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合集下载

三大运营商哪个流量便宜

三大运营商哪个流量便宜

三大运营商哪个流量便宜三大运营商指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就流量的价格而言,每家运营商都有不同的套餐和优惠政策,因此很难一概而论哪个运营商的流量便宜。

下面将分别介绍三大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及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首先,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流量套餐种类繁多,包括宽带、融合套餐等多种选择。

中国移动的流量套餐有两大类别:包年流量套餐和套餐组合流量套餐。

包年流量套餐是指用户支付一定金额,获得一定时长的流量,价格相对较便宜。

套餐组合流量套餐则是将通话、短信、流量等多种功能进行组合,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其次,中国联通也是中国的一家大型移动通信企业,其流量套餐也有多种选择。

中国联通的流量套餐主要包括两大类别:根据流量数量进行区分的套餐和根据套餐内容进行区分的套餐。

根据流量数量进行区分的套餐包括1GB、2GB、3GB等多个档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流量套餐。

根据套餐内容进行区分的套餐则根据通话、短信和流量的组合进行定价,用户可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最后,中国电信是中国的一家传统电信运营商,其流量套餐也有多种选择。

中国电信的流量套餐主要包括两大类别:定向流量套餐和组合流量套餐。

定向流量套餐是指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将流量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或功能,如社交网络、视频等,价格相对较便宜。

组合流量套餐则是根据通话、短信和流量的组合进行定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综上所述,三大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多样化,具体的价格和优惠政策会因地区、套餐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无法简单而言哪个运营商的流量更便宜。

建议用户在选择流量套餐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及经济实力,综合考虑价格与服务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流量套餐。

中国三大运营商优劣势比较

中国三大运营商优劣势比较

中国移动S1、客户群优势2、成本优势3、资产优势4、员工优势5、品牌优势6、经验和能力优势7、民族技术o1、FMC2、互联网化3、移动化4、宽带化GPON5、智能化6、国家鼓励大企业走向世界W1、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操作系统、浏览器、搜索、应用)2、互联网出口带宽3、传输网T1、技术进步的威胁2、反垄断的威胁3、IM、操作系统、IPHONE中国联通优势:1、价格便宜:入网费和使用费都相对中国移动便宜2、服务态度好:在目前的广泛口碑宣传中认同中国联通的服务态度3、服务种类齐全: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联通公司的经营范围较中国移动大得多,这意味着用户在一家公司就可以完成其所需的各种服务项目.4、品牌形象好:品牌形象趋于平民化,和消费者的距离较近,由于一开始和中国移动有过于悬殊的差距,因此在软件服务方面较为注重,从而赢得了口碑,消费者对服务的评价比中国移动好.5、政策优势大:是国内唯一经营电信项目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公司,国家有意缩小和中国移动的距离,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中将最具有潜力.6、硬件设备好:由于公司组建时间比中国移动晚,因此可以采用最为先进的设备,从而保障了通话质量.7、经过这几年的运做,使感受的网络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提高了可通话区域面积和通话质量,发展速度是中国移动所无可比拟的• 劣势:1、网络覆盖面少,使可通话区域和通话质量受到限制,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口碑教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根深蒂固,对于移动通信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2、服务时间短,是消费者对其成熟性和稳定性存在疑虑,公司的品牌形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够清晰3、品牌形象低,由于一开始就从价格上和中国移动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质廉价的负面影响,造成消费购买时的障碍.4、经营时间短,品牌沉积比较少,因此造成品牌第一提及率低,在品牌消费习惯上对比中国移动存在较大劣势5、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过快,已经引起了中国移动的强烈重视,从而加大了其自身的市场拓展工作,由过去的自然推广想目前的策略化推广改进,增加了未来市场工作的难度6、终端代理网点的服务质量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机会:1、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后原有的官僚作风等依然存在,在市场推广和服务改进等方面存在迟钝的现象2、由于中国移动早期的种种收费过高和计费不透明等弊端不断被公众所揭露,使其品牌形象的损坏进程在不断加剧中,而中国移动至今未在言论或行动上将这些现象予以更改,已经有一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联通3、中国移动早期的不规范管理而带来的弊端正不断显现出来,并且由于规模的过于庞大而带来的缺乏灵活性正不断给中国移动已经受损的品牌形象带来更大的伤害4、由于互连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入生活等因素,从而使通讯领域不断的扩大,而所增加的许多项目是中国移动无法经营的,将在竞争中缺乏相应的可提供产品内容,联通在时尚科技方面将对中国移动造成巨大冲击• 威胁:1、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开始展开了一些改变形象的措施,例如设立1860服务热线等2、中国移动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缩短和中国联通最大的劣势----价格3、消费者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分离一事认知度不够,从而使中国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与中国电信,使中国联通的品种齐全优势被淡化4、中国移动也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整改和提升,以期待缩短和联通之间的差距,从而通过网络覆盖的优势得以更好的发挥5、随着WTO的到来,未来的市场竞争者可能更多,将加剧市场拓展的难度。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品牌竞争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在通信行业这样竞争激烈的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进行品牌竞争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竞争策略。

一、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1. 中国移动的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品牌定位主要注重通信服务的质量和广覆盖面。

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品牌是他们的主力品牌,专注于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并且致力于提供稳定、高效、便捷的通信体验。

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移动通信用户,包括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

2. 中国联通的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中国联通是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其品牌定位注重网络速度和技术创新。

中国联通的主力品牌是“联通”,他们致力于提供更快速、更先进的通信服务,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也是移动通信用户,特别是那些对网络速度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用户。

二、品牌形象和口碑1. 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一直以来都与强大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稳定性相关联。

他们拥有广泛的网络资源和用户基础,使得他们在通信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移动还积极投入社会公益和环保领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口碑。

2. 中国联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中国联通在过去几年中,通过加大网络改造和提速升级等努力,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

他们不仅在网络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了他们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因此,中国联通在用户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美誉。

三、竞争策略和营销活动1. 中国移动的竞争策略和营销活动中国移动作为市场的领导者,致力于巩固其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

他们采取了多种策略,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出有吸引力的套餐和优惠活动。

此外,中国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其他国际运营商进行合作,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比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比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对比分析一、公司背景与主要经营业绩、财务数据介绍(一)公司背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其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

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建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

截至2008 年12 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 覆盖全国县(市),客户总数超过4.5 亿户,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79国家和地区的252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

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基于GSM和W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和基础网络运营商,覆盖全国城乡,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

母公司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为与合并前的中国联通相区分,业界常以“新联通”进行称呼。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区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中国三大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它们在市场份额、业务覆盖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广泛的市场覆盖。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移动通信用户达到9.94亿户,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分别为14.6%和15.1%。

二、网络技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网络技术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移动采用了全球领先的TD-LTE和FDD-LTE技术,提供了较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中国电信则采用了CDMA2000和TD-SCDMA技术,网络覆盖相对较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具有优势。

中国联通则是采用了WCDMA和TD-SCDMA技术,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三、业务套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各种不同的业务套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中国移动主要提供话音通信、短信和上网服务,同时还有各种流量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手机市场上较为劣势。

中国联通则主要专注于4G和5G网络的发展,提供较多的上网套餐和手机销售活动。

四、服务质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

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和信号稳定性上表现较好,但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拥堵现象。

中国电信在固话和宽带服务方面较为出色,但在移动网络质量上相对较差。

中国联通相对来说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些欠缺,用户对其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有所不满。

五、品牌形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存在差异。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电信在宽带和固话领域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被认为是较为稳定和可靠的运营商。

中国联通在品牌形象上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用户好感度。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市场份额、网络技术、业务套餐、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案例

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案例

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案例在中国的通信市场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一直是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激烈的对手。

这场市场竞争不仅涉及用户数量、收入增长、网络覆盖等方面的指标,更体现了公司战略、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实力。

本文将以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为题,探讨这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策略、产品创新、实力对比等方面的案例。

一、市场竞争态势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作为两个国有巨头运营商,一直在中国的通信市场中角逐超过20年。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在用户数量上一直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联通在近年来通过各种竞争策略有所迎头赶上。

市场竞争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一直基于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创新产品来争夺用户。

二、竞争策略对比1.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两家公司在通信市场中最为常见的竞争策略之一。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通过降低资费、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来吸引用户。

他们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争夺用户的心。

2. 产品创新除了价格竞争外,产品创新也是两大巨头之间的一大竞争点。

例如,中国移动推出的4G、5G网络,以及联通推出的沃宽带、沃派等产品都是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两家公司都在不断努力推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渠道拓展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点,以提供便利的销售和服务。

并且,他们也通过线上渠道来扩大业务覆盖面,提高销售渠道的竞争力。

三、用户体验在市场竞争中,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无论是通信质量、客户服务还是售后保障,都直接关系到用户对运营商的选择和满意度。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更好的通信网络、优化客户服务。

这也是两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展示实力的重要方面。

四、竞争结果与启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市场竞争从单纯的用户数量竞争逐渐转向竞争策略的多元化。

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价格优势、渠道拓展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两家公司不断进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大运营商的优缺点及对比

三大运营商的优缺点及对比

三大运营商的优缺点及对比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通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成为人们选择的主要服务商。

本文将介绍三大运营商的优缺点及其对比。

一、中国移动优点:1、4G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中国移动是全国4G网络覆盖最广的运营商,其4G网络覆盖范围高达98%以上,虽然其速度不如联通,但网络的覆盖面非常广,适合需要经常出差的人。

2、用户群体庞大作为三大运营商中最老牌、服务历史最长的运营商,移动用户的群体非常庞大,其用户体验和网络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大的验证。

3、拥有稳定的通信技术中国移动作为国家电信企业之一,拥有稳定的通信技术,其通信品质和通信服务都非常优秀。

在全国范围内,移动用户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1、价格较高相比其他运营商,移动的套餐价格略高,适合需要更好通信服务的用户,不是特别注重价格的用户。

2、网络速度较慢尽管移动的线路质量很好,但相对来说他的上传下载速度并不是特别快,也不如联通4G网络器速度快。

二、中国联通根据第三方机构测试,联通4G网络速度最快,在网络上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也不错。

移动可以感受到非常流畅的网速。

2、红包流量多,优惠面广联通的套餐价格比较合理,一些用户会觉得有一些优惠力度不错,例如红包流量等优惠活动都比较实在,让用户更容易接受。

3、音频质量稳定不仅在数据传输方面表现稳定,联通的通话质量也不错,音频传输稳定、声音清晰。

相对其他两家运营商,联通的4G覆盖范围略显不足,但这一缺陷正在逐步改善。

2、客服体验不一联通的客服体验也存在不一致性的问题,有的客服服务态度很好,有的则比较差,让人无法统一评量。

三、中国电信1、4G速度稳定电信的4G速度稳定、上传和下载速度均相当不错,整体表现居中。

2、宽带服务质量好电信的宽带服务质量非常高,网络稳定、速度快,在线浏览、下载、上传等用网质量较好。

3、优秀的IPTV直播电信优秀的IPTV直播,让电视直播更加灵活自由,并且节目资源也十分丰富,让用户体验到与传统电视不同的视听效果。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两大电信运营商。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们采取了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吸引和留住客户。

首先,中国移动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他们在广告宣传中大力强调自己的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优势。

此外,中国移动还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这种品牌建设策略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中国移动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更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作为中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通过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例如,他们推出了“沃”品牌系列产品,包括“沃4G”和“沃智慧”等。

这些产品的推出旨在满足客户对高速和智能化移动通信的需求,并吸引那些对新技术和创新感兴趣的消费者。

除了产品创新,中国联通还通过价格战略吸引客户。

他们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套餐,以低价提供更多的通信服务。

这种价格敏感型战略吸引了一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者,并促使他们选择中国联通作为他们的移动运营商。

此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渠道建设方面也有不同的策略。

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自营渠道网络,包括自己的门店和代理商渠道。

这使得客户可以方便地获得中国移动的产品和服务。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更依赖于合作伙伴渠道,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零售商合作来销售产品。

这种渠道策略帮助中国联通拓展了销售渠道,并提高了产品的覆盖范围。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营销策略各有侧重。

中国移动注重品牌推广和市场份额的维护,而中国联通则更注重产品创新和价格竞争。

这些策略有助于两家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吸引和留住客户。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除了上述提到的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价格战略和渠道建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营销策略上还有其他的差异。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移动注重在城市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一二线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中国移动: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
69422
85534
103779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 (64117) (54292) (73302)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
5449
(24688) (2445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 10754
6554
6020
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1821
短期银行借款的增加
9623438
10901425
长期银行借款的增加
7757005
11075836
偿还短期银行借款
(7928938) (10278727)
偿还长期银行借款 支付股息
(19925822 )

(18497783) (1255300)
2004 64125
联通两家的财务报表及市场
占有率可看出两家额价格战
略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同
样的战略在两家企业中产生
了不同的效应。中国移动在
价格策略上采取鲜明的“价
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
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

的资费调整政策,变相降低
通话价格,为客户提供更为
丰富的多种收费选择,令客
户更自由、更受益,从而占
据了市场主动权。而中国联
从以上财务指标可以看 出,中国联通的负债程 度较中国移动而言较高, 而且产权比率大大高于 中国移动,其流动比率 较中国移动低,所以其 财务风险比中国移动大, 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差。
24
中国联通融资业务
2002
行使股份期权所获得之现金

应付联通集团款项的减少 (1393434)
2003 1158 (724127)
16
现在我们来分析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如下表:
主营业务收入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营运成本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2002年 128561 40576.5 2002年 79765 33252.84 2002年 1.611747 1.220242
2003年 158604 67636.3 2003年 105401 59122.28 2003年 1.504768 1.144007
通公司则利用了其在价格方
面的灵活浮动权,吸引对价
格敏感性强的低端客户。但
中国移动的“套餐”服务隐
晦的降价方式令联通始料不
及,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中越
陷越深。
5
具体分析
现金管理 资产流动性 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
负债政策 会计盈利&股东价值分析
6
(一)现金管理
前段时间披露的苹果审计报告,除了经 营中发生的应付账款、应计费用之外一 份债务都不存在,创造了财务上的奇迹。 而后报道的中国移动已经超过苹果,坐 拥500亿美元现金,马靖昊老师在他的微 博里提到“商业模式一个是靠垄断,一 个是靠市场,中国移动坐拥那么多的现 金并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只能说明 收费太高。”
融资活动所支付的净现金 (11868) (8778) (940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 (3980) (5264) (454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初) 18413
14433
917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 14433
9170
4630
8
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现金流都是相 当的充裕,当然中移动的现金资产过高也引发系列问 题,在此暂不予讨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移动的现 金流的充裕。
12
(三)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
年份
2002年
2003年
营运收入
通话费
93272
111027
月租费
16901
20666
其他营运收入
18388
26911
营运收入合计
128561
158604
营运支出
电路租费
5287
4914
网间互联支出
12975
12868
折旧
26827
36611
2004年 192381 79331.61 2004年 132647 71375.47 2004年 1.450323 1.111469
17
1.通过对比,可以知道两公司的都在下降, 而中国移动下降的比例要比中国联通下降的 比例要多,因此说明,中国联通正在发挥规 模经济的作用,其通过销售费用(广告方面 的支出)来树立自己的品牌,赢得客户资源, 还有一方面就是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从而 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中国联通和中国移 动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的差距也在 缩小。2.从长远来看,中国联通要想和中国 移动分庭抗礼,必须从自身的网络建设和服 务研发方面下客户,在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的 差异化优势。
9
(二)资产流动性
资产流动性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 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 能力。资产流动性可以用资产流动比率以及 运营资本比率来衡量。
资产流动性
2002
2003
2004
流动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98.51% 71.51%
88.88% 50.66%
81.82% 38.71%
营运资本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降价竞争战略分析
1
2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现状
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形
成典型的“双寡头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完
善的市场结构,存在着串通和
激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
双寡头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
同样存在客户或消费者被动接
受过高定价和低质服务的现象。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
27387925
40303611
CDMA业务收入
3225347
16623518
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
2793039
3437083
长途业务收入 寻呼业务收入 服务收入合计 销售通信产品收入 营业收入合计
2765723 2161188 38333222 2243303 40576525
2273148 1403053 64040413 3595912 67636325
中国联通
63.77% 40.79%
39.44% 44.80%
33.85% 48.15%
10
1.两家公司的比率都 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是,中国移动一直 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 短期偿债能力;然而, 中国联通的情况就不 容乐观了,大幅度的 下降,使得其短期偿 债能力也不断下降。
11
2.中国移动呈现下降 趋势,说明运用短 期非付息负债能力 增强;中国联通保 持平稳的趋势,同 时该指标联通低于 移动,可见联通更 善于运用“短期非 付息负债”。
权益资本利润率
移动 联通
2002年
25.47% 11.29% 60.58% 46.40% 11.49% 3.06% 17.19% 4.21%
19.01% 6.88%
2003年
22.42% 6.22% 58.46% 36.69% 11.57% 2.81% 17.23% 4.07%
17.88% 6.04%
工资
6757
7700
其他营运支出
27919
43308
营运支出合计
79765
105401
2004年
128534 24760 39087 192381
3861 12072 44320 9717 62677 132647
13
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
年份
2002年
营业收入(营业额)
2003年
GSM业务收入
就两家公司竞争战略而言,在财务方面,适度降价 不会造成现金流问题。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投资降低单 位成本,以实现降价的目的,如技术、设备方面的研 发投入、更新换代,通讯网的丰富等等。总而言之, 从现金流方面来看,移动联通都可以实施降价竞争战 略,但联通由于负债比例远高于移动,对其偿债能力 要求较高,因而降价竞争的过程中,应警惕因为降价 导致的利润大幅下滑,而最终造成现金流断裂的严重 后果。
2004年
46579235 24219602 3662734
1848009 —
76309580 3022031 79331611
14
营业成本
2002
2003
2004
线路和网络容量租赁 (1583255) (4320382) (7398128)
网间结算成本 折旧和摊销 人工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及其他 销售通信产品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15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1.目前两家公司均采取了降价竞争的战略, (这是一种成本领先战略)主要是因为这可以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 的中低端用户,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中国联通的总成本要 比中国移动的总成本低一些。但是从更细致的方面来看,中国联通 在电路租费和网间互联租出要比中国移动的高,而在折旧和人工等 方面要比中国移动的低。这主要是从两者的规模体现出来的。3.虽然 两者的规模都呈逐年扩张的趋势,但是联通整体上要比移动要小, 这主要是两公司的发展历史有关,而联通也比移动要年轻。所以, 联通自身网络的建设和销售网点都比移动的要少一些,因此在电路 租费和网间互联支出方面,联通的代价相应比移动的要高。
2004年 21.83% 5.53% 56.20% 34.96% 11.40% 3.01% 16.60% 4.44%
18.02% 6.03%
20
负债管理指标
总资产负债率
移动
联通
权益资产比
移动
联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