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听《多点对多点通信》讲座有感之《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PoC将直接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业务引⼊到蜂窝⽹络中,使流⾏的半双⼯⽆线业务在蜂窝⼿机中得以应⽤,这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注册新⽤户,同时增加ARPU。
多样化平台该业务的原理其实⽐较简单,我们称之为“JustPushtoTalk”,这得益于“always-on”连接,IP技术正是实现该连接的根本。
正是这个特点,呼叫可以仅仅通过按⼀个键,⽽且不管是在点对点⽤户中还是在通话群组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连接。
PoC 业务并不替代现已存在的蜂窝业务,不⽤改变传统的语⾳业务。
建⽴在半双⼯VoIP基础上的PoC解决⽅案,构建在当前GSM/GPRS⽹络上,保护了投资,并能平滑过渡到3G,PoC业务同样可以看作为IMS(3GR5以上内容)前期服务。
⾯向电路交换的移动⽹络,在⽤户通话之前必须通过拨号进⾏呼叫建⽴过程,这⼀点与“always-on”连接截然不同。
在⽤户通话过程中,⾯向电路交换的呼叫始终占据上⾏和下⾏两个⽅向的资源;⽽基于半双⼯的PoC业务,只在有通话过程中占⽤资源,通话结束⽴即释放,所以能⼤量节省资源。
OMA对PoC统⼀地进⾏了标准化⼯作,以保证其互连互通性,提供⼀个能开展多媒体应⽤的业务平台。
烽⽕移动公司结合OMA标准,根据对PoC的深⼊研究和理解,并提出了基于OMA的PoC构架模型。
新的突破烽⽕移动公司已经在由我国⾃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讯标准———TD-SCDMA 上对PoC业助,緯累了⼀定的研究抐果,具备了相容完备的圬TD-SCDMA⽹络上宾瞐PoC业务的技术和概念。
基于OMA标准揑出的PoC构架,烽⽕移动公司提出亄TD-SCDOA⽹络中PoC 业务的具体实现⽅案。
该⽅案将PoC服务器放在运营商IP⽹络中?SI?CORE 在TD-S?DMA穑络IMS域的CSCF中实现。
PoC业务(包括语⾳、数字,以及将潥的视频等)?据均由TD-SCD?A的分?业务传送⽅式提供:语⾳采⽤BTP/IP⽀持的VoIP⽅式提供,使⽤AMR编码(⽐?:5.15kb?t/s),能提⾼字节和帧的容错能⼒。
短信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短信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短信服务是指利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通过短信通道向用户发送信息服务的行业。
短信服务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蓬勃发展,成为了现代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
一、定义短信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向用户发送信息服务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迅速、便捷、灵活、易于管理和实时到达等特点。
二、分类特点根据使用范围不同,短信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企业短信和个人短信。
企业短信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传输和外部客户联络,个人短信则主要为个人通讯,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业务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点对点短信和群发短信。
点对点短信主要面向个人用户,而群发短信则是面向企业、政府机构等组织。
三、产业链短信服务行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有:短信平台、短信接口、短信网关、短信提供商、短信代理商等。
其中,短信平台是短信服务的核心环节,承载着短信发送方的所有短信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发。
短信接口是连接短信平台和客户端的桥梁,将短信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进行连接和转换,使客户端能够使用短信服务。
短信网关是连接短信平台和移动通讯网络的媒介,将短信服务发送到用户手机中。
短信提供商则是提供短信服务的公司,而短信代理商则是帮助短信提供商寻找客户的代理机构。
四、发展历程短信服务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崛起的,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短信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手段。
2000 年至2010 年,短信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移动通信公司树立起了自己的短信平台,随着短信的使用率上升,企业逐渐意识到了短信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段。
2010 年以后,随着移动支付等新业务的出现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短信服务的应用范围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为了规范短信服务行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
这些政策主要围绕信息安全和行业规范展开,规定了短信服务提供商和接收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了短信服务不当使用的情况。
中国移动-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V3.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 h i n a M o b i l e P o i n t t o P o i n t版本号: 3.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网络结构 (3)5 CMPP功能概述 (3)6 协议栈 (4)7 通信方式 (4)7.1 长连接 (4)7.2 短连接 (6)7.3 本协议涉及的端口号 (6)7.4 交互过程中的应答方式 (7)8 消息定义 (7)8.1 基本数据类型 (7)8.2 消息结构 (7)8.3 消息头格式(Message Header) (8)8.4 业务提供商(SP)与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间的消息定义 (8)8.4.1 SP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 (8)8.4.1.1 CMPP_CONNECT消息定义(SP→ISMG) (8)8.4.1.2 CMPP_CONNECT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9)8.4.2 SP或ISMG请求拆除连接(CMPP_TERMINA TE)操作 (9)8.4.2.1 CMPP_TERMINATE消息定义(SP→ISMG或ISMG → SP) (9)8.4.2.2 CMPP_TERMINATE_RESP消息定义(SP→ISMG或ISMG → SP) (10)8.4.3 SP向ISMG提交短信(CMPP_SUBMIT)操作 (10)8.4.3.1 CMPP_SUBMIT消息定义(SP→ISMG) (10)8.4.3.2 CMPP_SUBMIT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11)8.4.4 SP向ISMG查询发送短信状态(CMPP_QUERY)操作 (12)8.4.4.1 CMPP_QUERY消息的定义(SP→ISMG) (12)8.4.4.2 CMPP_QUERY_RESP消息的定义(ISMG →SP) (13)8.4.5 ISMG向SP送交短信(CMPP_DELIVER)操作 (13)8.4.5.1 CMPP_DELIVER消息定义(ISMG→SP) (13)8.4.5.2 CMPP_DELIVER_RESP消息定义(SP → ISMG) (16)8.4.6 SP向ISMG发起删除短信(CMPP_CANCEL)操作 (16)8.4.6.1 CMPP_CANCEL消息定义(SP → ISMG) (16)8.4.6.2 CMPP_CANCEL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17)8.4.7 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17)8.4.7.1 CMPP_ACTIVE_TEST定义(SP → ISMG或ISMG→SP) (17)8.4.7.2 CMPP_ACTIVE_TEST_RESP定义(SP → ISMG或ISMG→SP) (17)8.5 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之间的消息定义 (17)8.5.1 源ISMG请求连接到目的ISMG(CMPP_CONNECT)操作 (17)8.5.2 源ISMG请求拆除到目的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TE)操作 (17)8.5.3 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17)8.5.4 源ISMG向目的ISMG转发短信(CMPP_FWD)操作 (17)8.5.4.1 CMPP_FWD定义(ISMG→ ISMG) (18)8.5.4.2 CMPP_FWD_RESP定义(ISMG→ ISMG) (21)8.6 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与汇接网关(GNS)之间的消息定义 (21)8.6.1 ISMG请求连接到GNS或GNS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 (21)8.6.2 ISMG请求拆除到GNS的连接或GNS请求拆除到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 TE)操作218.6.3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T路由(CMPP_MT_ROUTE)操作 (21)8.6.3.1 CMPP_MT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2)8.6.3.2 CMPP_MT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2)8.6.4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O路由(CMPP_MO_ROUTE)操作 (22)8.6.4.1 CMPP_MO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2)8.6.4.2 CMPP_MO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3)8.6.5 ISMG向汇接网关获取MT路由(CMPP_GET_MT_ROUTE)操作 (23)8.6.5.1 CMPP_GET_MT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4)8.6.5.2 CMPP_GET_ 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4)8.6.6 SMG向汇接网关获取MO路由(CMPP_GET_MO_ROUTE)操作 (25)8.6.6.1 CMPP_GET_MO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5)8.6.6.2 CMPP_GET_MO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5)8.6.7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T路由(CMPP_MT_ROUTE_UPDATE)操作 (26)8.6.7.1 CMPP_MT_ROUTE_UPDA TE消息定义(ISMG→GNS) (26)8.6.7.2 CMPP_MT_ROUTE_UPDA 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7)8.6.8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O路由(CMPP_MO_ROUTE_UPDATE)操作 (27)8.6.8.1 CMPP_MO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ISMG→GNS) (27)8.6.8.2 CMPP_MO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8)8.6.9 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T路由(CMPP_PUSH_MT_ROUTE_UPDA TE)操作 (29)8.6.9.1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GNS→ISMG) (29)8.6.9.2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ISMG → GNS) (29)8.6.10 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O路由(CMPP_PUSH_MO_ROUTE_UPDA TE)操作 (29)8.6.10.1 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GNS→ISMG) (30)8.6.10.2 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ISMG → GNS) (30)8.7 系统定义 (31)8.7.1 Command_Id定义 (31)8.7.2 错误码使用说明 (31)8.7.3 ISMG与GNS之间消息使用的错误码定义 (32)8.7.4 GNS上路由信息的Route_Id的编号规则 (33)9 附录1 短信群发功能的实现 (34)10 附录2 GNS协议目前实现说明 (34)11 修订历史 (36)前言本规范规定了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网元(包括ISMG、GNS和SP)之间的消息类型和定义,目前为3.0.0版本,是在原来2.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
(中国移动)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MPP2.0)

中国移动通信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hina Mobile Peer to Peer, CMPP)(V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2年4月目录前言 (4)1.围 (5)2.缩略语 (5)3.网络结构 (6)4.CMPP功能概述 (6)5. 协议栈 (8)6. 通信方式 (8)6.1 长连接 (9)6.2 短连接 (11)6.3 本协议中涉及的端口号 (12)6.4 交互过程中的应答方式 (12)7.消息定义 (12)7.1基本数据类型 (12)7.2消息结构 (13)7.3 消息头格式(Message Header) (13)7.4信息资源站实体(SP)与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间的消息定义 (13)7.4.1 SP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 (13)7.4.1.1 CMPP_CONNECT消息定义(SP→ISMG) (13)7.4.1.2 CMPP_CONNECT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14)7.4.2 SP或ISMG请求拆除连接(CMPP_TERMINA TE)操作 (14)7.4.2.1 CMPP_TERMINATE消息定义(SP→ISMG或ISMG → SP) (14)7.4.2.2 CMPP_TERMINATE_RESP消息定义(SP→ISMG或ISMG → SP) (14)7.4.3 SP向ISMG提交短信(CMPP_SUBMIT)操作 (15)7.4.3.1 CMPP_SUBMIT消息定义(SP→ISMG) (15)7.4.3.2 CMPP_SUBMIT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16)7.4.4 SP向ISMG查询发送短信状态(CMPP_QUERY)操作 (17)7.4.4.1 CMPP_QUERY消息的定义(SP→ISMG) (17)7.4.4.2 CMPP_QUERY_RESP消息的定义(ISMG →SP) (17)7.4.5 ISMG向SP送交短信(CMPP_DELIVER)操作 (18)7.4.5.1 CMPP_DELIVER消息定义(ISMG→SP) (18)7.4.5.2 CMPP_DELIVER_RESP消息定义(SP → ISMG) (20)7.4.6 SP向ISMG发起删除短信(CMPP_CANCEL)操作 (20)7.4.6.1 CMPP_CANCEL消息定义(SP → ISMG) (20)7.4.6.2 CMPP_CANCEL_RESP消息定义(ISMG → SP) (20)7.4.7 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20)7.4.7.1 CMPP_ACTIVE_TEST定义(SP → ISMG或ISMG→SP) (21)7.4.7.2 CMPP_ACTIVE_TEST_RESP定义(SP → ISMG或ISMG→SP) (21)7.5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之间的消息定义 (21)7.5.1 源ISMG请求连接到目的ISMG(CMPP_CONNECT)操作 (21)7.5.2 源ISMG请求拆除到目的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 TE)操作 (21)7.5.3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21)7.5.4 源ISMG向目的ISMG转发短信(CMPP_FWD)操作 (21)7.5.4.1 CMPP_FWD定义(ISMG→ ISMG) (21)7.5.4.2 CMPP_FWD_RESP定义(ISMG→ ISMG) (25)7.6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与汇接网关(GNS)之间的消息定义 (25)7.6.1 ISMG请求连接到GNS或GNS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257.6.2 ISMG请求拆除到GNS的连接或GNS请求拆除到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 TE)操作 (25)7.6.3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T路由(CMPP_MT_ROUTE)操作 (25)7.6.3.1 CMPP_MT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6)7.6.3.2 CMPP_MT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6)7.6.4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O路由(CMPP_MO_ROUTE)操作 (26)7.6.4.1 CMPP_MO_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6)7.6.4.2 CMPP_MO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6)7.6.5ISMG向汇接网关获取路由(CMPP_GET_ROUTE)操作 (27)7.6.5.1 CMPP_GET_ ROUTE消息定义(ISMG→GNS) (27)7.6.5.2 CMPP_GET_ 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7)7.6.6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T路由(CMPP_MT_ROUTE_UPDA TE)操作 (28)7.6.6.1 CMPP_MT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ISMG→GNS) (28)7.6.6.2 CMPP_MT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8)7.6.7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O路由(CMPP_MO_ROUTE_UPDATE)操作 (28)7.6.7.1 CMPP_MO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ISMG→GNS) (29)7.6.7.2CMPP_MO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GNS → ISMG) (29)7.6.8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T路由(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操作 (29)7.6.8.1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GNS→ISMG) (29)7.6.8.2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ISMG → GNS) (30)7.6.9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O路由(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操作 (30)7.6.9.1 CMPP_PUSH_MO_ROUTE_UPDA TE消息定义(GNS→ISMG) (30)7.6.9.2 CMPP_PUSH_MO_ROUTE_UPDA TE_RESP消息定义(ISMG →GNS) (30)7.7系统定义 (31)7.7.1 Command_Id定义 (31)附录1 MO状态报告的产生 (32)修订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信令规范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信令规范(V 1.0)目录前言 (3)1 适用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4)4 业务触发方式 (4)5 说明 (5)5.1 接口说明 (5)6 信令流程 (5)6.1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消息 (5)6.1.1 消息流程图 (5)6.1.2 流程说明 (6)6.1.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6)6.1.4 消息参数 (6)6.2 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消息 (10)6.2.1 消息流程图 (10)6.2.2 流程说明 (11)6.2.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11)6.2.4 消息参数 (11)6.3 中国联通用户给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 (13)6.3.1 消息流程图 (13)6.3.2 流程说明 (13)6.3.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14)6.3.4 消息参数 (14)附录A:编制历史 (19)前言本信令规范描述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中包括SMSC、互联短信网关、SCP等实体之间的消息交互过程以及相关消息的类型和定义。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冰、党京、孙若雯、袁向阳,同时感谢在规范起草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崔健、戴忠、郑朝晖、于蓉蓉、李洪菊、刘利平、陈洪涛同志。
1适用范围本规范对中国移动开展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在SMSC、互联短信网关、SCP等实体之间交互的信令消息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开通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
2引用标准[1]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3[2]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V1.2[3]ISMG与SCP之间通信协议(事务层)规范[4]移动梦网业务信令流程规范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MSC Mobile Switch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MO Mobile Originate 手机用户发起的短消息MT Mobile Terminate 发给手机用户的短消息SMPP Short Message Point to Point 短消息点到点协议SMA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A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T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4业务触发方式中国移动的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的用户,或者中国联通的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中国移动的用户时,触发该业务。
联通短信网关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短信网关系统优化方案一、中国联通短信业务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随着使用支持中文手机的用户增多,短信已经成为中国联通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业务之一。
除了大量使用的手机用户到手机用户的点对点短信业务之外,从信息平台到手机用户的短信信息服务业务也在快速发展,该业务已经成为广大用户及时方便地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
在短信业务狂飙突进的带动下,数据增值业务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扩大着市场。
根据各网站的调查结果,有近七成的联通用户已使用过数据增值业务,且数据增值业务的使用还主要集中在短信业务上。
特别是随着国内各大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通(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短信互通)及各大SP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通(如sohu短信网关到中国联通短信网关短信互通)的广泛发展,使得短信应用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内容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对短信应用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今的联通短信业务应用中,虽然各种短信应用实现软件各有不同,但短信平台的网络架构基本一致,最终实现目标均为满足一个具有稳定、高效、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管理性等特性的业务应用,并且无论是否提供关键性任务的服务,都需要一个持续运行,并提供高可用性的网络/主机环境以提供不间断的高品质服务。
在短信业务应用平台中,如正常运行的应用的各个功能部分,仅通过单台主机/服务器,或采用备份服务器通过冷备的方式避免单点故障,期望完成稳定、可扩展的相应短信功能,将会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短信网关服务器之间自动切换所面临的问题当使用两台应用服务器来实现短信网关功能时,通常其中一台作为应用服务器,另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具有应用服务器备份程序。
正常情况下,仅应用服务器直接面向其它短信网关设备并提供短信服务,当此应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应用服务器备份程序将能够自动启动,并接管所有出现故障的应用服务器的工作,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应用服务器单点故障,维持短信业务正常工作。
中国移动计费系统简介

一些资费 -IP长途资费
• 呼叫目的地为中国大陆各地(非本地),资费标准为0.30 元/分钟。 • 呼叫目的地为香港、澳门、台湾资费标准为1.50元/分钟。 • 呼叫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资费 标准为2.40元/分钟。 • 呼叫目的地为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古巴、也门、朝鲜、 孟加拉国、洪都拉斯、伊朗、叙利亚、马里、卡塔尔、贝 宁、蒙古、肯尼亚、卢旺达资费标准为4.60元/分钟; • 呼叫目的地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资费标准为3.60元/分钟。 • 拨打本地联通用户,资费标准为0.30元/分钟,其他用户 为0.0元/分钟
检查运行 控制 开始 初始化局数 据到 共享内存 断开数据库 连接 错误 启动 多进程 退出 子进程 异常终止 子进程 子进程
正常终止
等待子进程 检测子进 程退出状 态
环境清理
程序退出
主要模块 -批价子流程
子进程 开始运行 运行条件 是否满足 满足
断点恢复
连接数据库
睡眠等待
打开入口目录 获取文件
无文件
漫游处理
来访处理 来访高额
与外部系统接口
数据源 综合统计 客户服务
实时采集 实时传输 在线查询 实时提取
原始文件
批价后详单
用户个性化 资料 集 团 公 司
综合计费系统
实时传输
清单存储文 件
上发文件
实时上发
预处理后清 单
实时传输
增量统计
应用系统日 志
实时抽取
实时传输
综合结算
帐务处理
网管
主要业务一
• 语音业务 • GPRS业务 • 普通短信业务:包括网内点对点短信、与 联通的互联短信、国际点对点短信 • 梦网业务:包括梦网短信、梦网WAP、百 宝箱业务、儿基会业务、PDA门户业务、 手机邮箱业务 • IP数据业务:包括IP记帐卡、IP充值卡、IP 直通车、固定IP
中国移动品牌介绍

中国移动品牌介绍中国移动为您推出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
全球通(GOTONE)我能!“全球通”是中国移动通信的旗舰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形象稳健,拥有众多的高端客户。
伴随着中国移动业务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移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全球通”已经成为国内网络覆盖最广泛、国际漫游国家和地区最多、功能最为完善的移动信息服务品牌,这充分体现了“全球通”品牌的核心理念——“我能”。
“我能”源于“全球通”值得信赖的实力,代表着“全球通”与客户一起不断进取的决心;“我能”是坚韧不跋、超越自我的勇气,是坚持梦想、不懈追求的动力,是自信、乐观和笑看人生的胸怀;“我能”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为时代喝彩!追求客户的满意是“全球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确保优异的网络覆盖和通话质量的基础上,全球通更以全面、领先的技术为支撑,承载了众多创新的数据和语音业务,其中包括多媒体彩信、手机证券、随E行、国际漫游、手机邮箱、手机银行、手机上网、短消息、秘书服务、来电显示等。
客户还可通过“全球通”享受上网冲浪、收发邮件、在线理财、位置信息等服务,“全球通”异彩纷呈的服务为您开启全新的移动多媒体世界,令您随时随地畅享移动新生活。
“全球通”自问世以来,始终不懈的追求客户服务的完善与提升,在亲切、快捷、贴心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全球通”以不断提升的服务标准;人性化的10086人工接听服务界面;充满惊喜的积分奖励回馈;灵活完善的跨区服务和延伸服务等等,都赢得了众多新老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更有特别为“全球通”VIP客户量身定制的——“全球通”VIP俱乐部,以其尊贵周到的VIP机场服务、无微不至的大客户经理服务、高尔夫俱乐部等尊贵、周到的个性化增值服务,为成功而繁忙的会员们带来由衷的舒心与轻松。
“尊崇倍至,享我所想”是“全球通”VIP俱乐部会员最真切的体会与感慨。
如今,“全球通”已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代表着成功、自信、高品位,被众多中高端客户信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技术方案(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2年3月目录前言 (3)1 目的 (4)2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4)3 业务特征 (4)4 技术实现 (4)4.1 组网方案 (4)4.2 技术实现方案和实现流程 (5)4.2.1 中国移动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之间收发短信的路由 (5)4.2.2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6)4.2.3 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8)4.2.4 中国联通用户给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10)4.2.5 各实体间交互协议的说明 (11)4.3 对各种网元设备的要求 (11)4.3.1 对SMSC的改造要求 (11)4.3.2 对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的改造要求 (11)4.3.3 对SCP的改造要求 (11)4.4 对业务支撑系统的要求 (12)5 需制定的规范 (12)前言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
本技术方案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方案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方案主要起草人:魏冰、党京、孙若雯、袁向阳,同时感谢在规范起草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崔健、戴忠、郑朝晖、于蓉蓉、李洪菊、刘利平、陈洪涛同志。
1目的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办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的组网和技术实现等内容,用于指导各厂家开发研制符合集团公司要求的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
2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MSC Mobile Switch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MO Mobile Originate 手机用户发起的短消息MT Mobile Terminate 发给手机用户的短消息SMPP Short Message Point to Point 短消息点到点协议SMA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A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T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3业务特征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为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和神州行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相互之间短信的发送和接收提供了一条通道。
通过该业务平台,中国移动公司的移动用户与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就可以跨越短信的网间障碍,实现了两个运营商之间移动用户的短信互通。
4技术实现4.1 组网方案图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通的组网图组网方案说明:(1)在中国移动的每个省设立互联短信网关,用于和中国联通进行短信互通;若中国移动某个省内有多个短信中心,原则上应使用专线方式或局域网方式连接到互联短信网关上;中国联通也应在每个省设立相应的互联短信网关;同省中国移动的互联短信网关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短信网关之间可采用专线或者INTERNET相连;(2)针对神州行用户与联通用户的短信互联,要求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与省内某一个或者多个SCP通过专线方式或局域网方式进行连接;(3)中国移动互联网关今后应负责到多个运营商的短信互联(要求互联短信网关能够按照目的地进行接续和计费);(4)中国移动的短信中心通过No.7信令网和MSC相连,中国移动每个省的短信中心负责疏通该省中国联通用户到中国移动全国各地用户的点对点短信。
4.2 技术实现方案和实现流程4.2.1 中国移动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之间收发短信的路由如图1的组网图所示,举例说明如下:(1)中国移动A省用户发短信至中国联通用户时,短信的发送路由为:◆中国移动用户→中国移动用户拜访的MSC◆→中国移动A省短信中心◆→中国移动A省互联短信网关◆→中国联通A省互联短信网关◆由中国联通A省互联短信网关将短信疏通给中国联通用户(由联通控制)状态报告的回送路由为:◆中国联通短信中心◆→中国联通A省互联短信网关◆→中国移动A省互联短信网关(2)中国联通A省用户发短信至中国移动用户时,短信的发送路由为:◆中国联通用户◆→中国联通A省短信中心◆→中国联通A省互联短信网关◆→中国移动A省互联短信网关◆→中国移动A省短信中心◆→中国移动用户所在地MSC(中国移动A省的短信中心负责通过信令,将全国各地所有用户的短信发送到用户拜访MSC)◆→中国移动用户状态报告的回送路由为:◆→中国移动A省短信中心◆→中国移动A省互联短信网关◆→中国联通A省互联短信网关4.2.2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4.2.2.1 消息流程图图2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消息流程图4.2.2.2 流程说明1、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提交短信到SMSC;2、SMSC判断被叫用户为中国联通用户时,对主叫用户只进行短信中心归属号段鉴权,然后给用户返回提交短信的应答告诉用户发送短信成功与否,如果该处失败,则SMSC不再进行下述的流程;3、SMSC通过SMPP消息DELIVER_SM把短信发送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然后等待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的应答消息,如果超时没有收到应答消息,则在30分钟内重发3次;4、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给SMSC返回DELIVER_SM_REP(SMPP)消息作为第三条消息的应答消息;5、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根据号码段判断DELIVER_SM(SMPP)消息中的源号码是全球通用户还是神州行用户,如果是神州行用户,请参见4.2.3.2节中的流程说明;如果是全球通用户,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通过《点到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中规定的前转消息把短信发送给中国联通的互联短信网关,在该消息中指定一个针对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唯一的Msg_id,该Msg_id产生的算法请参见《点到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中的相关算法;然后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等待应答消息,如果超时没有接收到应答消息,则在30分钟内重发3次,仍然没有收到应答消息的话,记录一张SMAO话单;6、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相应的应答消息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在该消息的结果码中放置短信处理成功与否;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判断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的应答消息中的结果码,如果结果码标识错误,则表明第八条消息中的状态报告不可能再报上来了,此时可以直接生成一张SMAO话单,否则从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处应该有状态报告发送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7、在中国联通用户最终接收到或者过若干时间(一般为48小时)之后用户仍未接收到短信之后,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一个状态报告消息,状态报告中包括的Msg_id与第四条消息中包含的Msg_id是一致的,由此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就知道对应的短信是否确实发到了中国联通的用户;中国移动互联网关记录一张SMO话单;如果根据状态报告中的Msg_id没有找到原来的短信发送请求,则抛弃此消息;如果状态报告超时没有报告给移动互联网关,中国移动互联网关产生一张SMAO话单;8、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给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状态报告的应答消息。
4.2.3 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4.2.3.1 消息流程图网关图3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消息流程图4.2.3.2 流程说明1、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提交短信到SMSC;2、SMSC判断被叫用户为中国联通用户时,对主叫用户只进行短信中心归属号段鉴权,然后给用户返回提交短信的应答告诉用户发送短信成功与否,如果该处失败,则SMSC不再进行下述的流程;3、SMSC通过SMPP消息DELIVER_SM把短信发送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然后等待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的应答消息,如果超时没有收到应答消息,则在30分钟内重发3次;4、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给SMSC返回DELIVER_SM_REP(SMPP)消息;5、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根据号码段判断DELIVER_SM(SMPP)消息中的源号码是全球通用户还是神州行用户,如果是全球通用户,请参见4.2.2.2节中的流程描述;如果是神州行用户,则通过sm-chg-req消息向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所连接的SCP发起鉴权计费请求,然后等待SCP的应答消息,SCP超时没有应答消息就记录一张SMAO话单(注意此处不用向SCP重发计费请求),流程不再继续进行;6、SCP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鉴权计费请求的应答消息标识本次对神州行用户的计费成功与否,如果失败,则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记录SMAO话单,结束本次短信发送;7、如果发起短信的用户是通过鉴权计费请求成功的神州行用户,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通过《点到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中规定的前转消息把短信发送给中国联通的互联短信网关,在该消息中指定一个针对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唯一的Msg_id,该Msg_id产生的算法请参见《点到点网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中的相关算法;然后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等待应答消息,如果超时没有接收到应答消息,则在30分钟内重发3次,仍然没有收到应答消息的话,记录一张SMAO话单,结束本次短信发送流程;8、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相应的应答消息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在该消息的结果码中放置短信处理成功与否;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判断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的应答消息中的结果码,如果结果码标识错误,则表明第八条消息中的状态报告不可能再报上来了,此时可以直接生成一张SMAO话单,然后通过第9条消息向SCP发送标识发送失败的计费确认请求;否则从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处应该有状态报告发送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9、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向SCP发送计费确认请求,计费确认请求中的状态码标识短信发送失败;10、SCP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计费确认请求的应答消息;11、在中国联通用户最终接收到或者过若干时间(一般为48小时)之后用户仍未接收到短信之后,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一个状态报告消息,状态报告中包括的Msg_id与第七条消息中包含的Msg_id是一致的;由此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就知道对应的短信是否确实发到了中国联通的用户;中国移动互联网关记录一张SMO话单;如果根据状态报告中的Msg_id没有找到原来的短信发送请求,则抛弃此消息;如果状态报告超时没有报告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产生一张SMAO话单,然后通过第12条消息向SCP发起计费确认请求;12、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给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状态报告的应答消息;13、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根据Msg_id可以找到对应的原来的短信中的源号码是全球通用户还是神州行用户,如果是神州行用户,则通过sm-cnfm-req消息向SCP 发起计费确认请求;14、SCP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计费确认请求的应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