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庄团支部旧址陈列室解说词

合集下载

教玩具陈列室解说词

教玩具陈列室解说词

教玩具陈列室解说词
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对于幼儿,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他们也可以把每一样东西都变成可玩的玩具。

我们陈列室展示的是自制教玩具、桌面教玩具。

桌面玩具有19类,桌面玩具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穷的奥妙及玄机,涉及数学中的几何学、运筹学、等多门学科。

活动中,在跟同伴玩耍的过程中,会对这些相关的知识点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不知不觉间增加幼儿的智慧,加深同伴之间的友情,为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自制玩具有27类,主要是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造再加工,在自制玩具过程中,幼儿体验玩具的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学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并充分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谦让及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坚持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小小讲解员

坚持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小小讲解员

坚持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小小讲解员作者:来源:《中华魂》2017年第03期延安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从四面八方前来这里参观和学习,兴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延安热”。

每逢节假日游客蜂拥之际,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又一个身着八路军服、头戴八角帽的小学生,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延安各革命纪念地和各革命旧址。

他们以当年“小八路”的精气神、稚气未脱的声调,用“讲、唱、跳”的形式,热情洋溢地向远道而来的游客宣讲着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十三年的峥嵘岁月和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为延安的革命传统、延安精神和爱国主义“三大教育”基地树起了一道大讲红色故事、传播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的靓丽风景线。

他们就是人们誉为“坚持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小小讲解员”。

回顾延安小小讲解员活动开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它是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率先开展的。

1991年,该校为了推进以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方针的有效实施,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探索、实践和思考,提出了一条“请进来,送出去,走出去”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即请延安革命纪念地的同志到学校宣讲延安精神;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学习延安精神;挑选有宣讲能力的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向游客宣讲延安精神。

借以通过这“三驾齐驱”的举措,使延安精神教育入学生之脑,进学生之心,见学生之行。

为该校突出素质教育,注重以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创出一条全新的路子。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及所属各革命纪念馆和各革命旧址的同志们,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这一理念和做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不仅应邀经常去该校宣讲延安精神,认真接待该校组织的每一次参观学习活动,而且把他们选送学生到各革命纪念地义务宣讲延安精神的做法视为一种创举和新生事物,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不仅结合各纪念地的实际,以办培训班的方法,对选送参加宣讲的同学从宣讲内容、语言表达、个人仪表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指导和培训,而且以“传帮带”的形式,从宣讲方法、注意事项、技巧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示范和指导,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有模有样地进行宣讲,赢得游客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导游词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导游词

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诞生地”景区。

我们这个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的定位是“沂蒙红色圣地,华夏第一庄园”,是红色文化与庄园文化有机结合的特色景区,一个景点,两大看点,这在全国来讲,是一个很稀特的景区。

您可以看到,这里既是个大学堂,又是个大庄园,还是个大花园,到这里来旅游,能够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所谓“沂蒙红色圣地”是指这里集中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四大老区之一——沂蒙老区的革命文化资源;所谓“华夏第一庄园”,是指全面、系统反映了一个持续时间长、规模大、结果好的大店庄氏庄园。

目前,整个景区占地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有12个院落,480间房屋。

这座秦砖汉瓦、粉墙交相辉映的古建筑群,曾铸造过辉煌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庄园文化。

大店是鲁东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明清以来,这里的庄氏家族认真遵循和实践孔孟儒家思想,坚持农耕起家、科举兴族,实业富族,拥有良田万顷、家财万贯,为豪门望族。

当时的庄氏庄园规模宏大、旗杆林立、市井繁华,有一百五十多个堂号,著名的有七十二家堂号。

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及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转战迁移到莒南大店,这里的庄氏家族将宅院献出,供革命长期使用。

从1941年3月到1945年9月,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临参会、抗大一分校及后方医院、兵工厂、文化社团、工、青、妇组织等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群团、文化组织长期驻扎在这里,罗荣桓、朱瑞、黎玉、肖华、谷牧、陈仕榘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

这里一度成为山东的党政军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莒南大店成为山东解放区的红色首府和革命圣地,这里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四大革命展馆之一。

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导游词

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导游词

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导游词
欢迎各位游客来到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重要红色旅游景区。

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位于美丽的山区,占地面积广达数千亩。

这里是红军长征胜利后的休整地,也是党中央在遵义会议后的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革命历史意义。

首先,我们将带领大家来到主纪念碑广场。

主纪念碑高耸入云,上面镌刻着“红军长征胜利之地”十个大字,寓意着红军勇敢坚守和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站在这里,您可以俯瞰整个基地的美景。

接下来,我们来到革命历史陈列馆。

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讲述了党的历史和红军长征的艰辛征程,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随后,我们将带领大家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广场。

广场上耸立着高大的红军长征纪念雕塑,纪念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的壮举。

广场的四周种植着郁郁葱葱的红色植物,营造出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

最后,我们将来到丰碑亭。

亭内立有一座纪念碑,纪念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的重大决策。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到党中央英明决策背后的智慧和勇气。

在参观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持安静,保护好展品和纪念设施。

同时,也欢迎您积极与导游交流,提问与讨论。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参观,能够增强大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每个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感谢大家的参观,祝您在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度过愉快的时光!。

陈列室解说词

陈列室解说词

陈列室解说词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绵阳市涪城区教体系统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室‛。

在‚5.12‛地震中,涪城因为灾情重,受灾广,而被列为重灾区,得到了国际友人、海内外同胞、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援建,他们的爱心,体现在涪城的每一所学校,也贯穿于涪城教育重建的全过程。

为了继续和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铭记和感激所有爱心人士的援建,我们建了这座陈列室,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涪城区政区图上,详细地标明了‚5.12‛地震后,我们全区所有重建和新建的学校名单,几乎涉及到全区95%以上的学校。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铭记和感激之情。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竹简上,刻写的是涪城区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张仁诚老先生特为我们所写的《涪城教育赋》。

竹简也就是古时候的书,这里以竹简为创意,既体现涪城历史悠久,又表明该室与教育系统的关联。

同时,竹简自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涪城区于1993年由绵阳市市中区分区新建,不到20年历史,但是早在汉高祖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就设置了涪县,作为广汉郡的属地。

当时的涪县政区包括今涪城、游仙、罗江、安县四区县广大地域。

所以,张老先生的这篇《涪城教育赋》,就从那个时候写起,一直写到建区以来的历史,写到涪城教育历经灾难、凤凰涅磐的今天。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整个陈列室的前言,或者说序篇。

除了表达铭记和感激之情外,我们也期望通过铭恩奋进,无私奉献的方式,来助力于民族的复兴和中华的腾飞。

这是‚5.12‛地震中,我区受灾的情况,图片部分展示的是区内部分学校建筑和室内设施受损的情形,文字部分是对全区总体受灾情况的说明:尽管‚5.12‛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重建任务最重的一次地震。

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涪城教育系统临危不乱,迅速行动,科学应对,把地震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8分钟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8分钟

延安革命纪念馆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延安革命圣地,我是你们的导游。

在这里,你们将亲身体验到那段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革命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红色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展厅的入口。

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照片和文物,它们记录了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间所经历的风雨历程。

其中,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手稿尤为珍贵。

这些手稿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得以保存下来,见证了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的中心区域。

这里陈列着许多革命老区的实物和模型,如“红军大学”、“南泥湾垦区”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艰苦奋斗、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

南泥湾垦区的模型展示了当年八路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情景。

他们一边战斗,一边生产,自给自足,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后,我们来到了展厅的尾声部分。

这里展示了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其中,一件看似普通的草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双草鞋是当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穿过的。

草鞋虽破,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却永存。

这件展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

回顾这段红色之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此,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逛逛枣园革命旧址。

一走进这枣园呀,就感觉好像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您瞧这一排排的窑洞,当年可都是革命先辈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和付出。

那时候条件艰苦,可他们的心呐,比火还热,比钢还坚。

走进窑洞里面,简单的摆设,朴素的布置,却充满了力量。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可能就是他们策划革命的战场。

您再看这院子里的枣树,它们也像是战士,默默守护着这里。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就像革命的成果一点点积累。

想象一下,毛主席他们在这园子里散步,思考着国家的未来,那种坚定的眼神,那种无畏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咱们得好好感受,好好记住,不能忘了先辈们的牺牲和努力。

朋友们,咱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因为这都是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呀!第二篇嘿,小伙伴们!咱们现在就在著名的枣园革命旧址啦!一到这儿,是不是感觉特别有历史的韵味?这可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您看这些窑洞,别看它们外表普普通通,里面可藏着好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当年的领导人就在这里,为咱们的未来出谋划策。

走在这小道上,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热烈讨论的声音。

每一步,都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那时候的生活可不容易,但是大家的信念特别坚定。

再艰苦也不怕,一心只为了让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园子里的景色也美,有花有草,有树有鸟。

但最美的,还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

他们在这儿奋斗,为了理想,为了咱们的国家。

他们的故事,就像星星一样,照亮着咱们前行的路。

咱们来这儿参观,可不仅仅是看看风景,更要把这份精神装在心里。

以后遇到困难,想想先辈们,咱们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好啦,小伙伴们,让咱们带着敬意,继续在这园子里好好感受吧!。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解说词一、导入词: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紫阳第一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

走进今日紫阳一小,你首先看到的是西大门两旁的对联:上联是“儒学山麓传世纪薪火承前启后”,下联是“朱子庙址育万千桃李继往开来”,她告诉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是在孔庙、朱夫子庙的原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到今天(2012年)已109岁了。

二、各篇章解说词:(一)跨入校史陈列室,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参观线路图“,它告诉我们,这个校史陈列室分别由“概述——百年图强历程——今日紫阳一小——园丁风采——桃李芬芳——百年校庆” 六大篇章组成,其中,“百年图强历程”又分“清末初创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部分。

(二)下面,我们按顺序参观。

这是介绍紫阳一小数次历史演变的概述。

她共记载了紫阳一小所经历的十八次校名变革,每一次变化都留下了一定的历史印记。

旁边照片所示的就是各个不同时期紫阳一小留给我们的印象:不同时期的校门、教室和校徽、校园,富有灵气的校歌、校训,都反映出百年老校的沧桑变化。

(三)紧接着的是不同时期的办学历程:清末初创时期,以地方绅士和族立学堂为主,学生二三十人不等,靠毛茶捐为常年办学经费。

这是《皖政辑要》对清末初创情况的记述,这是清末董氏学堂的学历证明,这是清末时期自编的乡土教材——《婺源地理教科书》。

民国时期,学校逐步形成规模。

民国初年,学校办办停停,由潘兆瑞、程学典等校长一直坚持到民国十一年,改校名为县立诚立小学,举江家瑂为校长,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二十年,地方士绅力举程可式出任校长,学生近四百人,校内体制健全,办学设施日渐完善,婺源教育兴旺发达由此开始。

民国三十四年,学校改简师附小,开始增设简师班,部分学生由此参加了革命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庄团支部旧址陈列室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来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个农村团支部---------冯庄团支部旧址参观。

1946年11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个农村团支部就在这里诞生,可以说这里是团旗重新升起的地方。

中国青年团组织从它创建之日起,就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始终发挥着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团组织创建之初,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根据需要曾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救国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决定重建青年团,冯庄是当年选定的第一批试建青年团的村庄。

冯庄团支部的试建成功,在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年,它为在农村建立团组织创造了成功经验,推动了在全国普遍建立青年团的工作。

今天,学习继承冯庄团支部的光荣传统,是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这里的陈列共分三个部分展出,请看第一个部分:党的关怀
一、党的关怀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看作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所以总是坚定的信任青年,热情的关怀青年,充分的发挥青年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青年工作。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三篇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国青年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方向。


朱德总司令是青年学习的楷模。

1943年延安全体学生向朱总司令献旗。

旗上写着:“你的名字就是我们的战旗”在延安,朱总司令曾给青年们赠送三件宝,这就是笔、镢头和枪。

他勉励青年们拿起笔来学习马列主义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拿起jue头开荒种地,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拿起枪来打击敌人,学会打仗,保卫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长期在重庆工作,对国统区的青年运动十分重视和关心。

这是1944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周恩来给《新华日报》的题词。

1945年周恩来在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青年是争取和平、民主的先锋队,谁有青年,谁就有将来。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重建青年团的提议。

刘少奇对青年团的重建工作也非常重视。

他在全国土地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选择一批有群众工作作风的、虚心的、能接近群众而没有官僚主义毛病的青年干部去做团的工作。

任弼时是中国青年团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1925年他21岁时就当选为团中央的总书记,1946年到1948年,他领导了青年团的重建工作。

1949年在全国青年团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第一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名誉主席。

这是任弼时抱病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

这是任弼时同志请毛泽东审阅政治报告稿写给毛泽东的信。

二、青年团的重建
青年团的重建工作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和领导下进行的。

1946年6月,根据任弼时同志的提议,中央青委向党中央报送了《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
建议草案》,八九月间,任弼时在枣园两次主持召开书记处座谈会,讨论青年团的重建工作。

座谈会围绕要不要建团,建立什么样的团,如何建立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与会人员就建团的必要性,团的名称、性质、任务、工作方法,团与其他团体的关系等发表了意见。

枣园座谈会后,中央青委决定在延安和绥德进行团的试建工作。

冯庄是延安县丰富川最大的村庄,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当年的模范村。

1946年9月,中央青委派马仪到延安县,与延安县青联主任吴光明到冯庄试建青年团。

他们在区、乡党组织的支持协助下,召开群众会,举办青年俱乐部,开展生产互助和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

通过学习教育把一些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的青年发展为团员,先后发展了三批共26名团员。

1946年11月22日,冯庄团支部成立,选举李巨升为团支部书记。

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一个农村团支部。

冯庄团支部建立不久,便经历了严峻的历史考验。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一部分团员青年参加了解放军和游击队,一部分团员青年有李巨升带领坚持就地斗争。

1947年中央青委转移时,把12箱文件和书籍交给冯庄团支部保存。

团员们表示,一定要做到人在书在。

延安光复后,他们把这批文件和书籍完好无损地交给中央青委。

1948年12月,《中国青年》复刊,第一期刊登了,《活跃的延安冯庄青年团》一文,文章报道了冯庄团支部在自卫战争中坚持对敌斗争的情况。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任弼时在大会上座政治报告。

大会通过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章程,选举任弼时为团中央名誉主席。

团一大的胜利召开,表明了青年团的重建工作最后完成。

这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北区出席团代会代表和部分委员合影。

李巨升代表冯庄团支部出席了团一大并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这个布褡裢是李巨升在1947年带领冯庄团员对敌斗争中装文件和材料用过的。

这是号咀子。

1947年冯庄团支部与358旅举行联欢时部队送给他们8个洋号。

李巨升保存了这个号咀子。

这是1947年5月在蟠龙战役中李巨升缴获的敌军指挥刀。

三、与祖国共奋进
青年团重建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扬革命传统,听从党的召唤,与祖国共奋进。

1955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延安参加陕西省团代会时讲话说:“冯庄团支部是全国第一个团支部,是青年团的老根”,“冯庄青年团是“团根”“不要忘记团的老根”这是1983年胡耀邦来延安在枣园旧址参观。

那时他是中共中央总书记。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延视察,强调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和延安人民一起过大年。

他强调革命战争年代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团中央从5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在青少年中开展绿化
祖国的植树造林活动。

1956年3月,团中央在延安召开了五省区(陕、甘、晋、蒙、豫)青年造林大会,动员全国青年开展绿化黄河,绿化长江,绿化西北黄土高原的活动。

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

这是延安、榆林地区的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005年9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与冯庄团员青年座谈,勉励广大团员青年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寄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青春年华。

改革开放以来,从团中央领导到全国各地团的干部,以及广大团员青年来到延安和冯庄学习继承革命传统。

延安市区各级团组织,也经常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团日活动。

这是共青团延安市举行“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

这是共青团宝塔区委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活动。

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团中央发起的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雷锋精神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茁壮成长。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价值熔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润虎与延安中学团员青年在一起。

这是共青团宝塔区委举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诗会。

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和壮大团的力量的重要保证。

“党建带团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党
对共青团领导的重要方式和加强团的建设的重要原则。


这是宝塔区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交流会。

近年来宝塔区重视团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5年宝塔区荣获“全国团建先进县”荣誉称号。

冯庄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20世纪的中国青年,用青春和智慧书写了一部辉煌的历史。

展望未来,新一代中国青年,在党中央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亮丽的青春年华。

下面请大家参观1946年马仪和吴光明同志建团时居住和开展活动的窑洞。

1946年9月,马仪和吴光明同志来到冯庄试建青年团时就住在这里。

这是马仪和吴光明同志当年住过的土炕,当时马仪睡在里边,靠锅头。

吴光明睡在靠窗子的位置。

炕上的毛毯是马仪的,被子是吴光明的。

这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年,马仪和吴光明为冯庄的青年讲述保尔·柯察金的英雄故事和苏联的卫国战争故事,教育大家要努力学习,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突击作用。

好,请大家继续参观。

这孔窑洞是当年抗日青救会的青年俱乐部。

这是青年们学习识字用过的土盘和石板。

当年,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仪和吴光明举办了夜校和青年俱乐部,组织青年学习文化、举办文艺活动、开展劳动竞赛等,为试建青年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上就是冯庄团支部旧址陈列介绍,感谢大家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