思。
“私”是与公无关,是个人之事。
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
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③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2)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
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讨论式和情境式两种教学方式。
①通过“报社侵权案”引出隐私权的含义。
②通过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了解合法搜查的条件,说明隐私权首先是指个人
生活的安宁权,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银行、邮局一米线的设定”有何作用对你有何启发引出隐私权还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
④通过对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检查下属信件现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从而过渡到下一课的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要求:学生对着板书自己梳理一遍,谈谈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4.板书
板书要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5.课外作业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如: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身边发生的关于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制作一份相关内容的板报。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
谢谢大家!
【教师考试网点评】
该说课稿总体能体现课改理念。
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不仅注重知识目标,而且重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能够体现知识的联系,实现学科知识整合。
课堂导入自然贴切,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法方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的设计合理、灵活,并具有开放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最后加入了说板书设计和作业,使说课更为完整。
但在学法与教法的分析中,稍显单薄与不足。
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说课的说理性,渗透更多的课程理念,加入更多的弹性设计,使说课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