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际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际案例

标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以某地铁站主体结构施工为例,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工程概况某地铁站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繁忙。

地铁站主体结构包括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等诸多困难。

二、施工技术应用1.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由于地铁站地处地下,地下连续墙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首先,根据地质条件,选择了合适的泥浆配比,确保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其次,采用多功能钻机进行钻孔,钻孔精度高,质量优良;最后,采用直升式钢筋笼施工技术,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2. 深基坑支护技术由于地铁站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狭小,深基坑支护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针对这一情况,项目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首先,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设计了合理的支护方案;其次,采用锚喷支护结合内支撑的方式,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时监测,对基坑变形进行控制,确保了周边环境的安全。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采用了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首先,对钢筋加工、焊接、连接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钢筋连接的可靠性;其次,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最后,通过搭设临时支撑体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4. 施工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顺利进行,项目团队采用了施工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首先,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最后,通过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实现项目进度、资源、成本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在土木工程领域,技术应用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从中总结出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分享一些土木工程技术应用的案例,并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1. 案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支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是一个关键环节。

一次工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由于模板支撑不稳造成的事故。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

首先,我们加强了模板支撑的设计和制作,采用更加牢固的材料和更稳固的支撑架构。

其次,我们增加了模板支撑的数量和密度,确保每个承重点都能得到充分的支撑。

最后,我们安排了专门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模板支撑不稳的情况。

经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不仅避免了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还提高了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土木工程中,技术应用的关键是细节的把控和安全性的保障。

2. 案例二: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地基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我们参与的一个高速公路项目中,地基处于一个软弱的地层,需要进行土木工程的技术应用。

我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动力压实”的地基处理技术,通过振动设备将振动能量传递到地基土中,使土层达到一个更加紧密、坚固的状态。

与传统的填筑工艺相比,动力压实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经过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我们成功地改变了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的路面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土木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3. 案例三:3D建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3D建模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我们参与的一个住宅项目中,通过使用3D建模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避免了设计上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一、引言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案例,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选择、施工现场布置、土方开挖与回填、地基处理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施工、防水与保温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和实施过程。

二、施工组织设计在本案中,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

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和资源需求,对施工流程进行了合理安排,确定了施工队伍、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选择针对本工程的特定条件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施工工艺。

在土方开挖与回填方面,采用了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开挖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地基处理方面,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用了桩基、换填等处理技术,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布置方面,对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进行了合理规划。

同时,对临时道路、排水系统等进行了建设和完善,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五、土方开挖与回填在土方开挖与回填方面,根据施工图纸和开挖深度要求,采用了合适的机械进行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对标高、边坡等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了开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回填时,对回填材料进行了检验和控制,确保了回填质量。

六、地基处理技术在地基处理方面,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采用了桩基、换填等处理技术。

对于桩基施工,根据桩型和地质条件,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对桩位、垂直度等参数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了桩基施工质量。

换填时,对换填材料进行了选择和控制,确保了换填质量。

七、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进行了严格控制。

在模板安装时,确保了模板的平整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钢筋绑扎时,对钢筋规格、数量、间距等参数进行了控制,确保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经典土木工程项目案例分析与总结

经典土木工程项目案例分析与总结

经典土木工程项目案例分析与总结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木工程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许多经典的土木工程项目在他们的完成之后,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几个经典的土木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

案例一:杭州湾大桥杭州湾大桥是中国的一座悬索桥,全长在世界上也属于大桥之巅。

根据其工程技术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杭州湾大桥采用了先进的悬索桥技术,利用巨大的主塔和悬索将桥梁悬挑于潮汐湾上,大幅度减轻了桥梁对于海底生物的影响。

其次,杭州湾大桥通过设计合理的防风措施,提高了桥梁的抗风性能。

最后,杭州湾大桥的设计考虑到了海底泥沙的运输和航行的需要,保证了航道通畅。

通过对于杭州湾大桥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土木工程项目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来保证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市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塞纳河畔,是一座由铁质构成的雄伟建筑。

通过对其结构和建设工艺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埃菲尔铁塔的结构采用了三角形的设计,使其在承受风压和垂直荷载时能够更加稳定。

其次,埃菲尔铁塔的建设过程使用了大量的脚手架和起重设备,这些工具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最后,埃菲尔铁塔通过巧妙设计的楼梯和电梯系统,方便了游客的流动,提高了游览体验。

通过对于埃菲尔铁塔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土木工程项目应该注重结构的稳定性和设计的实用性,同时考虑到项目的使用需求和环境因素。

案例三: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能发电工程,位于中国长江上,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首先,三峡大坝充分利用了长江的水力资源,实现了对于水能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三峡大坝通过科学的水电发电系统设计,提高了电站的发电效率。

土木工程施工中事故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中事故案例

标题:土木工程施工中事故案例及反思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正文:一、事故案例概述1. 案例一:2010年南京高架桥垮塌事故2010年11月26日,南京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四标段在B17-B18钢箱梁防撞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长约50米的钢箱梁发生倾覆。

事故原因主要为:曲线钢箱梁吊装后,未及时对受拉支座锚栓灌浆,造成梁体与桥墩之间无锚固连接,使得拉压支座无法发挥作用;在未对钢箱梁压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道工序防撞墙混凝土的浇筑;浇筑外侧防撞墙护栏混凝土时,产生了不利的偏心荷载,加之浇筑混凝土时,泵车导管可能撞击梁体及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冲击力引起主梁偏心受力,从而引发钢箱梁侧翻坠落。

2. 案例二:2020年叙威高速钢箱梁倾覆事故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叙永县正东镇境内在建的叙威高速公路TJ1标段普占互通发生一起钢箱梁倾覆事故,致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70万元。

事故原因认定为:工程技术负责人违章指挥、违章施工。

3. 案例三:某镇道路施工事故某镇村民曹春为同村王洪建造房屋,施工过程中租用张华的吊车进行楼板吊装。

吊车安装时,对横穿道路的固定拉线未设置安全标志,造成路人王克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案例一和案例二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如未及时对受拉支座锚栓灌浆、未对钢箱梁压重、违章指挥、违章施工等。

2. 安全意识不足:案例三中,施工人员未设置安全标志,导致路人受伤。

这表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潜在安全风险缺乏防范。

3. 应急预案不完善:以上案例中,事故发生后,虽然有关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处理,但应急预案不完善,未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及反思1. 加强技术和管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典型案例探讨

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典型案例探讨

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典型案例探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土木工程领域也迎来了智能化施工的浪潮。

智能化施工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为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一些典型的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案例,深入分析其技术应用和取得的成效。

一、某大型桥梁建设项目在某大型桥梁的建设中,智能化施工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在设计阶段,通过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桥梁的结构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

这使得工程师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了施工中的变更和返工。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在桥梁的关键部位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力、变形和温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施工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和结构质量。

同时,施工中还运用了智能化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

预制构件在工厂中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生产,质量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并且,通过在预制构件中嵌入芯片或二维码,实现了对构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运输到安装,都能够进行精确追踪和监控。

二、某高层商业建筑施工项目这个高层商业建筑项目在施工中充分融合了智能化技术。

运用了智能化的塔吊系统,塔吊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定位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吊运和精准就位,大大提高了吊运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和风险。

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采用了智能化的混凝土输送和浇筑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调整浇筑速度和流量,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均匀稳定。

同时,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强度和凝结过程,为后续的施工工序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依据。

另外,施工现场还部署了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识别软件,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情况。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或安全隐患,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三、某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某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智能化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土方回填施工的施工技术创新案例

土方回填施工的施工技术创新案例

土方回填施工的施工技术创新案例施工技术在各个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

土方回填施工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土方回填、压实等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施工方始终在探索和创新中寻求进步。

本文将探讨一些土方回填施工的创新案例,以展示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一、高速公路土方回填施工的创新案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土方回填施工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土方回填的质量和节约人力成本,某施工单位开展了一项创新的施工技术。

首先,他们引进了先进的土方回填机械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

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回填土方,并且能够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进行密实操作。

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减少了工程周期。

其次,为了保证回填土方的稳定性,施工方在土方回填区域中设置了薄层先验压实。

这种先验压实技术能有效保证土方回填的稳定性和均匀度,避免了回填土方的松散和不均匀现象。

最后,在项目施工前,施工方进行了充分的勘察和预测,确定了最佳的回填土方来源。

他们借助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选择了质量优良且具有良好工程性质的土方,以确保回填土方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水利工程土方回填施工的创新案例水利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土方回填施工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土方回填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某工程团队进行了一项有益的创新。

首先,他们采用了机械化回填方式,用先进的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土方回填。

相比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机械化回填能够确保回填土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次,为了预防土方回填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施工方在土方回填区域设置了合理的排水系统。

这个排水系统能够及时将过剩的水分排除,确保土方回填后不会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

另外,施工方在土方回填前进行了充分的土质分析和预测。

他们利用现代化的土壤试验设备,对回填土方的力学性质、含水率等进行全面测试和分析。

这样可以确保回填土方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3地下水控制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3地下水控制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岩土)-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7.3地下水控制[单选题]1.某基坑开挖深度为8.0m,其基坑形状及场地土层如下图所示,基坑周边无重要构筑物及管线。

粉细砂层渗透系数为1(江南博哥).5×10-2cm/s,在水位观测孔中测得该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为0.5m。

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不致发生突涌,拟采用完整井降水措施(降水井管井过滤器半径设计为0.15m,过滤器长度与含水层厚度一致),将地下水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试问,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估算本基坑降水时至少需要布置的降水井数量(口)为下列何项?()[2012年真题]题1图A.2B.3C.4D.5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7.3.15条规定,降水井的单井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q=1.1Q/n。

式中,Q为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n为降水井数量。

①计算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3/d):根据附录E第E.0.3规定,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2πkMsd/ln(1+R/r0)式中,M为承压含水层厚度(m),本场地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故M=12m。

r0为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的降水井群所围面积等效圆的半径(m)。

其等效半径r0为:式中,A为降水井群连线所围的面积。

sd为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经计算为:sd=8.0-0.5+0.5=8.0m。

R为降水影响半径(m)。

根据式(7.3.7-2),即确定。

式中,sw为井水位降深(m),当井水位降深小于10m时,取sw=10m。

k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故其中,k=1.5×10-2×60×60×24×10-2=12.96m/d因此,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为:Q=2πkMsd/ln(1+R/r0)=2π×12.96×12×8/ln(1+360/40)=3395.0m3/d②计算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根据7.3.16条第3款规定,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r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案例1.某建筑外墙采用砖基础,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已知场地土的类别为二类,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边坡坡度为1:0.55。

取50m 长基槽进行如下计算。

试求:(1)基槽的挖方量(按原状土计算); (2)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均按松散体积计算)。

图1 某基槽剖面基础示意图解:(1) 求基槽体积,利用公式 12F F V L 2+=,(12F F =)得: ()3V 1.5 1.240.2152 1.50.5550187.125m =⨯+⨯+⨯⨯=⎡⎤⎣⎦(2) 砖基础体积:()31V 1.240.40.740.40.240.75048m =⨯+⨯+⨯⨯=预留填土量:31S 2S (V V )K (187.12548) 1.25V 167.22m K 1.04'--⨯===弃土量:313S S V V 187.12548V V K 187.125 1.2566.69m K 1.04'⎛⎫--⎛⎫=-=-⨯= ⎪ ⎪⎝⎭⎝⎭ 案例2.某高校拟建一栋七层框架结构学生公寓楼,其基坑坑底长86m ,宽65m ,深8m ,边坡坡度1:0.35。

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可知,场地土土质为二类土,其土体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试求:(1)土方开挖工程量;(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3650m³,则应预留的回填土量; (3)若多余土方用斗容量为3 m³的汽车外运,则需运出多少车? 解:(1) 基坑土方量可按公式()102HV F 4F F 6=++计算,其中, 底部面积为:22 F = 8665 = 5590 m ⨯中部截面积为:20 F = (8680.35)(6580.35) = 6020.64 m +⨯⨯+⨯上口面积为:21F (86280.35)(65280.35) 6466.96 m =+⨯⨯⨯+⨯⨯=挖方量为:348186.03m = 5590)+6020.64×4+(6466.96×68= V(2) 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V 3=23650 m 3,则应预留回填土量:3S S 3226639.12m 14.105.12365003.48186K K V V V =⨯-='-=(3) 挖出的松散土体积总共有:3S 2m 54932.07=1.14×48186.03= K ×V =V '故需用汽车运车次:22V V 54932.0726639.12N 9431()q 3'--===车 案例3.某综合办公楼工程需进行场地平整,其建筑场地方格网及各方格顶点地面标高如图2所示,方格边长为30m 。

场地土土质为亚粘土(普通土),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地面设计双向泄水坡度均为3‰。

按场地挖填平衡进行计算。

试求:(1)场地各方格顶点的设计标高;(2)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并标出零线位置; (3)计算填、挖土方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4)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调整后的设计标高。

解:(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由公式12340H2H 3H 4H H 4n+++=∑∑∑∑ ,得()7465.5286.5255.53(24.526.5554.495.5548.51H 0⨯+++⨯+++++=()m 55.5205.5296.52477.533)69.5284.5013.50=+⨯+⨯+++0.3‰0.3‰图2 场地方格网图由公式 n 0x x y y H H l i l i =±± ,得:00000011000000120001300000014H 52.55600.3300.352.54mH 52.55300.3300.352.55m H 52.550300.352.56m H 52.55300.3300.352.57m=-⨯+⨯==-⨯+⨯==++⨯==+⨯+⨯=同理 21H 52.53m = 22H 52.54m = 23H 52.55m = 24H 52.56m = 25H 52.57m =31H 52.52m =32H 52.53m = 33H 52.54m = 34H 52.55m = 35H 52.56m =(2) 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由公式 n n n h H H '=- 可求得:111111h H H 52.5451.48 1.06m '=-=-=+其他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如下图3所示:由公式 X i,j =ah A /(h A +h B ) ,确定零点为:1111,121112ah 30 1.06x 15.44m h h 1.06 1.00⨯===++同理求出各零点,把各零点连接起来,形成零线,如图3所示。

图3 场地平整方格网法计算图(3) 计算场地挖填方量:3322wI m 50.313)00.106.1()12.006.1(06.1630)06.112.0242.000.12(630V =+⨯+⨯+-⨯++⨯⨯=3322wII m 48.316)30.050.0()42.050.0(50.0630)50.042.0200.130.02(630V =+⨯+⨯+-⨯++⨯⨯=3322wIII m 21.831)21.150.0()30.050.0(50.0630)50.021.1293.230.02(630V =+⨯+⨯+-⨯++⨯⨯=2223wIV300.120.42V ()15.12m 40.12 2.980.42 2.4=⨯+=++ 332wVm 28.4)4.242.0()5.042.0(42.0630V =+⨯+⨯= 3222wVIm 00.195)14.07.114.0)5.021.1(21.1(430V =+++⨯= 32WVII m 50.1021)14.016.003.321.1(430V =+++⨯=总挖方量:3wi W m 09.269750.102100.19528.412.1521.83148.3165.313V V ∑=++++++==233tI 30 1.06V 73.50m 6(1.060.12)(1.06 1.00)=⨯=+⨯+332tII m 48.25)30.050.0()42.050.0(50.0630V =+⨯+⨯=233tIII 300.50V 13.71m 6(0.500.30)(0.50 1.21)=⨯=+⨯+3222tIVm 07.1103)42.040.240.212.098.298.2(430V =+++⨯= 3322tV m 28.1066)40.242.0()50.042.0(42.0630)42.040.2270.150.02(630V =+⨯+⨯+-⨯++⨯⨯=3222tVIm 27.386)14.070.170.121.150.050.0(430V =+++⨯= 总填方量:3ti t m 31.266827.38628.106607.110371.1348.255.73V V ∑=+++++==(4)调整后的设计标高:2tI 2tII 2tIII 1F 26.9515.44208.05m 21F 16.3018.75152.81m 21F 18.758.7782.22m 2=⨯⨯==⨯⨯==⨯⨯=2tIV 2tV 2tVI 1F (28.8425.53)30815.55m 21F 3030 4.4713.7869.38m 21F (8.7727.72)30547.35m 2=⨯+⨯==⨯-⨯⨯==⨯+⨯=2w 2ti t m64.362436.267573030F m 36.267535.54738.86955.81522.8281.15205.208F F =-⨯⨯==+++++==∑由公式'w s 't w sV (K 1)Δh F F K --=+ ,得 m 42.005.164.362436.2675)105.1(09.2697Δh =⨯+--=因此,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调整后的设计标高为:m 97.5242.055.52Δh h h 00'=+=+=案例4.某工业厂房基坑土方开挖,土方量11500m³,现有型正铲挖土机可租用,其斗容量q=1m 3,为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土工期限制在10天。

挖土采用载重量4t 的自卸汽车配合运土,要求运土车辆数能保证挖土机连续作业。

已知C K 0.9=,S K 1.15=,B K K 0.85==,c v 20km /h =,31.73t /m ρ=(土密度),t=40s ,L=1.5km 。

试求:(1)试选择w 1-100正铲挖土机数量N ; (2)运土车辆数'N ;(3)若现只有一台w 1-100液压正铲挖土机且无挖土工期限制,准备采取两班制作业,要求运土车辆数能保证挖土机连续作业,其它条件不变。

试求:① 挖土工期T ;② 运土车辆数'N 。

解:(1) 计算挖土机生产率:C B S K 83600P q K t K ⨯=3836000.910.85=478.96m /()40 1.15⨯=⨯⨯⨯台班 取每天工作班数C=1,则挖土机数量由公式可知:Q 1115001N 2.8P TCK 478.961010.85=⨯=⨯=⨯⨯ 取N=3,故需3辆 W1-100型反铲挖土机。

(2) 汽车每车装土次数,由公式计算知,C Q 4n 2.95K 0.91 1.73q 1.15Ks'===⨯⨯ρ (取3次) 则汽车每次装车时间:1t =n * t=32/3=2min ⨯; 取卸车时间:1m in t 2=; 操纵时间:2min t 3=; 则汽车每一工作循环延续时间:123c 2L 2 1.5T t t t 2601214min v 20⨯'=+++=+⨯++= 则运土车辆的数量:1T 14N 7t 2''=== (辆) 由于三台挖土机同时作业,每台都需要连续作业,故需21辆运土车。

(3)① 由公式可知,挖土工期:Q 11500T 14NPCK 1478.9620.85===⨯⨯⨯(天)② 除挖土机数量外,由于影响运土车数的条件均未变,为保证1台挖土机连续作业,故只需7辆运土车。

案例5.某建筑基坑底面积为20m×32m ,基坑深4m ,天然地面标高为±0.000,四边放坡,基坑边坡坡度为1:0.5。

基坑土质为:地面至-1.0m 为杂填土,-1.0m 至-10.0m 为细砂层,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