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论文 机会成本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优秀论文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摘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因此特别对读大学的机会成本从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机会成本人力资本学历The Opportunity Cost of Living in the College[Abstract] Along with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 and higher education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quantity unceasing increase, more and more people entered the university campus, therefore specially read and compared university's opportunity cost to carry on from the economic theory has been profound and the system analysis .[Key words] Opportunity cost; Human capital; School record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可能是你们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你们上大学的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为你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
但是,上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呢?可能你会想到你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还有上网费、看电影、谈恋爱等各项杂费加起来的总和,但这种加总的成本并不能代表你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或者说这些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那么你上大学的真正成本是什么?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时间”。
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作业的时候,你就不能把这些时间用于工作和挣钱。
对于你们而言,上学所放弃的工资收入才是你们受教育的最大成本。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名词解释
机会成本是指当你选择一种行动时,你放弃了选择另一种行动所带来的最大收益。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例如,一个企业利用一定量资源只能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要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就必须放弃生产一定量产品的机会,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放弃的生产产品的数量就是该企业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普遍存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是决策学的一个基础性概念。
在决策过程中,你需要选择一种行动方案,而这种行动方案的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这个方案时放弃的其他方案的收益。
因此,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决策的成本和后果,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机会成本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需要选择一种投资方案,而这种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其他投资方案的收益。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需要选择一种经营策略,而这种经营策略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其他经营策略的收益。
总之,机会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机会成本的定义、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机会成本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会成本名词解释》篇1一、机会成本的定义机会成本是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因放弃了其他活动而所失去的最大利益。
简单来说,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如果你选择了去看电影,那么你就放弃了在家里看书或者去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和机会,这些被放弃的东西就是你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的应用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资源分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只能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 A 或者产品 B,那么生产产品 A 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生产产品 B 所失去的收益,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机会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决定如何分配生产资源。
2. 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例如,如果你选择了投资某个项目,那么你就放弃了投资其他项目的机会,因此你需要比较不同项目的机会成本,以便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3. 价值评估:机会成本还可以用于评估某种资产或服务的价值。
例如,如果你拥有一块土地,你可以选择将其出租或者出售,那么在做出决策之前,你需要比较出租或出售该土地的机会成本,以便做出最优的决策。
三、注意事项在应用机会成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机会成本是基于假设的条件下计算的:机会成本是基于假设的条件下计算的,如果实际情况与假设条件不符,那么机会成本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
2. 机会成本是主观的:机会成本是主观的,它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偏好。
例如,对于同一个人而言,选择去看电影和选择在家里看书的机会成本可能是不同的。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因此,面临稀缺性资源时,人们需要做出选择,并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
2.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认为做出其中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人们需要权衡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以进行最佳决策。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每个选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才是最优的。
4.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个体和国家应该专注于仅仅对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生产和贸易,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供需原理:供需原理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是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6.边际效用原理:边际效用原理认为人们对于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意味着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支付同样的价格。
7.非理性行为原理:非理性行为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可能受到情绪、偏见、错误的推理和有限的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8.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认为在经济交易中,买方和卖方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理解可能不对称。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9.资本积累原理:资本积累原理认为投资和积累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资本积累,人们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0.外部性原理:外部性原理指出一些经济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到与该活动无关的第三方。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活动带来的全社会的利益;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排放带来的社会成本。
11.公共物品原理:公共物品原理认为一些物品或服务不可能被排他性地提供给个体,每一个人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的消费。
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提供。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基本简介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例如:你购买一套房屋全部用于居住,则不能再出租获利,也就是居住的同时也失去了用于出租等获利的机会;反过来说,你若出租,你则不能再居住。
机会成本主要应用在投资过程中。
在投资决策中,放弃而损失的“潜在利益”,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机会成本英语为:opportunity cost。
名。
不可数。
进行一项投资时不得不放弃另一些投资,这些投资的最大获利就是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
选择投资和放弃投资之间的收益差是可能获取收益的成本。
如投资者仅有一份资金,投资股票时必须放弃国债与基金。
假如国债投资收益为1万元,基金投资收益为2万元,而股票投资收益为3万元,则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是2万元,国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为3万元,基金投资的机会成本也是3万元。
更加简单的讲,就是指你为了从事某件事情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
我们常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把机会成本加进去的话,可能会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
比如人们通常感觉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
出现这种认识错误的主要在于没有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首先从利率上说租赁公司的资金是从银行来的,因此融资成本一定比银行高。
但从机会成本考虑就不一定了。
银行贷款是以资金占用作为标的的。
融多少资金,就可以算出有多大的成本。
融资租赁是以租赁物件的标的为基础计算成本的,有些厂商租赁打出“零”利率的口号,实际上是一种促销手段。
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从物件的采购上早已把利息提前纳入销售价格中去了。
因为上述原因,和租赁公司谈利率,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上可能会遇到利率问题,但不是租赁公司给出的利率,而是租赁公司的收益率。
对机会成本的理解

对机会成本的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进行决策时,放弃的最好的可替代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选择某种方案而失去的其他可选择方案所带来的损失。
机会成本是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机会成本的理论基础1.稀缺性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基于经济学中的稀缺性理论。
稀缺性指的是资源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必须通过选择来分配资源。
在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权衡不同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
2.放弃成本理论放弃成本理论是机会成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必然要放弃其他可选择的方案,这种放弃其他方案所带来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放弃成本与我们所选择的方案有直接的关系,它反映了我们所做决策的合理性与否。
机会成本的重要性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诸多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
1.消费决策在消费决策中,我们需要权衡不同商品之间的机会成本,选择最符合个人需求的商品。
例如,当我们选择购买某种商品时,我们要考虑其价格与可替代商品的价格差异,以及购买该商品所放弃的其他消费选择。
2.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机会成本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决定投资某种项目时,需要比较不同投资项目之间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选择最具有潜力的项目。
同时,也要考虑投资该项目所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3.生产决策在生产决策中,机会成本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企业需要在不同生产项目之间进行选择,考虑利润和机会成本的权衡。
选择生产某种产品就意味着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分析来决策生产方案。
如何计算机会成本计算机会成本需要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收益和成本,以确定最合适的选择。
1.比较预期收益首先,需要比较不同选择的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可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其他方面的效益。
选择具有更高预期收益的方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比较成本其次,需要比较不同选择的成本。
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
需要考虑投入到每种选择中的成本,并权衡其相对重要性。
理论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时间价值分析

理论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时间价值分析在理论经济学中,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是两个核心概念。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经济决策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简而言之,它代表了选择某种行动所失去的其他可能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有500元钱,可以选择将其存入银行或购买某种商品。
如果你选择将其存入银行,那么机会成本就是你可能通过购买该商品所能获得的任何好处。
机会成本的概念帮助我们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权衡各种替代选择的成本与收益。
通过衡量机会成本,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决策,并确保我们所做的选择是最优的。
与机会成本相比,时间价值则是指时间的价值。
根据时间价值的原理,一个单位的货币在将来相比于现在的价值会降低。
这是因为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货币可以通过投资增值或通过通货膨胀折旧。
由于时间价值的存在,我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需要考虑到时间因素。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时间价值。
假设你有两个投资机会,第一个是在一年内获得1000元,而第二个是在两年内获得1100元。
在表面上看,你可能会认为第二个机会的收益更高。
然而,当考虑到时间价值时,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假设市场的折现率是10%,即时间价值为10%,那么第一个机会的现值将是909.09元(1000元/(1+0.1)),而第二个机会的现值将是990.91元(1100元/(1+0.1)^2)。
通过计算现值,我们可以发现,尽管第二个机会的未来收益更高,但其现值却不如第一个机会。
时间价值的原理在金融和投资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时间段内投资的价值,并决定是否要将资金投入某项项目。
通过考虑到时间价值,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回报率,并选择最适合的投资。
在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在经济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如何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为了追求某个目标而放弃的最佳替代品的价值。
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其他可能选择的损失。
理解机会成本概念对于个人和组织在做出决策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决策中。
一、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机会成本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提出。
他认为,在做出任何经济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直接成本,还需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性所带来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并成为决策分析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机会成本对于个体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对于个体而言,每个人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决定如何利用这些有限资源,需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选择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可以选择上大学,但这意味着放弃了四年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因此,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明智的决策,优化资源利用。
对于组织而言,机会成本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组织需要做出投资决策、生产决策和市场决策等,这些决策都需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性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公司可以选择投资于研发新产品,但这意味着放弃了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的机会。
因此,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组织做出有效的决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理解机会成本不仅需要意识到其重要性,还需要能够准确计算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因不同情境而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会成本的方法。
1. 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同一资源在不同选择中的价值。
例如,一个人可以选择去高薪工作,但这意味着放弃了追求自己梦想的机会。
通过比较两者的价值,就可以计算出机会成本。
2. 机会花费法:计算选择某项决策所需投入的成本。
例如,一个公司可以选择发展新产品,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和人力资源。
这些投入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3. 机会收入法:计算选择某项决策可能带来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会成本之我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科1001班徐华贵
201031102097
摘要:在经济学中,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失去的东西称为经济成本。
经济学家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存在机会成本,课间,机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选择方向。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些欲望的轻重缓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即可以支配利用的要素资源是有限的;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1,在使用每一特种的有限要素资源时,可能会出现因放弃其他机会的使用而失去的最优使用所带来的损失。
可见,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利用特定要素资源所取得的收入得以放弃利用该资源于其他目的为代价2.个人在做选择时,会遇到机会成本的问题,比如今晚有一场期待已久的球赛,但是明天要交作业,这时我们就要在看球赛和做作业之间做选择,如果选择看球赛,那么第二天作业的无法及时上交就是机会成本;反之,如果选择做作业,那么错过今晚这场精彩的球赛就是付出的机会成本。
奥地利学派弗·冯·维塞尔在其《自然价值》中,通过分析成本定律,联系效用与成本,独创机会成本的概念。
3维塞尔指出:“在生产财物能够做为许多种不同的使用的场合,……在这里必须注意选择那些无论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能证明是经济最有效率的使用。
”4此可见,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所需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种决策时为选择最优方案的同时,放弃次优方案所带来的损失。
因此,在做出决策时,如果没有考虑了机会成本,该方案带来的效益是最大,但该方案不一定为最优方案;如果考虑了机会成本,哪一个方案带来的效益是最大,则该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使用机会成本须满足一定前提条件:
(1)资源稀缺性。
资源具有稀缺性,在面对多个候选方案时,只能择其一而放弃其他方案。
因此机会成本又被称为择一成本。
若资源充足,则不存在放弃机会失去相应收益的情况。
(2)资源多用性。
稀缺资源一次只能投入其多种用途之一,因此产生放弃其他用途的无形损失。
(3)资源的充分利用。
若资源的各种用途都得到满足而仍有剩余,即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闲置部分不能获得收益,使用其的机会成本为零。
机会成本自其概念的提出到今天,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社会问题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首先,机会成本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5从而也就解决了要素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益的问题6当要素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的,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却是负效益时,这时的要素资源的使用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从而其使用就不能说是最优
的,对社会而言,还可能是要素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改变要素资源所使用的机会和方式,以减少或避免该要素资源在使用上的社会效益的损失。
其次,机会成本还为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依据。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企业及个人都无时不在进行着决策,而每作出一项决策都要以放弃另一次行为为代价。
机会成本的创立,就为人们获得最佳决策提出了一个要素资源最优使用的参照。
机会成本创立以来,虽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应用中,也存在种种缺陷,如对机会成本概念的滥用,人们对机会成本的片面理解,前提假定上不够严密等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机会成本进行再认识,一方面以加强机会成本在理论上的严谨性,另一方面以提高该概念在现实指导中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西方经济学名著述评》李宗正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315
2《自然价值》维塞尔著(奥),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4页
3《市场经济大辞典》第15页
4《经济学》萨谬尔迩著(美),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版第773-7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